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案例研究

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案例研究

时间:2024-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部分案例研究依据第二部分所开发的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程序,笔者采用集合性案例研究的方法在两所中学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将聚焦于演讲这一案例,阐述其研究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第一节研究设计关于选择集合性案例研究方法的原因,本书绪论部分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她作为本次案例研究的联系人,为实验的顺利推进做了大量的工作。

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案例研究

第三部分 案例研究

依据第二部分所开发的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程序,笔者采用集合性案例研究的方法在两所中学进行了实证研究。本部分共两章,分别阐述了演讲和课本剧两个案例。每章都从研究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这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研究数据表明:表现性评价对演讲和课本剧的教与学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良好的评价设计增强了教学的方向性和操作性;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多渠道的、及时有效的反馈拓宽了人际交流的通道,改善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社会技能都得到了提升。就考试成绩而言,两个案例中实验班的班级平均分都有明显提高,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成绩提高尤为显著。

第七章 案例研究一:演讲

本书前两个部分论述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据和程序,回答了“为什么”和“怎么做”这两个问题。那么,所开发的程序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其效果到底又会如何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运用集合性案例研究的方法(又称“多案例设计”),与两所中学开展了合作研究。本章将聚焦于演讲这一案例,阐述其研究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

第一节 研究设计

关于选择集合性案例研究方法的原因,本书绪论部分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本节重点阐述案例主题的选择缘由、样本(合作教师)的确定、研究的组织及数据收集的方式等内容。

一、选择演讲作为案例研究主题的缘由

本案例选择演讲作为研究的主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在第四学段(初中)开展演讲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知识面也迅速扩展,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渴望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这些都为演讲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同时,青春期的孩子极易产生羞涩和封闭的心理,开展演讲活动有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取向。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演讲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中明确规定:“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1]为了落实这一规定,几乎每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都安排了演讲活动,如语文版和苏教版教科书分别将它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和第六单元里,人教版和河北版都将它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里。可见,对初中生演讲能力的重视是课程标准制订者和教材编者的共识。

(三)教师需要演讲教学的指导

由于教科书中演讲活动的设计较为粗糙,教师大多又缺乏演讲的知识,在实际的课程实施中,演讲活动往往开展得很不理想,也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在如何以表现性评价引领演讲的教学方面更是缺乏探索。

二、抽样的方法及样本的确定

巴顿(Michael Q.Patton)认为,以质化为主的研究主要应采用“立意抽样”或“目标抽样”的方法,“立意抽样在于选择信息丰富的个案作深入的研究,这样的个案含有大量对研究目的至关重要的信息”。[2]根据这一抽样标准,在确定合作对象时,笔者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合作对象是否有可能为本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二是研究的便捷性。在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合作学校和实验教师。

合作学校是河南省东部某县的一所实验中学(以下称为“A中学”),它是一所市级示范性初中,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3400人。学校实施的是寄宿制管理,面向全县招收学生,生源质量较高,学校的升学质量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该校也被认为是全县最好的初中。笔者于2006年至2008年任该校校长,在任期间一直致力于学校的课程改革,并带领语文学科教研组开展了“语文扩大阅读”“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等教学实验,在全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辞职到上海攻读博士学位以后,笔者与接任的学校领导及部分教师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经常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研究材料。因此,在寻找合作学校和教师时,笔者自然首先想到了这所学校。

在和A中学的校领导沟通之后,笔者确定了八年级的刘老师为实验教师。刘老师1995年中等师范学校毕业,而后通过自学获得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文凭,如今已有16年的教龄,职称为中学高级教师。她是一位很有上进心的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非常热心,乐于参加课题研究,也在各种课堂教学比赛、教师演讲比赛中取得过较好的成绩。尽管孩子刚满一岁,各种家务琐事缠身,当听说笔者要在学校开展案例研究时,她还是主动要求参与。考虑到她在演讲方面有特长,之前又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笔者欣然答应了刘老师的要求。A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是教两个班,刘老师教的是八年级第17班和第18班。在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时,刘老师决定把考试成绩较差的八(18)班作为实验班级,而把八(17)班作为对比班级。至于为什么这样安排,笔者并没有追问刘老师,或许是她对实验的效果心里并没有把握,唯恐演讲影响了成绩相对较好的八(17)班吧。

选择A中学作为合作学校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笔者的妻子就在A中学的教务处工作,她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一直协助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作为本次案例研究的联系人,为实验的顺利推进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研究的组织方式

为了确保研究进展顺利,笔者将本案例研究和其他三个案例研究联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项目组,运用合作学习的理论,以各种形式在项目参与者之间建立了积极的互赖关系。具体包括:

身份互赖。笔者把此次研究取名为“北溟行计划”,此名称有两层含意:一是实验学校的所在地为“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而庄子《逍遥游》中有“北溟有鱼,其名为鲲”之语,取其开头二字,目的是以先哲的精神,激励每位参与者的“鲲鹏之志”;二是此名称中“溟”“行”两字与陶行知、梁漱溟的名字暗合,而这两位社会改革家和乡村教育家的人生经历和教育情怀对笔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此命名也在于自励。

时间互赖。项目组建立了定期讨论的机制,相约每周五上午的10点至11点半为课题讨论时间,通过QQ群的聊天工具进行多方的音频、视频会议,并将每次会议的讨论结果形成会议纪要。如果时间有变动,则另约时间补上,这样就建立了时间的互赖关系。在使用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充分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为研究提供的便利,虽然这种形式难以替代面对面的交流,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讨论的主题更为集中,避免了面对面讨论可能发生的无关的闲谈;二是参与者不必担心现场交流可能带来的尴尬,讨论时更为放松,更愿意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除了定期讨论,笔者还坚持学期初和学期末集中在实验学校现场观察、指导约一个星期,每月到实验学校一次,以保证实验的推进。

资源互赖。整个项目研究得到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基金会不但为参与实验的教师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奖励,而且为师生提供了图书、开通了学校博客。[3]这样,实验教师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极的互赖关系。

四、数据的收集方法

殷认为,采用三种方法可以提高案例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一是采用多种证据来源,并对各种证据来源进行相互交叉引证;二是形成证据链;三是让主要的证据提供者对研究报告草案进行检查,核对证据的真实性。[4]本研究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努力落实了这三点。

(一)采用多种证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了观察、访谈和成绩分析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不同来源的数据三角互证,提高了研究的信度。

1.观察

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参与式观察。直接观察就是运用课堂观察的量表实地测量某些行为发生的频率。在课堂观察方面,我的博士导师崔允漷教授有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这为我的观察提供了技术的支持。[5]在得到实验教师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使用了录音和录像设备,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完整。因为笔者和实验教师都比较熟悉,所以在进行参与式观察时也非常方便。事实上,在很多研讨课中,笔者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局内人”,深入地触摸到了教学的细节。

2.访谈

除了现场观察,本研究还采用了访谈的形式,并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前提下,使用了录音设备,以确保全面准确地理解访谈内容。

3.成绩分析

在对研究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的同时,本研究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成绩分析借鉴了布莱克等人在“KMOFAP”项目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对于有平行班的,就把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后测成绩作为比较的依据,称为“输出测量”(output measure);对于没有平行班的,就以该班级实验前后的测试成绩作为比较依据,称为“输入测量”(imput measure)。[6]

(二)形成证据链

为了形成证据链,本研究对所有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编码,详细地呈现资料的性质及采集的时间和地点,以保证在报告中充分引用并保持前后的一致。以数据的命名为例,全部案例研究的数据采用了统一的编码方法,即实验学校代码+材料性质+收集时间+序号,其中材料按性质不同,分为教师作品(TW)、学生作品(SW)、教师访谈(TI)、学生访谈(SI)、课堂观察(CO)等,如“BSW20100409a”指的就是2010年4 月9日在B学校收集的第1份学生作品。

(三)让证据提供者核对证据的真实性

论文中涉及的与证据提供者有关的内容,笔者都请数据提供者进行了阅读复核,以确保资料准确无误。同时,数据的发表也征得了合作教师和学校的许可。另外,大部分研究资料已经由实验教师本人及时发布在真爱梦想基金会提供的梦想博客上,所以其信度相对较高。

第二节 研究过程

合作研究从2010年2月,即2009—2010学年的下学期正式启动,之所以选择下学期,是因为在新学年,学校对各个年级都要重新分班,由于班级被打乱,就难以获得整个班级的前测成绩,这样不利于纵向的数据比较。而选择下学期,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变动,这样,对于每个班级的学生表现和成绩,不但可以做横向的输出测量,而且可以做纵向的输入测量。因为整个研究思路是以本书所开发的表现性评价应用程序为逻辑框架推进的,所以本节也按照此逻辑思路进行阐述。

一、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

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和实验教师之后,项目组于2010年1月26—27日,在A中学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本次讨论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交流了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提供了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实施策略以及本案例研究的整体框架。因为所有参与讨论的教师对表现性评价都较为陌生,笔者会后向他们提供了《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课堂教学评分规则:用表现性评价准则提高学生成绩》等书籍,供他们学习参考。

二是关注了前测数据的收集。当时正值学校组织2009—2010学年的期末考试,笔者特别关照教务处工作人员以及刘老师要保存好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便和下学期期末的成绩作对比分析。

三是确定了研究的正常交流机制,如QQ音频会议、梦想博客的更新等情况。

四是讨论确定了评价设计的第一个程序。1月27日,笔者和刘老师、课题联系人以及其他几位旁听的语文教师讨论了表现性评价实施的第一个程序,即“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经过认真的讨论,项目组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出了本案例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演讲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7]

基于上述条目,结合学生的情况,分解并最终确定了学习目标(见《演讲课程纲要》中的“课程目标”)。

在完成了表现性评价开发的第一个程序之后,笔者请刘老师和课题联系人利用期末较为空闲的几天以及寒假的时间构思撰写演讲的课程纲要和评分规则,并向她们提供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师范生读本》《卢卡斯的演讲艺术(第7版)》等参考书籍。

二、表现任务的设计与评分规则的开发

2010年春节过后,学校刚开学,项目组进行了第二次研讨,刘老师和课题联系人一起在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评分规则(见表7-1)及演讲课程纲要。

表7-1 演讲评分规则

演讲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演讲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刘老师  ▶授课时间:12课时

课程目标

1.围绕一个主题自信、积极地表达个人的观点。

2.根据观众的知识背景调整信息,以吸引观众的兴趣。

3.利用提示卡片、多媒体演示(PPT)等工具辅助演讲。

4.利用合适的言语提示和眼神交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5.参与小组活动时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6.倾听、分享、支持同伴的工作,增加小组的凝聚力。

课程评价

评价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借助评分规则,促进教师、同伴对教学的反馈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反思提高,实现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结合,并授予学生“初级/中级/高级演讲师”称号。

课程实施

[课时1]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分组;建立小组互赖关系。

[课时2]观看本校教师的师德报告会演讲视频。

[课时3]分组讨论教师演讲的优点和缺点,总结出演讲的评分规则。

[课时4、课时5(连上)]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演讲(主要关注演讲内容和表达两个要素);根据评分规则,进行自评和小组内的互评。

[课时6]观看俞敏洪的励志演讲视频,对照评分规则进行小组内的讨论。

[课时7、课时8(连上)]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学生和教师评委对照评分规则给演讲者评分,并反思演讲的优点和缺点。(主要关注内容和表达)

[课时9]小组内自选题目,进行演讲。(主要关注条理和语言)

[课时10、课时11(连上)]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演讲者(上次已经推选的不再重复),参加班级演讲。从内容、表达、条理和语言等要素进行评价。

[课时12]总结。回放学生演讲的精彩视频,根据其表现授予“初级/中级/高级演讲师”称号,邀请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等参与颁奖。

课程资源

A中学教师的演讲视频(A中学校长办公室资料);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演讲视频,如俞敏洪励志演讲视频、李阳疯狂英语演讲视频、邹越演讲视频等。

在课程纲要中,实验教师力求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做中学”的设计理念,具体表现在:

第一,为学生安排了四次公开演讲的实践机会。在12个课时中,学生至少有四次进行演讲实践的机会,其中两次是在小组内进行的(课时4和课时9),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演讲,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另外两次则是全班的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学生参与,这样一来,就有1/4的学生要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演讲能力。在这些同学演讲的同时,每个小组要推出一个学生做评委,加上主持人、记分员等“义工”,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第二,提供了三种类型的演讲样例。一是该校教师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的教师是如何进行公开演讲的;二是俞敏洪等成功人士的演讲,让学生感受名人的演讲风格;三是学生代表的演讲,让学生品评同伴的表现。

以上的课程设计很好地把教、学、评融合在了一起,使学生经历了“实践—反馈—再实践—再反馈”的循环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图7-1来表示。

图7-1 演讲活动中教、学、评的一致性关系图

三、运用评分规则引领教与学

在设计好课程纲要和评分规则之后,刘老师就按部就班地进入了课程实施的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的妻子作为项目联系人,在提供资源、组织活动等方面给了刘老师很大的帮助。

在具体实施每个课时之前,刘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按照笔者提供的任务设计程序,精心设计了活动任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评分规则的制定并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第4和第5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在这两个课时的设计中,刘老师至少在三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提供了具体周密的活动设计,使活动高效有序;二是提供了名人的演讲视频作为样例,使学生对良好的表现有具体的感知;三是提供了评分规则和反思工具,使学生对什么是好的演讲有了清晰的认识(见表7-2)。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以表现性评价引领教学的设计理念。

表7-2 演讲教学设计(第4—5课时)

(续表)

(续表)

尽管在讨论课程设计时项目组已经预设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刘老师还是根据学情及时地对课程纲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主要包括:

第一,根据需要增加了课堂3分钟演讲活动。[8]由于大多数学生之前很少在公开场合演讲,所以很胆怯,缺乏上台的经验,而仅仅依靠纲要中安排的几次演讲活动,学生实践的机会仍然显得太少。为此,刘老师决定组织“课堂3分钟演讲”活动:在每节课开始的前3分钟,学生按座次轮流上台演讲2分钟,剩下的一分钟则由其他同学来点评。这一活动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登台演讲的机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增加了一次学生自主组织的演讲比赛。经过几次演讲的实战演习之后,学生对演讲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要求多组织一次班级演讲比赛,但是因为老师挤不出合适的时间,一再拖延。无奈之下,学生在征得教师的同意后,完全自主地组织了一次全班性的演讲比赛,由此可见演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之大。

第三,增加了两次观看名人演讲视频的机会。学生对名人的演讲很感兴趣,迫切要求多看一些名家的演讲视频。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临时安排了两次观摩活动(一次是在作文课时间,另一次则是在班会时间),让学生观看了著名演讲家邹越的演讲视频。学生不但领略了专业演讲家的风采,而且经受了思想的洗礼。

第三节 研究发现

一个学期的案例研究表明,表现性评价促进了演讲活动的开展,并对学生的语文纸笔测试成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对研究数据的详细分析。

一、表现性评价为学生的演讲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在整个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实验教师充分感受到了表现性评价对演讲活动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在课程实施之前,为了制定演讲的评分规则,刘老师和项目联系人就已经在寒假里进行了长时间的“备课”。通过研读《卢卡斯的演讲艺术(第7版)》等著作,她们对什么是好的演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切身体会到了评分规则和样例对自己的帮助,由此也预见到这些评价工具肯定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便如此,当刘老师把该校教师的演讲视频作为评分规则的样例呈现给学生时,其效果之好还是出乎了她的意料。下面是课题联系人的一则课堂观察记录(ACO20100329a):

在观看教师的演讲时,学生一眼就看出了教师演讲中的诸多毛病,如低头不看观众,没有与观众的视线接触,情绪紧张,有“嗯”“啊”之类的语病,忘词,语速太快等,甚至一位教师卡壳时的尴尬表情还引来了学生的笑声。学生们听得很投入,我坐在教室的最后排,发现没有一个学生不在专心地观看。

通过观看教师的演讲视频,学生还深刻理解了选材的重要性。他们在评价时一致认为“老师们选用的事例都来自生活,非常感人,我们都被他们的演讲感动了”。这一环节教师的演讲视频对学生的演讲从仪态到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和矫正。我觉得这种效果是教师的语言讲解难以达到的。

通过分析演讲样例、讨论制定评分规则,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了好、中、差各类演讲的清晰图像,从而能够更准确地体察到自己以及同伴演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使反思和点评更有针对性。学生在评价同伴和教师的演讲时,不再只是笼统地定性优劣,而是可以从内容、条理、语调、语速等方面具体地指出优点在何处、差距在哪里,文后所附的一则课堂实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详见附录D)。

在案例研究进行到将近一个学期时,笔者针对表现性评价对演讲活动的作用开展了一次访谈,以了解学生对表现性评价的“评价”,下面是访谈的片段(ASI20100522a):

师:同学们,我们的演讲活动进行了将近一个学期,大家觉得我们制定的评分规则和我们在演讲活动中进行的相互点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1:因为有比较详细的评分规则,我对别人的演讲评价得更全面了。如果没有评分规则,我想不到那么多。

生2:是的,评价同学们的演讲时知道了从何下手,心里有底了。

生3:评分规则是分好等级的,我在准备演讲时都是仔细地看高等级,对照标准来改进自己,弥补自己的缺点。

生4:我也是这样,都是按照标准尽力朝最高级别努力。

生5:我也是按照评分规则来准备演讲的,但是在上台演讲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毛病,有很多自己明明知道是错误的,但还是会犯。

生6:这个标准让我们知道了演讲的具体要求,也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生7: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去评判同学演讲的好与坏。

生8:别人对我演讲的评价我也很服气,没什么意见,因为评价标准上都写着呢。

师:大家觉得演讲视频和演讲的点评对我们自己的演讲有促进作用吗?

生1:有促进作用。因为还要点评,所以我们听别人演讲的时候都特别认真,还做了记录,把他演讲的优缺点都记录下来,便于发言。

生2:因为还要被别人评价,所以在准备演讲时都很用心,如果太差就丢人了。

生3:点评很有必要,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生4:学生点评直言不讳,比老师点评更能说真话,对我们也是促进,我们光(总)害怕被别人评得没有一点儿好处。

生5:我觉得有了标准不利于创新,有了标准大家都知道怎样做了,我想到的上面几乎都有了,我想不出更新鲜的了。

生6:这些标准自己明明知道,但在上台演讲的时候还是出错,不能做到最好。

从上面的访谈可以看出,表现性评价对学生演讲的帮助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分规则让学生知道了别人演讲的优缺点在哪里,从“外行看热闹”变成了“内行看门道”;同时也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第二,表现性评价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因为评分规则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量等级,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第三,因为评分规则摆在那里,评价者基于证据的评价让被评价者心服口服,从而使交流更为顺畅有效。

当然,在访谈中,也有学生认为评分规则限制了自己的创新精神,但前提是他已经理解了现有的标准,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其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表现性评价的作用。

二、演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

表现性评价促进了演讲活动的有效实施,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了做好一次演讲,学生往往要阅读大量的材料,并经过精心的筛选、分析和加工,才能写成演讲稿。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以读写促听说的过程。另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演讲话题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演讲者需要留心观察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热门话题,这自然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有时,为了说服别人,一些学生在演讲之前还要和同伴进行激烈的讨论,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以下是八(18)班董晨星同学的体会(ASI20100421a):

董晨星:我感觉(演讲)提高了我的演讲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董晨星:我为了准备演讲材料看了很多书,演讲稿修改了好几遍,所以写作文也觉得有话可说了,写得更好了,因为我有充足的材料。

以下这篇短文是他在听了俞敏洪的演讲视频后记下的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演讲锻炼了他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ASW20100421a)。

我愿做那雄鹰

八(18)班 董晨星

上周五作文课的时间,我们去会议室观看了俞敏洪老师的演讲视频。他的演讲十分精彩!他仪态大方自然,没有丝毫的紧张,语言幽默而且极具感染力和鼓舞力,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不过,他的有些说法我却不太同意。比如他说:登上金字塔的只有两种动物——蜗牛和雄鹰。蜗牛在爬金字塔的过程中要经历种种挫折和困难。当它登上塔顶的时候,那种胜利的喜悦、成功的快感是雄鹰没有的,因为雄鹰登上金字塔太容易了。所以他愿做蜗牛,因为只有得之不易的东西才会加倍地珍惜。但是,我却不太认同俞敏洪老师的看法。拥有蜗牛精神固然很好,但是,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个例子具有局限性吗?如果让我来选择,我会选择做雄鹰,因为我有很多理由。一、在基本的素质上,雄鹰远远超过了蜗牛,比蜗牛要强壮百倍、优越百倍。二、从象征意义上来说,雄鹰象征着威猛,而蜗牛则是缓慢的象征。三、从效率上来说,蜗牛爬上金字塔要用很长很长时间,而雄鹰呢?只需短短的几分钟,甚至更少。当蜗牛爬到塔顶,雄鹰不知又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四、从目标上来说,蜗牛爬上塔顶也许是它这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了,而雄鹰不会一直站在塔顶等待蜗牛,只在金字塔顶看风景。它会把游四海、登五岳、环游世界当作自己的理想。“志当存高远”,雄鹰的抱负可谓远大;而与它相比,蜗牛只能似燕雀望鸿鹄了。蜗牛能做到的,像爬上金字塔,雄鹰能够做到;而雄鹰的作为,蜗牛是无法企及的,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这也是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

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像雄鹰一样遨游四海。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积蓄一飞冲天的能量。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奋斗吧!

三、演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技能

(一)演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大多数教师看来,学生就是小孩子,就知道“疯玩儿”,因此,他们认为,要想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教师就一刻也不能放松。唯恐一放开,学生的心就收不住了。其实,这种担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多余的——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只要教师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与玩的关系。以下是几位学生访谈时的发言(ASI20100522a):

生1:这些活动让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别人玩的时候我就准备自己的演讲。

生2:这些活动可以增加语言方面的能力。我的语文成绩提高了,其他科保持不下滑,我的成绩总的来看就提高了,还感觉学习生活更有意思了。

生3:这些活动让我劳逸结合。把准备活动当作放松,觉得学习效率提高了,我的成绩也没有下降。

生4:我都是在课余时间来做,我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感觉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生活不枯燥了。

生5:这些活动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丰富了我的想象力,开阔了我的眼界。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当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把自我管理的机会交还给学生时,学生不但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会对时间做出非常精细的“成本收益分析”。他们会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利用课余时间等多个角度考虑自己参加演讲活动的利与弊,显示了很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演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很少获得展现自我或发表演讲的机会,漫漫9年的学校生活并没有赋予他们走向未来的足够的信心。或许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天性不同,有些学生本来就不爱发言。殊不知,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沉默恰恰是教师造成的。通过本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不过是高低不同罢了。而当教师过于关注那些表现欲强的学生时,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错觉——其他的学生是不愿意表现自己的,从而造成了教学中的“马太效应”。[9]在本案例的研究中,刘老师不但利用集束式的编排方式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机会,而且特别强调了机会均等的原则,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表现的机会。结果发现:原来那些表面沉静的孩子不但善于和同学沟通,而且在公众面前同样会有出色的表现。请看下面的访谈片段(ASI20100522b):

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家觉得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变化吗?

生:(异口同声)有变化。

生1:我比以前更大胆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上次还当了主持人呢。

生2:我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了,我学会了与同学们融洽地交流和合作。我的领导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感觉作为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特别幸福,大家都很支持我。

生3:同学们发言积极了,那些胆小的同学也敢上台演讲了。

生4: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我以前与同学说话都会紧张,更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总觉得说不好别人会议论我、笑话我。这次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也参加了演讲比赛,感觉好多了。

四、演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由第一章的现状调查可知,很多教师不愿意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因为怕麻烦、想偷懒,而是担心它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确,考试成绩与学习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当教师把时间交给学生支配时,自己心里总觉得不踏实。特别是对于演讲而言,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而这些能力纸笔测试很难测量,因而教师更担心开展演讲会影响考试成绩,所以宁愿走枯燥无味、重复低效的老路子,而不愿意承担变革的风险。由此可见,提高考试成绩虽然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的,但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表7-3是2009—2010学年实验班、对比班以及全年级的成绩比较。

从前测成绩来看,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低于对比班3.86分,低于全年级(24个教学班的平均分)4.69分。这对于很难拉开成绩的语文学科来说,应该说差距是很大的。而一个学期之后,实验班的成绩仅仅低于对比班0.72分,低于全年级平均分1.56分,变化可谓显著。而对比班的成绩与全年级的成绩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A中学的考试管理非常严格,其期中和期末考试的组织几乎是完全按照中招考试的程序进行的:考务管理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试题目都是请校外的名师或教研员命制;试卷评阅采用的是密封流水作业;登分统计则是由教务处人员完成。因此,A中学考试成绩的信度是较高的。

表7-3 演讲案例中实验班和对比班成绩比较[10]

(注:A中学八年级共有24个教学班)

从学生个体成绩的变化来看,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中下等学生的成绩提高幅度最大,这也是实验班整体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再次验证了布莱克和威廉1998年的研究结论,即形成性评价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标准化测试的成绩,尤其是“对于低成就学生的帮助大于其他学生组,因而减弱了两极分化,同时提高了学生整体的学业成绩”。[11]

那么,演讲活动为什么能够对学生的纸笔测试成绩产生如此显著的影响呢?至少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清晰的学习目标使活动集中在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历练上,及时的反馈又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表现,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是活动的真实情境和持续的评价反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与脱离生活的机械训练相比,学生觉得演讲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价值和意义,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同时,借助表现性评价,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进步,找到了学习成功的证据,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学习的内部动机。

三是活动改善了人际关系。《学记》有言:“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12]可见,古代教育中就已经认识到了教学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开展活动和彼此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班级的人际关系日益轻松融洽。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思想更自由,思维更活跃,学习效率也就更高。(www.xing528.com)

第八章 案例研究二:课本剧

课本剧是“北溟行计划”中的另一项案例研究。与演讲案例一样,它也是按照本书所建构的表现性评价设计程序展开的,这样就保证了两个案例研究的整体框架的一致性,使它们具有补充和互证的作用。以下仍从研究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一节 研究设计

本节重点阐述案例主题选择的缘由、样本(合作教师)的确定、研究的组织及数据收集的方式等内容。

一、选择课本剧作为案例研究主题的缘由

之所以选择课本剧作为案例研究的主题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编演课本剧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富于幻想、最乐于表现、最渴望创造的阶段,而小品、剧本等艺术形式恰恰契合了这一心理特点。因此,课本剧表演就成了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黎锦熙先生早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教学法》中就反复强调了“表演”在国语教学中的作用:

“表演”在国语教学上最关紧要,实在是“读法”的“应用”了。只要可能,什么教材都应该表演。因为他(今写作“它”——笔者注)的好处——

(1)使儿童设身处地,把书中的人物与自身合二为一;书中人物的感情、意志,就是自身的感情、意志。不但亲切有味,而且感发甚深。

(2)由儿童各自认定做课文中的什么人,就引起他一番选择的考虑;课文的精彩处,多由此触发出来。

(3)表演总在两人以上……因此就有一番共同的安排布置,并且大家负了联络贯串的责任,很足以养成儿童通力合作的社会精神。[13]

国外曾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以“读者剧场”为主题的研究,这些实证研究表明:“表演”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高层次技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14]

(二)编演课本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足以显示课标制订者对课本剧这种活动形式的重视。

(三)基于笔者的语文教学经验

笔者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了开展课本剧活动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巨大作用。例如,教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时,一开始笔者采用传统的“五大块”教学法,[15]结果讲析了一个多星期,自己讲得不胜其累,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看着学生无精打采而又不得不故作倾听的样子,笔者感到极度沮丧。于是,再教这一课时,笔者决定换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只讲一节课,而后分配任务让学生分组编演课本剧。没想到这一招真有效,它让我们师生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从此,课本剧教学就成了笔者的“拿手好戏”——老师教得少了,学生却学得多了——本班的语文考试成绩也一直在全年级遥遥领先。所以,笔者在选择案例研究的主题时,自然想到了课本剧这种形式。

二、抽样的方法和样本的确定

本案例研究的合作学校是河南省东部某县的一所乡镇中学(以下称为“B中学”)。该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1100人,招生半径为5公里左右。在全县的农村初中里,该校的办学水平堪称一流。笔者曾在这所学校教语文、做校长。2003年,笔者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就开始尝试以“叙事研究”的方法在B中学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经过两年的探索,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5年,《现代教育报》《教育时报》等媒体都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B中学的课改经验,从此,该校成为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示范性初中。在当下农村学生大量流往城市学校就读的大趋势下,该校的生源却非常稳定,甚至有县城的学生倒流到本校借读的情况。

2005年,笔者调任A中学任校长之后,仍然和B中学保持联系,并在A中学和B中学之间形成了一个教学研究的合作体,一起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到上海攻读博士学位后,笔者仍与B中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010年4月,经笔者介绍,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为B中学捐建了一所梦想中心,并决定与B中学的教师合作开发“梦想课程”,为西部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在这次项目实验中,笔者确定把两个案例研究放在B中学,一个是课本剧,另一个是写作。遗憾的是,承担写作实验的老师在案例研究启动后不到一个月,就接到了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的通知,到河南大学脱产学习3个月,她的研究项目不得不终止。承担课本剧的范老师则顺利完成了实验。范老师的职称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有11年的教龄,所教班级为七年级(4)班(B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是每人教一个班)。范老师对此项研究充满了热情,其敬业精神令人感动。2010年4月,在B中学梦想中心落成典礼上,该班学生的课本剧展示非常成功。

三、研究的组织方式

作为“北溟行计划”的一部分,本案例的研究者和整个项目组建立了积极的互赖关系。由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为B中学捐建了一所梦想中心,而且对参与实验的教师给予了资助,所以B中学的领导对该案例的研究尤其重视,为范老师提供了诸多的研究便利,使研究有了充分的组织保障。

四、数据的收集方法

本案例研究采用与演讲案例同样的数据收集方法,并使用同样的数据编码规则。除此之外,在研究的过程中,范老师还及时把实验数据上传到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为项目学校专门开设的博客上,这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第二节 研究过程

2010年2月,本案例的研究与演讲案例同步启动,整个实施过程同样是按照本书所建构的表现性评价设计程序进行的。以下对整个研究过程作简要描述。

一、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

在确定了合作对象和研究主题以后,笔者于2010年1月28—29日,在B中学组织了第一次项目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两位范老师、A中学的刘老师、课题联系人以及该校语文组的部分老师。会议主要交流了案例研究的思路及注意事项,包括课题资料的积累、前测数据的获取等,并在该校的多媒体教室听了两位实验教师的公开课。因为和实验教师共事多年,有着长期的合作研究经验,所以大家的交流非常顺畅。但是,在讨论课本剧的课程目标时,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对课本剧活动的要求非常模糊,仅仅提出了“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现在要把课本剧作为整个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就必须采用合并的策略,把听说读写的要求融合到学习目标中。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项目组最终确定了学习目标(见《课本剧课程纲要》中的“课程目标”部分)。

为了拓展案例研究的思路,笔者给两位实验老师提供了几本有关评价和课本剧教学指导的书籍,如《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课堂教学评分规则:用表现性评价准则提高学生成绩》《快乐科普剧》《儿童情景课本剧:课例示范教学》和《初中英语小品与课本剧》等供她们参考,并建议她们在寒假中着手编写课程纲要,开发评分规则。

二、表现任务的设计和评分规则的开发

2010年3月2—3日(农历正月十七、十八),新学期正式开始。笔者在B中学组织了两天的讨论会,和学校校长、业务主任再次交流了案例研究的计划,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此次研究的意义,并通报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向该校捐建梦想中心的计划。这进一步激发了学校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毕竟对于一个农村初中来说,梦想中心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事物,而且这种无偿的捐赠行动本身就是对所有项目组成员的精神激励,大家都同意将“北溟行计划”和梦想课程结合在一起推进。讨论会期间,连续两天大雪纷飞(这样的天气并不多见),但是大家却对项目充满了热情和期待。在这样的气氛中,确定了两个案例的课程纲要(因写作课程没有完成,这里不再呈现其课程纲要)。

课本剧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课本剧(A3)[16]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范老师    ▶授课时间:16课时

课程目标

1.在课本、课外书或生活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剧本创作线索。

2.掌握剧本编演的常识,写出3篇简单的剧本。

3.记录自己参与戏剧表演的感受,能够以博客、信件、艺术创作等形式和小组成员、同学、老师及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

4.积极承担小组分配的角色。

5.倾听、分享、支持同伴的工作,增加小组的凝聚力。

评价设计

学生依据师生共同制定的《课本剧表演评分规则》(样例参见表8-1)对每个剧组进行评价。个人积分每满30分奖励得分者在梦想教室借图书1次。每次活动结束后评出优秀剧作者、优秀导演、优秀演员及优秀剧务,学期末进行总评。在班级和学校公开表彰获奖者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如果基金会的“梦想银行”开通,还可凭此积分向基金会兑换奖品。

学习活动

【模块1:经典模仿秀】观看经典视频;模仿其中自己喜欢的角色;师生讨论制定课本剧表演的评分规则。

[第1课时]经典360。头脑风暴出优秀电影、电视的精彩片段,从中选择一部梦想资源库中有的作品播放观赏。鼓励学生课外时间自由组合、模仿表演经典片段。

[第2课时]快乐模仿秀。模仿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第3课时]表演小贴示。讨论学生的表演和专业演员的异同,明确什么是好的表演,制定表演评分规则,以指导、矫正学生下阶段的表演,并作为学生表演的评分依据。

【模块2:剧本表演秀】学生自己找喜欢的剧本或老师推荐剧本进行表演尝试。师生根据表演评分规则对各个剧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第4课时]选搭档,组剧组。师生讨论推荐的剧本,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剧本和角色,自由组合成一个剧组,并进行明确的分工。

[第5课时]剧本演演演。小组研讨剧本,揣摩表演的细节,进行表演尝试。

[第6课时]表演小派对。各个剧组分别进行展示表演,其他组根据表演评价规则(侧重于语言、动作、合作三个要素)给每组打分,评出优秀演员和剧组。

【模块3:课文大变身】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尝试改编剧本并进行表演。教材范围可以拓展到英语、历史、思想品德、物理等学科,如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典故,英语教材中的情境交际,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人际交往礼仪,物理教材中的科学发现等。

[第7课时]我是剧作家。回顾前一阶段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剧本,师生讨论总结它们的成功之处(参见《课本剧表演评分规则》中的剧情设计要素),学生据此对喜欢的教材内容进行改编(也可与同学合作编写)。

[第8课时]小小招聘会。剧作者展示交流改编的剧本,师生依据《课本剧表演评分规则》讨论选出较成功的剧本。剧作者招聘剧组成员,组成一个剧组进行排练表演。

[第9课时]课文大变身。各个剧组表演本组的戏剧,其他组按照评分规则打分,评出优秀演员和剧组。同时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和老师欣赏点评。

【第4模块:梦想无极限】阅读课外书籍;改编剧本;进行表演。

[第10课时]我是小书虫。学生阅读梦想教室提供的图书或自己的书籍,寻找感兴趣的材料,改编成课本剧。

[第11课时]我来当编辑。将改编的剧本编辑成一期手抄报在班级交流、展示。评出优秀剧本,各组挑选喜欢的剧本课下进行排练。

[第12课时]梦想无极限。各剧组表演展示,其他组按照评分规则打分,评出优秀演员和剧组。

【第5模块:生活大舞台】观察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选取其中的热点问题和生活现象作为素材,创作剧本,进行表演。

[第13课时]生活广角镜。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故事进行剧本的创作(也可根据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进行创作),作品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下节课交流。

[第14课时]现象再聚焦。展示交流剧本,评出优秀剧本。小组课下排练喜欢的剧本。

[第15课时]生活大舞台。各个剧组表演展示自己的戏剧,其他组按照评分规则打分。

[第16课时]课程总结。展示本学期学生的成果(手抄报、自制道具等),回放学生表演的精彩视频,公布最佳剧本、导演、演员、剧务若干名,邀请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参与颁奖。

课程资源

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提供的电影库(100部适合学生观看的电影),教师网上下载的视频片段,音乐(根据剧情配放的音乐),课本剧表演评分规则,表演技能训练游戏等。

表8-1 课本剧表演评分规则

从上述课程纲要可以看出,整个课程设计分成了课内作品改编、课外作品改编和根据生活创编三个阶段,形成了由易而难的三个学习梯度。

“课文大变身”为第一梯度,它引导学生从改编课文开始,进行课本剧的尝试。因为学生对课文都很熟悉,而且有的课文就是剧本,不需要另行改编,实施起来当然要容易些,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模块学生编演的剧本有《地毯下的尘土》《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在家等我》《心声》《小巷深处》《强项令》《勇气》《范进中举》等。通过对课文的编演,学生逐步熟悉了剧本写作的基本格式,并对表演产生了较大的兴趣。有了这样的基础,课程就进入第二梯度——“梦想无极限”。该模块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的材料改编成剧本,为做到这一点,学生就需要大量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筛选自己认为合适的素材进行改编。本模块学生编演的剧本有《一天经理人》《青梅煮酒论英雄》《桃园三结义》《丑女皇后钟离春》《毛遂自荐》等。经过了以上两个阶段,学生对剧本的写作和演出已经相当熟练,教师就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感悟创作并表演剧本,这就进入了课程的第三个梯度——“生活大舞台”。该模块的目的在于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诉诸笔端,搬上“舞台”。很多学生把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事情改编成剧本并表演出来,如《劝慰中的友谊》《炸肉串》《钢笔失窃案》等。这些活动不但历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就每次课本剧活动而言,又都包含了读、编、演、评四个阶段,融合了读写听说四种语文学习要素。学生首先要阅读筛选文本,这是读的要素;阅读之后要把文本改编为剧本,这是写的要素;剧本改编完成之后,就要排练、演出,之后还要对照评分规则进行评议,这是听和说的要素。如此一来,课本剧就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为了使学生有较为充足的阅读时间,范老师每周安排了一节阅读课,利用学校图书室和梦想中心的3000多册图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寻找能够触动学生的、便于改编成剧本的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编演课本剧的兴趣,范老师让学生把课本剧的脚本办成手抄报,在教室和梦想中心里展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反映办报太浪费时间,因为初中生要面临校内外的各种考试,时间实在不够用。范老师临时决定删繁就简,把办报的任务从人手一份改为一个小组合作办一份,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合作的机会,而且节省了办报的时间。

三、运用评分规则引领教与学

本案例同样充分体现了以评价引领教学的理念,与演讲相比,学生对表演更为熟悉,因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电视剧等艺术形式,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样例。而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为每个梦想中心提供的100部经典电影(都存储在一个大硬盘中),也为教师选择样例提供了很大的余地。但是问题在于,平时学生观赏这些电影和小品,仅仅是出于娱乐或艺术欣赏的目的,那么,现在如何把活动聚焦于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历练上来,而不至于使语文课偏离到艺术课上去呢?这就要充分发挥评分规则的“导航”作用。以下是第6课时的课堂观察记录,从中可以看出评分规则对教与学的引领作用(BSW 20100416a)。

【模块2:剧本表演秀】

[第6课时]表演小派对

教学目标

1.根据评分规则点评表演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说出或写下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

3.剧组内部分工明确,发挥了每个成员的特长和作用。

4.守时、有序地完成剧目的展示。

教学资源

表演评价表;各个小组表演需要的道具。

活动一:导演协商出场顺序

活动二:各剧组按顺序表演展示

活动三:评价,总结

(一)各小组参考评分规则对剧本和表演进行协商打分

每组安排一名记分员和一名记录员,分别填写表演得分表和记录学生的评价。

(二)评价

各小组派代表分别做出评价;导演、演员自评;教师也参与点评。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评价:

看了《丑女皇后钟离春》的剧本表演后,我想对王雨婷说,演剧本的时候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表演好,表演的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你的神态、表情还不到位。——尤隔凤

《毛遂自荐》的题材不错,但是表演还有待提高。这场表演中,我觉得陈东安表演得不错,虽然只有一句台词,但他的动作、神态、语言都很到位。《饭馆里的故事》的表演我表示赞赏,她们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动作把全场观众都逗笑了,真的很难得。——张璐

我认为我编写的剧本还可以再加上上朝时的情景和摆宴时的情景。从今天演员的表演情况看,我认为本次表演的“齐宣王”还不到位。——杜银凤

给《丑女皇后钟离春》的建议:在皇帝被丑女的言辞激怒时,大臣们却一言不发,不符合实际情况。我觉得大臣们应该窃窃私语,或者因对丑女的言辞不满而数落丑女。——侯雪琴

我看完《丑女皇后钟离春》最大的感受是:人太乱、太杂,并且大臣站的不是地方,挡住了观众的视线,应该安排大臣们站在书架的前面,面向观众。——闫呈紫

《饭馆中的故事》很搞笑,侯银曼演得很好,但代金燕没有太多的台词,只有侯银曼一个人在说,代金燕应该再加些台词,如很有礼貌地问客人吃些什么。——杜慧静

《饭馆中的故事》剧本写得很新颖又有创意,让我们知道了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和外国人沟通。——郭梦慧

我觉得我编导的《毛遂自荐》剧本表演得还不理想。我觉得“毛遂”应该再有风度些,“平原君”要有气度。——陈东安

(三)各组提交评分表,将所有小组得分汇总,评出本环节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团体,按照相关分值加入个人积分

(四)奖励借阅图书

在本课时中,师生根据共同制定的评分规则,开展了小组互评、小组自评和教师点评等活动,促进了表演之后的分享与反思,从而避免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做而做”的积弊,凸显了“为学而做”的特征。同时,在《课本剧表演评分规则》的引领下,师生的评价交流聚焦在了剧情设计、台词、肢体语言等语文要素上,如“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应该很有礼貌地问客人吃些什么”“‘毛遂’再有风度些”等,从而凸显了课本剧活动的“语文性”特征。

第三节 研究发现

在本案例中,表现性评价也有力地促进了课本剧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和社会技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对研究数据的分析。

一、表现性评价对课本剧活动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在课本剧实施的过程中,评分规则绝不仅仅是一个评价工具,更是一个教学工具。在没有评分规则时,学生对什么是好的剧本、怎么表演等表现任务心里没数。刚接受任务时,很多同学不知该从何下手,畏难情绪很重。通过欣赏、分析剧本和表演的样例,参与制定评分规则,学生对好的剧本和表演应该具备的特征逐渐清晰,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掌握了剧本创作和表演的一些技能。围绕《课本剧表演评分规则》,编导、演员、观众、教师等不同的主体多方参与,自评与互评、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多种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有针对性的、高效互动的课堂评价网络。可以说,评价的过程,就是思考、完善、提高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交融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评价更到位,让同学更信服,评价者积极主动地钻研文本、扩大阅读、训练口才,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水平。以下是访谈中一些学生的感悟(BSW20100528a):

我第一次当演员,演美国兵,很紧张,到了台上就表演不到位。同学们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别人的评价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感觉自己进步很快。——耿晓明

在编写《强项令》剧本时,本来第一场是家奴杀人的场面,第一次排练后,有同学指出情节的安排有点儿散,过多地展示家奴杀人这个情节反倒冲淡了主要情节、浪费了表演时间,这不符合好剧本的标准——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结合演员的意见之后,我们把情节改为家奴慌慌张张地出场,从他的独白中道出其杀人的情节,使剧本情节更为清晰紧凑。——张璐

在排演《勇气》这个剧本时,观众的评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如“士兵抓人的动作要再粗鲁些,要推推搡搡,大喊大叫,表现出他们的凶相”“伞兵二次返回,是一定有思想斗争的,犹豫的心理要表现出来”“法国妇女说的话语气再果断些,眼神要坚定”等。——侯银曼

我写《范进中举》剧本时,为了让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性格,每写完一句话,就琢磨一下这句话需要什么样的动作、神态、语气,然后亲自模仿一下。——杜银凤

从上面学生的体会可以看出,评分规则在课本剧写作、编排、演出等各个环节都发挥了作用,使学生的交流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范老师也切实体会到了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以下是从范老师的教学总结中选出的三则“故事”(BTW20100609a):

学生在排演《小巷深处》时,一些观众对照评分规则,认为剧本的情节不完整,演员之间的配合不衔接,表演感情不投入。编导和演员根据观众的建议修改剧本之后,其情节发展更为流畅,角色塑造更为丰满。在2010年4月30日的梦想中心落成典礼上,该组的表演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很多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排演《范进中举》时,编导杜银凤和饰演母亲的张璐争执起来。原来,在范进喜极发疯跑向集市一场中,张璐扮演的是范进的母亲,她根据课文中叙述的母亲的状况——“年龄大了,又饿得两眼昏花”——认为不可能跟着范进去集市,派儿媳妇去就行了;导演则坚决认为母亲要去,说这样才能显出对儿子的关心。最后根据剧情的需要,加上老师协调,张璐最终听从了导演的安排。一场争执才停止了。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当教师扮演的角色不符合规则的要求时,导演也敢于直接指出来,一点儿也没有胆怯的心理。在《公开课》这个剧本的表演中,导演闫呈紫就对我说:“老师,你演的程老师太温柔了,语气要严厉,这样咳嗽,用食指叩击桌子,着急的时候脸要红。”边说还边给我做示范。

二、课本剧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经历了最初的剧本创作的迷茫和表演的羞涩扭捏之后,学生逐渐感觉到了创作、排练和表演课本剧的乐趣。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痛苦的负担,而成了愉快的旅程。以下是范老师的一则教学笔记(BTW20100510a):

同学们对课本剧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热情,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后,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编写、修改剧本,练习台词。我也和学生一样,晚上要进行念台词的必修课。编导们会充分利用下午放学、周末等时间组织剧组成员排演课本剧,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把他们身上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机地协调在一起,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会为剧本中的一句台词,表演时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反复讨论,甚至争吵。每天我一到学校,就有学生拿着新写或修改的剧本向我请教。办公室、教室、校园里都留下了我们师生讨论剧本的身影。

可见,在编演剧本这种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真正地沉浸到了听说读写之中,甚至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精神高涨的状态、研读书籍时的喜悦——这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一个强大的杠杆,用它能够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17]

可以说,课本剧活动唤起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化学习”状态。学生张璐在《当编导的体验》中,记下了自己经过一番辛苦的查找,终于发现自己期望的素材时的感受(BSW20100525e):

为了选材编写剧本,我几乎把小学、初中课本读了一遍。我眼光对准适合编写剧本的、对人有所启发的、主题深刻的文章,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就是它——《强项令》。我为自己获得阶段性的胜利而高兴。

学生陈东安则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在《范进中举》中扮演范进的体验(BSW20100525f):

第一次演《范进中举》时,我一点感觉也没有,根本入不了戏。于是导演就让我进一步熟悉剧本,我天天晚上看一遍剧本,渐渐地就把我的台词记住了。我进入范进这个角色,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我对这个人物的遭遇深感同情。在后来的排演中,我演得很投入,评委们给我打了高分。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我心里很高兴。

课本剧不但改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当它和阅读教学融合在一起时,也使课堂教学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下是范老师记录的阅读课教学的经历(BTW20100609a):

在学习《慈父与恩师》片段中,我让全班学生分小组演一演父亲劝贝利不要吸烟的情景。学生行动起来,读懂课文之后,把父亲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贝利渐生惭愧的心理逼真地演练了出来。活动结束后,在接下来的“父亲劝贝利不要吸烟,采取的方式为什么那么奏效”的讨论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讨论激烈、到位、深刻。课本剧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不再需要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我也感觉轻松。真爽!

三、课本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技能

课本剧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分工、编排、演出和评价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编剧、导演、演员、剧务之间密切地沟通与合作,有时还要和其他小组的同学以及老师交流、协商。这样,学生就不仅仅是在“求知”,更是在“做事”。以课本剧的组织者——导演为例,就需要承担一系列的组织工作,如审定剧本、分配演员、安排演练时间等。有时遇到演员不配合,导演还要做思想工作,调动整个剧组成员的积极性,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统筹与协调的能力。事实证明,课本剧就如一条“金线”,把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机地编织在了一起,绘成了一幅学习生活的绚丽“绸面”。以下是一个“导演”的体会(BSW20100525d):

排演剧本时,每当看到演员之间不配合,不愿意背台词,我便大动肝火。但是,冷静下来想想,或许是我太冲动了,这样做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些补救措施,给演员做思想工作,在他们表演不投入、不认真时给予鼓励。排演时,我会和演员们打成一片,有说有笑的,那场面真的非常美好!

更为有趣的是,课本剧还成了学生之间消除隔阂、交流思想的工具。一个学生就将他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摩擦”编成了剧本——《劝慰中的友谊》,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同学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全文见“附录E”)。后来,河南大学初中语文教师骨干培训班的学员来B中学考察学习,现场观摩了这一剧目,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四、课本剧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在本案例中,项目组同样关注了学生考试成绩的变化。这个班男生较多,实验之前,班级的总体成绩理科较好,而语文成绩则在全年级最低,其前测成绩比本年级的其他4个班平均低了2.9分。而仅仅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实验班在后测中反而超出年级平均分3分。与演讲案例比起来,其提高的幅度更为显著。以下是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成绩比较(见表8-2)。

表8-2 课本剧案例中实验班和对比班成绩比较[18]

(注:B中学七年级共有5个教学班)

尽管在合作研究之前,笔者对提高考试成绩很有把握,但是提高幅度如此之大却出乎了笔者的意料。归结起来,成绩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表现性评价引领了学习的方向。在评价的引领下,整个活动始终聚焦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方向感和目的性很强。师生对照评分规则的质量等级可以更为及时准确地对学习做出反馈和调整,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课本剧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了编演剧本,学生主动阅读了大量的作品,梦想中心提供的图书又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剧本创作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课本剧活动融洽了师生的感情,改善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和学生一起编演剧本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了,师生之间接触的时间也大大增加。有时,学生周末还到范老师家里去排练,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无形中化为了学习的动力。

第四,课本剧活动改变了范老师对所谓“差生”的看法。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课本剧的表演却很有创意,组织协调能力也很强。范老师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就主动和他们聊天,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积极的期望产生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学习的潜在动力。[19]而考试结果表明,这些学生的成绩提高最快,对班级平均分的贡献也最大,这与演讲案例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综合演讲和课本剧两个案例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表现性评价之所以能够引领并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的因素:学习动机和学习时间。表现性评价真实的情境设计和准确及时的反馈增加了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改善了师生的人际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机。王(Margaret Wang)、哈泰尔(Geneva Haertel)和沃伯格(Herbert Walberg)等人于1992年发表的被称为影响美国当代教育发展的10项研究之一的成果显示:在影响学校产能的几种主要因素中,学习动机之类的学生变量,才是最为关键的变量。[20]1980年,布卢姆在《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可改变的因素》一文中就区分了“可用的学习时间”(time avalible for learning)和“用在任务上的时间”(time-on-task)这两个概念:在学校教育中,“可用的时间”是相对稳定的、难以改变的因素,而“用在任务上的时间”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可以改变的因素。[21]同样是一节课,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吸引学生把90%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而使用低效的教学方法,也许只能吸引学生把30%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其学习效果肯定会大相径庭。而表现性评价明确的语文能力指向和精心的任务设计恰恰有助于增加学生“用在任务上的时间”,这成为评价促进学习的又一个关键。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2]Michael Q.Patton.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London:Sage.1990:169.

[3]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8月,是在上海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该基金会致力于援助中国的乡村教育。截止到2013年年底,已经在全国捐建了1000多所梦想中心,每所梦想中心投入10万元,改建原有的教室为一间五彩缤纷的学习空间,并配备图书、电脑、投影仪、桌椅等。基金会的愿景是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在硬件投入的同时,基金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开发了30门梦想课程向项目学校推广,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梦想30课程项目”的首席专家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

[4]殷著,周海涛译:《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5]沈毅、崔允漷主编:《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Paul Black,etal.Wor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The Phi Delta Kappan,2004,(Vol.86,No.1):8—21.“KMOFAP”于1999年启动,2004年结束。由纳菲尔德基金会(the Nuffield Foundation)资助,南英格兰的牛津郡(Oxfordshire)和麦德威(Medway)两个学区的6所中学参与了合作研究,而研究的发起人布莱克则是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教授,因此,研究者称此项目为国王学院、麦德威和牛津郡形成性评价项目(the King’sMedwayOxfordshire Formative Assessment Project),简称“KMOFAP”。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8]课堂3分钟不同于很多老师组织的课前3分钟。课前3分钟是在上课之前的3分钟进行的,我们认为,本来学生的课间时间就很短,因为演讲而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是不合适的。

[9]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了“马太效应”这个术语,用以概括这样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学业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进一步的成功,从而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10]本表格内容的发表取得了实验教师的许可。

[11]Paul Black,Dylan William.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The PhiDelta Kappan,1998,(Vol.80,No.2):141.

[12]高时良:《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13]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41—442页。

[14]Eileen Landay.Give Me Moor Proof:Othello in Seventh Grade.The English Journal,2005,(Vol.95,No.1):39—46;Pamela J.Farris,Joanne Parke.To Be or Not to Be:What Students Think about Drama.The Clearing House,1993,(Vol.66,No.4):231—234.

[15]按照张志公先生的解释,所谓“五大块”,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模式: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方法。作为文学作品的教学,后两条改为“人物形象”“文学技巧”。参见董菊初著《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0页。

[16]该课程被纳入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的“梦想30课程项目”。在梦想课程框架中,A、B、C分别代表“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该怎么去”三个课程模块,1、2、3分别代表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A3即代表“我是谁”模块中为七至九年级学生设计的课程。

[17]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22页。

[18]本表格内容的发表取得了实验教师的许可。

[19]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on)著,唐晓杰、崔允漷译:《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20]程晋宽:《影响当代美国教育发展进程的10项著名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3期,第4页。

[21]Benjamin S.Bloom.The New Direc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Alterable Variables.The PhiDelta Kappan,1980,(Vol.61,No.6):3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