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四神白虎纹
这一讲,我们讲道家哲学的两个范畴——无和玄。仁和义是儒家哲学的两个最基本范畴;而道家的最基本范畴是无和玄。我试图用分析字源、字根来探讨哲学思想演变和发展的方法来研究无和玄这对范畴。我自己觉得这非常有意思,但是,有些地方的文字学根据不够充分。也曾经有研究文字学的朋友给我提出过意见。我跟他在观点上有争论,但是也没有讨论出结果。最后没办法,我说:你按你的观点理解,我按我的方法研究。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看看我的看法是否有道理。
1.说无:有还是无?
我们先说“无”。在中国古文字里面,“无”至少有三种形态:亡、無、无。第一个字在作“逃亡”的意思讲时念“wáng”,但实际上,它在许多时候是念wú”的。第二个字念“wú”是没有问题的。大家别以为第三个字是简体字的“無”。不,它本身就是一个繁体字。当然,现在我们把它当作“無”的简体字来使用,但在古代,无也是一个独立的字。历史上,这三个字就按照亡、無、无的顺序依次出现。
1.1“亡”:有而后无
在甲骨文中,谈到“有”和“无”的地方,用的是第一个字“亡”,写作”,或者反过来写作“”。往左边,往右边,都一样,都是亡(w)ú,都是与有”相对的“没有”。大家可以设想,在造字之初,用图形来表示“没有”、无”这层意思,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要表示“有”,那好办。即使太阳那么大,都有办法表示:画一个圈儿,边上再画上些线表示光芒,这就是太阳。表示月亮,则可以画一个月牙儿。可是,“没有”怎么画呢?这非常难。但是,我想大家都知道,哲学上有个说法:“没有”跟“有”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对立的。有了“有”,才有所谓的“没有”;有了“没有”,才有所谓的“有”。因此,我们可以把“没有”与“有”放在一起,通过与“有”的对立关系来表示“没有”。古人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就是古文的“有”。为什么这样写,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来谈谈“有”和“没有”的关系,大家一定会觉得非常有趣。如果把“”(有)去掉一半,就是“”(亡)。“亡”就是“有”的一半儿。另外,大家认识“有”这个字么?广东来的同学应该知道,它读作“mǎo”,意思是“没有”。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有”缺了两笔。所以,我们可以给“亡”(无)下一个最简单的定义:“亡”(无)就是“有”的缺失。用“有”的缺失来表示“亡”(无),意思就是,本来有,现在没有了。“没有”只有跟“有”联系起来,才能得到清楚明白的表述。这种思想表现在字形上,就是把“”(有)的一半作为“亡”(无)。可见,我们不能离开“有”去说“亡”(无),必须借助“有”、依靠“有”才能阐述“亡”(无)。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哲学思想。当年造字的人,似乎已经考虑了这个因素。
现在,有人要问:为什么“有”字要这样写呢?大家试着设想一下,如果请你造“有”这个字,你该怎么办?“无”因为少,不好造;而“有”因为多,也不好造。我们常说万有,一切都是“有”,怎么确定它的字形呢?上文提到甲骨文的“有”字,这里我们再来看竹简中的“有”字。在郭店竹简(大概在公元前300—前400年左右)中,“有”字写作“”,实际上就是一只右手。大家或许要问:你怎么知道画的是右手不是左手呢?大家看,左手跟右手很不一样,正好相反。“”是左手;“”是右手。由于生理原因,人们一般习惯用右手拿工具。当然,也有左撇子,但那是特殊情况。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右手比较方便灵活。所以,就用“右手”表示很方便地拿着东西,进而用“右”来表示“有”。当时,“右”和“有”是一个字。“”这个字隶定后,就是“右”;而“右”和“有”在古汉语中是互通的。那么,“”在仅仅表示“有”,不表示“右”的时候,该怎么写呢?我们猜想,古人在“”字底下加上一笔,就成了,用以表明它是“有无”的“有”,而不是“左右”的“右”。总之,有了右”,就有了“有”;有了“有”,取它的一半儿就是“亡”(无)。
请大家注意,所谓“亡”,即第一个“无”字,是有而后无——先有了,而后没有。比如说,我本来有辆自行车,不小心让贼偷了,这就是“有而后无”,用“亡”字来说明。“亡”可以有两种解释:如果自行车自己不高兴,跑了,我们可以说它“逃亡”了;如果自行车被人偷走了,那它就是“有而后无”,是有”之缺失。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有类似的定义。他们讨论的不是有与无,而是存在与非存在。其实,“存在”(being)就是“有”,它的对立面就是“非存在”。古希腊人说:“非存在就是存在的丧失。”显然,他们用“存在”来表示“有”,用“非存在”来表示“无”;也就是说,“无”是“有”之否定,“有”之丧失。比如,他们说:黑暗是光之丧失;恶是善之丧失。如果把古希腊人的定义进一步抽象,那就是:“无”是“有”之丧失。从字形来看,“亡”(无)就是有”的一半儿。
1.2“無”:虚而不无,实而不有
第二个无字最复杂。在甲骨文里,“”被隶定为“無”。“無”字为什么这样写?它跟“亡”有什么区别呢?单从字形看,大家首先觉得这是表示跳舞的图形。一个人手里拿着东西,摆出这样的姿势,就是在跳舞。据古文献记载,古人跳舞时,手里往往拿着茅草或者牛尾巴。在这个图形中,的确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东西在摆姿势。学者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一致把它隶定为跳舞的“舞”。但是,在许多地方,从文意推断,它应该表示“有无”的無”。从字形看,它是“舞”;从字义看,它是“無”。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跳舞跟虚无有什么关系吗?
确实有关系。西方的人类学者给我们提供了肯定的答案。当然,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相关的素材,只是不如现代西方人类学者所展示的那样清晰明确。有些人类学家跑到非洲、南美洲的土著部落中,一住好几年,获得了许多研究素材。其中,有一个报道说:土著部落的人去打猎时,提前好几天就要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跳舞。他们通过跳舞,跟所要猎取的动物的神灵交流。比如说,要去打熊了,就在出发前几天跳各种模仿熊动作形态的舞蹈,来跟熊的神灵交流,说:我要向您借点东西,希望您能给我方便。打猎归来之后,还要跳舞向熊的神灵表示感谢,说我们 下次再见。
以前我们大多认为,跳舞唱歌是快乐的表现,是一种胜利的喜悦。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或者不完全是这样的。有时候,唱歌和跳舞恰恰反映了不快乐。人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知道能否获取猎物和此行的吉凶,所以才要跳各种舞蹈来祷告。打熊前,模仿熊的动作;种地前,模拟播种的动作,用来跟所谓的神灵沟通。通过跳舞来跟神灵交流,这是舞蹈最早的功能。可是后人往往用自己的经验和心态去曲解古人,因而把跳舞当作快乐的事情。大概在《尚书大传》里,有一处说:“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兵临城下,把殷都包围起来。但是并没有马上开打,而是“欢乐歌舞以待旦”,唱歌跳舞等待天亮。在我看来,这场歌舞就不是快乐的表现,而是战前的祈祷仪式。这种舞蹈,就和虚无密切相关。
我们知道,远古先民都是有神论者和万物有灵论者。他们相信神灵的存在,但是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相信神灵存在,那么它是有;感觉不到神灵的存在,那么它又是无。如何用图像文字来表示既有又无?这确实是个难题。可是,我们聪明的祖先,竟然想出一个办法,用跳舞的形象来表示神灵的形象和存在。跳舞原本是一种跟神灵打交道的手段。现在用它来表示打交道的对象,倒也合情合理,顺水顺风。这样,跳舞的“無(舞)”,就被借来表示那种可以追求却难以捉摸的既有又无的“無(神灵)”。
这个“無”,跟上面讲的“亡”大不相同。“亡”表示原本有,后来没有了,是有的丧失;“無”表示的确有,真的在那儿,只是一般人看不见、摸不着,它是虚而不无的。对这种一般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些特殊的人宣称,自己能看见,能摸到;而别人也宁愿相信他们真能看得到摸得着,相信神灵跟他们有特殊的关系。这些特殊的人,就是“巫”。
巫是什么?《说文解字》解释道:“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巫就是能通过舞蹈同神灵打交道的女人,巫字的字形就是对舞形的描绘。我们上面说过,是舞形。仔细看看,“巫”字其实也是舞形,是形的简化。
这样说来,一个“無”字就有三层含义:一是跳舞的舞,二是神灵的無,三是巫婆的巫。能事无形的巫,以跳舞为手段,去和神灵打交道。主体、手段、对象,三者迥然有别,却用同一个字形来表示,岂不有趣?
我说一个無字有这样三层意思,有没有旁证呢?是不是我在臆测胡说?这里,我给大家展示一个证据。有一件出土文物,叫桓子孟姜壶,是齐国的一件青铜器,上面铸有差不多一百字的长长的铭文。其中有三个“無”字。这三个“無”字都写作“”。它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当巫婆的“巫”字用;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当跳舞的“舞”字用;第三次在“万年无强(疆)”句中,作没有”的意思。一个字形,有三种意思,同时出现,分别使用。这是一条非常难得的材料。前人没有注意到其中与“無”的概念相关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只找到这么一个证据,一段文献同时使用“無”字的三种字义。如果有更多的材料,说服力会更大一些。不过,我觉得,有这段铭文作为证据,就已经足够了。即便有不够的地方,我们也可以通过推理来补充。
下面,我想对“無”字多说几句,因为它最难懂,最深刻,也最有哲学意义。“無”跟“亡”不同,不是没有,而是相当地有。它是“实而不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这是僧肇讨论佛学中的“般若”的话。他说,“般若”是虚的,但又不是无;是实的,但又不是有。“無”也是这样,是“虚而不无”。其实,“虚而不无”的东西很多。比如,地球有一个“地轴”,地球围绕着这个轴进行自转,24小时一圈儿。但是谁也没办法把这根轴指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因为它是看不见的。你可以说,既然看不见,那就没有这个轴。但我可以说,虽然看不见,的确有这根轴,它的倾斜度是23.5度,自转周期是24小时等等。又比如生病。如果是外伤的话,当然能够看得很清楚。但是,如果 是某种病毒感染的话,在古人看来,这就是某种看不见,但是确实存在的东西在起作用。这种东西,也可以算作“無”。
古人把这层意思应用到许多方面。比如说算术。算术也是在同看不见的“無”打交道,所以曾被看作类似巫术的东西。我们在小学一年级就会背“九九表”,但是古人在发明它的时候,被当成相当神圣的成就,有点像从天 上盗来火种。“算”,有时候也写作“”,中间的“目”被写作“巫”。这透露出,“算”与“巫”、“無”,与无形神灵有着微妙的联系。医生的“医”字也是这样。繁体字的医字写作“醫”。下半的“酉”,有时也写作“巫”。人们认为,医生是跟那些看不见、但又的确存在的东西打交道的人,医术、医道都带有巫的色彩。直到今天,医生的处方上有时还印有“RX”符号。什么意思呢?有个医生告诉我说,这是西方的一种符咒。
其实,不仅算术和医道,一切规律都是看不见而又确实存在的“無”。也可以说,是一种看不见的“有”,是决定了现象之“有”的本质的“有”。在这个意义上,“無”可以说比“有”还要“有”。什么意思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带“無”的字儿吧。“蕪”,草字头加个“無”,不是表示没有草,而是表示有很多草。请注意,“荒蕪”说的不是沙漠,只有杂草丛生的地方才能用“荒無”来形容。因此,無草者,是大有其草。这个“無”就是大有,比“有”还“有”。又比如,“廡”,上面一个“广”字,下面一个“無”,说的是建筑。某种房屋叫作“廡”。哪种房屋呢?在故宫或者孔庙,正殿在中间,正殿两旁东西向的房子就叫作“廡”。正殿充其量有九间,比如太和殿。一般情况下是七间、五间,有时候是三间。而两边的“廡”则非常多,有时候多达上百间。比如,孔庙的两廡加起来就有150间。很多房子连在一起,被称作“廡”。可见,“廡”不是没有房子,而是大有房子。第三个字比较少见,“膴”,肉字旁带个“無”。它的意思是大块的肉——不是没有肉,而是有很多肉。这种类型的字,还有不少。
虚而不无,实而不有的“無”同“亡”、“无”一起,表现无的各种形态;而它自身又包含了三个字:舞、無、巫。
1.3“无”:绝对的无
第三个无字,就是我们现在通常用的表示没有的“无”。这个字出现得很晚。据我所知,它最早见于《墨经》。《墨经》给很多概念、范畴下过定义。关于“无”,它指出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对的无;二是绝对的无。相对的无,就是“若无马,则有之而后无”。我起先有一匹马,后来没有了,这种“有之而后无”的无,是待有之无,有条件的无,相对的无,也就是“亡”。这比较容易理解。此外,《墨经》认为还有一种“不必待有”,独立存在,自我满足,叫做“无之而无”的绝对的无。《墨经》举的例子是“无天陷”。天不会塌下来,过去不会,将来也不会,不必依靠有之存在来完成逻辑上的推理,也无需等待有之丧失来实现自己的形成。无天陷就是无天陷,无之而无。
这种绝对的无,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还是要“思”要“议”。首先我们注意到,在古代文献中,使用“无”字最多的是《易经》。儒家有十三经,惟独《易经》中的“无”写作“无”;在其他经书里面,“无”字都写成十二笔的繁体“無”字。这大概跟汉唐以后的整理有关。可能整理者认为,《易经》这种书里的“”,自然应该是绝对的。出土文献中的情况则有些复杂。从现在所见的出土帛书、竹简来看,最早使用“无”字的是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郭店竹简里则不见“无”。而在马王堆帛书中,“无”字又频繁出现。这情况,有多少是抄手的原因,有多少是学理上的演变,倒值得进一步研究。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无”:“无,奇字,無也。通于元者,虚无道也。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头一句好懂:“无”字是个奇怪的字,意思是“無”。下面麻烦就来了,“通于元者,虚无道也”,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无”的字形,就是把“元”字的一撇往上“通”。“元”的意思本是“开始”,从开始再往上通,就到了开始的开始,即“虚无”或“道”的地方。下面引述王育的话,把这层意思进一步神化。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天屈西北是当时的天文观念。那时人们认为,天的西北方是个黑洞,日月星辰转到那儿就掉下去了。第二天出来的,是全新的一套。王育用它来解释“无”的字形,说“无”字不是随随便便画出来的,它是把“天”字的西北角(古人习惯以坐北面南定方位)屈了一下而形成的。这就意味着,“无”字具有神圣性。它的来头不简单,是天象的象征。于是乎,“无”字就有了绝对性,不能小看。
至此,我们一共解说了三个“无”字。大家在阅读古代文献时,一定要将它们分辨清楚。比如《老子》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道家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有生于无”的“无”,究竟是哪一个“无”。为此,就需要弄明白它的原意,而不能简单地根据后人的刻本。魏晋时代,有“崇有”,有“贵无”。我们就要搞清楚“贵无”的“无”是哪种意义上的“无”。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高僧谈“空”也谈“无”。他们的“无”,是三个“无”字里面的哪一个?是相对的“亡”,是绝对的“无”,还是那个“虚而不无,实而不有”的“無”呢?如果分辨不清,就很难理解中国哲学。“无”的确有三种字形,每种形式各有自己的内涵意义;而且这三种意思出现的顺序跟人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先是跟“有”相对的“亡”,然后是比“有”还“有”的“無”,最后才是不与“有”相对的,绝对的“无”。它们出现的顺序是如此地合乎规律,因此,我们在研读古代文献时,也要合乎规律地去认识。
另外,研究中国哲学的人,都会在道教文献中碰到“炁”(qì)这个字。我们需要说明一下,这个字经常被错写成“无”字底下加四点。实际上并没有“无”加四点这个字,但是很多抄本都把“炁”写成那样。大家阅读道教文献时,如果碰到“无”字底下加四点,可以径直把它改成“炁”。“炁”字跟我们讲的“无”没有关系。道教思想中的“无”,是第二个“无”,即十二笔的繁体字“無”。第三个“无”字经常被错与“炁”联系起来。(www.xing528.com)
2.谈玄:作为众妙之门的漩涡
“玄”是道家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关于“玄”,历来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解释。现在,随便翻开一本字典,你就会发现,“玄”至少有三种不同的义项。最简单的意思是“幽”,幽远,就是玄妙的意思。另外,“玄”还被解释为黑颜色,准确地说是黑里透红的颜色。更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解释:“玄”就是道家所讲的“天道”。各种字典里一般至少有这样三种定义:玄妙、黑颜色、天道。这三层意思现在都在使用,我们也会时常碰到。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玄”的最基本的,最早的涵义是什么?这种意思是如何派生出道家思想以及其他一些观念来的?
2.1“玄”的字形与涵义
我们先看《说文解字》对“玄”字的解释:“,幽远也;象幽,而∧覆之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上面是一个盖儿∧,覆之;下面是一个绞丝(幺),象小孩儿初生的样子。很小很小,而且还在盖子底下,让外面的人猜不透它到底是什么,这就叫作“玄”。《说文》还收录了一个古文“玄”字,像是烤羊肉串的形状。但是,它没有解释为什么古文“玄”字写成这样。
甲骨文中的“玄”字,有的写成“”,仿佛是一个螺丝钉在往下钻,下面好像还有钻头。郭沫若先生对这个字有个解释。他说:“即玄字,乃镟之初文,象形。……镟主旋运,眩晕之病亦以旋运为其特征。眩晕则头昏目黑,故玄转为昏黑之意。”郭老所说的“镟”,是一种钻一类的手工工具,像“”的字形。因此,就是镟的初文。这种解释,恐怕不符合历史事实。镟字从旋,旋转的“旋”,恐怕跟“玄”在字形上没有相似或繁简的关系。“旋”的左边连同右边上半,是一个字根。旗子类的字多从它,如旗、旌、旄、旆等。旋字的右下半部是“疋”,表示走动。合起来,整个“旋”字就是表示围绕旗杆走动,在旋转,有点像绕着敖包在活动一样。什么叫敖包?如果你到过西藏和内蒙古,就会看到。敖包就是把石头堆起来,在上面插许多小旗子,用作举行各种活动的地方。“旋”字就像是绕着敖包在旋转的画面。它在字形上,跟那个像螺丝钉一样的“玄”字没有任何关系。
虽然字形上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字义上,未必没有瓜葛。“玄”字确实有旋转的意思;只不过与金属镟无关,倒是与水之漩有不解之缘。
一个证据就是“泫”字,水旁加一个“玄”。现在楷书里还有这个字。“泫”表示水滴下垂,也表示黑色、浑浊,从水从玄。“泫”的结构,使人想起另外一些字,如:暮、蓆等。拿“暮”字来说,“莫”字下面放个“日”。“莫”已经有个太阳了。上下都是草,中间是太阳,本来就表示太阳掉在草里面,到了傍晚。而我们现在的“莫”字,在下面又加了个太阳,写成“暮”。不加“日”字,已经是“莫”了;后来为了强调这个字的确与太阳有关,就又加了个“日”字。“泫”字也是这样。不带水的玄字,本来说的就是水的事,后来又加了三点水,来强调和水的关系。再如“蓆”字。我给床上铺一张蓆。“席”字本来没有草字头,为了表示这是草做的,就加上了草字头。尽管有些多余,但是已经加上了,大家也就这样用了,也许可以把事情表达得更明确一点。
我们再看一个字:兹,两个“玄”字并列在一起。请注意,它不是“兹”。“兹”是草字头,而它是两个“玄”字放一起。这个字儿很少用,但确实有,意思就是黑、浑,表示水被搅浑了。《左传·哀公八年》说:“何故使吾水兹。”你干嘛把我的水搅浑了?用两个“玄”并列在一起表示水浑,可能是觉得一个“玄”还不够浑。不管怎样,“玄”字跟水有关是无疑的了。
2.2考古发现中彰显的“玄”字涵义
下面,我再向大家展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玄与水有关,帮助大家把“玄”的意思搞清楚。我想先说说一批出土的远古材料。
在湖北与四川交界的地方,有个京山县。京山县有个叫屈家岭的山村。1955年,屈家岭修水库的时候,挖出来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其中有一种器物的数量特别多,大大超出了常规的范围,非常奇怪。这种器物是纺锤,就是纺线用的锤,用陶土制成,形状扁平,比银元稍厚、略小,中心有孔,是可以旋转的手工工具。在远古时代,人们要把羊毛之类的纤维连接成线,必须使用它。现在,城市里已经看不到纺锤了,或许在一些偏远的山村还有。屈家岭出土的纺锤年代极早,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纺锤上面画有花纹,而且所有花纹都是用红颜色的涂料画的,共有18种:
所有花纹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辐射开去,或者说,周围的花纹都围绕这个中心呈现辐射状态。这些画在纺锤上的图形,在纺锤使用时,会给人以流水漩涡的感觉,并联想出许多神奇的观念来。
屈家岭纺锤彩饰(采自《湖北京山、天门考古发掘简报》,载《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
大家都知道,河道中的流水由于地貌、流速、流量等原因,常常会出现漩涡,即,流水在一个地方转圈。有时候,这个漩涡转得很深很急,水面上的漂浮物——小自茅草,大至舟楫,都会被裹挟着转进水底,然后到下游某个地方再重新浮出水面。于是乎,在上古人看来,旋涡就是一个非常玄妙的所在。
人们在生存得以维持以后,难免要想,这千姿百态的天地万物,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消失以后又跑到哪儿去了?这是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的大问题,也是人类社会的老问题。对此,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其中的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归于水。中国人这样想,希腊人这样想,印度人也这样想。印度的“四大”中有水;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而在中国的五行中,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水。这说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万物是从水底下出来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只有水底下的东西,是人们不清楚的。地面上的,人们不但可以看清楚,甚至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改变它一下。但是,对于水里面的东西,人们就不知其所以然了。也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把各种想要知道的东西都推给它,设想水下是世界本源之所在。因此,孙悟空借宝不去天上,而是到海底龙宫。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但是其背后隐藏有深刻的哲学思想。一定有某种观念影响了作者,让他把水看成很玄妙的东西,认为它是天道之所在,万物源泉之所在。这种思想在远古人,特别是那些生活于水边的远古人中,比较容易形成。事实上,当人们看到水面上漂浮的草被卷进漩涡里消失了,就会产生万物归于水的想法;当草又从别的地方冒出来,就会产生万物生于水的观点。由这个很简单的现象,就会产生此种观念,即而形成对水的崇拜。
因为崇拜水,自然就会用各种办法来尊敬水、刻画水,表示跟水的亲近。怎么来表示水呢?这是个大难题。我现在请你画水。你是画一条河呢,还是画一片海?可能你也不知道该画成圆的,还是方的。尽管水是实在的东西,但是它很难被表现出来。水没有形状,它以容纳自己的东西的形状为形状。放在圆的杯子里,它是圆的;放在方的杯子里,它是方的;放在河里,它是一条线;放在湖里,它是一大片。到底怎么样来表示水,才能抓住要领得其神韵呢?屈家岭的纺锤,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启示。我认为,这些纺锤上画的花纹,就是为了获得一种人造漩涡的视觉效果,以满足某种心灵上的需求。它实际上是用漩涡来表示水。何以见得?你且把这些图形贴在一个圆片上,中间弄个眼,插根木棒,转起来试试看。只要俯视这些转动的图,就会发现,它们与漩涡极为相似。
至于纺锤上的花纹被加上红颜色,那是为了表示神圣。红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太阳的颜色,用红色来涂抹物件,表示这不是一般东西,而是被崇拜的对象。周口店北京人的洞穴里,就有用红色矿物粉末装饰物件的痕迹。道理是一样的。
知道了纺锤的神圣性,也就容易理解纺锤数量超多的原因了。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有成百个纺锤在同一个地方窖藏。纺锤这东西是个简单的手工工具。对于使用者来说,以用得顺手为方便,不以量多为满足。因而,一个家庭妇女,有两三个纺锤也就足够用了。不会好几百个放在一起。另外,家庭妇女也没有必要给纺锤涂上神圣的红颜色;况且她也不敢这样做,因为红颜色是不能随便用的。所以,大量画有红色漩涡状花纹的纺锤的出土,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我设想,所谓“玄”,其实就是漩涡。玄”的字形就是漩涡的剖面图,一圈一圈地漩下去。用漩涡来表示水,可以把水的神秘性或神圣性显示出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祖先的杰作。
中华民族的传统纹样中有一种涡纹,就是图案化了的漩涡或玄字。在某些地方,这种涡纹被设计得十分美观,十分神圣。譬如这一幅:
江苏省吴江同里镇某桥桥心石涡纹图
它是我从江苏省吴江同里镇一座桥的桥板上描下来的。中间是一个漩涡,周围是六个浪头,向中间旋转下去,装饰性很强。后来,我在江苏嘉定县的另一座桥上也看到类似的图案。纹饰稍微不同,但基本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六个浪头向中间旋下去。这种图案被放在桥面上,而且它的形状本来就是水的漩涡,所以当然跟水有关系。在我看来,把屈家岭纺锤上的花纹动态化之后,就会出现类似的图案。如果再简单化、明朗化,就是这种现在在韩国和日本还常常看到的图案:
这个图案在韩国最多。它特别被画成三个浪头,放在大鼓上。如果到日本,则会看到这种图形:
它在日本被叫作“巴”。为什么叫“巴”呢?刚才我说过,屈家岭就在四川和湖北交界的地方,那里古时被称作“巴”,那里的人则被称为“巴人”。古代巴国一直延伸到洞庭湖一带。《山海经》里面说,“巴”是一种蛇样的怪兽,能吞下大象,吃了之后三年,才把骨头吐出来。吐出来的骨头就形成了洞庭湖中的一座山。对于“巴”这种怪兽,日本有一种补充的说法,说“巴”有个特点,喜欢用自己的嘴咬自己的尾巴。因为总也咬不着,所以就转起来,形成了图形中的样子。这些传说确实很有趣,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些图形,其实不过都是漩涡的图案化。
在这类图案中,最为经典的当然还是“太极图”:
据说,“太极图”发明于宋代,但是我们没有材料加以证明。不过,太极图所包含的对立同一、运动发展的思想,应该古已有之。而它真正成为图形,恐怕是从屈家岭那儿一步步走过来的。
关于“玄”,我就谈到这里。《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就是天地万物。“之门”就是天地万物的来路和去路。寻找众妙之门,是各种宇宙论的使命。《老子》认为,众妙之门就是“玄”,而且还“玄之又玄”。我现在把它往前推进一步:玄就是漩涡,漩涡就是众妙之门。这一思想起源甚早,流传甚广,时至今日,地至海外,都还留有遗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