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五千年文学家评传》中的李白:青莲居士、诗仙

《中华五千年文学家评传》中的李白:青莲居士、诗仙

时间:2024-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至德二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地夜郎。乾元二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上元二年,已60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中华五千年文学家评传》中的李白:青莲居士、诗仙

【生平简介】

姓名:李白

别名:李太白、青莲居士。

出生地: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西域碎叶。

生卒年:公元701—762年。

身份:诗人。

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名家推介】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名家故事】

唐玄宗继位后,经常出去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于是写了一篇《大猎赋》献给玄宗,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大猎赋》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

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

天宝元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全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

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他遇到怀才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几经辗转李白成了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期流放夜郎(今贵州),完全出乎意料。至德二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地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不由更觉忧伤。(www.xing528.com)

乾元二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李白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引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依然依靠他人周济为生。上元二年,已60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61岁。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清高自诩,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以诗人的敏感,洞察微细,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起。“安史之乱”的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自身思想的束缚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消极颓废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普遍具有的代表性。

【专家品析】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性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李白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人情,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出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侠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代表作品】

名句摘录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8.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