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而言,俄、美两国的裂痕,以及美国等西方世界对普京治下的俄罗斯的警惕,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契机——如果能够用好这一点的话。
从历史来看,当俄、美两国出现摩擦的时候,两国都更倾向于靠近中国,以利用中国的力量牵制对方。而中国则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追求利益最大化——前提是中国在两者之间保持好平衡。
美国与俄罗斯(包括苏联)都是这方面的高手。
不同的是,俄罗斯(含苏联)主要是通过转嫁危机与矛盾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美国则是通过寻求一种微妙平衡从中谋取利益最大化。
我们不妨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了解这一点——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的趋势走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为何突然爆发?历史学家沈志华先生通过对大量苏联解密档案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使苏联被迫放弃其在远东以中国东北为基础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即中国立即收回大连港,并在2~3年内收回中长铁路906和旅顺港。
苏联把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中独立出去,就在俄罗斯南部形成广阔的安全地带;恢复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保证苏联拥有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这是斯大林确定的苏联战后在远东的两个战略目标。而控制中国长春铁路和旅顺港、大连港,正是苏联实现其远东战略的基本途径。
在失去大连港和旅顺港之后,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苏联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此外,根据中苏之间的协议,战时苏联可以使用中国的旅顺港。
处于朝鲜半岛中部和南部的元山、仁川、釜山和济州岛的几个港口,早在1945年就是苏联外交部注意的目标了。而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韩国不在美国防御范围内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
沈志华认为,朝鲜战争的结果是:整个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这场朝鲜战争,全球主要的局势将仍然是美、苏直接对抗,中国作为中间地带存在。而在朝鲜战争以后,中国走到了前沿阵地,此后的越南战争、台海危机都可以说明这一点。”907
朝鲜战争让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由此与西方世界积怨,替代苏联成为西方世界的眼中钉,钓鱼岛等问题都与此不无关系。而苏联通过中国消耗其竞争对手美国,成为战争中付出最少但收益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的这种做法其实一直在延续。
2011年2月,《人民网》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俄罗斯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当月初签署了备忘录。这是首次确认第三国企业在北方领土参与经济活动。签署备忘录的分别是国后岛的水产企业“复兴”和中国大连的水产企业。据“复兴”的总裁透露,在国后岛养殖海参并向中国出口的方案是中方提出的,在履行环境调查等手续后,将于当年4月正式开展养殖项目。据俄地区发展部部长巴沙尔金称,俄方还在邀请韩国企业参与开发包括北方领土在内的千岛群岛。据称,韩国企业对建筑、煤炭、水产加工和酒店等项目表示了兴趣。
时任日本外相的前原诚司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如果消息属实,我们完全不能接受。”俄罗斯是有意通过第三国的投资来加强对北方领土的实际控制。908
俄罗斯邀请中韩共同开发北方四岛,从表面上来看,是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对领土的实际控制,其实,还隐藏着更深的用意。
我们知道,俄罗斯占据北方四岛,与日本侵占中国的钓鱼岛,都是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俄罗斯占据北方四岛是非法的,那么日本侵占我国钓鱼岛当然也是非法的,反之亦然。
俄罗斯的心机正在这里。
它极力拉拢中、韩以强化其对自己占领北方四岛合法化,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以同样的理由与中、韩在岛屿问题上发生更强硬的争执。
如果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如果日本否认俄罗斯占据北方四岛的合法性,那么,日本也就同样否决了它自己占据中国钓鱼岛的合法性!
因为,二者都是二战后盟国商讨后的结果——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为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上,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显然,俄罗斯拉中、韩共同开发北方四岛,实际上是把中、韩置于同日本领土争端中的不利地位,事实也是如此。日本每次在俄罗斯那里受了气,都往往在中、韩尤其中国这边发泄,在钓鱼岛上做更大的动作。
俄罗斯在平衡术上,同样是高手。近年来,由于与欧美对抗的考虑,俄罗斯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但同时,俄罗斯又向印度、越南出售先进武器,通过培养中国的对手来遏制中国。
2007~2011年,俄罗斯转让武器的最大接受国就是印度,占俄罗斯出口额的比例高达33%,俄罗斯向印度转让许可的是整套系统、工具包和配套的零部件。越南则位居俄罗斯武器接受国的第5位。909
对越南,2011年3月,俄罗斯向其出口了第一艘“猎豹”级导弹护卫舰“丁先皇”号,成为越南海军火力最强大的水面舰艇。越南国防部长还确认将从俄罗斯引进6艘“基洛”级潜艇。同年10月,俄罗斯向越南交付了第二套K—300P型“堡垒”机动式岸基反舰导弹系统,大大强化了越南的反舰和反登陆能力。910
俄罗斯通过培养印度、越南来制衡中国。这样,既增强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同时也促使中国更主动地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而俄罗斯则不动声色地成为最大受益者。
再看看美国的大战略。
美国喜欢通过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从中谋取利益最大化。比如,在中东,美国同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结盟,这两大互相对立的势力都有求于美国。美国还将同样的战略组合用于韩国和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日本、印度和巴基斯坦……美国在敌对的或者有矛盾的双方之间辗转腾挪,谋取利益。(www.xing528.com)
这其实就是对起源于英国而在美国发扬光大的“离岸平衡手”(off shore balancer)理论的充分运用。所谓“离岸平衡手”,就是指美国以平衡手段维持地区力量均势,遏制可能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挑战的对手,以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自己不出面,而让所在地的各个国家互相制衡,给美国带来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充足空间。
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美国是现代历史上唯一成功获得霸权的国家,东北亚的日本帝国,欧洲的拿破仑法国、威廉德国和纳粹德国等,尽管为了寻求霸权发动过多次战争,但没有一个获得成功。
由于潜在霸权国的崛起将对霸权国构成最严重的挑战,已成为地区霸主的国家常常会采取一系列策略阻止遏制其他大国也成为地区霸主,最佳选择就是在当地扶植另一国家使之成为责任承担者发挥牵制作用,而自己则充当“离岸平衡手”。911因此,美国灵活运用“离岸平衡手”实际上是在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全球霸权,美国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2009年9月底,笔者应邀到美国访问,做了一场专题演讲为上海交通大学美洲基金会募捐。同时,也应邀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交流。其间,聆听了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副助理国务卿Susan Shirk博士的一节课。她把课堂上的12位学生分成四组:两组代表中国,对中国政府提建议,并说出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对付美国);两组代表美国,对美国政府提出建议,并说出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对付中国)。她要求代表美国政府的小组必须特别重视中国台湾问题,通过巧妙利用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追求美国的利益最大化。
这是令笔者至今仍感到震撼的一堂课。
美国的学校重视实践,像国际关系这种课,几乎就是通过模拟实战进行的。他们毫不遮掩利用矛盾牵制对手的战略布局。
这一点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中国人从小受的教育是非黑即白,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是用感情区分而非用理智或利益区分。实际上,敌人和朋友在很多时候并不那么分明,大部分时候是共存的——就好比世界是多元的一样,有的时候则是互相转化的。
宋朝时期,宋与辽国曾是宿敌。1004年,宋真宗在寇准的请求下,御驾亲征,打败辽兵,以绢20万匹、银10万两的代价与辽人签订“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签订以后,为宋、辽人民提供了120年的和平相处局面,为宋、辽两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双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苏辙曾经指出,澶渊之盟“稍以金帛啖之,虏(辽)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912
绢20万匹、银10万两对宋朝而言是什么概念呢?“较之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913而且,这笔钱宋朝还可以从对辽贸易中赚回。914
宋辽讲和后,辽军退出宋境,“澶渊之盟”是双赢之举。但是,宋朝一直因辽占领幽云十六州而耿耿于怀。而幽云十六州是周世宗第二次北伐时占领,辽国从未承认放弃其主权。而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后,宋朝在事实上也已经决定放弃对辽事实上管辖着的这些地区的主权要求。915
但是,在金国崛起、辽国日益衰落的大背景下,宋朝不仅没有利用辽国去牵制金国,反而觉得是收回幽云十六州的绝佳机会,便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澶渊之盟”,联合金国灭掉了辽国这个天然的屏障,直接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宋、金联合攻打辽国的过程中,金国观察到北宋王朝军力的虚弱,在1125年灭掉辽国的当年,就南下进攻宋朝。1127年,金国军队攻占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灭亡。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里。”但人却能够两次跌入同一个深渊。
在宋、金对峙的时期,蒙古迅速崛起。这个时候,局势又发生了变化,与宋有着深仇大恨的金变成了南宋的天然屏障,从宿敌变成了唇亡齿寒的关系。蒙古于1211年开始攻打金国,为了更快地灭金,蒙古几次派使向南宋提出联合共同对金作战。宋廷看到金朝即将灭亡,在1232年与蒙古达成协议,南宋与蒙古共同攻金,蒙古答应灭金后将河南归还南宋。1234年,金国被蒙古灭掉。916
悲剧又重演了。
在与宋联合作战的过程中,蒙古对宋的虚弱有了更深入的洞察,于是,便发动了灭宋的战争。917这次的蒙古军队更为强大,南宋想偏安一隅的梦都做不成了。1276年,南宋灭亡。
南宋并非没有人看到这种结局,只是南宋对金的仇恨太深,理智的声音已经无人听取。南宋大臣乔行简就说:“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灭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
乔行简的意思是说,在蒙古势力兴起的形势下,金已经由过去的仇敌转变成了今天的缓冲国。只要金能够抵御蒙古人的进攻,南宋继续向金输纳岁币也是未尝不可的。蒙古势力很强,已经具备了灭亡金朝的能力,等到蒙古灭金朝之后,与宋为邻,对宋并非好事。如果不与金朝绝交,继续输纳岁币,则有利于金人抗蒙。这样,南宋也有机会舒缓时间,组织力量,对抗蒙古人的南下。
乔行简的看法是理性的。但是,这个民族血液中流淌着的受害者的心理,太根深蒂固,以至于人们无法穿越智慧前面横亘着的情绪的高墙,而是将思维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对于试图一雪百年之耻的宋人而言,乔行简的看法无法接受,对于眼看金要亡仍继续屈辱地供给岁币的观点,更是非常愤怒。太学诸生黄自然等人甚至请求朝廷“斩(乔)行简以谢天下”。宋停止缴纳岁币,金国财政窘迫,金遂发动对宋战争以掠取财务,解决财政危机918,结果,导致宋、金仇恨更深。最终,南宋联蒙灭金,“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里”,而后惹火烧身,自己也被蒙古灭掉,重蹈覆辙。
值得一提的是,从撕毁“澶渊之盟”一直到后来的抗蒙过程中,宋朝多次背信弃义,激怒对手。比如,1259年,在蒙古攻打宋的过程中,南宋抗击蒙军的最高长官贾似道一再向蒙古秘密乞和,提出“北兵若旋师,愿割江为界,且岁奉银两、绢匹各二十万”的条件。
这时,大汗蒙哥死亡,忽必烈的军队急于返回漠北争夺汗位,得到贾似道的议和条件后撤军,贾似道却在忽必烈撤兵时,背信弃义,袭击蒙古军队。忽必烈后来大举南伐,坚决不接受纳贡议和,直接以占领南宋为目标。9191279年,宋末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回顾历史,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在美、俄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中国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宜走得太近——与任何一国走得太近都会被另一方视为对手,而应该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这样,二者都将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可以争取的朋友,二者都将有求于中国,中国就可以在这种平衡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就当下而言,依然如此——因为俄罗斯奉行的一直是实用主义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每个后苏联时代的领导人,起初都是作为亲西方的政治家走进克里姆林宫的,都曾对美国和西欧表现出热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感情就淡化了。叶利钦和普京,后来都采取了激烈的反西方的立场。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家的观点同样也经历了类似的演变:他们对新上任的俄罗斯总统总是抱有好感,到总统执政末期就变成了冲突。920
这种状况对中国来说,则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的话。
当强国领导人各就各位,精彩的博弈也全面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