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广播:创作特色尽显

现代广播:创作特色尽显

时间:2024-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广播:把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迎回归特备节目《这一刻,话回归》创作特色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举国欢腾,举世瞩目。而作为地方台的中山电台也利用自己的优势,成功创作迎回归特备节目《这一刻,话回归》,并创下中山广播事业多项历史纪录。

现代广播:创作特色尽显

现代广播:把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迎回归特备节目《这一刻,话回归》创作特色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举国欢腾,举世瞩目。全世界主要媒体云集香港,来一次实力的大较量,聚焦这个历史性的一刻。临近回归,香港的街头多了许多背着“长枪短炮”和摄影机、采访机的中外媒体记者,一时间,一场新闻大战硝烟弥漫。内地为了报道这一盛事,也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记者队伍,其中,中央电视台就派出超过200人的采访队伍,而广东各大小媒体也充分利用地缘的优势,各显神通。而作为地方台的中山电台也利用自己的优势,成功创作迎回归特备节目《这一刻,话回归》,并创下中山广播事业多项历史纪录。

本来,回归期间上级严格控制内地媒体赴港报道香港回归的记者人数,也没有向地方台下达采访任务,要求地方台在回归期间(6月30日至7月1日)以转播中央台的实况直播为主。但是,面对回归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和难得的机遇,中山电台不愿放弃,虽然上级没有分配采访名额给我们(这次回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只分配给省台一个采访名额),但是我们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原来就聘请一名在内地经商的香港人当客座主持,于是,我们大胆地设想,利用这名客座主持出入香港的便利,让他来承担赴港采访的任务,零距离报道香港回归的盛况。同时,也利用现代广播实时、快捷、灵活的优势,形成跨时空、全方位、立体式的采访报道模式,全力去报道香港回归这一盛事。

策划机制的成功引入

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新闻是“造”出来的。其“造”的含义是强调主观意识的提前介入,把新闻报道的“事后行为”部分转化为“事前行为”,突出主题策划的动机。其实,早在去年,中山电台便启动了回归题材报道的策划和“备战”,对回归宣传进行预热暖场。从1996年11月起,率先推出的是反映香港历史变迁的广播专题《香港,一个世纪的传奇》。进入1997年,随着回归期日渐临近,系列报道和广播专题陆续登台亮相:今年3月23日距回归倒数100天,推出了小专题《基本法知多少?》,向市民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条例和产生的背景。5月12日距回归倒计时50天,又推出了系列报道《眼花缭乱看香港》介绍香港的风土人情。另外,在版块节目《午间畅叙》《醒目大本营》中也增加了介绍香港的内容。同时,在新闻专辑中增加了“香港回归倒计时”栏目,不断加大播出有关香港回归消息报道的分量,使回归宣传不断升温,高潮迭起,务求在7月1日达到沸点

今年5月,迎回归特备节目《这一刻,话回归》总体策划工程正式启动,我们首先从节目安排、栏目设置、采访对象、采编人员及广告赞助等一系列环节着手,对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其次,将特备节目分成前后两段,前半段以人物专访为主,后半段由特约记者在香港直击回归盛况,节目监制在中山坐镇调度指挥。因此,特备节目一推出,名声马上打响,不少听众还以为是“即兴创作”,殊不知是早期下足功夫的结果。可以说,整个回归报道从去年11月到今年7月,时间跨度大,空间占据广,从中山到香港,从知名人士到普通市民,报道的点多面广,为中山电台前所未有。

在策划《这一刻,话回归》节目时,我们首先想到,香港回归的采访前沿阵地当选香港,在采访对象的确认上,首选旅港的中山乡亲,然后是旅居澳门的中山乡亲和本市的社会各界人士。对香港回归这件百年盛事,作为回归主角的香港同胞定然会感慨良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派记者亲身到香港,收集第一手资料,于是利用迂回的方式,抓住旅港乡亲回乡参加活动、观光旅游和公务出差等机会,见缝插针,随机采访。当得知我市侨联举办第十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我们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采访对象自己“送上门”的难得机会。于是,本台记者宁静背起采访机,利用会议的空隙和宴会期间,左穿右插,一下子就找到了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首席会长、中山市荣誉市民郑观聪先生,旅港乡亲、中山市荣誉市民黎桂添先生,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副会长、中山市侨联九届委员彭荣先生等六位知名人士,在我们表明来意之后,他们都欣然接受了本台记者宁静的独家采访,他们结合个人、家庭、公司的经历,和我们分享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认识和体会。作为回归前的一次铺垫,从6月16日起,在中山电台一连播出了由记者宁静采写的《回归,香港前途无量》《归来吧,海外游子》《中山侨胞盼回归》《香江涌动回归潮》等8篇广播新闻专辑。郑观聪等多位旅港乡亲在节目中畅所欲言,倾诉了香港同胞迎回归、盼回归的迫切心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中港两地的协同运作

《这一刻,话回归》前半段一连几个新闻专辑播出后,引起了社会上的热烈反响,也给了负责后半段报道任务的特约记者很大的鼓舞和压力,因为后半段能否唱得响,完全看这位特约记者在香港的采访了。特约记者自从接受了采访任务后,整整一个月,脑子里只想着如何完成回归报道这件重大而光荣的任务。他一边着手准备采访提纲,一边利用朋友、同行等人脉关系,寻找采访线索和对象。

镜头之一:香港

6月27日,本台特约记者携带着采访机踏上了赴港采访征程。一抵达香港,行装未卸,即赶赴香港电台了解回归期间的庆祝活动安排。随后马上与坐镇中山电台总部的副台长、节目监制赵晓文联络,商定具体的采访计划,此时闹钟已经指向傍晚六点多,香港已是灯火璀璨。特约记者顾不上吃晚饭,马上驱车到香港尖沙咀,因为一台题为“龙的光辉”香港回归大汇演即将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上演。当晚,特约记者的香港采访之旅取得了“开门红”,晚上9点30分,顺利向中山电台总部发回第一条现场报道稿件,打响了《这一刻,话回归》的头炮。

在香港的七天,特约记者一共发回了14篇录音报道,每一次的采访并非轻而易举的,其中的艰辛,所付出的努力,旁人是难以想象的。在香港七天时间,特约记者单枪匹马几乎跑遍了香港、九龙的大街小巷,采访的对象多达几十人,上至政府官员、社会名流、明星名人,下至普通市民,包括香港足总副会长霍震霆,回归活动主办机构工作人员,体育名星李丽珊、齐宝华以及酒店经理、酒楼厨师、街边报贩、观看回归灯饰的香港市民、来港旅游的内地游客等等。

6月29日,香港下起大雨,这可急坏了这位特约记者,每天醒来第一个反应就是看看窗外是否在下雨,每天起床都会担心各种庆祝回归的活动会不会因为天雨而改期。当天晚上,记者冒雨到九龙城采访“万家同乐庆回归”,采访任务完成了,但是记者就成了落汤鸡——全身都湿透了。6月30日晚,记者在维多利亚公园足球场采访完后,正准备赶去中环的遮打花园采访,但是由于维多利亚公园一带实施临时改道的交通管制,机动车不准停车上落,市民一律要经人行天桥乘搭地铁离开。由于时间紧迫,坐地铁是肯定赶不及,情急之下记者只好向在场维持秩序的警察表明身份,警察破例开了绿灯,还截停了一辆出租车让记者离开。7月2日,香港体育界庆祝回归晚宴时,主办单位本来不安排记者采访,但是我们的特约记者并不就此罢休,自己想办法采访了李丽珊、齐宝华等体育名人。其中,采访香港足总副会长霍震霆颇为周折,因为霍震霆先生是当晚活动的主礼嘉宾,已为迎宾、剪彩、致辞忙得团团转。记者一直缠着霍震霆的秘书,跟他软泡硬磨,秘书终于被他的诚心和敬业精神所感动,安排记者利用一个空档与霍震霆先生做了几分钟的采访。没有想到,记者采访完后,马上被其他媒体记者团团“包围”,纷纷向他了解采访霍震霆的内容,让他“过料”给大家而不至于交白卷。

七天的采访终于结束了,7月3日下午5点多发完最后一篇稿时,记者这才长长吁了一口气,全身好像虚脱一样,真是难以想象这七天是怎样熬过来的。回想起来,这一个星期,记者每天平均只睡5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在外头采访。每天采访完回来,总是疲惫不堪,但是再累也得第一时间把新闻稿发回中山大本营。有两个晚上,发完稿已经是第二天凌晨4、5点钟。别的新闻单位通常是几个人一个采访小组,而我们的特约记者只能单打独斗,往往是采访、写稿、发稿“一脚踢”。一天下来,经常要跑六七个地方,一会儿打电话回来说,现在正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采访“金龙献瑞庆回归”的亮灯仪式,一会儿又去了太平山顶采访回归纪念品的销售情况。采访工作虽苦,但是每当想到自己采写的消息播出后,那种满足感、自豪感又是言语无法表达的。(www.xing528.com)

镜头之二:中山

特约记者去了香港后,中山电台总部的工作人员也没有闲着,上至副台长、部门主任,下至编辑、记者、助理,所有的人力资源都被充分调动起来,由分管领导调度和统筹,大家分工合作。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专人负责电话连线在港的特约记者,以及接收、处理特约记者从香港发回中山的稿件,包括编审文稿、整理录音等。有时候,在港的特约记者距离节目播出只有一个小时才发稿回来,编辑室的同事,有的审听译稿,有的剪辑录音,一刻也不能怠慢。总之,特约记者在港七天,分管领导手机刻不离身全天候保存开机状态,就能为随时指挥特约记者工作方向,了解采访动向,就算睡觉,分管领导也要把手机放在枕边。我们的录音师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哪怕累得眼皮都打架了,但是只要电话铃声一响,睡意全消,马上来精神投入工作。有时候回家吃饭,特约记者一个电话打回来,录音师放下碗筷就往台里赶,第一时间进入电子编辑室。

6月30日凌晨3点,为了采访刚参加完政权交接仪式的中山旅港乡亲,在市侨办的协助下,值班编辑打通了香港新界平洲长洲同乡会会长、离岛区民选议员、区事顾问、离岛区庆委会筹委林结声的手机,当时林先生正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听到家乡的电台采访时,他感到十分意外,也十分兴奋。他激动地对记者说,听了董建华特首的演辞,感到很实在、很受鼓舞,董特首的承诺,给了大家一个信心的保证。每一个热爱香港的人,都应该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虽然采访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从他的言谈中,流露出一位香港同胞对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喜悦心情和香港人终于能够当家作主的自豪感。电话采访刚结束,责任编辑顾不上休息,马上把电话录音进行剪辑,一直忙到凌晨4点才回家,而负责后期制作合成的录音师更是忙到早上8点才下班回家“补觉”,因为录音专辑要赶在7点半的早间新闻播出。就这样,为了在电台节目播出几分钟,编辑制作人员往往要忙上几个小时。

6月30日晚,香港回归报道工作进入最高潮,中山电台从当晚7点开始,叫停了所有自办节目,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回归庆祝活动的现场实况。在中山,当晚市青联组织了80多名青联委员汇聚一堂,共同收看中央电视台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直播。记者宁静、方剑华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采访,先后采访了活动的组织者、市青联副主席吴兆瑜、团市委副书记林艳芬、市青联委员潘淦等人。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转道去富华酒店,参加在那里举办的港澳同胞见证香港回归联欢晚会,两位记者还兴致勃勃地与在场的港澳同胞一起倒数,共同迎接7月1日历史性一刻的到来。一位香港同胞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说,他们选择在内地和亲友们一起见证香港回归另有一番意义,同样可以感受到香港回归祖国的兴奋、温馨之情。两起活动的采访结束,已经接近凌晨1点,两位记者披星戴月,连夜赶回电台写稿,等忙完走在回家的路上,上早班的环卫工人已经开始新一天的清洁工作。

7月1日,中山电台除了继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庆典”“北京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盛大招待酒会”“北京庆祝香港回归文艺晚会”等系列节目外,还安排了多档节目以及新闻报道,包括播发《人民日报》的三篇庆祝回归专稿:香港的历史篇、地位篇和决策篇。上午9点到10点,坐镇直播室的当值编辑和节目主持打通了正在城区采访的本台记者的手机,现场报道中恳广场升旗仪式、工人文化宫回归纪念邮票销售情况,以及街头对市民的随机采访,形成既有全国,又有本土;既有香港,又有内地的全景式报道格局。上午11点,本台时事评论节目的客座主持,也在时事评论节目中播出回归特辑,探讨了香港回归后将会扮演的政治角色,对中国乃至亚洲世界产生的影响等。下午3点,市青企协创会会长、市青联副主席、威力塑料建材实业公司总经理赖一鸣在特备节目中,回顾了中山青企协与香港浩洋青商会多年的友好合作和交往,对香港回归后,中山、香港两地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回归后的第三天,中山旅港乡亲、著名《三国演义》研究学者冯两努在参加 “步行上北京”大型公益活动回到广东,继续在广州进行讲学,举办“论三国与现代商战”讲座,在市侨办的穿针引线下,本台记者宁静赶赴冯两努下榻的广州三寓宾馆,对冯两努进行了独家专访。冯两努结合三国的典故,为听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回归后中山、香港两地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旅日华侨、中山乡亲、中山荣誉市民吴桂显,受邀从日本飞赴香港参加在会展中心举办的政权交接仪式,见证了香港特区政府的成立,在港的活动结束后,他顺道回乡省亲,与家乡人民共同分享庆祝回归的喜悦。在他下榻的富华酒店,本台记者宁静采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侨领。另外,记者宁静随香港中山同乡会赴韶关考察期间,也不失时机地采访了香港中山同乡会理事、香港著名慈善家丁樱女士……总之,高密度的香港同胞的采访,把回归后的宣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

经过盘点,在庆祝香港回归期间,中山电台的新闻版块和节目版块,一共播发有关香港回归的稿件227篇。其中,《这一刻,话回归》特备节目从6月16日到7月4日,每天播出4次,播出稿件37篇,采访对象达到45人次。针对一项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宣传规模之大、信息量之多、采访人数之众、播出频率之高,在中山电台尚属首次。

《这一刻,话回归》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回归成为街头巷尾市民热议的话题。有听众致信本台编辑部,称赞这期节目够大气、有分量、上档次,报道及时,内容真实,道出了广大香港和内地市民喜盼回归、渴望祖国统一的心声,其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是始料不及的,也令同行对中山电台刮目相看,有兄弟传媒单位闻讯过来“挖料”(要求提供新闻线索)。一位旅港乡亲从中山的亲友口中得知,中山电台《这一刻,话回归》特备节目播出采访自己的专访,他非常激动,特意打电话给我们节目的协办单位——市侨办,转达对我们的谢意。他表示,家乡的媒体为香港回归出了力,办了一件大好事。他当即拍板为《中山侨刊》提供资金赞助,支持侨办与新闻单位今后加强合作,办出更多好的节目。

本台特约记者完成在香港的采访任务后,取道澳门从拱北口岸入境。在海关检查站,海关关员见记者随身携带的采访机要循例进行检查,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就是中山电台《这一刻,话回归》节目的特派记者,几位关员还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要记者讲讲赴港采访的见闻,并告诉这位记者他们也是这个节目的忠实听众,令记者大感意外,原来在邻市珠海也有不少的知音。

香港回归特备节目播出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金钻,副部长李今永,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彭洪赏等先后给中山电台领导打来电话,他们对中山电台积极想办法,主动配合回归宣传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这次回归宣传工作可以称得上是有声有色,突出了广播艺术的鲜明特点,每一辑都有带音响的报道,每一辑都有被采访者的原声播出,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信性、可听性,特别是后半段记者在香港的直击报道,全部采用口头即兴报道,现场感很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将现代广播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的确,中山电台为了这次回归宣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新闻部、节目部、技术部、广告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锻炼了记者编辑队伍,开创了中山电台的先河。对电台更广泛地依靠社会力量,进行跨地区采访报道,对现代广播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赢得自己的空间,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本文发表在1997年第8期中山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广播电视简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