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耐庵•元《水泊梁山》,揭秘江湖豪侠

施耐庵•元《水泊梁山》,揭秘江湖豪侠

时间:2024-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专心《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施耐庵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施耐庵•元《水泊梁山》,揭秘江湖豪侠

【生平简介】

姓名:施耐庵

别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

出生地:江苏兴化。

生卒年:公元1296—1371年。

身份:元末明初小说家。

主要成就:白话体小说创作。

【名家推介】

施耐庵(公元1296—1371),元末明初文学家,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汉族,施耐庵祖籍江苏泰州海陵县,出生于江苏兴化。

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对于诸子百家,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故里,闭门著述,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名家故事】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中举人,至顺二年荣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遭到县官的训诉,于是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张士诚敬重施耐庵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划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www.xing528.com)

施耐庵后来在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定名为《江湖豪客传》。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灭掉了张士诚后,到处搜捕张士诚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专心《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施耐庵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

《水浒传》虽然依托于史实,但人物情节几乎完全出于创作,用的是纯粹的白话。此前的文言小说虽然也能写得精美雅致,但终究是脱离口语的书面语言,要做到“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八个字总是困难的。施耐庵以很高的文化修养,驾驭流利纯熟的白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描述各种场景,显得极其生动活泼。特别是写人物对话时,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其效果是文言所不可能达到的,有了施耐庵的《水浒传》,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完全的确立,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极为深远。

《水浒传》主要是在民间说话和戏剧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许多原来分别独立的故事经过改造组织在一起,既有一个完整的长篇框架,又保存了若干仍具有独立意味的单元,可以说是一种“板块”串联的结构。从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来说,这固然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从塑造人物形象来说,却也有其便利之处。一些最重要的人物,在有交叉的情况下,各自占用连续的几回篇幅,他们的性格特征得到集中的描绘,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后来民间评书有专说宋江、石秀、武松等人的,也正是发挥了《水浒传》这一特点。

《水浒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无疑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施耐庵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广泛了解、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活跃的艺术想象,加上前面所说的语言和结构的长处,达到了长篇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武松的勇武豪爽,鲁智深的嫉恶如仇、暴烈如火,李逵的纯然天真、戆直鲁莽,林冲的刚烈正直,无不栩栩如生,使人过目难忘。作为梁山第一号人物的宋江,由于施耐庵把相互冲突的江湖道德和正统道德加在他一个人身上,有些地方是显得观念化的。但透过一些不成功的笔墨,这个人物仍有他鲜明的特征:社会地位不高而胸怀远大,在正常的读书做官的轨道上难以求得成功,终于成为草莽英雄。历史上一些造反武装的领袖,很多是这一种类型。

小说中许多不重要的人物以及反面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得相当精彩。像高俅发迹的一段,写他未得志时对权势人物十足的温顺乖巧、善于逢迎,一旦得志,公报私仇、欺凌下属,又是逞足了威风,凶蛮无比,这种略带漫画味的描绘有很强的真实感。还有杨志卖刀所遇到的牛二,那种泼皮味道真是浓到了家。潘金莲是小说中写得比较成功的女性。虽然施耐庵出于陈旧的道德观念对她缺乏同情心,但从对生活的观察出发,还是把这个出身卑微、受尽欺凌,在不幸的人生中不惜以邪恶手段追求个人幸福的女子写得活灵活现。后来《金瓶梅》用她做主要人物,固然有很大的发展,但毕竟也是利用了《水浒传》的基础。

《水浒传》继承了民间说话的传统、十分重视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它很少静止地描绘环境、人物外貌和心理,而总是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些情节又通常包含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包含偶然性的作用和惊险紧张的场面,包含着跌宕起伏的变化,富于传奇色彩。这种非凡人物与非凡故事的结合,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紧张感,很能引人入胜。不过到了七十一回梁山大聚义以后,情节就变得松垮散漫,人物也大多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因为梁山的好汉们在这以后所做的事情,同他们原来的性格及人生取向全然背反,而英雄被招安而走向失败的道路,没有深刻的悲剧意识是无法写好的。金圣叹把《水浒传》截到原书第一百二十回为止,是一百零八人梁山起义的故事。

【专家品析】

《水浒传》通常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当然,小说中描写的梁山泊的某些基本宗旨与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的要求有相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可以说,除了“宋江”这个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的大框架外,它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事件没有多少关系。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所揭露的社会黑暗现象,实际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意义,《水浒传》堪称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有了《水浒传》,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完全的确立,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极为深远。

【代表作品】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