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3年春的中国,一种非典型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肆虐成灾。4月,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胡锦涛到疫情最严重的广东地区考察工作。“非典”使我们党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经济发展这一条腿比较长,社会事业发展这一条腿比较短。我们党还认识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到江西考察工作。在此期间,他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a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并将其确定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作了全面阐述。他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引发争论。中国改革即将进入而立之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总结成就,吸取教训的言论日益增多。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同时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腐败严重、两极分化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十七大召开前,出现了关于中国改革成功与否,改革下一步要走向何处的重大讨论。
2006年2月,一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改革不可动摇》发表在著名杂志《财经》上,提出“要求停下改革来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倒退”。但这一坚持改革的观点竟遭遇围攻,与十几年前的境遇大不相同,也足见改革的共识实难凝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我们仍需过大关,呼吁对改革问题进行反思,呼吁自由而切实的学术讨论,等等。
2006年3月两会期间,胡锦涛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对是否继续改革作出明确表态: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各方面利益,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就是十七大前党中央的鲜明态度。
党代会报告的起草。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2007年下半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大报告起草组,胡锦涛亲自担任报告起草组组长,刘云山、曾培炎担任起草组副组长。起草组的成员,有来自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军队的负责同志,有地方的领导干部,有专家学者。这次会议确立了报告起草的指导原则。12月11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党的十七大报告起草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胡锦涛在报告起草组成立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起草工作的重大意义。他强调:“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起草出一篇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体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愿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党的十七大取得成功,对于指引党和人民事业继续向前发展,至关重要。”
主题是会议的灵魂。对于十七大的主题,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2007年3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报告起草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确定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目的就是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宣示,在党的十七大之后,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开拓奋进。此后,胡锦涛在多次主持召开起草组全体会议所进行的研究讨论中,就报告的主题、框架、内容和起草工作原则等作出重要指示。他反复强调,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从总体上思考对报告稿进行修改、提炼、提高、完善,努力增强报告的思想性、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要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影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特别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断充实和提高报告稿,为写出一个真正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改革精神、推进实际工作的好文件打下扎实基础。
党中央对报告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在10个多月的起草过程中,胡锦涛先后主持召开6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报告起草工作的情况报告,审议修改报告稿。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领导同志们都对报告起草和修改提出许多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在10个多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共召开10次全体会议、40多次工作班子会议,连同小组会议在内,各类会议总计100多次,对报告稿反复讨论、认真推敲、精心修改,先后正式改稿50多遍。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2006年10月上旬,为了给党的十七大报告起草工作作准备,中央确定了20个重点课题,包括科学发展观理论问题研究、和谐社会理论问题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和历史经验问题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总体目标和战略布局问题研究、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问题研究、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问题研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问题研究等涉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大课题。中央组织了36个部门和单位进行研究,并把上述20个重大课题分解为62个具体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62份调研报告。各课题组一共召开座谈会1523次,参加座谈会人员达20072人次,调研的广度和深度可见一斑。这次调研结束后,胡锦涛亲自主持召开12次会议,听取有关课题组的汇报。12月15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对党的十七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共反馈了124份书面报告。中共中央还委托中央统战部,就党的十七大报告议题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在报告起草前,先就议题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起草过程中扩大党内民主、集中党内外智慧的一个创新做法。12月19日至29日,在正式动手起草报告前,报告起草组分成7个小组,分赴13个省区市,就党的十七大报告议题进行实地调研,召开51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2007年4月下旬,在起草工作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胡锦涛指示,为了增强报告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要就若干重大问题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以深化认识。报告起草组再次就17个重大课题到1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进行专题调研,与这些部门的负责同志或分管领导同志深入座谈,听取意见。
2007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报告稿。10 月12日,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稿,决定提请党的十七大审议。(www.xing528.com)
胡锦涛6月25日讲话。2007年6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次讲话有很多新亮点,主要有:第一,强调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第二,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新时期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三,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强调,长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第五,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概念。在谈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胡锦涛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讲话还涉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
胡锦涛的这次重要讲话被媒体称作“6·25讲话”,经新华社报道后引起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