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屋面诸作
苏北现存传统建筑在修建时代上均为明清以后,在屋面形式上以硬山为主。除淮安府衙大堂、二堂为悬山屋面外,民居中的砖屋面未见悬山,但传统上的草顶土墙房屋为防止雨水冲刷墙面均为悬山,现在赣榆一带尚有遗存。攒尖顶屋面多用于塔及各类亭子,卷棚顶、盝顶、盔顶等实例也仅见于极少数园林建筑。歇山屋面在苏北的寺庙、文庙等公共建筑和园林中较为常用,在民居中也有一定数量。由于本书是在对苏北传统建筑匠师和大量建筑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传统建筑技艺,所以屋面部分以对硬山屋面的讨论为主,兼及部分歇山屋面的内容。
第一节 屋面曲面的形成:坡度、提栈、生起
1.坡度和提栈
屋面沿横剖面方向的坡度,在南通、泰兴等地称“水线”,是屋面形象的首要因素。在苏北各地的传统民间建筑(主要是民居)中,首先存在着屋面是否有举折或举架的区别,即屋面横剖面是一根直线还是折线的区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讨论的屋面横剖面以各架椽子连线为准,而主要不是指经过苫背调整后的瓦线。在时间上指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传统民间建筑,因为1960年代以后苏北全境除南通部分地区外,所有的新建建筑均不作举折和举架。
在本书第六章划分的苏北四个传统建筑技艺分区中,徐海区、两淮区的传统民间建筑绝大多数没有举折和举架。在徐海区,即以三角梁架体系的地区中,由于大斜梁的存在,决定了屋面是一根直线,即没有举折和举架。而且这种古老的斜梁传统也影响了徐海区内和两淮区内使用正交梁架的建筑,绝大多数也没有举折和举架。其中徐海区的核心地区徐州的大木梁架本身的坡度(起架)约30~35度,两淮区的核心地区淮安的民居小瓦房坡度一般都是六分半,即约33度(图3.1~图3.4)。
在维扬区和通泰区内,则普遍存在着举折和举架的传统。但根据传统匠师习用的屋面曲线的确定方法,二者还存在着举折和举架的区别。通泰区的南通、海安、东台等地是按通进深先确定屋面总高,然后再进行举折。屋面总高的确定南通工匠按传统老话“加三提脊”,即屋面总高相当于进深的1/3(南通地区举架比较小的是早期的,清以后的较陡)。海安工匠一般平瓦(机瓦)用二五(正脊高度是通进深的25%)、二八、三提,小瓦(蝴蝶瓦)用三提至三三提,草房用三五至三八提。东台屋面坡度要小一些,工匠一般按瓦房1∶3、1∶3.3;草房1∶2.8、1∶2.5控制坡度(称“槽势”)。在屋面总高确定后,自檐柱头至脊柱头做一直线,然后再从上到下进行跌架(海安称“跌槽”,即宋式举折之“折”,或为又一古法遗存之证)。南通老话“跌金不跌步”,即金柱跌,而步柱不跌。但在近代实际操作中,步柱也跌2~3厘米,但跌的远比金柱5厘米少。所以,从室内看起来脊步坡度有突然变陡的感觉。海安以脊檩和檐檩不动,若五架屋则金檩(当地称“二梁”)跌寸半(即一寸半);若七架则金檩跌一寸后,步檩再跌半寸;九架则上下金檩均跌一寸(称“接二降一寸”),步檩再跌半寸(图3.5)。东台俗信槽势有“旺财”之意(泰兴、盐城等地方言称下凹曲线为“旺”),一般跌槽一寸余,同时檐柱的高度向上提,称“翘”,翘的目的一是旺财,二利于采光,一般也一寸左右,有“衣不争寸,木不争分”之说。泰兴等地做法也大致是举折的做法。
图3.1 徐州户部山民居屋面
图3.2 宿迁新盛街民居屋面
图3.3 淮安周恩来故居屋面
图3.4 连云港碧霞宫三圣殿屋面
图3.5 海安跌槽图
维扬区的核心地区扬州则采用举架做法。举架最重要的是起架(即檐椽的举架),扬州地区雨水多,一般五五举至六举。对民居而言,无飞椽一般为五至五五举,有飞椽五五至六举。民居脊步举架不超过八,一般七至七五举。普通七架梁房屋的举架从下至上为五五举、六举、七举,所以实际观察屋架一般越向上举架增幅越大,脊步增幅似乎突变(图3.6)。举架完成后,扬州工匠在举架的基础上,还以跌槽大小进行复核以控制屋面曲线。复核跌槽的方法是从脊到椽头拉一根直线,举架后形成的曲线和该直线之间最大的竖向距离就是跌槽,七架民居的跌槽一般控制在10~15厘米,所以实际举架数也完全可以采用六二举等一些不规则数字,关键是屋面曲线要美观。扬州复核跌槽的方法虽然不同于举折的逐架计算跌槽,但至少可以证明举架受到更古老的举折影响。扬州地区的马头墙不论多高,其坡面举架都为五至六举,不能过大。
图3.6 扬州举架图
2.生起和屋脊曲线
在苏北各地的传统建筑技艺中,还有类似于宋式“生起”的古老做法,而且这种做法并不受到举折、举架与否的影响,广泛分布于南通、海安、淮安、徐州。
南通地区山面梁架(当地称排架)各柱均要高于相应的明间梁架各柱,当地称“撑(工匠读若‘掌’)山”、“撑檐”。所谓“撑山”是指山面的脊柱(当地称“山柱”)要比明间的脊柱高出12~15厘米。所谓“撑檐”是指山面的檐柱要高出明间檐柱3~5厘米(南通古谚有“撑山不撑檐”一说,即各间的檐柱等高,檐口呈直线。但后代部分工匠认为檐口直线在透视时有两端低垂的不良感觉,所以山面的檐柱往往也要高于明间的檐柱)。山面排架脊柱、檐柱之间的各柱相应撑高,以形成优美的山墙曲线为准,同时房间檩条就微微向山墙斜起。因屋檐有下垂之弊,实际操作是檐也要撑一些,否则当面阔三间以上时,一般认为只有山墙排架撑山撑檐,其余不撑,但也有各排架依次生起的一说。撑山、撑檐之后,屋脊和檐口均明显起翘成优美曲线,屋脊比檐口曲度大,故山墙比明间屋面的水线(坡度)要大,一般到1/3.3,整个屋面成一个微凹的三维曲面(图3.7)。
图3.7 南通仁巷6号的屋面
海安有类似做法称为“提山”,即山面各柱比明间提约5厘米,若房间桁条两端相差较大,还可适当加大提山。由于提山幅度较小,且各柱相同,所以总体外观屋脊和檐口微微起翘不很明显,屋面是二维曲面。据工匠称从南通市北的九塘镇到如皋、海安大体一致。
淮安地区普遍用“抬山”,从明间向两侧,每间的梁架高度递增约两寸。所以屋脊成为中间低,两边高的凹曲线,即是抬山的结果。
徐州地区传统建筑(主要是民居)的正脊曲线成下凹弧线,这种曲线的形成也是由包括生起在内的三方面因素形成的。首先,两次间檩条本身上翘,山缝比明间缝高起10~15厘米,其次正脊墁灰垫高,再加上瓦作本身的高差。由于徐州建筑大木梁架本身的坡度较大(30~35度),加上山柱提高以及苫背和铺瓦时提高的坡度,所以徐州的建筑外观坡度陡峭。
第二节 椽子和椽花
椽子是承受屋面均布荷载,并传递给檩条的屋面主要木构件,所以椽子的使用与否即形式与屋面基层的密切关系。凡屋面基层为望砖、望板,则椽子即为必不可少之构件,而连云港、盐城北部地区大量使用望笆、望席的传统建筑中,椽子就可有可无,农村的简陋民房就完全不用椽子或以竹竿、芦苇棍等代替椽子的作用。
1.椽子的种类及组合规律
从椽子的位置看,椽子分檐椽、飞椽和用于歇山建筑的甩网椽、用于卷棚屋面的罗锅椽和用于轩廊下的轩椽。苏北传统建筑中,使用飞椽(连云港称“护椽”)的多是公共建筑及城镇大户人家的住宅,在普通民宅中,即使使用出檐较大并使用挑檐檩,也只用檐椽而很少用飞椽,仅宿迁一地建筑绝大多数均使用飞椽。苏北使用罗锅椽主要在民居中的花厅、书房以及园林中的轩、榭等室内作卷棚(回顶)的建筑的两脊桁间,但绝大多数是一种类似轩的室内装修做法,其上仍作草架檩、草架椽然后铺瓦,所以瓦屋面并不受罗锅椽的影响作卷棚,而是一般的人字屋面(图3.8)。轩椽的形式根据轩的剖面曲线而变化,但不外是直椽和拱起或凹下的弧线椽的组合(图3.9)。在南通地区部分明代或清早期的大户人家门屋建筑中,有一种特殊的檐椽,其外端向上作弧线弯起,当地称“翘椽”。翘椽是一根大整料开出,并非用直椽作弯,其作用类似于檐椽加飞椽的组合(图3.10)。
图3.8 泰州乔园之绠汲堂
引自潘谷西.江南理景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图3.9 扬州个园复杂的轩椽
图3.10 南通关帝庙22号门屋翘椽
椽子从断面上分主要有扁椽(方椽)、元宝椽(南通、扬州称“荷包椽”)、半圆椽(海安称“碗儿椽”)三种形式(图3.11),此外还有用于附属建筑和草顶建筑的加工粗糙、或方或圆断面很小的杂木棍椽子(南通称“杂棍”)。一般而言,传统扁椽的常用断面约6厘米×9厘米,用圆料开出、费工费料,所以级别较高,一般用于庙宇及民居中的重要厅堂的正身椽和檐椽,民居中的飞椽和轩椽绝大多数为扁椽。元宝椽是用圆整料刨去上皮约1/4,级别也较高,多用于庙宇和厅堂作正身椽和檐椽。半圆椽为圆料一剖两用,较为经济,所以使用范围最广。在椽子的组合方式上,苏北一般建筑均是檐椽用元宝椽或半圆椽,而飞椽、轩椽用方椽,有的建筑明间用等级较高的方椽或元宝椽,而房间用次等的半圆椽。连云港地区比较特别,其正身椽子一般都用4厘米×6厘米的小方椽,底面抹小圆角,檐椽和飞椽也都用小方椽。
图3.11 三种椽的断面
2.椽长及档距
苏北多数地区对椽子的根数和位置均有不同的讲究。徐州俗信椽数不能成单以免“一子单传”,并且椽子不能正压在梁中缝上,否则即构成“扰梁”而不吉利。扬州恰恰相反,每个房间的椽子数只能逢单,因为要避鲁班乳名“双子”之讳,否则认为房子容易倒塌。在海安一带,椽子也必须成双,工匠一般控制椽档数(南通称“椽豁”,同《营造法原》)为单数,如一般明间面阔一丈四六用19档(档距约24厘米),一丈六六用21档(档距约25厘米),房间一般用17档。档距即是开间除以档数,并无统一规定。若开间和当数凑巧,即椽档距恰好等于望砖长度,则望砖间缝隙很小,称为“满档”,若否,则称“稀档”。
椽子一般每步用一根,正身椽长即为檩距乘以屋面坡度的斜长,一般民居在1.2~1.5米之间,檐椽再加出檐的斜长。但在连云港等地,若木料较长而檩距较小,也可以一根椽子横跨数个檩距,甚至可以一根到底。
3.椽身收分、椽头砍杀、截断方式及封檐板
苏北各地在椽头收分和截断方式上各有不同,而且在同一地区也往往有多种做法,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可以寻出一些规律。
在扬州及其周边的兴化、姜堰等地,不管檐椽、飞椽一般椽身均不作收分,椽头也不作砍杀,而直接竖直(指垂直于地平面)截断,不用封檐板。轩内用扁方椽,有椽闸板和封檐板(图3.12)。这一地区的翼角椽子做法更是别具一格,翼角椽下皮均做琴面状弧线,当地称“指甲圆”。甩网椽由内向外断面渐次放大,一般增幅2毫米一根(当地称“一米粒”),到紧靠角梁的1#椽断面最大,1#椽必须不出老角梁,即位置和角度应与老角梁基本一致。而所有翼角椽、飞椽头均沿檐口曲线竖直截下,形成锐利的椽端斜断面,当地称“象牙椽”,而整个翼角椽子的做法有工匠称为“扫檐”做法(图3.13)。
图3.12 扬州个园正身椽子
图3.13 扬州个园的翼角椽
在南通、泰兴、江都、大丰、东台、盐城等地,城镇民居均有着做封檐板的传统,封檐板的两端和中间通常会有雕刻,但农村民居不用封檐板。檐椽的椽身一般都没有收分,不管有否飞椽和封檐板,椽头均竖直截断。飞椽的椽身也没有收分,竖直截断,但如果不用封檐板,则飞椽头必须要做砍杀(图3.14)。上文提到的南通的门屋用翘椽时一般必不用封檐板,由于身兼檐椽和飞椽双重角色,所以也必须做砍杀。如果用封檐板,则椽头一般不需做砍杀。
图3.14 南通的关帝庙巷11号檐椽、飞椽
宿迁、徐州、连云港及盐城北部地区,一般均不做封檐板。徐州、宿迁、连云港等地的檐椽、飞椽的椽头多数是垂直于椽身方向截断。檐椽的椽身一般不收分,但飞椽的椽身则明显向前逐渐收细。在椽头砍杀方面,徐州、宿迁地区檐椽椽头一般不砍杀而飞椽椽头砍杀明显,而连云港则檐椽、飞椽椽头都有明显的砍杀(图3.15、图3.16)。宿迁地区的檐下木构做法有一个不同于其他任何地区的明显特征,即在檐椽的椽头用类似封檐板的构件,而飞椽椽头反而不用封檐板,似乎将其他地区惯用的封檐板从飞椽头移至檐椽头(图3.17)。
图3.15 徐州户部山民居檐椽飞椽
图3.16 连云港海州蒋宅檐椽飞椽
图3.17 宿迁极乐庵檐椽飞椽
淮安则表现出过渡的特征,多数檐椽竖直截断,而飞椽垂直截断(图3.18)。在椽身收杀和砍杀方面,以及是否使用封檐板方面也表现出各种做法并存,没有主流做法。但在淮安北锅铁巷等处的两处内梁架简单而檐下装饰丰富的民居中,发现有椽底面刻线的做法,为他地所未见(图3.19)。
图3.18 楚州秦焕故居檐椽飞椽
图3.19 淮安驸马巷民居椽子
4.椽花板的使用和做法
“椽花板”是南通等地的称谓,指填塞椽与檩条之间空隙的构件,实际包括了《营造法原》所谓的“椽稳板”和“闸椽”。椽花的使用表现为明显的地域特征。苏北南部的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南部地区的城镇传统建筑一般都使用椽花(图3.20),而淮安(包括淮安市)、盐城市以北的地区则一律不用椽花。
图3.20 南通冯旗杆巷21号门屋椽花板
按南通匠师的说法,椽花有“真假”之分,真椽花类似《营造法原》所谓的“椽稳板”,为一连续构件,但不同于苏州做法直立于檩上,而是斜置于檩上,朝向主要的观看面。假椽花即“闸椽”,直立于檩上,每椽豁间一块(图3.21)。无论真假椽花,椽花板和檩条之间均是用竹钉(两头尖的竹梢)连接。先在檩上皮和椽花板的下皮分别钻眼,将竹钉栽于檩上钻眼内,然后将椽花板的钻眼对准竹钉钉牢。苏北地区所见的椽花板,绝大多数都是属于真椽花,而假椽花通常用于有飞椽建筑的小连檐上方。
图3.21 真假椽花
椽花板的使用规则分“一椽两花”和“一椽一花”。所谓“一椽两花”,即每根椽子的两头均做椽花板,也即每个檩条的两边均有椽花填缝。一椽两花是最考究的做法,制作困难,所以绝大多数建筑均做一椽一花,即椽子只有一端用椽花。“头停椽”(按苏州称呼)一般上端用椽花斜向地面,所以脊檩两侧就均有椽花,扬州称“元宝花”。“花架椽”(苏州称谓)一般下端用椽花斜向地面,檐椽一般在下部,檐檩上方用椽花,所以步檩、檐檩向室内一侧均有椽花。这就是扬州所谓“七梁五垫三道花”之“三道花”,即脊檩、步檩、檐檩用椽花。如果有前后出檐,则一般出檐的檐檩和有廊的步檩外侧都用椽花斜向地面。对于要求不高的普通民宅,可以仅在脊檩和檐檩下用椽花,农村住宅甚至完全不用椽花(图3.22)。
图3.22 扬州国庆路民宅椽花板
椽花的制作安装方法有两种。南通地区是先钉椽子,然后根据椽豁制作通长的椽花,用竹钉钉于檩上。椽头不开槽,所以椽花要做到严丝合缝,必须开口十分精确。而海安地区是先制作椽花,然后钉椽,椽花板的椽口断面做成三角形,然后钉椽子,椽花位置的椽身两侧挖出三角形的槽口约5毫米深,但椽底不挖,使椽身卡入椽花板,由于有槽缝的存在,所以椽花开口尺寸可以有一定的余地,制作相对方便(图3.23)。
图3.23 海安椽花安装示意图
第三节 屋面基层做法
椽子之上即为屋望层。综合苏北各地传统建筑做法,屋望从材料上分可以分为望砖、望板、芦苇帐和望笆(席)、柴把望等四种。
1.望砖
望砖是苏北全境城镇传统建筑最常用的室内屋望材料,而乡村有条件的传统瓦房也均使用望砖屋望,极少数传统建筑在出檐部分也使用望砖。传统建筑的望砖尺寸在海安所见长约22.5~23厘米,宽约10.5厘米,厚约1.5厘米。在扬州个园维修工地所用的旧望砖尺寸长约21厘米,宽约11厘米,厚约1.5厘米。望砖长向两端直接搁置于两根平行的椽子之间,所以望砖长度一般等于或略小于椽档宽度,海安分别称之为“满档”和“稀档”。铺望砖时一般先铺上面望砖以备做脊,脊做完后再从下到上,从中间向两边铺望砖(图3.24)。如若屋面长度不凑巧以至最后剩下缝隙,则以与望砖同厚的木条补缝。为室内美观及防水需要,望砖间需勾抹白灰。椽子上铺望砖,望砖下皮刷青灰,打白线。
图3.24 海安漕运总督府工地
由于望砖自重较大且和椽子之间没有钉、榫、黏结等任何固定措施,所以必须在铺望之前先在椽、檩之上钉防止望砖下滑的木构件,包括“连檐”、“里口木”和“挡望”。连檐(南通称“廊檐”、海安称“连檐”、盐城和东台称“撩檐”)是钉于最外沿椽头(檐椽或飞椽头)上的扁方形通长木料,与《营造法原》之“连檐”概念相当,厚度为一望砖厚。而当使用飞椽时,在檐椽头上、飞椽下也有一同样的构件,也可称连檐,或二者分别称“大连檐”、“小连檐”。用小连檐的,通常在小连檐和飞椽之间的空当里填闸椽(称“假椽花”,参见图3.14)。扬州、南通等地也有小连檐和闸椽连做为里口木的做法。挡望亦为厚同一望砖的通长木构件,断面扁方,钉于各架檩条上以防止望砖下滑(图3.24)。连檐、里口木、挡望的功能除了拉结椽子为一个整体以外,主要的功能就是防止望砖下滑。一般连檐在各地城乡用望砖的房屋中均必不可少,而挡望则根据屋面进深可多可少,东台一般七架屋在金檩和步檩上用挡望,也可以在除脊檩外的每根檩条上均用挡望,而农村普通的五架梁房屋则可以完全不用。
2.望板
木望板在苏北全境城镇的传统建筑中普遍使用于出檐部分的檐椽和飞椽之上,尤以飞椽之上绝大多数都用望板,因其自重较轻故可以减轻出檐的总重量防止屋檐倾覆。苏北城镇中极其考究的传统建筑也有在室内全部用木望板的做法,但实例中相当少见(图3.25)。望板钉于椽子或檩条之上,有横、竖两种铺法。横铺是望板长向垂直于椽子,跨数根椽子一块。竖铺是望板长向平行于椽子,宽度等于椽档距,长度一般与椽子等长。当不使用木椽时望板直接竖铺于檩条上,其长度与斜向檩距等长。
图3.25 赣榆二道街某宅望板
3.芦苇帐、望笆和望席
芦苇帐、望笆和望席是同一种类型的屋望做法,前二者普遍用于连云港、盐城沿海各地农村住宅,后者范围则不拘于沿海,三种在城市中均属于比较简陋的做法。东台农村一般较少用望砖、望板,而用“芦苇帐”。芦苇帐是一种用海柴(长在海边盐碱地上的一种或几种类似细芦苇的草,射阳叫柴铺子,也叫碱柴,其壁较厚,在沿海地区经常用于屋望和草顶屋面)编制的席子(图3.26)。一般明间用三块,次间各用两块,一共七块。明间中间的一块芦苇帐叫“圣望”,必须先上,一般做工最好,柴也最整齐。盐城以北直到连云港一带所称的“望笆”也与此类似(图3.27)。望席的做法也大致如此,只是材料为竹篾或稻草编成,所以在各地农村都有使用(图3.28)。较考究的人家在芦苇帐或望笆下照样用椽子,普通人家则不用椽子而直接盖于檩条之上。
图3.26 泰兴东河沿某宅望席
图3.27 射阳某宅望笆
图3.28 海州某宅望席
4.柴把望
柴把望以连云港、盐城北部一带较为常见。柴把望也是用海柴为屋面材料,但做法和芦苇帐、望笆、望席不同,以海柴扎成直径50~60厘米的柴把(响水等地称“柴子”亦类此),直接铺于檩上(图3.29)。有些甚至不捆扎,把海柴弄齐后就铺。捆扎过的柴把望比望笆等要牢固,但柴把笆和望笆一样均容易生虫、落灰,所以较考究的人家会在望笆或柴把望下用灰泥抹面以使室内清洁、明亮、美观,连云港称“糜望”。糜望一般用麦糠泥,即黄泥和麦糠(麦壳和碎麦秸秆)按体积比6∶4拌和,稍好的用反手灰(石灰拌泥和麦糠),考究的再用纯白灰刮一层。一般糜望的厚度在2厘米左右(图3.30)。
图3.29 响水灌河路北某宅柴把望
图3.30 灌云西长街某宅糜望
第四节 屋面瓦作
在传统上,苏北农村以土墙草顶的简陋房屋居多,而城镇民间建筑均用小青瓦屋面,各地或称“蝴蝶瓦”、“阴阳瓦”、“仰合瓦”。小青瓦分仰瓦(或称底瓦)和盖瓦(或称合瓦、扣瓦)。在连云港、盐城等地还有一种当地称“翻鸡毛瓦”的传统做法,只用小青瓦仰瓦,而不用盖瓦(图3.31)。苏北在民国年间开始出现少量长方形的大瓦,即今日俗称的“洋瓦”。从本书调研结果看,苏北现存传统民居基本上都是小青瓦屋面,所以本章屋面瓦作以小青瓦为主。(www.xing528.com)
图3.31 连云港建国路翻鸡毛瓦屋面
1.苫背层
瓦屋面和望层之间的黏结层即苫背(“苫”读若“先”)在苏北称“泥背”,制作苫背是传统的瓦屋面建筑重要的一道工序,一般俗称“上泥”或“拉泥”。在苏北大部分地区,传统的苫背材料是泥,即用黏土即黄泥作为黏结层。在连云港及盐城北部地区用望笆、柴把望的传统建筑多用2~3厘米厚的麦糠泥,即黄泥和麦糠(麦壳和碎麦秸秆)按体积比6∶4拌和。泥背覆盖于屋望之上,首先起到黏结瓦面和屋望的黏结层作用,同时也有保温和部分防水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通过苫背的厚薄调整望砖面或望板面的折线为一优美的屋面曲线,所以工匠一般均很注意泥背曲线。对于屋面有举折和举架的地区,泥背厚度往往不均匀,中间跌槽处一般厚达5~10厘米,而檐口及屋脊处薄至2~3厘米。因保温的需要,对于望砖、望板屋面而言,越向北即越冷的地区泥背越厚。
2.瓦屋面做法
在屋脊做好、屋望铺好之后,先做苫背层,然后开始铺瓦(响水称“贴瓦”,淮安、泰兴称“苫瓦”)。苏北所用小青瓦仰瓦尺寸较大,而盖瓦较小,根据对个园住宅维修工地的老瓦件实测,仰瓦尺寸为(20厘米×17.5厘米×17.5厘米),盖瓦尺寸为(18厘米×17厘米×13厘米)。铺瓦一般从下向上,先铺檐口勾滴瓦件或扇面瓦头,然后再由下向上、由中间向两边铺瓦,先铺底瓦,再铺盖瓦。底瓦小头在下,大头在上,一般“压六露四”,即下层底瓦被上层底瓦压住60%,露出40%,一般工匠习用露三指宽控制,根据个园工地实测底瓦露约7~9厘米。盖瓦相反,以大头在下、小头在上,一般露一指半宽,实测约3~4厘米。铺瓦用油泥(即黄泥),连云港等地用黄泥掺麦糠的“麦糠泥”,底瓦下和盖瓦下均需“坐泥”填实(图3.32)。为减轻屋面自重,南通、东台工匠在给大户人家盖瓦时有使用“稳把儿”做法。在仰瓦和仰瓦接头处加一条芦柴把压住仰瓦边,即称“稳把儿”,在稳把儿上再上泥盖盖瓦。扬州、泰州地方铺瓦叫“干擦瓦”,只有檐口铺瓦时瓦和瓦之间才带泥,其余瓦之间直接叠压,不带泥。而淮安以北地区铺瓦则全部带泥,以增加保暖性能。徐州一带铺瓦时必须底瓦居中,否则即构成不吉利的“穿心箭”。
图3.32 扬州个园铺瓦工地
3.檐口瓦件做法
檐口瓦件的施工是铺瓦的第一步,由于檐口位于屋面最下端,为防止下滑必须在瓦件之间以泥黏结,即必须带泥而不能干摆。在考究的大户人家的出檐的连檐上,需加“瓦口板”固定檐口瓦件。瓦口板是依瓦件大小及瓦垄的宽度,锯出起伏相近的波浪形瓦口,钉在连檐之上,并用铁搭和椽头拉牢。最外一层底瓦两端各锯一槽口卡入瓦口板内,如此既可防止下滑,且因瓦口板填满了瓦件间的空隙而显美观(图3.33)。
图3.33 南通冯旗杆巷26号松脱的瓦口
总体而言,苏北建筑屋面檐口的处理具有很高的统一性。一般而言,规格较高的全套檐口瓦件由滴水、勾头和花边组成。在苏北多数地区,底瓦端头的均称“滴水”,而盖瓦端头的类似官式建筑勾头的瓦件一般称“猫儿头”,因其上经常用类似猫脸的装饰(图3.34、图3.35)。在猫头之上还常有一块反翘向上的瓦件,南通称“花边”,徐州称“迎风花边”(图3.36、图3.37)。花边是苏北传统建筑常见的檐口瓦件,其正立面一般呈扁长扇面形,颇有宋式重唇板瓦的遗韵。有时也用滴水瓦倒扣在猫头之上,地位和作用类似花边。滴水和猫头的正立面外形一般接近弧线拼接的三角形,或者下部尖垂的椭圆形。在滴水、猫头和花边的正面一般均有烧制时模印的吉祥图案、花纹或文字图案,有着良好的寓意,而边缘一般均有掐瓣状的装饰。普通民宅在盖瓦的末端用石灰粉出扇面形,称“扇面”或“鬼脸”(图3.38),扇面的作用在于垫高檐口底瓦使坡度平缓,可以防止屋面下滑,有的也在扇面头用瓦件(图3.39)。
图3.34 盐城新街某宅檐口瓦件
图3.35 徐州户部山郑家大院檐口瓦件
图3.36 徐州民俗博物馆檐口瓦件
图3.37 南通冯旗杆巷21号仪檐口瓦件
图3.38 泰兴孙家祠民宅扇面瓦件
图3.39 南通冯旗杆巷18号扇面瓦件
此四种檐口做法互相组合,就可产生各种檐口做法,如只用滴水、猫头而不用花边;底瓦用滴水,盖瓦用扇面;或底瓦不用滴水,只微微挑出檐口,而盖瓦用扇面;最简单的民宅底瓦和盖瓦端头均不做处理,为防止下滑,或用两块盖瓦横着垫塞在最下一块盖瓦下面。
第五节 屋脊瓦作
盖屋顶中最重要的是做屋脊,俗称“做脊”。由于屋脊处于房屋的最高处,所以除了固有的保护脊檩、牢固屋面的功能性作用外,也有显示屋主身份地位、争奇斗美、避祸求吉的社会心理作用,所以扬州将“做脊”转音称为“做吉”(参见第一章第六节)。纵观整个苏北传统建筑,瓦屋面的屋脊形式、做法乃至名称、风俗可谓千变万化,但亦可总结出部分规律。
1.苏北屋脊的形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对于苏北传统的民间建筑而言,无论何地何种做法的屋脊,作者认为均可以按纵向位置分为脊头和脊身两个基本的构造部分。所谓脊头,即屋脊两个端头部分,或平直、或起翘,往往是屋脊最突出的装饰重点,也是一般区分屋脊种类的首要因素。如《营造法原》所称的甘蔗、雌毛、纹头、哺鸡、哺龙、鱼龙吻、龙吻等即是以脊头的特征来命名的样式。屋脊除脊头以外的部分就是脊身,脊身的正中部分又可称为脊中,一般也是屋脊的装饰重点。区分脊头和脊身对于认识苏北屋脊的形态及其形成原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北地区绝大多数建筑的屋脊外观均表现出中间低、两头高,但绝不可一概而论,其区别在于仅仅是脊头起翘,还是连脊身也起翘,这存在着构造上极大的差别。脊身起翘的因素一般有两个:一是梁架本身有生起,这种情况往往脊身曲度十分明显,而且曲度大小和梁架生起大小呈正比;二是通过屋脊的基座层即下文提到的灰座内部垫填砖瓦而导致翘曲,往往翘曲较小。
从作者的调研结果看,苏北传统建筑屋脊脊身曲度从大到小可以排序为南通、徐州、淮安、海安、宿迁(图3.40)。其中前四者都是梁架保存有生起古制的地区,虽然均同时采用灰背层垫高的手法,但其梁架的生起幅度却是导致脊身曲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宿迁当地人称梁架檩条绝不起翘,而是仅仅通过屋脊灰背垫起,所以其脊身曲度最小,作者认为是瓦作上受到周边淮安和徐州的影响所致。连云港、盐城北部地区的部分建筑脊身亦有微略的曲线,也可以认为是瓦作上受到徐州、淮安的影响所致。脊身最平的地区为扬州、泰州地区。
图3.40 宿迁新盛街民居屋脊
苏北各地屋脊的脊头均有不同程度的翘起,作者根据调研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脊身曲度大的地区脊头反而相对越简单平直。举例而言,徐州、南通、淮安地区脊身曲度最大,而不用专门的突起的脊头构件(兽头除外),脊头多以脊身的自然出挑,一般出挑深远,但并不作大幅度的起翘和刻意的装饰,颇有古意。而扬州、泰州、靖江、东台等地脊身平直,但一般均使用哺鸡、万卷书等专门的脊头瓦件,脊头出挑甚少且普遍以灰塑装饰(图3.41)。尤以靖江、姜堰、东台等地的大撑脚、燕尾等起翘的脊头做法为甚,高耸峻峭,几近直立,再辅以花篮、寿字、喜字等瓦花或望砖拼花,可谓十分醒目(图3.42、图3.43)。
图3.41 扬州汪氏小苑屋脊
图3.42 泰兴黄桥古风广场民居屋脊
图3.43 姜堰溱潼镇民俗博物馆仪门屋脊
由此可见,苏北传统建筑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崇高和“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飘逸的审美取向,但在具体的实现途径上各不相同。
2.“三段式”的通用构造模型
作者根据实际调研,从苏北各地千变万化的屋脊做法中归纳出了一个通用的三段式的构造模型:所有的屋脊做法均由灰座层、线砖层和盖顶层三个部分组成。
灰座层是屋脊的基座,淮安称“端水”、海安称“坐灰”、南通称“坐线”、东台称“脊桩”都大略等同于此。其做法均是首先以瓦或砖覆盖或填塞脊檩上底瓦和盖瓦之间的空隙,然后再在砖瓦外以灰抹平。其作用有四:一是保护脊檩和望层,二是嵌固压牢交会于脊部的屋面底瓦和盖瓦,三是通过垫加砖瓦调整出所需的屋脊曲线,四是在脊部尖顶上找出平面,为筑脊作准备。
线砖层是屋脊形象的主体,淮安称“线砖”、泰兴称“弦子”、徐州称“笆砖”。其做法一般均是用经砍制加工的望砖、青砖、瓦或成品脊砖铺砌于灰座层之上,形成层层平行的线脚或瓦花,是屋脊做法主要的变化所在,一般在层数的多寡、构造的繁简、立面的高低、用料的贵贱上反映建筑及其主人的地位和工匠的手艺,也是划分各种屋脊种类的重要依据。其作用主要是压住屋瓦以及下部的椽望,防止风的吸力破坏屋面,其次是寄托了主人和工匠对美观和吉祥的追求并展示予观者。
盖顶层是屋脊的最上层,其做法有采用站瓦、筒瓦和磨制半圆砖等三种,其中站瓦又分直立和斜立两种。其作用一是进一步增加屋脊的压重以防风,二是有部分防水的功能,此外也有部分美观和寄寓的功能。
根据这个三段式的通用构造模型,加上上文提到的脊头、脊身和脊中的构造,装饰手法的各种组合变化,即可以用来描述和比较苏北乃至全国各地的屋脊样式。
3.淮安地区的屋脊做法
淮安地区建筑分大瓦和小瓦即大式和小式做法,相应的屋脊也有大瓦屋脊和小瓦屋脊的区分。大瓦屋脊的做法和清官式“大黑活”做法相当接近,一般均用兽头瓦件,有虎头(兽头朝外)、鱼龙吻(朝内)、鳌头、大鸡头、小鸡头等多种。由于本书主要探讨地方传统技艺,所以对大瓦屋脊不作深入介绍,但楚州博物馆现存漕运总督府遗址上发掘的旧“鸡头”瓦兽弥足珍贵,特提出与诸君共赏(图3.44)。
图3.44 楚州博物馆馆藏脊兽
淮安传统民间建筑均采用小瓦屋脊,其做法可以大致分为小脊、大脊、板脊、亮脊四种(图3.45)。
图3.45 淮安周恩来故居脊头
小脊的做法最为简单,在竖向上仅有包括“端水”和“款瓦”两层。所谓“端水”,是指屋脊的脊座,首先在最上一层仰盖瓦上倒扣一层盖住搭接的瓦缝,盖瓦之下至脊檩上望层(一般是望砖)之间用碎砖瓦和灰填实。然后在盖瓦外抹灰使断面为长方形的“灰墩”(作者暂名),其上平铺两层望砖,每层前后各两块,中间灰泥嵌缝。至此即称为“盖端水”,端水意即取平之意。淮安地区屋脊多数有明显的起翘,这首先是因为在梁架上即有“抬山”做法(见本章第一节),其次就是在做端水时通过在“灰墩”的抹灰内垫加1~4皮望砖逐渐抬高,再抹成平滑优美的屋脊曲线。“款瓦”是指覆盖在端水之上一排小瓦,在淮安地区小瓦的排列类似盖瓦斜立着逐个叠压成排(图3.46)。正脊中央垒砖粉出方盒状的“一颗印”,并在正面用灰塑划“福”字或花纹。
图3.46 淮安关天培祠的 正脊采用小脊作法
大脊做法相当于在小脊的端水和款瓦之间增加最多7~9层“线砖”,线砖包括平砌的望砖和用整砖磨层的弧面砖,有时与瓦条拼花相结合,层数多少随宜而定,但一般均为单数(图3.47)。
图3.47 淮安秦焕故居的大脊
板脊的做法相当于在小脊的端水(此时称“下端水”)之上用立砖陡砌,然后再在立砖上平砌称为“上端水”的两层望砖,在上端水之上用整砖磨成半圆形“盖顶”。
亮脊的做法和板脊相似,但在上下端水之间不用立砖,而是用瓦条拼出各种镂空花纹,盖顶亦用磨成半圆形的整砖,因透空可见亮光而称为亮脊,有利于减轻风荷载对屋脊的破坏。
脊头做法:小脊、大脊、板脊的屋脊均呈中间低、两端高起,通过端水翘起。起翘的脊头部分在端水的外端灰座内需砌入朝向外侧的“猫头”、“咪咪”、“鱼尾”、“托盘”各一。最下层为猫头即勾头,盖在山墙最上一层线脚上,相当于官式排山勾滴做法的最中间一块勾头。咪咪是一种屋脊专用的特制瓦件,类似于檐口使用的花边瓦,覆盖于猫头之上,并挑出少许。鱼尾也是屋脊专用的砖雕瓦件,一般雕刻成鱼尾形,下端坐于咪咪之上,上端承托托盘。上面线砖的端头做鱼尾,鱼尾上承托托盘。托盘亦是脊头砖用瓦件,也可现场以整砖磨制,类似于长条状的平盘斗。托盘之上即为与脊身灰座上各层线砖相连的出挑线砖。在各层线砖之上用瓦箍(将瓦片横向裁成弧形的瓦条)层层翘起出挑,上承逐渐平躺的款瓦,款瓦的端头用一块滴水瓦倒置收束(图3.48)。亮脊一般不做翘脊,屋脊线平直,两端用封山,即山墙高出屋面,屋脊撞到山墙为止,不做脊头。
图3.48 淮安周恩来故居脊头
屋脊瓦作完成后,再在脊头和中央用青灰(石灰加稻草灰)泥塑出花草或“福禄寿”等吉祥装饰图案。
4.海安屋脊做法
海安传统民居的小瓦屋脊一般也为数层线砖上排站瓦。做脊首先是做灰座,海安称“坐灰”,做法和淮安基本一致,故不赘述。最简单屋脊做法称“怀半”,坐灰先平铺一层半圆线砖(条砖或望砖磨制),其上再坐一层望砖,再上站瓦。复杂些的常用做法如“双线骑马夹”,即上下各三层望砖,中间夹一大立砖(称“夹大线”),最上站瓦。
站瓦亦和淮安相似,自中线向两侧倒,屋脊中央的构件称“扇面”,又称“背龙口”(风水中把屋脊也看作龙),一般农村直接用灰泥抹出扇面,考究的用专门的万年青盆子(万年青用瓦片拼砌)等砖构件。但不论何种做法,在海安都必须在背龙口中埋置“太平钱”(后代仿制的带有“太平”或“天宝”字样的铜钱)、茶叶、米(茶叶和米在通泰地区的民俗活动中经常使用)。
海安地区的脊头做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是“伙文”(作者疑即为回文)头。在脊尽端用望砖砌成回文状(即扬州所称的万卷书),伙文下山尖用一滴水瓦,其上盖瓦。用伙文脊头一般脊线平直不起翘,也有把伙文脊头做得很高大的情况,但脊线依然平直。
除伙文脊头外,脊头大量用翘脊。翘脊的做法是在脊头的坐灰中插入一木板翘起称“托盘”,托盘下用油灰(桐油加石灰拌制)抹出弧线口向外,称“虾儿档”,虾儿档下为盖瓦和山尖勾头。为支撑托盘起翘,在坐灰的盖瓦之上由砖瓦制作“撑脚儿”。根据翘起的幅度不同,撑脚的形状也变化很多。如翘起较少,则仅用一立砖,可雕刻成宝瓶状等(图3.49)。若翘起较大,则用多块望砖拼砌成“寿”、“喜”等文字或图案,称“小撑脚”。若起翘至基本直立,则望砖拼砌图案更大更高,“双喜”、“寿”字等较为常用,称“大撑脚”(图3.50)。托盘木上,若起翘不大,则脊线所有线条跟出,层层出挑。若起翘很大,在托盘木上再用“脊头木”,顶端用一滴水瓦向内或向外,脊头木外缠麻丝将瓦件绑扎固定,外施油灰粉。
图3.49 海安东大街脊头
图3.50 海安东大街脊头起翘
在扇面、脊头的瓦件和灰座外通常用油灰堆塑花纹,海安当地称“烂花儿”。中部扇面下常塑“凤吹牡丹”,两端脊头常用“松鹤同春”或“鹤鹿同春”。
5.南通屋脊做法
南通做脊同样也是先做灰座,当地称“座线”,也是用油灰粉出。但南通有时会在脊檩上用五棱或六棱的帮脊木,帮脊木的顶和底瓦底的高度平齐,即瓦直接搁在帮脊木上。在底瓦交线上扣盖瓦打底,根据所需屋脊横向曲线,盖瓦一层层逐渐增加垫起以起翘,然后再在盖瓦外面用瓦刀灰(石灰加纸筋)粉出座线。座线的断面一般是方的,有时在脊头位置两侧逐渐做成弧面。简单屋脊在座线上就是站瓦了,复杂的要在屋脊上出线后再站瓦。普通人家一般作一层线、三层线,大户人家做五层线。一层线指一层望砖,三层线指上下各一层望砖中间夹一层小青砖,五层线在上面再加两层望砖。线与线之间用粉刷粉成略带弧线。南通地区的站瓦不同于淮安、海安的斜着站,而是直立,只有在脊头起翘时才逐渐躺下。站瓦从两边向中间做,中间的部分叫中脊,中脊一般用望砖砌成空心方形花盆状,里面栽种一棵万年青,外面雕刻图案。简陋的中脊可以用瓦片垒出万年青,或直接在瓦片外粉出一个盒子(图3.51、图3.52)。
图3.51 南通仁巷6号正脊脊头
图3.52 南通仁巷6号脊中
站瓦到脊头就躺下变“萧”(薄的意思)。传统的脊头不管出脊大小,所有线砖都跟着一起层层出挑。最上端的起翘是用麻丝(麻片)把望砖、小瓦捆起来做骨架,然后再用石灰在外面粉出各种花纹。传统的屋脊均不翘很高,但近代的有些屋脊翘得很高,做法是用“铁膀子”(即铁片)从最后的一层线上伸出来弯翘起来,头上作个“书卷”(即卷头),然后做外粉。
6.东台屋脊做法
东台的屋脊做法和海安大同小异,分为简单的“夹沙膏”和复杂的“花脊”。在屋脊位置先用盖瓦叠数层,称“脊桩”。然后在盖瓦的外面抹掺纸筋的石灰,若是花脊,则在此部位用石灰“堆”(方言音“大”,即灰塑)出如风吹牡丹等花样,有时在“脊桩”里用一层盖瓦挑出成一线脚。在脊桩上用一层望砖线脚,其上再直接摆站瓦就是简单的夹沙膏,若再搁一层“花砖”,其上再出望砖后站瓦,即为“小花脊”。花砖厚度类似小青砖,一般有专用的磨印花砖。“大花脊”即在小花脊的基础上增加花砖和望砖的层数。东台的站瓦也是斜躺的,在脊中部往往做灰塑装饰(图3.53、图3.54)。
图3.53 东台土地堂子屋脊
图3.54 东台黄逸峰故居屋脊
脊头的做法主要分为“万卷书”和“雀尾”两种。“万卷书”是用望砖拼砌成各种回纹图案的脊头做法,根据图案的复杂程度和用砖数量不同可以分为“五料”和“九料”。万卷书屋脊脊身平直,仅万卷书脊头稍稍高出脊身(图3.55)。“雀尾”是一种翘脊,两端起翘,和海安做法十分类似。用木板“托盘”起翘,托盘外有望砖砌起来的镂空的“撑脚”。托盘和其上瓦件用麻丝绑扎,然后在其外粉灰,在翘脊的最上端用一块“猫头”,猫头的垂尖是朝内而不同于南通的朝外。
图3.55 大丰白驹某宅屋脊
7.徐州屋脊做法
徐州的屋脊形式当地自称“扁担脊”,脊头起翘讲究自然有力,且余势不尽。灰座做法和南部各地基本一致,灰座必须逐渐垫高以形成翘曲,其上即为脊砖。徐州脊砖不用望砖,而用普通的青砖现场砍制脊砖,当地称“笆砖”,也有倒模烧制的构件,如“花板”。根据脊砖层数不同,又可分为“小怀脊”、“大怀脊”和“花板脊”。脊砖从下至上一般分四部分。最下为“太平板砖”,又称“硬板砖”,各种屋脊样式皆不可或缺,小怀脊用一层,其余用两层。其上为“滚字笆砖”,小怀脊用一块卧砖左右砍圆,大怀脊用“豆瓣砖”,即两块立砖对合,外侧面砍圆。花板脊则用烧制的“成品花砖”。偶尔也可以在此部分用镂空瓦花。再上方为第三部分“燕翅笆砖”,一般小怀脊用一层,大怀脊和花板脊用三层,有时中间一层用砍出三角形花纹的“狗牙笆砖”。最上部分为盖瓦,类似于筒瓦(图3.56)。夹在两侧建筑山墙之间厢房、廊子或围墙的次要屋脊有时可以用望砖间夹镂空瓦花的做法。
图3.56 徐州户部山民居屋脊狗牙笆砖
徐州建筑屋脊本身呈明显曲线(详见本章第一节),所以脊头并不作刻意的起翘。灰座的端头最下方在山尖上座勾头一块,其上用两层露明的笆砖出挑,再上就是“太平砖”、“滚砖”、“燕翅”顺着屋脊曲线层层出挑,最后挑出盖瓦勾头。
徐州传统民居中的大户人家高级的正厅屋脊可以用脊兽。一般做法为“五脊六兽”,即两正脊兽加四垂脊兽。兽口一般向外,闭口,只有有功名的人家才能用开口兽(图3.57)。兽的形式有两种高级形式,一种是兽和铁花组合而成的“插花兽”;另一种是更高级的“插花云燕”,在兽和铁花之上再立高铁杆上做铁燕,现已不存实例。
图3.57 徐州户部山民居脊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