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府(今天的南京)登基建立了明朝,同年八月,明朝大将军徐达攻入大都(今北京),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但元顺帝妥懽帖睦尔逃往蒙古大漠,元政权继续存在,史称北元。北元兵力仍很强大。忽答驻云州(今山西大同市),扩廓帖木儿驻沈儿峪(今甘肃省定西县),纳哈出驻金山(今内蒙古哲里木盟东),失剌罕驻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即史书所载“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资装铠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再加上蒙古贵族由中原城市生活重又退回到原来的草原游牧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退步,刺激了他们对原来定居生活的物质欲求和经常性的南侵。这对明王朝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明朝初年,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当时鞑靼势力强大,明军暂时无力据守宁夏,因此在洪武三至五年(1370~1372),把灵州、鸣沙和宁夏府等地的百姓迁往西安一带,在宁夏全境造成无人区,作为防御地带。洪武九年(1376),明朝设宁夏卫,归陕西都司管辖。又从中原及江南调拨军队移居宁夏,其中以吴越之人(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居多。
明建文四年(1402)以后,蒙古鞑靼、瓦剌各部日渐强大,号称“众有三十余万”,成为明朝北方边境的大患。为了抵御蒙古的南下侵扰,保卫北部边境的安全,明朝在东起鸭绿江边的虎山、西抵嘉峪关的万里边防线上修筑了总长为8851.8公里的著名的明万里长城,并在长城一线先后建立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9个军事重镇,历史上称为“九边重镇”。
宁夏总镇在防区内常驻军队,总镇下设卫所,根据“分地防守”的原则,负责境内边墙、城堡和墩台的修筑,在划定的范围内,形成一套防御体系。而平罗县自古为西北咽喉要塞,是南达甘肃、陕西,北往内蒙,东渡黄河至鄂尔多斯高原,西越贺兰山进入阿拉善草原的通衢要道。自然环境优越,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土地肥沃,适宜耕植,物产丰饶。这里屯兵有粮草,进出有通道,防守有山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各朝代均在此地设重要军事机构,陈兵扼守。
明初,宁夏总镇下设7个卫,辖地分路据守。明洪武九年(1376),银川以北的贺兰、平罗、惠农区等地区都属于宁夏前卫管辖。永乐初年(1403~1407),筑城池1座,名“平虏城”(即今平罗县城),“虏”是汉族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平虏”即是平定鞑靼之意。此为今平罗县明代修筑军城与驻军防守的开始。明景泰六年(1455),奏拨前卫后千户所,驻防银川以北地方(今石嘴山市全境),设指挥监事1员,正、副千户6员,实授试署百户19员。正德五年(1510),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奏设守备,为宁夏北路(治所在平虏城),领威镇堡,自镇城迤北屯堡皆属之。分守银川以北地方,设守备1员,正、副千户2员,百户10员。嘉靖三十年(1551),改设平虏守御千户所,设参将1员,分守银川以北地方。千户所与守御千户所均为军政合一的体制,实行“军事屯垦”制度,即千户所1120人都有军籍,而三分之一为作战兵士,三分之二为屯田兵(相当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生产建设兵团)。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黄嘉善提议设北路洪广营(治所在今贺兰县洪广乡)游击,率中军、把总各1员,驻军分守边城。
正德六年(1511),平虏城驻军833名、战马500匹。平虏城参将领陕西班军500名并平虏城官军,分守银川以北地方。万历三十三年(1605),平虏城有战马404匹。北路平虏营驻旗军642名、家丁513名、备御军232名。威镇堡驻家丁157名、马兵67名;李纲堡驻军丁284名、马兵129名;金贵堡驻军丁209名、马兵102名;洪广营驻军436名,其中军者177名,家丁、马兵259名;镇朔堡驻马兵109名;镇北堡驻马兵79名。上述为常驻守御军,应对小规模战事,若发生规模较大战事,再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应对。
明代平罗地区是防御和反击蒙古南下袭扰的前哨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王朝在平罗境内修长城、设烽燧、建险关要隘并派重兵镇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镇远关遗址
镇远关 是明朝在平罗地区设立的军事要地。宁夏川西有贺兰山屏障,东有黄河天堑,而贺兰山北段有一道正义沟,是通往“山后”的通道,鞑靼部常由山沟进入贺兰山东侧驻牧扰掠,危及平虏城乃至宁夏镇城。为防边患,宁夏镇将在平罗地区设边关筑营垒,以抵御鞑靼东进。根据《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国初……开镇置镇远关,去平虏城北八十里,是宁夏北境之极边。”由此可知,镇远关修筑时间,大约在洪武九年(1376)耿忠为指挥创立宁夏卫的时期。镇远关的位置,宁夏考古工作者认定,在距今石嘴山市惠农区西北5公里处的正义沟老关疙瘩处。
黑山营 根据《大明一统志》记载:“黑山营,永乐元年(1403)建。”清代储大文在《贺兰山口记》中记载:“平罗西(北)八十里处之黑山为贺兰山尾,形如虎踞,扼隘饮河,而山前又有黑水以限之。”正义关沟口上方一座烽火台恰好从大山头的众多支脉上,鹤立鸡群般地显露出来,狼烟若起,兵马即动,可起到提前发现敌人、预先作好作战准备、打击敌人的效果。石城东面则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直至黄河之滨,军队活动可尽收眼底。黑山营的原址,恰在此处,可见其选址和设立,是经过极其细致的勘察才确定的。黑山营与镇远关互为呼应,起到预警和克敌的功效。据宁夏考古工作者认定,黑山营在距镇远关南2.5公里处的麦如井处。
《嘉靖宁夏新志》在“关隘”中记载:“镇远关在平虏城北八十里,实宁夏北境极要之地。关南仅五里,是为黑山营,仓场皆备。弘治以前拨官军更番哨守,为平虏之遮。正德初,因各处征调轮拨不敷,遂弃之,致虏出没无忌,甚或旬月驻牧,滋平虏之患日深。镇远关自不能守,柳门等墩自不能瞭,平虏之势遂至孤立。”在北路平虏城中记载:“宁夏迤北(以北)旧有镇远关,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诚振古之见也。关之南五里,旧有黑山营,设有官军备御。黑山营之南七十里,设平虏城。关之西,沿山四十里,有打硙口,乃贼出入要地,有险可守。先年守筑三关,设立墩台防哨。东西联属,远迩观望,烽火严明,贼亦难入。至弘治以前多因极边地方,供饷不便,军多逃散,兵力寡弱,遂行废弃。黑山止有空营,镇远虽称有墩有军,相离平虏城百里之远,孤危难守,有名无实而已。”至此,鞑靼进入驻牧,直逼打硙口之北地区,今惠农区全境尽被鞑靼部占领,平虏城危在旦夕,故于嘉靖十年(1531)修筑北长城一道,即边防北关门墙,以抵御鞑靼向南进攻。
打硙口三关及石城子 《嘉靖宁夏新志》卷之一“打硙口”条记载:“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险可凭,北则惟打硙,南则惟赤木,旷衍无碍,打硙旧有三关,自正德五年以来,渐至颓圮。”由此可知,打硙口在明正德以前,沿沟谷通道咽喉处,筑有三道关口,在沟口筑石城子。而至嘉靖年间已经颓圮。嘉靖十年(1531),由于鞑靼不断南侵,“筑新墙为界”,新墙,即“边防北关门墙”,俗称“大武口长城”。打硙口弃至边外,鞑靼据打硙口为基地,数犯平虏城,影响老百姓农业生产和放牧牲畜。明朝军队在打硙口曾与鞑靼发生过多次战争。
明嘉靖十八年(1539),杨守礼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杨守礼,山西蒲州人。后人评论他说:“尽心边务,不惮险难。仕在为人,尤善驭将士奋力战功。修筑赤木口,以绝百年通虏之路;建营房以庇茕独之军。利益于宁夏之大者无逾于此。”
杨守礼为了加强防卫,保护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决心修复打硙口、镇远关、黑山营。嘉靖十九年(1540),杨守礼亲自率领宁夏总兵官任杰、都指挥吕仲良等人,不畏道远和自身安全,毅然到打硙口沟口石城子及沟内的三道关口进行实地勘踏调查。由于山洪冲刷,无人维修,石城子及三关的关墙,均已颓圮。杨守礼对残留遗迹进行了测量,并作了详细记录(见《嘉靖宁夏新志》):“头关一道,长二十八丈五尺;二关一道,长三十一丈。各底阔六丈,顶阔一丈八尺,高二丈,女墙五尺。梁山墩一座,连接乾关一道,半斩半砌,共长一百三十六丈。武定墩一座,连接外关一道,长五十四丈,倚临北山,半斩半砌,长七十二丈,里关一道,长二十八丈,倚临南山,半斩半砌,乾关一道,长八丈六尺,外关一道,长三丈二尺。桃坡口关一道,长七丈。枣儿沟关二道,里外关各一道,各长九丈五尺,乾关一道,半斩半砌,长八十四丈五尺……计算三里零五十八丈八尺。及勘得新边一道,被贼烧毁。西暗门一座,铺楼敌台,内多损坏,坍塌不堪。边墙一十八里。通前共计二十一里零五十八丈八尺,俱应修砌。应用做工军夫三千名。大约每日做工五里三分,计算做工四十日可完。每名照依节年修边事例,日支口粮二升,盐菜银一分,共该口粮二千四百石,盐菜银一千二百两。合用架梁、防护官军二千名。每名日支口粮一升五合,该粮一千二百石。并应用斩山铁、锤器具等件,用银一百二十两 ……共该用粮三千六百石,每石时值价银六钱。共银二千一百六十两。通前盐菜银,共计三千四百六十两。前项官军于三兵及附近城堡差拨。粮先于临近镇朔、平虏等仓收贮主兵数内放给。……事完,通将用过银两并修过工程造册奏缴。”
杨守礼对打硙口实地勘踏调查后,又会总兵官任杰,再议“复边关以固地方时”,“边人欢跃待命”。他们给朝廷上疏,疏中言词恳切,认为“平虏城虽设有守备官一员,马步官军不上五百余名,除守城守墩差占外,马军不上三百五十名。山后河东之贼,不时出没,实难战守”,“如蒙伏望皇上轸念极边重地,敕下兵部,再加详议明白,行臣等会委官员置造器具,差拨官军修筑关墙”。杨守礼的建议,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嘉靖宁夏新志》卷之一煞尾处的“按”语感叹道:“边防大计,诚非一人智力之所能尽。创于始者,未必无遗;谋于后、继于今者,容可不通塞于时,况又徒建新绩,罔致远图,而益难于为御哉。使平虏地方,不鉴是疏亟加之意,则敝渐深而患弥重,逾十数年之后,吾恐茧足不能给之矣。是故备载是疏,以告志在谋国之君子云。”
由于打硙口关墙未得到修复,这里遂成了“套虏由东而西,则取捷径于此口以出;由西而东,则取捷径于此口以入”的通道,给明朝后期的宁夏边境造成莫大的灾害。
打硙口的三关及石城子,虽在明朝中叶已颓圮,但遗迹直到1958年,还尚存在,特别是石城子,尚存完整。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沿打硙口沟谷修铁路、公路时,将打硙口三关的关墙推倒填入了路基;沟口石城子的砌城石头被当地群众拆做他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石嘴山市和平罗县在文物普查时,对打硙口三关和石城子进行考察,认定了具体位置,并对遗址进行了丈量,作了详细记录。石城子,在打硙口沟口外、汽车监理站西面的高台上,城墙遗迹高低宽窄不等,形迹可辨。城为正方形,每边长93米,城门面向东开,宽15米。
打硙口三关遗址 头道关在平(罗)汝(箕沟)铁路支线一号桥处。二道关在二号桥处。这两关的墙已不复存在,只有在距二号桥北面300多米的黄土疙瘩山腰上,有墩台一座,系梁山墩。第三道关在清水沟与大武口沟的交会处,紧靠田刺窝窝片头的山根。此关建在海拔1325米的小山头上,是扼守大武口沟和清水沟的要冲,是交通的咽喉要道。小山头的北面和东面,是悬崖峭壁,崖壁高10余米;西面和南面有关墙遗址。关城南北长120米,东西宽30米,城门向东。关墙为石砌,砌石被拉走,残存高1米上下。关城的北部有石砌烽火台1座,南部为房屋遗址。关城中残存部分陶片和瓦片。站在此处,可看黄疙瘩山上的武胜墩。通过墩台的瞭望作用,把打硙口沟口的三关及石城子联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可见当年设关墙、关城、墩台,是用尽了心机。
明王朝为抵御北方的鞑靼、瓦剌等少数民族的进攻和骚扰,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就委派大将徐达,带领人马开始修筑居庸关等处的长城、关隧,历经一百多年的努力,直到1500年前后,才完成了东起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嘉峪关、总长为8851.8公里的巨大长城工程(即明长城)。
宁夏自古就是我国北部边防前哨,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融碰撞的交会处,向称“关中屏障,河陇噤喉”。秦、汉、隋、明等王朝都在这里修筑过长城。今石嘴山境内贺兰山及其东麓的长城遗址,均为明代所筑。明代称长城为“边墙”。
旧北长城 这道长城,俗称红果子长城。明朝为护卫宁夏镇北大门和平虏城(今平罗县城),于洪武至弘冶年间(1368~1500)修筑了这道长城,还驻军守护。明《万历朔方新志》载:“北长城三十里,自西向东接黄河。”《九边考》记载:“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外有旧边墙一道。嘉靖十年(1531)于内复修边墙一道,官军遂弃外边不守,以致内地田地荒芜。”上两部书中所说的北长城、旧边墙,就是旧北长城。这道长城自贺兰山东麓的扁沟门子起,沿着山坡,顺着山势而东,直抵黄河西岸,全长15余公里。在扁沟门子北侧有烽火台一座。烽火台的西南侧,与墩相衔有长城一段,长约千米,正障的内侧与扁沟的谷相通,蜿蜒入山。城墙高4.1米,底宽2.6米,顶宽1.6米,系石基,黄土夯筑而成。烽火台河东方向,有一里许,长城为石砌地段,两边砌以石,中间填以沙土、碎石,现遗存底基宽4米,顶宽2.2米,高2.7~4米不等。这段长城,由于地震造成上下错位1.5米,水平错位1.45米。中外地质专家甚为关注,多次前来进行科学考察。
这道长城自扁沟至小墩湾原石嘴山第四中学处,遗迹尚存,有些墙段保存尚好。第四中学以东,已成为村庄、农田,遗迹不存。
西长城 修筑于明代弘治元年(1488)之前,古称“边防西关门墙”。这道长城从甘肃靖远县芦沟坪入宁夏中卫县境内,逾黄河向东北沿贺兰山东麓北上,历经中宁、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等市县,由贺兰山西峰口进入平罗县境内,向北延伸到韭菜沟入石嘴山市大武口境内,到贺兰山扁沟与旧北长城相接。经过实地勘踏,查得石嘴山市境内西峰沟、大水沟、小水沟、干沟、汝箕沟、小风沟、大风沟、归德沟、韭菜沟等山沟均存在西长城遗迹。其中大水沟入山1.5公里处有土筑长城一段,自沟北山腰向沟中,长约250米,高5米,底宽8米左右,顶宽4.1米,女墙1.5~2米,厚25厘米,这段长城保存较好。在大风沟进沟4公里处的沟北山梁上有两段长城,一段利用山势,将山梁西侧削成直壁为墙,长约900米;另一段为土筑城墙,高约4.2米,顶宽3.5米,底宽约9米,长100米。韭菜沟有长城5段,计长145米。石大公路一○八道班至贺兰山红石顶有一段长城,长10多里,墙两侧为石砌,中间填砂土、碎石,现存基宽5米,高1.7米。在这段长城上,有烽火台4座。在王泉沟口,有城台4座,城台均系黄土夯筑。
石嘴山境内的西长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地形选得好,并非一道完整的长城,而是断断续续地在各大沟内筑起短墙,起到了连接贺兰山这道天然屏障的作用。同时,这些短墙大多建在进沟1.5~4公里的地方,这里一面是悬崖陡壁,高达百余米,人马无法攀登。另一面的山梁突然伸向沟中,与对面山崖形成峡谷,只要在这山梁之上筑起敌台或短墙,便可成为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固防御体。其二,施工合理。西长城的修筑者们充分利用了山梁的地势,凡山势险峻的地方,则不动工;凡山势坡度较缓的地方,则将山梁的外侧削成陡壁。只有在山势坦缓的地方,才筑以短墙或墩台,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缩短了施工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长城于2001年7月1日被确定为石嘴山市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明示公众,还委派市文物管理单位巡视保护。
新北长城与临山堡 新北长城,明代称“边防北关门墙”,俗称“大武口长城”,也叫“北边墙”。临山堡是在这道边墙西筑的一座城堡。
明正德初,镇远关、黑山营弃不可守,贺兰山后鞑靼部屡入石嘴山地方,“甚或旬月驻牧,滋平虏之患日深。”嘉靖九年(1530),驻宁夏佥事齐之鸾向当时宁夏镇的总制军务、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王琼建议:“东自黄河,西抵贺兰,筑墙以遮平虏城者。”(《嘉靖宁夏新志·边防》)齐之鸾在《朔方天堑北关门记》中曰:“夏镇北境,自河东黄沙之长城百里,燧台十八堠废不能守。于是河西镇远关为长物,黑山营遂弃而威镇堡迁矣。北虏取径于贺兰,伸右臂于庄浪、西海,势有所必至也。或言于朝曰:不早图之,将延入心腹,夏其能久?宜复河东城燧、河西营堡固守之耳。”王琼自灵武渡河到宁夏,宿留平虏、威镇之间,亲临勘踏之后,与副使牛天麟商议决定:“所谓河东西之城燧、营堡,遗墟故在也,何名为复,但未有必守之策耳。夫内势有所不及,则外地孤悬,彼岂力有余而甘蹈蹙国之罪哉。如可复也,亦可失也。”“因上议,请于唐朔方军故址北数里为深沟高垒。东属之黄河,西属之贺兰,徙边堡之无屯种者近之,以助守望,则虏自不能入矣。虏不我窥,然后蓄力俟时修治,其外拓寸则吾之寸,拓尺则吾之尺也。”明嘉靖皇帝朱厚熜批准修筑新墙之奏后,王琼命齐之鸾料理役事。嘉靖十年(1531)正月,新任巡抚、右佥都御史胡东皋自四川至平虏;总兵官、西征将军周尚文自酒泉至平虏,协助齐之鸾施工。是年三月十五日,“齐之鸾以巡按御史朱公观荐陟按察副使,夏之边工专责成焉。”前副总兵江桓率夏正、奇兵并陕防秋兵,共计6500余人,参加修筑边墙工程。(www.xing528.com)
筑墙初奏,起自王玘口,北去平虏城四十余里。兴工命令下达后,众官员又议决,工程浩繁,费用太多,困难极大,便改为东自黄河,西至大武口西二里的贺兰山顶半山顶半腰处。工程改线后,便将贺兰山的泉水引入工地,作为生活与润土之用。调集了平虏所的部分军余(明代,宁夏实行卫所制。当时平虏曾设千户或守御千户所,均为军政合一的体制,实行“军屯”制度,千户所里1120人都有军籍,而三分之一为作战的士兵,三分之二为屯田士兵。所有屯田士兵和在役军士的子弟都称为“军余”,或“余丁”)参与修墙工程,还选派了一些有能力者打造工具,调集粮、油、蔬菜等生产、生活物品,“百用咸备”,于嘉靖十年(1531)三月十五日动工,七月底大功告成。
这道新边墙,西起贺兰山东麓枣儿沟,东至沙湖(今火车路东,平罗高庄幸福村),全长17.5公里,墙高、厚各6.67米,墙外护城河深、宽各5米。边墙上修筑关门城堡两座,也称为“暗门”。关门城堡一面靠大墙,东、北、西增筑墙而成,城堡门向西开。每座关城周长150米左右。东关门名“平虏”,址在今简泉农场砖厂至平罗高庄村之间;中关门名“镇北”,关址在今明水湖农场西干渠桥原水管所处。关门之上建有房舍,为守关兵丁的住所。新墙的东段,西接沙湖东至黄河2.5公里地段,“水涨则泽,竭则壖”,筑墙挖沟,墙高、厚各5米,沟深、宽各3米左右。在新墙建敌台4座,每座建房舍3间;建烽火台8座,每座驻扎守兵20人,持弓矢、枪炮、矛盾等武器守卫。在边墙西头,距山不远的地方,筑城堡1座,名“临山堡”(当地人叫“营营子”),后改为“月城”,即一面靠大墙,增三面墙而成。经实地考察,址在今大武口庄子西南公路与铁路之间。珍珠岩厂就设在古城堡遗址上。今城墙虽被平倒,但形迹可辨。城堡坐东北面西南,呈方形,边长75米,门向西南开。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每层8~12厘米不等。据记载,当时迁内堡无屯种的“军余”到此处守城与垦种。
这道长城遗址至今部分尚存。其中大武口区大武口乡住宅区至明水湖农场一段时断时续,有一段长104.5米,保存较完好,残墙高约8米,基宽12米,顶宽3.5米。从明水湖农场至包兰铁路一段,残墙高6~7米,基宽15米,每隔里许,有高出墙顶的敌台,墙外侧的壕堑仍可辨认。
北长城于1985年11月9日被定为平罗县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乐长堤 据《九边考》记载:嘉靖十五年(1536)“于外边对岸外筑长堤一道,顺河直抵横城大边墙,以截套虏自东过河,以入宁夏之路”。这里说的“外边对岸”,指的是黄河西岸,旧北长城终点。这道长堤起于黄河东岸(今内蒙古巴音陶亥乡),与黄河西岸旧北长城的终点遥遥相对,南经都思兔河,进入平罗县陶乐镇境内,沿黄河南下到横城,与东边墙相接。因不属正式长城,故称“长堤”,也俗称“陶乐长堤”。由于受黄河冲刷与垦种,绝大部分遗迹不存。高仁乡现存部分遗迹,今天的地名一道墩、二道墩、三道墩、哨墩子等均为原长堤上的烽火台,尚残存高3~10米不等。
平罗境内的烽火台 据明代宁夏志书记载,自开镇至万历年间,在镇城(即银川兴庆区)以北建筑烽火台155座,其中北路平虏营管辖的有82座,北路洪广营管辖的有73座。1984年,石嘴山市文物考查队对贺兰山及其东麓现存的烽火台进行了考查,并进行了丈量。据《石嘴山文物志》记载,现存烽火台39座,其中:韭菜沟4座,红石梁山5座,郑官沟4座,西北疙瘩山各2座,黄疙瘩山2座,清水沟、北岔沟、北疙瘩山各1座,北长城上3座,落石滩、二毛乌苏各1座,正义关、干沟南口各1座,圈窝2座,扁沟北1座,旧北长城上1座,西长城上4座,王泉沟2座,李玉坟坡2座,麦如井1座。还有很多无名烽火台,如大水沟内山关上的纯片石砌成的烽火台等均未记入。现存的烽火台,建在山坡与山顶上的多数保护较好,建在平原上的多数已不存。建在山坡、山顶上的烽火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如正义关烽火台建在海拔1464.2米的山顶上。现存烽火台多为方形,平原上的烽火台用黄土、石沙筑成,山坡与山顶上的烽火台多为石砌边,中灌沙。现存较完好的黄疙瘩山墩,石砌41层,每层30厘米左右,层间垫黄土层厚约5厘米,高12米,底20平方米,顶12平方米。西长城4号墩(在王泉沟口)底边长12米,高12米。墩周围有土墙,边长25米,周长100米。红石梁山3号墩女墙尚存,女墙高1.1米,厚70厘米。
烽火台的使用,历代各不相同。西汉及其以前,据《史记·索隐》引《篡要》的解释:“烽见敌则举,有难则燧焚;烽立昼,燧立夜。”《史记·正义》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也。”东汉有所不同,李贤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里的“修烽燧”则说:“边防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可以牵引上下的木制机具),桔皋头有兜零(即筐笼),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明代对烽火台的管理十分严格,并赏罚分明,每座墩台,通常配备有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成化二年(1466)的法令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传报得宜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今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明初在宁夏地区同蒙古贵族多次发生战争。鞑靼首领曾多次率部进入银北地区游牧或驻牧。他们进驻石嘴山地区,欲占平虏城向南挺进,军事冲突频繁,常有狼烟四起、金戈铁马、兵戎相见、杀声震天、血染沙场的场面。当时明太祖朱元璋的对策就是加强边防,寻机分头出击,并用分化怀柔政策,保障边境的安全。
明长城
据史书记载,鞑靼部入侵石嘴山地区,攻击扰掠平虏城者少则数百人,多则达10万人之多。明朝在镇城北部发生的抵御鞑靼的战事略记如下:
明天顺五年(1461)一月,鞑靼部进攻平虏城,指挥许某被杀。
明弘治十一年(1498),鞑靼进驻贺兰山后蒲草沟,欲入平虏,总制、都御史王越率兵进剿,击毙40余人,获牛马器仗甚众。王越赋《蒲草沟之大捷》为证:
兵事驱人老未闲,衔杖夜度几重关。
地空虎穴藏勍掠,天运神机破大奸。
杀气平吞西海水,威名高压贺兰山。
凯歌齐唱红旗舞,报道元戎得胜还。
明正德九年(1514)九月,鞑靼小王子所部3万余人,攻入平虏境内,被明军击退。
明嘉靖十一年(1532),吉囊屯骑兵10万于贺兰山后进犯镇远关,宁夏总兵王效与延绥副总兵梁震等合兵堵击,斩吉囊兵40余人。吉囊兵败向西北撤退。第二年,吉囊复犯镇远关,被王、梁总兵及游击将军郑时、彭椷会兵追击,踰柳门至蜂窝山,击毙120余人,兵威丕振。总制、尚书唐龙赋诗《蜂窝山之捷》:
十万胡雏敢鼓行,嫖姚诸将按西营。
提刀直砍阴山虎,奋戟横穿瀚海鲸。
三路捷声飞羽檄,九秋胜气蓊霓旌。
腐儒尚觅干城策,愿得沙场长罢兵。
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年(1534~1541),吉囊又多次率兵进犯打硙口、平虏、镇朔堡等地,均被明军击退。
明隆庆二年(1568),鞑靼部落首领率部进攻宁夏镇城以北境地,总督王崇古檄总兵雷龙迎战于归德沟,鞑靼骑兵战死36人,向贺兰山后溃退。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正月,鞑靼首领率兵入侵平虏(今平罗),总制解一清督平虏参将吴显率兵至平湖墩围剿,鞑靼骑兵战死110人。
明崇祯十年(1637)正月,鞑靼部哈儿札联合山丹包六等酋长率兵入平虏境内,总兵抚民提兵临阵,斩获名酋哈儿札、井台吉恰强81人。
今平罗地区抵御鞑靼的战事长达200余年,有效地维护了宁夏镇边防的安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