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创新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是新知与新行的统一。新知即创新性思维,想前人所未想、想他人所不敢想的事;新行即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做前人所未做、做他人所不敢做的事。创新就是创造新事物。创新精神以敢于摒弃旧事物、旧思想,创立新事物、新思想为特征,同时又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当创新精神符合客观需要和客观规律时,才能顺利地转化为创新成果,成为促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精神提倡独特的思考,同时又受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制约。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就个人素质而言,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及原因
某研究单位的一个课题组对几所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开展了调研活动,从调研报告表明,当今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有喜有忧,主要表现及生成原因有以下方面:
1.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
(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他们普遍存在着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思维相当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其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相当敏捷。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宽度不够,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因而出现了“见树不见森林”的现象。他们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对知识缺乏必要的合理整合,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的,思考问题也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最明显的是他们的发言、作业、试卷、论文缺乏新意。
(3)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大学生经过不断的脑力劳动,其大脑皮层已产生某些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这些神经联系会彼此刺激、产生灵感。然而,其灵感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就会使灵感成为现实。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的动作能力,包括新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及物化能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动手能力与运用创新技能方面却远远弱于外国学生。
(4)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毅力是人类自觉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能动性和个体积极性的集中体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2.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原因
分析上述现状可以发现,造成目前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标准化。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以下三种破坏作用:①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的是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成是固有不变的。比如在学习当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性。②权威迷信。权威迷信指的是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它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禁锢。北京市一项对1200人的调查显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这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③思维惰性。思维惰性是标准化思维的另一后果,它使得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思考。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它不但养就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了学生的人格。
(2)知识无活力化。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①见树不见森林。知识无活力化的一个后果是使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这导致了知识吸收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相互联系、融会贯通。它还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敌对的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②学不致用。知识无活力化的另一后果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知识是死的、寥无活力,也毫无用途。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进而增强了思维的惰性。
二、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1.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意义
创新思维(也称为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或需要创造性解决的情境中表现出的思维能力。这是人类未知领域的一种思维能力,亦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发展的一种思维。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决定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1)利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完善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创新思维的开发,可以激发个人自身潜能,增加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实现自我能力的完善。此外,社会价值是人类的根本价值,而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应当具备敏锐的创新思维。只有具备敏锐的创新思维,你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开拓,塑造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2)利于科技的发展和原创竞争力的增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因此,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成功固然好,但如果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也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大学生作为将来科研力量的核心,培养其创新思维对科技发展的积极意义可见一斑。现实中,中国留学生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然而若干年后,科研成果却少得多,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创造精神强。正因如此我国原创技术之少,原创竞争力之单薄,着实令人担忧。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创新。科技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竞争也一样,其优势的秘密是创新,这在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是如此。
(3)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文化的繁荣。大学生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发其创新思维是极有意义的。敏锐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规律,实现经济理论的创新,促进经济的飞跃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此外,中华之明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源远流长且从未中止过的文明。大学生作为及其重要继承者,具有创新思维,更能提高我国文化的质量,最终实现中华文明之伟大复兴。
2.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突出一个“多”字,训练创新思维的广度。训练创新思维的广度,主要是训练思路的广延,横向扩散。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的考察问题,从事物多种多样的联系中去认识事物。一是从渠道——改写,不拘泥于原题的客观顺序,从不同的渠道重组改写。这样唤起了学生广泛性思维,对已学知识进行反馈,又能为后面学习铺垫,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二是多方向——思考,根据思维材料的不同内容,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特征,在确定思考方向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是多侧面——联想,根据知识的网状结构,围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展开联想,探求多种多样的正确答案。
(2)体现一个“变”字,训练创新思维的深度。训练创新思维的深度,主要是纵向的发散思维,向深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能够洞察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不受习惯定式的局限,自我调节思维方向,步入解题的捷径。一是变条件——转化,根据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善于把问题的关键条件进行转化,通过转化,可以收到化难为易和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变问题——延伸,根据知识内在联系,变化问题,综合发散,逐步引申发展,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的深度。三是变思路——转向,在探究某个问题时,一旦思维受阻,可及时改道转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www.xing528.com)
(3)落实一个“新”字,训练创新思维的力度。训练创新思维的力度是训练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进入创新的意境。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迅速地从发散转向集中思维,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新观点、新办法,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一是新途径——探索,不受固有模式的制约,打破教材例题的局限,探究问题的结构特征,寻求异于常规的探索途径。例如,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思考之后,在教材图解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剪拼,寻找新思路,将一个梯形进行割补后再推导。二是新角度——概括,周密考察客观事物的实质,独辟探索的蹊径,从新的角度概括出新的结论。三是新办法——求解,不满足循规蹈矩的思考方式,敢于跳出条条框框,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注意质疑提问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质疑,不要怕丢面子。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是学生的天性。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例题21×48可以看做20×50进行估算,一位学生质疑提问:“48看做50后,2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呢?”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争论,最后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要在海量般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人类创造出来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勇于突破成规,勇于对现有知识质疑,挑战旧的学术体系,在发现和创新知识方面敢于独辟蹊径。要打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观念,倡导勤思、善问的良好学风。老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的质疑,不要怕被学生问倒。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就对他的学生提出了“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欢迎发表意见;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这些民主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2)注重手脑结合,实践习惯的培养。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时,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分东西的实际,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动手操作:一张长方形纸的面积,圆形纸片的面积等,使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有很多同学就可以总结出几分之几的含义,并能说出关键“平均分”。
(3)注意多角度思考习惯的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思维形式。对数学而言,题目的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途径却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有了一种解法后,还要求两个、三个直至更多,甚至能从不同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涉及一个人的多种能力,如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吸收知识能力、吸收信息能力等。创新能力是检验大学生是否成才的关键指标:在大学时代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成才是青年发展需求中最本质和最重要的需求。青年要成才,就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学习各种新知识,以求知识常新,培养创新能力,以求成为一流人才。
1.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从前面的一些范例中可见,大学生应该是最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如不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潜能很可能萎缩,以至消失。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而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
(2)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会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
(3)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最终放弃追求。
(4)缺乏创新所需要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都存在着不足。
(5)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有些大学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稚嫩,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2.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不能只挂在嘴上,而要落实在高校的各门课程、各项专业、各项活动的教育中,归纳起来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方法和途径:
(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中那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要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改变教育教学方法。要把过去“授业”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其思维活跃、敏捷,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高等院校要根据创新人才的需要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需求,开设一系列专门课程。通过创造技法、智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我们要积极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工作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
(4)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大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难免出现幼稚之举,甚至可笑之处,这是正常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大胆交流,共同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