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裴秀地图与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的地名

裴秀地图与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的地名

时间:2024-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水经注》引录的“华泉,地名,即华不注山下泉水也”,即为典型释例之一。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北魏时人。《水经注》全书记录的地名达两万个左右,对其中的2400处作了渊源解释。所以说《水经注》成为当时地名渊源与地名沿革研究集大成的著作。这类研究在《水经注》中也有涉及,只是与地名渊源解释相对比较显得很薄弱。

裴秀地图与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的地名



  这一时期的地名记载与研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值得称道的有:

  (1)西晋时裴秀所编制的《禹贡地域图》。裴秀总结了地图绘制的工作经验,提出六项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编制了《禹贡地域图》。《晋书》记载地图内容时说:“今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陂〔xibei习杯〕泽,古之九州,及今之十六州郡国,县邑疆界乡陬〔zou邹〕,及古国盟会旧名,水陆径路,为地图十八篇。”(《晋书·裴秀传》)这可以说是包括许多古今地名的一本历史地图集。此外他还根据旧天下大图缩绘成比例尺约1:1500000的“地形方丈图”,使“王者可以不下堂而知四方也”(虞世南《北堂书钞》)。这幅图所依据的旧天下大图也有可能是裴秀所得蜀、吴等地的地图拼凑而成,据说是用缣80匹绘成,其图幅之大及所记地名之多,应该说是空前的。可惜这些图都未保存下来。裴秀担任朝廷要职,政务极忙,这些工作可能具体由他的助手京相璠〔fan凡〕承担。他除编制地图外,还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地名辞典《春秋地名》(或《春秋土地名》),该书对春秋地名的渊源作了不少客观解释,简明扼要,惜已失传,但仍可以从《春秋释例》及《水经注》等著述中窥其概貌。如《水经注》引录的“华泉,地名,即华不注山下泉水也”,即为典型释例之一。后来清人王谟从各书中辑录了数十条,收入其所编的《汉唐地理书钞》中。

  (2)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北魏时人。他父祖辈都在朝中担任要职,他曾随魏帝北巡。利用从政机会,得以“访渎搜渠”(即调查大小河流的意思)。因为他办事公正,不畏权势,遭到权贵们的忌恨,后来被派往不安定的地区工作,途中不幸遇害。郦道元热爱大自然,赞赏前人所说:“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所以决心补充前人桑钦所著《水经》的不足,因而撰写出他的不朽作品《水经注》一书。这本书不仅包括北魏范围内的大小水系,并且也叙述了南朝境域内的一些河流,远到今天的海南省,从中也反映出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水经注》全书记录的地名达两万个左右,对其中的2400处作了渊源解释。所以说《水经注》成为当时地名渊源与地名沿革研究集大成的著作。杭州大学陈桥驿教授按渊源性质,将这2400处地名归纳类分为24类:人物地名、史迹地名、故国地名、部族地名、方言地名、动物地名、植物地名、矿物地名、地形地名、土壤地名、天候地名、色泽地名、音响地名、方位地名、阴阳地名、形象地名、比喻地名、相关地名、对称地名、数字地名、词义地名、复合地名、神话地名、传讹地名等。由此可见,《水经注》对地名渊源的研究是相当深入具体的。就《水经注》的地名渊源研究内容来看,除郡县地名外,还涉及山川湖泽、井泉陂塘、津渡桥梁、关塞道路、宫殿楼阁、寺观陵墓、城邑乡镇、亭里村墟地名。

  地名研究除追溯地名来源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地名在历史上的变迁和发展,作地名的动态研究。这类研究在《水经注》中也有涉及,只是与地名渊源解释相对比较显得很薄弱。如《水经注·渭水》记华阴县:

  春秋之阴晋也。秦惠王五年,改曰宁秦;汉高帝八年,更名华阴;王莽之华坛也。

  华阴县自春秋至西汉末年500余年间的地名沿革变化,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水经注》还总结了郡名的地名命名规律:

  凡郡,或以列国,陈、鲁、齐、吴是也;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或以山陵,太山、山阳是也;或以川泉,西河、河东是也;或以所出,金城城下得金,酒泉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雁门雁之所育是也;或以号令,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山,因名会稽是也。

  同时,郦道元还总结出了“因山以表名”,“借水以取名”;“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称”;“以物象受名”、“以物色受名”等地名命名原则,探讨了地名的读音及书写等问题。


(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