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从受教育者向劳动生产者的重大转变

实现从受教育者向劳动生产者的重大转变

时间:2024-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就业角色转换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寻找使其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是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标志着大学生正在实现从受教育者向劳动生产者、从部分社会化向全面社会化、从家庭半依赖型向社会独立型的三大转变。在这些重大的转变过程中,完成就业角色转换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

实现从受教育者向劳动生产者的重大转变

第一节 就业角色转换

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寻找使其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是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标志着大学生正在实现从受教育者向劳动生产者、从部分社会化向全面社会化、从家庭半依赖型向社会独立型的三大转变。在这些重大的转变过程中,完成就业角色转换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

一、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差异

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已经从学生的岗位走上从业者的岗位,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角色转换。虽然发生角色转换的时间不长,但是角色变化却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生涯的转折,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受教育者到劳动生产者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角色定位是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完成任务的优劣程度是由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所反映的。此时学生角色是受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他所体现出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学习的重点是各种理论知识。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自我的认知是天之骄子、时代宠儿,年轻有活力,掌握着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理想与抱负,而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也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概括地讲,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然而遇事不够冷静,纪律观念不强,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严重不足。

进入职业生涯后,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为职业人、劳动者,主要任务是完成单位安排的具体工作,完成任务的优劣程度是由为单位创造的价值或创造价值所使用的时间来衡量,体现出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的重点是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解决问题总是综合性地考虑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这要比考虑单一因素解决问题困难得多;要求用职业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职业的意识去思考问题,用职业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用成本的思想去思考生产中的各个环节。

2.从部分社会化到全面社会化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与社会相对隔离,处于部分社会化的状态,生活相对单纯有规律,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生角色的目标就是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立志成为社会栋梁。学生与老师相处,老师会以包容、教育的心态关爱学生,传授知识;与同学相处,在大集体中,大家互帮互助,充满友情,虽然有竞争但不争名夺利、钩心斗角。学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变得单纯、自由、缺少挫折的磨炼,也缺少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目标的能力。而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了解主要来自于书本、课堂的学习,认识的途径是间接的,认识的内容主要是理论性的,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值很高,有完美的理想,充满着浪漫的色彩。

毕业生就业后,才算真正踏入了社会,进入到了全面社会化的状态。在这个环境中,有上级、同事、下级,还有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以及职业需要所接触到的社会方方面面的人。毕业生所扮演的职业角色要求其在职业活动中要遵守严格的纪律和程序,职场中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要求员工有高度的责任感,不允许犯错误,因为错误的代价是丧失企业利润,所以犯错误的后果必须有人来承担。职业活动中的竞争是排他性的,牵扯着各自的利益,并不像学校中学业的竞争那么单纯。职场对人的守纪、沟通、竞争意识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有的毕业生走上社会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遇到现实矛盾容易对他的职业角色产生困惑、迷惘、彷徨,甚至失望,无法适应工作环境,难于实现角色转换。有的毕业生则能正确认识这一差距,通过艰苦拼搏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社会和职业既不像有些人期望的那么美好,也不像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坏,它复杂而真实,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应该学会用一种更现实、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用更加成熟、理性的思维去解决现实问题。

3.从家庭半依赖型到社会独立型

在大学读书阶段,处于学生角色的大学生对家庭有很大的依赖,其生活费以及向学校交纳的各种费用,基本上都由家庭负担,处于半独立状态。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并未独立,但在生活上基本上脱离了家庭,离开了父母或家庭的视线,并不像中学时期,完全依靠家庭。

从社会化视角看,大学生毕业意味着人生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学生角色转化为职业角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将要完全脱离对家庭的依赖,处于完全独立状态,自己支付生活所需的一切费用,有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子,独立面对和处理工作以及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大学毕业寻求工作,并自立于社会,是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在西方国家,大学生基本上处于独立状态,他们半工半读,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生活上都不再依赖家庭。而我国由于国情不同,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很难完全脱离对家庭的依赖。

二、完成角色转换的过程

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实现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过渡,必须尽快建立新的社会角色意识,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角色冲突,面对冲突必须进行自我调整,按照职业岗位对角色的要求不断地塑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职业社会对其所担任的职业角色的认同。

由于每个毕业生的生活经历、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存在差异,每个人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过渡、实现角色转换的适应期长短也不同,但整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兴奋阶段

大学生步入社会开始进入职业角色的最初阶段是兴奋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他们刚参加工作,对于新的生活、新的工作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有着一种好奇心与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和迫不及待在工作中大展拳脚的冲动转化成了兴奋的情绪。在兴奋阶段,毕业生的表现是在新工作中积极向上,干劲十足,他们认真接受培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并且毫无怨言。而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当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由于角色转变大,会立即出现角色冲突,产生困惑、迷惘、彷徨,颓废沮丧的心理状态。但是,在这个时期内,也有部分毕业生把在校时的优越感带入工作之中,常常以文凭、学位取人或者以毕业于名校自居,看不起基层工作和基层的工作人员,不能虚心地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工作中表现为浮躁、冲动、不切实际,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

2.冲突阶段(www.xing528.com)

当毕业生对新的环境逐步了解,初始的兴奋心、好奇感逐渐减退,此时毕业生的心理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冲突阶段,困惑、迷惘、彷徨,颓废沮丧等心理状态在此阶段开始产生。具体表现为毕业生逐渐发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现实的落差较大,开始感觉所学知识与处理现实问题能力的差距,感觉明显的学生与职员的角色差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知识结构不完整,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是按专业划分,大部分学生只对专业知识有一点理论知识的积累,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不了全面工作的需要的现象,很多学生工作后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后悔没有充分利用大学时间。二是创造能力不强,在学校,学生习惯于单向的吸收、接纳知识,惯性思考问题,当面对具体现实问题时,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强。三是社交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参加社会工作之后,毕业生发觉面对的是复杂且有利益冲突的微妙的人际关系,以往教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互相帮助,变成了现时同事间的“各自为政”,说话“点到为止”,使初涉职场的毕业生感到难以把握,无所适从。有人就此产生了社交恐惧感,影响了与同事的正常交往。如果毕业生长期处于极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中,必然难以正常开展工作和学习,社会交往也将受到影响。

3.适应阶段

作为职场新人,出现角色冲突是职场适应的必经阶段。这种冲突通常会产生两种结果: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生活角色的转变,接受不了职业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从而选择逃避现实,工作中失去动力,不再积极进取,或者选择跳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跳槽,并不是发现自己对目前工作不感兴趣,而是因为没有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想换个环境回避现实。因此,毕业生应对刚开始工作在磨合期就想跳槽的行为谨慎选择。另一些人则能在面临矛盾冲突的情况下,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重新认识并协调与现实的关系,主动适应新的生活,进入到职场适应阶段。在职场适应阶段,毕业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协调适应:一是调节生活节奏与工作保持一致。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生活范围扩大了,社交活动增多了,要学会分清轻重缓急,注意到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及业余生活的合理安排,保证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二是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调整自己对社会与职业的期望值,与组织建立共同愿景,学会以包容的心态看待社会现象,处理社会问题。三是努力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四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五是培养良好的性格形象,注意职场礼仪、礼节。

当毕业生经过努力,实现了从学生到从业者角色的成功转换,认清自己承担的工作角色后,就会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逐步适应社会的步伐,最终实现职业上的更大发展。

三、实现角色转换的方法

如何适应社会,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这是摆在每一个毕业生面前的现实问题,由学生角色转换为职业角色,这一转换不是瞬间发生和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性行为,大学毕业生应从以下三个环节做好工作,从而实现角色的成功转换。

1.取得新角色资格

通过多种形式的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再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学生持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走上工作岗位,这时角色转换正式开始。大学毕业生到了新的环境,就要逐渐熟悉单位的规章制度,了解工作的业务流程,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完成大学毕业后的角色转换。

2.进入新角色

进入新角色包括要获得承担某个角色的认可,表现出与这一角色相称的品质和才能,积极主动地从精神上和行为上完全投入这一角色等方面的内容。获得角色的认可就是大学生承担某一岗位的职责并有效地完成职责任务的能力,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

3.角色转换的实现

为了尽快实现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毕业生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尽快适应,安心本职

安心完成本职工作是职业角色转换的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工作,努力地适应新环境,才能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一些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还留恋着大学生活,不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节奏,静不下心来做事,难以进入工作角色,这必然要影响角色转换的过程。

(2)从零开始,虚心学习

实践证明,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且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因此进入工作岗位后,一切还要从头开始学习,向同事学习、借助图书资料学习、现场观摩学习,大学生只有放下架子,虚心学习,才会有所提高,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也才能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3)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大学生要胜任职业角色,还需要积极开动脑筋,在工作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只有善于观察,真正探索到职业对象的内部结构,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努力去解决问题;只有勤于思考,在工作中才会有见解,才能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更好地承担角色责任;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将所学知识和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从而更好地胜任职业角色,开拓工作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