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公司的软肋
这根软肋在哪里?在桃园三结义。
尽管刘备、诸葛亮是公司制运转的最佳搭档,但刘备公司还是有着与生俱来的软肋。
这根软肋在哪里?在桃园三结义。
当初刘、关、张三人在张飞庄上烧香磕头,结成生死兄弟时,刘备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他们三人合伙经营的小公司,后来竟会发展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集团。而这个大集团的得来,并不只是三兄弟打拼的结果。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有精英人才参与到公司的事业中来,他们中有的人,对公司的贡献,已远非关、张两介武夫能比。
刘备显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开始不断地稀释两位兄弟的股份。但不论你怎样稀释,桃园结义在刘氏公司,已成了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原始股权,所以,在这个大集团里,任何人称刘备都是“主公”。而三兄弟间,永远都是“大哥”、“二哥”,“二弟”、“三弟”。
问题出来了。
诸葛亮出山,是冲着刘备来的,论他的才干,说什么也够不着给关羽、张飞辈打工,而事情的发展却是他给刘备打工,也就附带给关、张打工。
真想不到,三个人的公司,产权的账都这么难算。
如果关、张有自知之明,把当年的桃园结义当做患难之交,作为友情放在心里,有意识地放弃股权,以打工者的身份与诸葛亮、赵云他们站在一排,刘备公司的运行就要好得多。但张、关二人在任何时候都把桃园结义看得重于生命,结果,桃园结义在公司里越彰显,刘备公司的运转就越困难。
从什么地方看得出关羽始终不愿放弃股权?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立为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不肯受印,且听前来授印的前部司马费诗是这样说的:“今汉中王虽有五虎上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再看关羽听后的反应,他完全认同这种说法。
这可难坏了诸葛亮。
从公司内部管理的程序上,他是军师,关、张是下级。因为有桃园结义,从公司产权结构上看,关、张又是二老板、三老板。
有许多时候,诸葛亮的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www.xing528.com)
看看诸葛亮博望坡初用兵时关羽是用什么样的口气反问的:“我等皆去迎敌,未审军师却做何事?”三老板张飞更痛快:“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古今调兵遣将,有将军对军师这样说话的吗?
后来,诸葛亮虽借华容道放曹操,狠拿了关羽的下马威。但诸葛亮与关羽的处事关系,一直是微妙的。
刘备取西川受阻,诸葛亮将率军增援。诸葛亮仅凭送信人是关平,就认定刘备拟用关羽留守荆州。那么,诸葛亮作为三军统帅,又认为谁守荆州最合适呢?何况刘备信中已把荆州托付在他身上,教他“自量才受用”。
关羽是跟任何人相处都要居高临下的人,以当时荆州所处的复杂微妙的政治、军事关系,让他北拒曹操还行,让他东和孙权,关羽是刘备公司里最不合适的人选。
但诸葛亮还是把留守荆州的大权授给了关羽,只是诸葛亮把它说成是刘备授的权。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诸葛亮的理由又回到了桃园结义上,说明诸葛亮在潜意识里对刘氏公司难缠的家国之事是有看法的。
让人更难理解的事还在后面。
待到荆襄战事兴起,关羽一方面水淹七军,斩庞统、擒于禁,无意间创造了一次蜀国北伐中原的最好战机;另一方面又随时可能把自己陷于孤军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诸葛亮作为一个总揽全局的军事家,不会看不出此中玄机。以他在隆中描绘的宏伟蓝图,此时他当亲自率领蜀军主力来指挥决战荆襄,但他没有这么做。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略决战中,除关羽之外的五虎上将,都在大后方。诸葛亮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对荆襄战事的指挥方案,只在关羽败亡前,派刘封他们几个下三流的角色去救援。这恐怕是诸葛亮一生中,其心态让人最难测的一次。
刘备以整个江山相托,交出了全部的经营管理权,诸葛亮如此作为,恐怕刘备也当心有所怨,所以,关羽被害后,刘备恨极智昏,执意伐吴,此中苦心,对何人说?
三兄弟义结生死,直接的后果就是刘氏公司家国不分。刘备要报仇,诸葛亮心事茫茫,并没有死劝。倒是赵云劝刘备分清国仇家恨,希望他以天下为重。刘备怎么着:“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这哪里是一个政治家刘备说的话。在场的以诸葛亮为首的蜀国精英们听了这话,不知当作何感想。
至于三老板张飞说的“他人岂知昔日之盟”?更是严格地划分了刘氏公司里三位老板与他人的界限。
这样,刘备伐吴报仇,就完全变成了兄弟之间的家事,不再是蜀国的国家行为,焉有不败之理。
唉!都是桃园结义惹的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