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度的自我接受是大学生自我接受的极端表现。无论是过度的自我接受,还是过度的自我拒绝,对人的心理健康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其实,大学生过强的自尊心是极其脆弱的。大学生存在这种从众行为不能说是自我意识的偏差。

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步入了人生发展的一个崭新时期。这个时候他们都将面临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并力求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普遍规律。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一般会通过如下几个途径实现: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符合理想自我的要求;二是修正理想自我中的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使其缩短与现实自我的距离。这两个途径的统一是一种“积极的统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做到这种积极的统一。部分大学生面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采取的是否定理想自我,屈从于现实自我的态度。这种态度必然会造成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方面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自我意识的偏差

(一)自我认识方面的偏差

大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过度的自我拒绝。自我接受又叫自我悦纳。它是指建立在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特别是心理自我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对自我的优点和长处给予恰当的客观评价,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自我拒绝是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常常抱怨和自责。这种自我拒绝的现象在许多大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对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因而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过度的自我接受是大学生自我接受的极端表现。它所接受的是自己被夸大了的优点和长处,甚至“一俊遮百丑”,把缺点和短处也视为优点和长处;相反,他们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正所谓“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这种“我好——你不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必然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而过度的自我拒绝,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到事事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甚至自我绝望而导致自杀。

无论是过度的自我接受,还是过度的自我拒绝,对人的心理健康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正如心理学家柯里所说:“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积极性,而且会遇到挫折,产生苦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

(二)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

大学生在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自尊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等多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是一种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

自尊和自卑是自我体验的两极性表现。这两种体验在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但古人所说的“知耻而后勇”、“登高必自卑”,说明像自卑感这样的消极心理现象,也会催人奋起。因此自尊心与自卑感只要不“过”都是有益无害的。

其实,大学生过强的自尊心是极其脆弱的。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批评,顾全面子,图慕虚荣,一旦自尊心受到轻微的伤害便无法承受。如果过强的自尊心屡屡受挫,他们便羞愧无比,无脸见人,无地自容,使过强的自尊心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自卑的消极情绪状态,产生严重的自责、自怨。

(三)自我调控方面的偏差

1.“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的基本特征是,以“老大”自居,充满领袖欲、权力欲,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使其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追名逐利,且自我感觉良好等。

显然,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倾向,会将自己置于群体的对立面上,从而导致被群体抛弃,使自己从虚幻的宝座上跌落至挫折的深渊难以自拔。

2.过分的独立意向

独立意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自我完善的标志之一。多数大学生表现出的自立、自强、独立思考、善于明辨是非、勇于决断等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独立意向发展和成熟的体现。但少数大学生的独立意向过强,表现出极端性的特点:

(1)以孤立为荣。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对立面,不辨是非地事事处处与学校、老师、同学作对;视孤立为不落俗套。

(2)以逆反心理反抗舆论和规范。他们视舆论和规范为压抑自己独立性的外在力量,不加分析地予以抑制和排斥。面对舆论、规范,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3)行为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等非理智的不符合年龄特征和大学生角色的倾向。这些倾向本是少年期反社会人格的表现,却在少数大学生中表现出来。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大学生的人格也具有反社会性,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独立意向发展的幼稚性和不成熟性。

3.过分的依赖心理

大学生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成为动力定型。打破事事时时依赖父母的动力定型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多数大学生能主动地靠自己独立意识的发展摆脱依赖心理,一天天成熟和长大,直到完全独立。可是也有极少数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依然有不符合大学生身份和年龄特征的过分依赖性。如某大一男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办完入学手续,父母离开后,他一人在校园内迷了路,竟哭着打电话给其在15km外的父亲,让其乘车到学校给他指路。

4.盲目从众倾向

盲目从众是指在遇事不作考虑和分析的情况下,便主动地与大多数人采取一致的行动。大学生存在这种从众行为不能说是自我意识的偏差。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倾向却是有害的。

有的大学生保持自幼形成的从众行为倾向: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一切事物和行为习惯与大多数人持相同的态度、采取相同的行动。还有的大学生根据人数来决定自己行为倾向,他们有一个错误的心理定势——多数人的意向肯定是正确的。另有部分大学生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他们不想成为少数不服从者,以避开“偏离的恐惧”,他们内心并不想从众却表面上从众。

大学生盲目从众倾向的最大危害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而成长较慢。

二、自我意识偏差的调适

自我意识存在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偏差,虽然是引起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因,但是这些矛盾、冲突和偏差并不是个别人的缺点,而是大学生普遍存在、无法回避的心理现象。

首先,这些矛盾冲突和偏差的产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由青年初期步入青年中后期的标志,是心理发展和进步的表现。

其次,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斗争,冲突的冲击与化解,偏差的产生与纠正,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就是在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纠正各种偏差的过程中,完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逐步统一,最终完成大学生心理和社会发展的课题——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无论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上,还是从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上,完善健全的自我意识,化解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纠正自我意识的偏差都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一)自我认知方面的偏差纠正

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过度的自我拒绝是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方面的偏差。前者经常是拿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高估自我,拿显微镜看他人的短处,吹毛求疵。后者则是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到自己处处低人一等。严重的自我否定还可能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这种偏差的产生从表面上看是自我认知不准确性的两极表现,而究其原因则是自我认知主观性和片面性的反映。一是关于“自我”信息来源的单一性——自我内省。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的“度”是客观标准,而自我内省的人对自我接受或拒绝全凭自己的主观认知。二是单一的自我认知归因。过度自我接受和过度自我拒绝的人,面对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不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找原因,而是都归因于主观因素。对成功与顺利自认是自己的水平高,从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恃;而对失败与挫折也全部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从而妄自菲薄,自我否定。三是选择和运用参照点上的主观性。过度自我接受的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会把别人作为自我批评的参照点,但他们往往不选择各方面都超过自己的人。而过度自我拒绝的人常常用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与别人的优点去比较。这种比较的结果不但不能获取正确的自我评价,反而越比较越自卑、自贬。(www.xing528.com)

大学生中,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方面偏差过度的人虽不是很多,但自我认知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却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掌握下列心理调适技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1.从我看“我”

所谓从我看“我”,通俗地讲,就是自我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把自己作为认知的对象,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客观评价。

(1)对生理自我的观察。对生理自我的观察是遵循审美和健康的标准对自己的相貌、体态、生理健康状况等特征进行观察,以获取大量感性的有关自我的信息。所获取的这些信息,对于大学生总体来说应当是呈正态分布的,极端的美与丑、高与矮、胖与瘦、健康与病残极少。即便是这些极少数人也不是十全十美或一无是处,因此,也不应当得出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评价,当然也不应引起自我认知的过度偏差。

(2)对社会自我的观察。这种观察是自我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观察自己在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地位、人缘、名声、权威等。由于被观察的“自我”是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的一员,而信息提供者又是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的多数人,因此,这种多数人对个人的认知态度和评价必然是客观的和实事求是的,既没有溢美的夸张,也不会有无端的贬斥。这样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的“我”,所观察到的是社会的自我,验证了自我认知上适度的自我接受或自我拒绝。

(3)对精神自我的观察。对精神自我的观察是指自己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观察、分析与评价。对意识层面心理活动的观察,可以用自我观察、自我评定、心理测量等心理学的方法对自我的各种心理活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对潜意识层面心理活动的观察,则可通过心理咨询等技术手段,找出引起过度自我接受和过度自我拒绝的原因。

2.从人看“我”

我看“我”的自我认知技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或理论来观察和评价“自我”。而人看“我”的技能不仅是认知主体的改变,而且是观察和评价依据的改变。人看“我”是以他人为参照系,从与他人的比较中来认识自我。一个人在与他人比较中发现“,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三人行,必有我师”,比自己优秀的和完美的人并非绝无仅有;又发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可因有优点和长处而自我接受,但同时又各有缺点和不足,而无理由过度自我接受。反之,人人都可有适度的自我拒绝,但又不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夸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过度自我拒绝。

所以从人看“我”,并非是随意地与他人作无序的比较,这种比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比较对象的选择。选择的比较对象应与“我”有同质性和相似性。一个平庸的人如果选择比较的对象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必然会过度自我拒绝;相反,他选择的是一个层次极低的人,也必然会过度自我接受;只有选择的比较对象是与自己条件基本相似的人,自我认知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才是适度的。

(2)可比性原则。用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相比,或用他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相比,或以年龄、性别、家庭出身、气质类型等不可变因素相比,所获得的自我接受或自我拒绝都是毫无意义和不可信的。

(3)注意对结果的比较。在与他人比较时重视过程很可能引起自我认知的偏差;相反,重视比较结果所形成的自我认知的自我接受或自我拒绝才是有实际意义的。

3.通过事看“我”

这里所说的事是指自我活动的社会效应、成果、成绩等。由事看“我”是从对社会效应、成果、成绩等的分析中了解和认识自我。这种自我认识的技能主要有两个基本要点。

(1)事的成败所引起的自我心理效应。大学生在学习、科研、劳动、文体活动等实践中,过程的顺利带来的快感和成功的结果带来的愉悦,能引起积极的自我心理效应,从而对自己的认识表现出自我接受。这种自我接受通常是适度的,而不至于产生类似“范进中举”式的过度的自我接受。相反,实践过程历尽磨难,失败的结果带来的苦涩会引起消极的自我心理效应,从而引起自我拒绝。这种自我拒绝是可以理解的。“失败乃成功之母”。他们可能会重新奋起,更加努力。但少数人也可能会陷入过度的自我拒绝之中不能自拔,从此一蹶不振,鄙视自我。

(2)事的成败引起的归因。大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努力和个人天赋的因素,又有客观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环境因素。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在进行主观归因的同时,不排除客观归因和机遇归因的作用。能做到这一点,当然就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在事的成败中所作出的贡献或应承担的责任,这是适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的表现。但是把成功全部归因于个人的能力、天赋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必然导致将成功当成一个骄傲自满的资本。而个人过度自我接受,甚至自不量力,很可能给今后的失败埋下伏笔。相反,把失败的原因全部归因于自我,怀疑自我的智慧、否定自己的天赋,责怪自己不努力,也会导致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甚至会陷入自我毁灭等过度的自我拒绝而不能自拔。

(二)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纠正

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强的自卑感是自我意识在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这种偏差是大学生自尊心与自卑感矛盾冲突的反映。从表面上看,似乎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是自我体验偏差的两个极端的表现。事实上,有过强的自尊心的人往往是极度自卑的人。他们就像刺猬用身上那些看起来十分可怕的长针来掩饰它的柔弱和胆怯一样,用过强的自尊心的外壳来掩饰和保护自己过强的自卑感。这样的自尊心是脆弱的,轻微的伤害便暴露出过强自卑感的本来面目。因此,纠正大学生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实际上要纠正的主要是过强的自卑感。纠正大学生过强自卑感的目标是树立自信心。自信是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核心品质。树立自信心并非易事。

这里介绍一种树立自信心的心理技术——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美国整形外科医生、著名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他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一个整形外科医生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面容,还能改变个人内在的自我。“在绝大多数案例中,一个极其丑陋的面孔或残缺不全的五官,如果经过整形手术,他几乎立刻就体验到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这种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启发他进行理性思考:首先,这些被整过容的人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不再觉得自己丑陋,并认为自己是一个“漂亮的人”并以“漂亮人”的身份开始了新的生活。当然,他们也就完全抛弃了自卑心理,使自己真的成为一个具有“漂亮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人。于是马尔兹提出了自我意象的概念。这个概念涉及许多心理学术语,我们没有必要去深入地讨论它。我们所感兴趣的是,这一自我意象技术的确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纠正大学生在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它的具体操作过程是:①全面地、无条件地接受自我、悦纳自我。对自己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都持肯定的态度,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对自己有信心”,以形成自尊、自爱、自豪、自我接受、自我愉悦的自我信念。②在已形成的自尊、自爱、自豪、自我接受、自我愉悦的自我信念基础上,给自己进行心理定位——“我是一个自信的人”,即形成自我观念。③按照“自信的人”所应有的心理特征,在头脑中想象一幅自我表现的心理图像,并坚信这个心理图像就是自己。这样就会在行为、情感、举止,甚至才能等方面,真正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简单地说,自我意象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并以这个自信的人的身份学习和生活。这样,有过强自卑感的人将会变成一个有自信心与自尊心的人。

(三)自我意向方面的偏差纠正

大学生在自我意向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过分的独立意向,过分的依赖心理,不当的从众倾向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偏差;②缺乏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③人格障碍因素。

以上三种原因引起的自我意向偏差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偏差纠正、理论上的危害分析,以及失败和挫折教训的总结等途径加以克服。针对具体的偏差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手段加以纠正。

1.克己——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纠正

所谓克己是指自己要摆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

2.慎独——过分独立意向的纠正

慎独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之一,即独立性不是无约束的、无节制的,而应当是遵照一定的道德规范的行动。

3.自立——过分依赖心理的纠正

自立是伴随人成长而表现出的独立性。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是自立的基本要求。

4.自主——盲目从众行为倾向的纠正

自主是有个人主见,而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而不受他人言行暗示。它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日渐成熟的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