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特技摄影
电影刚刚诞生的时候,影片只能反映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琐事,这种镜头呆板、形象平淡的影片,时间一长,观众就厌烦了,然而在一次拍摄的偶然事故中,却引发了一场具有革命意义的特技摄影。大约在1900年,法国摄影师乔治·梅里爱拍摄一个街道场景时,摄影机突然发生故障,转片齿轮卡住不动了,他经过检修,摄影机很快就修好了,于是他又继续在相同的机位拍摄下去。意想不到的奇迹就这样发生了,收机后,当梅里爱将冲洗好的胶片当众放映时,却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情景:一辆行走着的马车,突然变成了一辆灵柩车。梅里爱目瞪口呆,遂撤下胶片,逐格仔细研究,终于发现,原来就在他重新开机拍摄的时候,摄影机前的马车早就消失了,而后面驶来的灵柩车恰好驶到摄影机出故障时马车所处的位置,所以梅里爱重新拍摄的已经不是马车而是那辆突然出现的灵柩车了。
乔治·梅里爱的这一偶然发现,实际上是现今电影特技中被称为“停机再拍”的最简单的技巧,剪接效果也叫“蒙太奇”。此后,梅里爱充分发挥了他个人的拍摄天赋和才能,创造了很多拍摄特技手法,为电影特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电影特技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电影创造之中,电影特技本身也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揭开电影特技的奥妙,让我们一同看看一些奇妙的电影特技镜头是怎样拍摄的吧。
顷刻花盛开——在自然界中,荷花盛开,牡丹吐艳,芍药怒放,都要经过培土、施肥、修枝、浇水,一朵朵鲜花从含苞到开放,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有的甚至要几十天。但是在电影中,这些花只要几秒钟就开了,是什么缘故呢?说来很简单,这是一种“延时摄影”的特殊效果,也就是利用延时自动控制设备,按剧情需要,每隔一定时间进行逐格摄影的结果。比如在影片《花生丰收的秘密》中,花生作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就是根据自然规律和镜头的长度的需要,预先算出每拍一格的时间间距,用自动控制器控制摄影机和被摄物体的照明灯光,定时对花生的生长过程进行拍摄,直到结出果实为止。这样摄下的影片,就能把较长的生长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现在银幕上,给人以眨眼之间完成生长、发育、结果全过程的强烈印象。
延时摄影方法,在科教片中运用最多,它可以把各种动物、植物的缓慢生长过程,在短暂的时间内再现于银幕。
破镜再重圆——现实生活中,你打破了镜子,摔破了花瓶,是很难毫无痕迹地重新完好再现的,可是在电影特技中,高举过头顶,摔在地上碎如粉屑的镜子,可以在顷刻间“魔术”般地重新完好无损地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知道,破镜是不会重圆的,这是电影工作者利用摄影机从反向运转进行倒摄,放映时,将反向运转摄得的物体以正方向运转进行放映,就可以获得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反的结果。利用这种特技手段,不但可以使破镜重圆,还可以使水往高处流。你若看过电影《阿诗玛》,一定会记得这样一组镜头,阿诗玛在危难中思念阿黑哥时,把一朵花放入小溪后,骤然间,哗哗的溪水竟然改变了流向,打着旋向高处倒流,将花朵载向阿黑哥的身边。
倒摄特技,在电影中运用很多。例如,游泳者从水中倒跳到高高的岸上,人从地面跃上高高的房顶,远远的手枪飞回自己的手中等镜头,都是利用倒摄法拍摄的。
“山崩地裂”何所惧——自然界中,泥石流、山体滑坡、塌陷,地震,火山爆发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观众在影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自然灾害正在发生的场景。实际上,作为影片的摄影师,是根本不可能在这些灾害正在发生时拍摄的,那么,这样惟妙惟肖,让观众信以为真的镜头又是如何拍摄的呢?
大家知道,电影制片厂都有自己的摄影棚,自然界中最小的山,也比摄影棚大得多。影片中的泥石流、火山爆发、地震、山体滑坡等山崩地裂、巨石滚滚的镜头,基本都是在摄影棚里完成的。
特技师们在摄影棚里首先要模仿真山的形状和结构特点搭置起缩小比例的模型山,在根据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山崩的需要,把模型山制成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并把需要塌落的活动部分用可以翻动的木板支撑起来。这样,经过表面加工伪装之后,似真山的假山制成了。为了渲染气氛,还要在模型山上部的横木板上,事先准备好已涂好和岩石色彩一样的轻质模型石块和大量尘土,当模型山坍塌时,工作人员就不断地向下推动它们,渲染气氛,加强效果。另外,在拍摄时,改用比普通摄影快得多的速度来拍摄这类镜头,使模型山在坍塌时分量加重,空间和时间感加强。所以,尽管模型山小,山石崩落的时间也很短暂,但是经过高速拍摄,并配上惟妙惟肖的音响效果,放映在银幕上,与真的泥石流、火山爆发、山体滑坡、地震、坍塌等自然灾害相比一点都不逊色。
呼风唤雨显神威——电影中的乌云、闪电、大雪纷飞、风沙扑面、雷雨交加等自然现象是塑造形象、渲染气氛不可缺少的手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风、雨、雷、雪、闪电这些自然景观的拍摄是比较困难的,不是节令不对,就是抓不住“战机”,而且即使拍下来,也不一定与剧情相吻合。电影中的这些自然景观,多数是运用特技拍摄,在同期或后期制作时与背景画面合成而得的。
电影中的狂风,一般是采用飞机开动螺旋桨来煽动气流;风沙或大风暴,多是用锯木屑染上各种需要的色彩,拌以适当的黄干墙粉,再用电风扇吹动,便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电影中的雪花飞舞,一般是用纸屑或泡沫塑料代替。雪景是用老粉、碎石屑、滑石粉、精盐、樟脑粉等做成积雪,为了使雪景有层次,还可加入5%~29%的蓝干墙粉拌和成不同程度的浅蓝色。比如《天云山传奇》中,冯晴岚顶风冒雪从水磨房把重病在床的罗群用小拉车接走时的一场雪景,就是根据摄影机的拍摄角度,在一条高低不平的土路上洒上了厚厚的化肥,远远望去,一片白雪皑皑;磨房和屋檐上的“积雪”是用棉絮和化肥交织而成,既有雪的厚度,又有较强的立体感。电风扇一吹,一场精彩的雪花纷飞的镜头就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了。
电影中的雨,是利用洒水壶或特别制作的水龙喷头洒水、喷水,再加上小型吹风机吹风,就可以取得狂风暴雨的效果。为了使下雨的效果更逼真,在拍运动的镜头时,可以在摄影机的移动车上安装固定的“下雨”装置,无论摄影机移动到何处,镜头前始终下着雨,雨景便自然地摄入到画面之中了。再加上人工模拟的下雨声,效果就十分逼真了。
电影中的乌云有真有假,真乌云是把天空的云彩用每秒一二格画面的速度拍下来,再用正常速度(每秒24格)放映,这样,乌云的实际运行速度增加了十几倍,从而造成了乱云翻滚的气氛。假乌云是在两块透明玻璃上,各贴上几块用棉花撕成的像云彩一样的棉团,然后将两块玻璃交错移动,再打上所需色彩的光,这样拍摄下来就能获得云团飞动的效果。
大自然中的闪电,电影用得十分普遍,但要拍下来,并符合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是非常困难的。电影中的闪电,常常运用绘画合成的方法进行,简单说来,闪电多采用动画式的逐格摄影拍成,也可以用锡纸、涂上锡粉的细铅丝来代替闪电的效果。有时后期制作也可以与大自然的天空合成。有的闪电全部采用绘画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需要或有条件的时候,风、沙、雨、雪、雷电也可以拍摄真实的自然景色。至于雷声,则是用特制的音响鼓进行锤击或从实况录制的音响资料中选用的。
冲锋陷阵在影棚——在战争片中,观众们经常可以看到机械化的坦克部队与陆军步兵协同作战的激烈场面,有些战士甚至坐在坦克上向敌人的阵地猛冲。这些镜头的拍摄如果完全都采取调集部队实况拍摄,那么经费支出是相当可观的,一般的电影制片商是承担不起的。即使是选用按实况拍摄的军事演习的纪录片资料,由于受到演员、服装、道具、环境以及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绝大部分战争实拍都是在摄影棚里进行的。
如果坦克是不动的话,非常容易拍摄。演员只需坐在离模型坦克较远的地上,穿上战斗服,表演冲锋陷阵、格斗厮杀,摄影机将二者同时拍入镜头即可。但战争中的场面,往往是坦克与步兵战士一齐冲锋,步兵借助坦克的掩护,有的战士还趴在坦克上,一齐向前冲,这又怎么办呢?
这时,特技师们开动脑筋,以摄影机为圆心,搭一个绕圆心旋转的轨道,坦克可以在圆形轨道上运转,坦克的前后左右均有表演台,表演台也可以随同坦克一起围绕摄影机同步运转。在表演台的后面有早已摄好的村庄、街头、云彩、树林等等所需要的背景环境,这一切在移动的架子后飞掠而过,再布置一些烟雾,摄影机开拍,即可以获得士兵协同坦克冲锋陷阵的激烈的战争场景。
烈火金刚妙无穷——在很多影片中都出现过英勇的战士冲入火海,赴汤蹈火抢救群众,抢救国家财产的镜头,烈焰熊熊,屋毁人亡,令人惊心动魄。难道烈火真的不烧人吗?
其实,观众大可不必为演员们担心,烈火伤不着演员们的一根汗毛,这些让人揪心的镜头全部是利用特技摄影和特技美术合成而来的。
特技摄影与普通摄影的区别在于:(1)拍摄时虽利用普通的摄影机,但其工作状态是非正常的。如倒拍、停机再拍、快慢速摄影等;(2)以假代真,以模型、绘画或照片代替实景;(3)合成摄影;(4)摄影过程中使用特殊设备,如活动遮片合成,技巧印片及电子合成等,根据镜头内容的需要把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对象有机地合成在一个画面中。
特技美术是根据透视原理和特技摄影镜头的性能而完成的一种造型创作,有绘画合成、照片合成、模型合成、透镜合成等手段。
《木棉袈裟》中“火焚”镜头就是利用特技摄影和特技美术的合成产物。演员穿着的紧身隔热内衣、连袜套、手套和头套都是防火的,然后穿上袈裟进入火堆中表演“被烧”的场面。如果再带上小型供氧系统,即可以防止吸入一氧化碳而发生意外。拍“烧人”镜头只能取“全景”、“远景”,不能拍“近景”。
另外,利用透视合成,以柴堆熊熊燃烧的大火作为前景,演员则与大火隔开一段距离表演,也可以达到惟妙惟肖的“火焚”效果。
“火车相撞”、“飞机坠毁”惊煞人——在不少影片中都有火车相撞、飞机坠毁、汽车滚落山谷、山崩地裂等等场面,这难道是真的吗?这些惊险的镜头,是我们在影片中经常见到的,这些镜头都是利用模型来拍摄的特技效果。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大量节约制片开支,减少拍摄某些惊险镜头的危险,而且往往能够做到以假乱真,平中见奇,达到特殊的银幕效果。
电影的场景常常是真真假假,真假难分,但由于电影画面转换甚快,观众目不暇接,常常分不出真伪。例如影片《铁道游击队》中,日本侵略军的军火列车,一列列从桥上摔下,或两车相撞,都是用电影特技,主要是通过少动模型来拍摄的。《铁道游击队》电影的拍摄就是利用了真假难分的特技手段,加上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巧妙配合,使观众真假难辨。影片中,火车从车站开出,这是真的,老洪飞车夺机枪,有几个爬上火车头或车皮的镜头,这也是真的,这样就给观众展现了一列真正火车开出车站的深刻印象。列车奔向桥梁,电影从近景逐渐变成全景、远景,火车还在飞奔,而真正的火车也即刻变成了模型火车。火车驶上桥梁,突然间“轰”地一声巨响,桥毁车炸,碎片飞溅,加上烟火和爆炸的音响效果,一般观众绝对看不出那场面全是假的。其实,电影这时来了一个“偷梁换柱”的手法,先是真的,后是假的。
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最后的场面中,瓦尔特和他的战友们开的是真的火车头,德国法西斯乘会的车厢也是真的车厢,然而在爆炸时,则来了一个“鱼目混珠”,电影特技师们做了一个与真火车完全相似的模型,里面放上假油桶燃料,做成翻滚下山的景象,其实都是假家伙。
至于飞机的坠毁、击落,也同样是运用了类似的手法,真假结合,以假乱真。我国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后院”外景地,停放着一排真的飞机,演员们在这些真的飞机里做戏,表演着开飞机,与敌机战斗的模样。接着摄影机转拍模型,天上飞机在飞翔、旋转(辅助人员用观众看不见的细线牵引飞机,或用相关的器械操纵)。例如影片《长空雄鹰》中,先拍摄几个演员在机舱内驾驶飞机的近景,然后拍摄演员按动电钮、机关炮吐出火舌的镜头,再往下用模型飞机拍摄:只见敌机中弹,起火、冒烟向下栽去,轰隆一声巨响,敌机被炸毁。由于镜头的连贯性,观众是很难看出破绽的,而以为眼前发生的是真正的空战呢。
快与慢——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比正常速度快或慢的镜头,这主要是表现人物在重要场面的特殊动作,渲染气氛。
我们平时看电影,一般都是用每秒拍24格的摄影机拍摄,也是用同样速度的放映机放映的。影片中的慢动作,就是运用快速摄影法拍摄人物动作过程,再用正常速度放映,就获得了我们看到的慢动作。例如《甜蜜的事业》影片中,热恋中的五宝追逐招弟的“慢动作”,在鲜花的衬托下,显得优美、抒情,人体动作减慢,像春天的柳絮一样,轻轻飘飘迎风漫舞。
慢动作镜头对于一些体育运动影片,显得非常重要,观众可以借助慢镜头欣赏和品味运动员的细微动作,用以指导教学工作。(www.xing528.com)
影片《阿凡提》中,百户长以醋冒充植物油,借给阿凡提的儿子后,突然牙痛难忍。阿凡提为了惩治这个奸诈狡猾的坏家伙,回家用醋和辣椒拌成“牙疼药”。他穿街过巷、开门、捣药,那比飞都快的速度和木偶似的滑稽动作,让人忍俊不禁。其实,拍摄这种快速动作,利用的正是拍摄慢速动作的相反的原理,先用低速摄影法拍摄人物动作过程,再用正常速度放映,就可以获得较实际过程快速的效果。在一些影片中,用低速摄影的方法,可以把行驶比较慢的车、马、人拍成急速行驶、飞驰奔跑的镜头,放映时就形成异常急剧、紧张的气氛。
腾云驾雾神仙境——人能够腾云驾雾吗?现实生活中有神仙吗?答案是清楚的: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根本不可能腾云驾雾,脱离地心引力,那另当别论,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神仙。
看过影片《天仙配》和《牛郎织女》的人,一定会记得,神仙下凡时那彩云缭绕、云雾重重的景象。是采用了什么特技手段,使观众看到惟妙惟肖、达到出神入化的意境呢?
原来,这完全是“干冰”的功劳。干冰是一种固态的二氧化碳,它的最大物理特性就是固态直接汽化,并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很多。根据这一物理现象,许多影片甚至舞台表演时都用干冰制造云雾效果。
拍摄时,先在摄影棚里找一个布景的隐蔽处,放一些干冰、浇上热水。由于干冰在蒸发时要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致使空气迅速冷却,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也凝固起来,与汽化了的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白色烟雾。二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大,再加上凝成雾状的水蒸气就更重了,大约为空气的3~4倍。所以,这种白色烟雾总是沉浮在地面上流动,演员在这样的环境及布景的衬托下演戏,就好像置身于仙境或虚幻的云雾中了。根据影片剧情的需要,再在二氧化碳形成的烟雾处打上各种彩色的灯光,白色烟雾就会变成彩云了。演员在彩云上表演,再配上升降机或滑行器,人就真的能够在彩云上滑行和上升了,真可谓腾云驾雾赛神仙。
飘悠仙女落人间——天上并没有神仙,而人类也不可能像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那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影片《天仙配》中的七仙女下凡,彩色故事片《风筝》中比埃罗和他的妹妹坐在床上,腾云驾雾、穿江过海降落在北京故宫这些奇妙的镜头又是怎样拍摄的呢?
其实,拍摄这些腾云驾雾的镜头很简单,摄影师借助某些机械和背景造型,或以假代真拍摄的。例如,影片《天仙配》中的七仙女下凡的拍摄,有两种摄影方法:一种是背景拍摄法,七仙女在一个平台上,不停地挥舞衣袖,表演着“下凡”的动作。这时在她们背后的银幕上,放映着蓝天上急驰飘动的白云,在平台边,点燃起股股白烟。摄影机把人物动作及流动的白云以及七仙女脚下的白烟一齐摄入镜头之内。先表现天上,再表现从烟雾上往下飘降,最后表现七仙女已“脚踏实地”来到人间,造成七仙女“下凡”的效果。另一种是模型和演员搭配的方法:把一个精制的穿戴和七仙女相同的木偶,用活扣套在从左到右下滑的钢丝上,这时背景云雾飞动,木偶下滑,进入右方事先设置的山石背后,再让扮演七仙女的演员从山石后走出,这样先以假乱真,后以真代假,飘悠的七仙女就落到了人间。
影片《风筝》中,比埃罗和他的妹妹坐的“飞床”其实也是一张普通的床,它放在一架移动式起重机上,“飞床”便能够在起重机的帮助下,自由自在地上升和下降了。为了表现出腾云驾雾的神话色彩,人造云雾要浓淡适宜,太浓和太淡都不利于表现“飞床”在空中飞翔的效果。经过摄影技术人员的努力,云雾薄如轻纱,虚无缥缈,“飞床”在云里、雾里自由飞翔,穿云过海来到了北京。
另外,《白蛇传》中的白素珍为救许仙,到昆仑山盗取仙草而在空中驾云飞驰的镜头,也是采用木偶代真人的手段拍摄的。
有趣的隐身与变身——影片中,关于隐身与变身的镜头不少,从古到今,这类话题也总是被人民群众广为流传。清初的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就对隐身与变身术做了细致的描述。
现实生活中,“隐身术”与“变身术”显然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在电影故事片里,尤其在神话故事片中,常常见到有隐身术与变身术的人或突然消失或改变物种,如一个人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小人变成一个巨人,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刹那间“摇身一变”成了满头银发的老翁等。又如,吹一口气,东西不见了,扇子一扇,人体无影无踪。20世纪30年代美国拍过一部影片,叫做《隐身大盗》,他的胸前有一个隐身器,一放光圈,人就不见形体,到处作案,警察因见不到人形,拿他也没办法。其实拍摄这种变化的方法是较为简单的,这是运用了停机再拍或演员更换服装或调换演员特技拍摄获得的效果。
停机再拍的奥秘:香港故事片《画皮》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二公子学艺回家,发现哥哥上当,便举剑向“画皮”雪娘刺去,明明看到一剑刺中,可雪娘却隐身遁去,无影无踪。实际上,当二公子举剑刺向雪娘时,摄影机立刻关闭,让饰演雪娘的演员下场,然后再开动摄影机,二公子继续表演。这时由于扮演“隐身术”的演员下场了,摄影机又严格地在原来位置未动,在场的演员又保持固定的姿势和位置,直到重新开拍为止,这样雪娘就好像突然从原地消失了,“隐身”而去。其实,她是走出了镜头之外,胶片上突然没有了她的形象,拍出的片子放映后,观众就以为是有了隐身术,另外,有的影片银幕上还出现飞来的椅子、桌子、饭菜、酒壶,没有人酒壶却能自动斟酒,不见人影,只出现人的相应的声音等。这种“隐身术”主要是靠演员的配音,以及人工操纵道具、物件来完成的。
“变身术”的特技,主要是靠更换服装或替换演员拍摄完成的。例如,墨西哥影片《叶塞尼亚》中,当奥斯瓦尔多看到路易莎在试穿结婚的新装时,由于他心里仍怀念着叶塞尼亚,只见路易莎裙子(特写)一转,镜头拉开,还是那一身衣裙,但路易莎已变成了叶塞尼亚。拍摄时,先拍路易莎试穿结婚新装的镜头,并准确记下她的位置,拍完后停机,等扮演叶塞尼亚的演员重新化妆换上路易莎的结婚礼服,再回到路易莎的位置上,又开动机器拍摄,便获得这般“神奇”的效果。
一枪见血“真”杀人——在不少影片中,枪杀激战的镜头做得越来越逼真,而且枪击之处鲜血淋漓,刀光血影使不少怯懦之人掩目不敢正视。这种电影镜头一般都取“近镜头”的表现手法,尽可能使观众看得更清楚,加重真实感。其实,这些都是化妆师的“杰作”。
影片中,交战双方发生战斗,突然,一名战士胸部中弹,鲜血随之流了出来。这些化妆方法是事先用一块海绵,吸入人造血浆,预先装入一只小塑料袋内,贴身粘在战士受枪击处的衣服内侧,在这只小塑料血袋内插一支微型炸管,用一条极细的引线连接微型炸管,通过衣服袖口或裤口引出,尽量做得隐蔽,防止观众肉眼发现。近旁的上作人员操纵这条引线,枪声一响,那个工作人员同时起爆微型炸管,这时,演员身上自然真实地炸破了一个枪洞,鲜血流了出来,衣服染红了一片。
经常看电影的人还会发现,有的战士受伤,踉踉跄跄几下,手捂伤口时,血才从指缝里流出来。这种化妆方法也是先用一小块海绵,吸足人造血浆,只是把血浆用胶布固定在手心上。当战士被击中后,手捂伤口,踉踉跄跄,做出伤痛之状,然后手轻轻挤压血浆袋,鲜血顿时顺指缝里流出来。伤口内流出的血,多与少,快与慢,完全由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可以自己掌握。
有些影片中有短兵相接的镜头,刺刀扎入体内,演员作痛苦状表演,鲜血从刺刀扎入处直往外喷,其实,这也是化妆师做的特技手法。不过,这要做一把可以伸缩的刺刀,刺刀带套,套内有弹簧,当刺刀扎到身上时,弹簧被压缩,露在套外的刺刀自动缩入套内,同时,化妆师在战士受伤部位外衣内侧粘贴好人造血袋。实拍时,握刀的演员照准已化妆好的部位猛刺过去,刺刀缩入套内,由于血袋极薄,稍微接触即破裂,鲜血自然大量喷出,给人以刀光见血之感。
飞刀杀人,血溅八方——影片中,经常有一些非常惊险的镜头,让观众提心吊胆。例如故事片《渡江侦察记》中,有这样一组画面,汽车向悬崖冲去,轮子仅仅跨在崖边,惊险之极,令人目瞪口呆。在银幕上,有的出现英勇的公安战士与敌人在高楼顶上奋勇搏斗的场面,楼顶上是一块平台,坠楼的危险随即可发,观众无不为公安战士的安危捏一把汗。有的银幕上出现快刀穿胸、飞剑刺背的惊险镜头,只见手到刀到,刀入血出,令人胆战心惊。
观众入情于角色,为剧中人物的安危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这些危险特技镜头都是电影特技师利用特技手段造出来的,拍摄中毫无危险可言。这些特技是用“倒拍”的方法制造的。它是使摄影机的马达倒转,胶片从末端拍起。演员的表演也是从后往前,倒着进行。如飞刀杀人,明明是中刀倒下,拍摄时却是从地上慢慢爬起来,当站到适当角度时,操纵飞刀的人将拴在飞刀上的细尼龙绳用力一拉,早以事先插在演员背上(藏于演员身上可插剑的物质)的飞刀便飞速离背。拍摄完毕放映时是按正方向放映的,观众看到的场景便是“飞刀杀人”,中刀者倒在血泊之中的惊险场面了。
分身有术,换头有方——影片中我们常常看到一母同胞的两兄弟或两姐妹同时表演,而在演员队伍中,找到适合剧情、符合年龄、外貌特征的孪生演员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同一个演员如何扮演两个角色,是不是有分身法呢?例如,影片《她俩和他俩》中,大林和小林俩兄弟在街上不期而遇,并肩同行,有说有笑。又如《哥俩好》中,哥哥和弟弟两角色的表演,维纱维肖。其实他们都是由同一个演员扮演的,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什么“分身法”,也不存在“换头术”,只是特技摄影师们利用高超的特技手段,使用同一个演员扮演两个角色,拍摄这些妙趣横生的特技镜头可要费一番功夫呢。
影片《哥俩好》中,张良扮演的哥哥和弟弟,他们在一起时,先拍憨厚的哥哥(占画面的一部分,将另外留给弟弟的一部分胶片挡起来),然后把胶片倒回来,用留下未感光的那一部分胶片再拍淘气的弟弟,同时,把已拍哥哥的一部分遮挡起来不让曝光,两次拍摄经过技术处理,使之合成,再一道冲洗出来,就成为我们看到的由同一演员扮演两兄弟的形象了。影片《党的女儿》由田华扮演的玉梅和她的女儿,《摩雅傣》中由秦恰扮演的依莱汗母女俩,《长空比翼》中由杨冼扮演的飞行员的爱人和另外一位护士等,都是利用两次拍摄曝光的技术,再经过技术处理、合成、协调而获得的。至于有的影片中有两人握手、互相拥抱、厮打等场面,这就需要另外选择一位相似身材的演员做替身。在采用一次拍摄时,先拍正式演员的正面,只拍替身演员的背面。但替身演员的身材、打扮要尽可能与真演员一模一样,这时观众看不见或看不清替身演员的面孔,只见两人紧紧地在一起。根据剧情需要,拍摄替身演员面孔时,正式演员利用停机的机会,马上与替身演员调换位置,再做相同的表演,这样,观众就发现不了替身,真假难辨了。
另外,有的影片中还出现两位长相完全一样的演员手拉手同时面向观众,其实这也是由一位演员扮演的。影片《马兰花》中,大兰和小兰就是由同一位演员扮演的,她俩同时面向观众拍摄时,利用了拍摄的遮挡技术,使头部部分胶片不感光,再进行换位二次拍摄获得的。例如大兰和小兰手拉手面向观众,用一片圆形黑纸片,在镜头前把小兰的头部遮住,拍摄后,由于小兰头部没有曝光,仍把胶片倒回来。这时又用黑纸片把整个画面遮挡住,只留出未曝光的小兰头部,再让扮演大兰的演员站到小兰的位置上,进行正面头部的二次曝光。不过二次曝光的位置一定要找准确,必要时要借助校准仪,确保准确无误。这样经技术合成,冲洗后获得的胶片,放映后观众看到的就是由同一演员扮演的大兰和小兰了。所谓“分身法”与“换头术”只是电影工作者的特殊手段而已,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水下场面与水中倒影的拍摄特技——影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水下物体活动和水中倒影的镜头,虽然这两种场面都是在水中,但它们的拍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拍摄水下物体活动的镜头,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箱式摄影。这种摄影方式需要由道具师特制一个正背两面或四面都嵌有平板玻璃的大冰箱,根据剧情的要求,在箱里事先装好各种颜色的岩石、沙子等作为河底或海底特征的景物,放满水,水中可放养适当的活鱼,增加真实感。箱子的后面放好布景板,布景上画好各种水草或其他景物,也可以利用幻灯将活动的水下景物打在布景板上。拍摄时,演员可在水中扮演各种角色,也可在箱后进行表演,摄影师可以在水箱正面透过玻璃和水层拍摄,获得的影像效果极为逼真,如同在真的水中一样。
另一种方法是水下摄影。水下摄影比箱式摄影条件要复杂得多,关键是要具备潜水条件,特别是拍摄深水时,人员受深水压力的作用,摄影师要藏身于一个较大的潜水装置里,透过这个潜水装置的透明玻璃向外拍摄。潜水装置有点像小型潜水艇,有动力装置、导向系统及灯光照明等,必要时,还配备有自卫保护装置。这类摄影,主要是对深水中水生植物的生活特点、海底和河床的地质构造、考古发现、沉船探测及深海中一系列的水下科学考察等。水下摄影主要是为科学和军事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建成了深水海洋博物馆。例如,日本的大阪水族馆就建在水下,游人可以透过厚厚的双层防护玻璃窗,观察海洋动植物,也可以摄影留念,浅水中的水下摄影比较简单,摄影师穿戴好潜水用具,使用具有防水功能的摄影机,就可以进行水下摄影了。水下摄影是人类了解和揭示海洋秘密,为人类服务的有效手段,由于受到水下强大压力的作用,目前下潜深度也只有几百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下潜装置的进一步完善,大洋深处的秘密将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水中倒影的拍摄特点是在水面上进行的,影片中,我们常常看到小湖边、池塘旁、河畔,山清水秀,楼台亭阁,绿树荫荫,水中涟涟倒影,诗情画意,美妙绝伦。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水边看到这样好的水中倒影,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按动照相机拍一张,可是冲出来一看,效果差极了,使人非常扫兴。而这水中倒影的景象是如何拍摄的呢?
(1)直接摄影法。摄影师为了解决水中倒影与水面实物光亮对比度相差悬殊的矛盾,先将墨汁倒进水里,增强了水的反射光,部分地解决了问题,效果比我们拍照要好得多,但由于景物和人物跟倒影的亮度还是相差较多,达不到理想的要求。
(2)模型倒影。根据剧情的要求,制作一个倒影模型,放在用玻璃镜做成的水槽内,水槽内充水半寸厚左右,拍摄时,用电吹风微微吹起水中波纹,效果极佳。
(3)仰拍倒影。方法是用玻璃制作一个水槽,水槽中注入半寸左右的清水。摄影机放在玻璃下面,透过含水玻璃,实施仰拍。拍摄时,电吹风微微送风,以产生水中波纹,同时真实景物、演员位置的方向要故意反置,形成的倒影才是顺理成章的。
微观世界的拍摄特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分子、细菌和微生物,影响人们对这些物质的研究,也有很多微小的昆虫,肉眼看不清楚,阻碍了科学的大众化普及。
为解决上述问题,电影特技工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显微摄影和放大摄影。
显微摄影主要是拍摄人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和景物,拍摄时,要先把摄影机的镜头取下来,换上一个可以连接镜头座的接筒和能伸缩的皮腔,把接筒的一头接在摄影机的镜头座上,皮腔的另一头接在显微镜筒上。这样,摄影机经过一番改造,通过显微镜把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和景物放大,再经过摄影机把它拍摄下来,经过冲洗处理后,放映在银幕上,观众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分子的活动、细菌的繁殖、微生物的分裂、人体细胞的组成等等。对于肉眼看不清楚的微小昆虫、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等,只能采取放大摄影的方法,也是使摄影机的功能进一步延伸,使之能够进行放大摄影。为此,需要摄影机镜头前装上一个可以适当放大的放大镜,然后再进行拍摄。这样,可以形象地揭示一些肉眼看不清楚的小昆虫、植物种子的发芽等繁殖、活动规律,帮助广大观众认识、了解微观世界、掌握这些规律,以便更好地征服大自然,造福人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