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提升,物理课注重观察

中小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提升,物理课注重观察

时间:2024-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的观察目标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并能在老师的提醒帮助下对物理现象变化的外部条件加以注意观察。比如,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观察目标可设为:知道物距是决定凸透镜成像的性质的关键;知道像的虚实、缩放、正倒的情况。通过观察,如实填写观察结果,与同学进行讨论,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中小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提升,物理课注重观察

第四节 物理课注重观察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整个教材中充满了大量丰富的物理现象,这就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供了素材和机会。在物理课的学习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分别是入门指导、帮助指导、独立观察。在每一个阶段,都应制订相应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一、入门阶段

对于新接触物理课的学生来说,入门很关键。入门甚至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动力,以及接下来的物理成绩。关于物理教材中的观察内容大体分成两类:一是,物理基本仪器的使用;二是,简单物理现象和实验的观察。前者的观察目标是通过观察达到会用的要求,知道仪器的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后者的观察目标是明确观察的主要对象和现象的大体变化过程,知道现象变化的最后结果。并掌握观察方法的一般顺序,能用简洁的语言记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变化和最后结果。

在入门指导阶段中,无论在目标、还是在要求上都不宜太过于细致。学生要在感知上建立起一个轮廓,努力始终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在老师的讲述和指导下,享受观察的喜悦,进入观察的大门内。

二、领悟阶段

在物理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中,学生要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故这一阶段的观察内容是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此时的观察目标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并能在老师的提醒帮助下对物理现象变化的外部条件加以注意观察。比如,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观察目标可设为:知道物距是决定凸透镜成像的性质的关键;知道像的虚实、缩放、正倒的情况。通过观察,如实填写观察结果,与同学进行讨论,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学生的领悟阶段,老师要注意控制课堂的气氛,克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纠正无效的观察。还要注意的是,老师不能完全代替学生进行观察,要允许学生观察中的失败,重新再观察。并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分析问题,重新再观察,培养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独立观察阶段

经过半年或是一年的物理学习,观察能力的培养也进入了最后独立观察阶段。此阶段观察的主要内容是既有仪器的使用又有现象的观察。此时,学生应放开手脚,独立进行观察。无论是观察的目标,还是观察的要求都可以和其他同学开展讨论、商议来制订。如电流表电压表刻度尺的使用,当然,依据实验,其他的观察方法在某些实验中也应合理运用。

高超的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日积月累、反反复复地长期观察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此阶段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也应具有切实性、阶段性、明确性、具体性;培养过程应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培养物理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上对实验的认真观察,因而加强对实验的研究,观察到物理现象变化的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如能做到这样,才能使观察取得最佳的效果。下面几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变观看实验为亲自实验。

一般来说,物理实验都是老师在台上做,学生在台下看。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观察显得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往往开始认真,一旦新奇感消失,注意力就会分散。而把学生的观察实验改为亲自实验,让学生眼、手、脑等都参与实验活动就能有效维持学习情绪,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可观察得更全面、更细致。同时也缩小了观察的空间,缩短了观察的距离,这就扩大了观察的广度,增加了观察的深度。可以达到对现象的感知更加深刻的效果。(www.xing528.com)

第二,多种感官协同观察。

一个物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常伴随着声、光、力等诸方面的现象。所以,观察物理实验并不只是眼的参与而已。学生应从不同角度让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协同观察,使观察更生动、更全面。这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如果老师进行了“吸盘”、“易拉罐被压瘪”两个实验,学生可以用手感知大气压值的大小,耳朵可以“听一听”大气压的存在。这样做无疑会对大气压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第三,提高实验的能见度

物理实验中有些现象的能见度太低,不利于学生观察,会严重减弱学生的兴趣。所以加强对实验的性能研究,提高现象的能见度,延缓现象的变化过程。这就需要老师花精力、动脑筋。

A.利用投影仪的放大作用,提高能见度。如刻度尺的示数、温度计的液柱升降变化等。

B.利用媒介物的变化,扩大现象效果。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增加烟雾,利用微粒对光的反射清楚地显示光路。

C.利用教具、模型、投影片、录像、动画课件可以展示物理现象的“静”和“动”,延缓变化过程,增加观察时间。比如,利用杠杆动画课件展示杠杆工作时力臂的变化,效果非常好。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观察。

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除了课堂上对实验的观察外,课外观察也是辅助途径。

只有把书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才能感到物理并不抽象,而是实实在在的一门科学。我们就生活在这物理世界之中,无疑会增强对观察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动机。

物理的特点就是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由生活中的事例寻找物理知识、物理规律,再把物理知识、物理规律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物理在人们的生产活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思维加工的前提。具有观察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学习、研究和创新必不可少的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