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分析纲要:元音分类及更细区分

语言分析纲要:元音分类及更细区分

时间:2024-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音的基本分类是很容易做的。如§2.5中所指出的,前元音是用舌面前以不同的高度升向硬腭而发出来的。后元音是按照舌面后接近软腭的程度分成了四个等级。也可能以圆唇发前元音而以不圆唇发后元音,事实上,从普通语音学的观点看来,没有理由认为这特征跟某一组元音的联系会比另一组元音更自然些。这24个范畴已经足以区别主要的元音类型;但是为了语音学的各种不同目的的要求,有必要作更细的区分。

语言分析纲要:元音分类及更细区分

元音的基本分类是很容易做的。它有三个交叉的标准:以舌头的哪个部分作为发音动作者、舌头升高的高度和嘴唇的形状。

如§2.5(3)中所指出的,前元音是用舌面前以不同的高度升向硬腭而发出来的。法语patte“脚爪”,par“被”和波士顿英语calm“平静”,car“卡车”中的元音都是把舌头略微伸前,同时使整个舌头在口腔中保持尽可能低的位置而发出来的;我们管这种元音叫低前元音,并写成[a]。为了发法语bête“野兽”,faire“做”里的元音,和伦敦英语fair“市集”,there“那儿”里的第一个元音,舌面前要向前伸开向硬腭开高大约的距离;这就是低中前元音,与成[ɛ]。如果发法语été“夏天”和德语See“海”里的元音,舌面前更向前伸并且向硬腭抬高大约的距离;这就是高中前元音,写成[e]。最后,发法语ici“这儿”,rive“岸”和德语sicht“看见”,nie“决不”里的元音,舌面前往前伸并尽量抬高几乎贴到硬腭的前部,但还没有贴近到产生摩擦音的那种程度;这是高前元音,写成[i]。

说到这儿,我们已经在前元音中确定了四种舌位的高度:高、高中、低中和低。不过这四个点显然是一个连续体的某几个部分,而把这个连续体分成多少段总是任意的和人为的。把舌位的高度分为四等而不是三等或五等,唯一的理由是这个数目给我们提供了有效分类的最好的基础。在下文里,我们将谈到这四等之间的更小的等级;不过在目前,这四个点已经足以说明我们在工作中所依据的原则了。

请注意[i,e,ɛ,a]这四个元音发音时,两唇处于自然状态或舒展成扁平形;它们是非圆唇元音

后元音是按照舌面后接近软腭的程度分成了四个等级。由于在比较熟悉的语言中,大多数后元音是以圆唇唇化(也就是两唇撮敛)发出来的,所以我们先从圆唇元音谈起会更方便些。按四等的差别,我们区分了:伦敦英语Tom“汤姆”,not“不”里的低后圆唇元音[ɒ];伦敦英语bought“买”,law“法律”里(同样在这些词的许多美国发音里)的低中后圆唇元音[ɔ];法语beau“美丽”和德语rot里的高中后圆唇元音[o];以及在法语tout和德语gut里的高后圆唇元音[u]。

也可能以圆唇发前元音而以不圆唇发后元音,事实上,从普通语音学的观点看来,没有理由认为这特征跟某一组元音的联系会比另一组元音更自然些。前圆唇元音包括:法语lune“月亮”和德语kühl“凉”里的高[ü];法语peu“少许”和德语böse“坏”里的高中[ö];在法语peur“恐惧”,peuple“人民”里的低中。(是跟低前元音[a]相对的圆唇音(4),虽然很容易发,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出现过。)比较熟悉的后非圆唇元音包括:cut“切”,run“跑”里的低中[ʌ],某些地方(特别是英国)发calm,father里的低[ä];高[ï](非圆唇的[u])和高中[ë](非圆唇的[o])也是很普通的,不过在比较熟知的语言的标准发音中却没有这两个音。

并非所有的元音都是以舌面前对着硬腭或者以舌面后对着软腭发出来的;还有一系列处于这二者之间的元音,它们是以舌头的中部(跟舌面前和舌面后部分重叠)对着口腔顶部的中间部分(跟硬腭和软腭部分重叠)发出来的。这些音叫作央元音。在[i]和[ï]之间的高央元音出现在俄语的byl“他曾是”里;在[ü]和[u]之间的高央圆唇元音出现在瑞典语hus“房子”和某些美国南部的moon“月亮”,shoes“皮鞋”的发音里;在[ɛ]和[ʌ]之间的低中央元音出现在伦敦和波士顿英语bird“鸟”,worm“蛆”里;而[a]和[ä]之间的低央元音出现在calm“平静”,father“父亲”的最普通的美国发音里。(www.xing528.com)

谈到这儿,我们已经得出了一个元音分类的系统,其中分出了24个元音的范畴:根据发音动作者分的有三组(前、央、后),根据舌位高度分的有四组(高、高中、低中、低),根据圆唇分的有两组(非圆唇、圆唇)。这24个范畴已经足以区别主要的元音类型;但是为了语音学的各种不同目的的要求,有必要作更细的区分。于是,我们根据舌位的高度又分出了三个中间组,在已经建立的四组中,每两组之间各有一组:在高和高中之间是次高;在高中和低中之间是正中;在低中和低之间是次低。(如果有必要,在这些连续的组里,高和低两组还可以明确地分别区分出最高和最低。)把我们的分类作了这样细致的区分以后,就使得元音范畴的数目增到了42个;用同样的标准再作进一步的细分,一般说来是没有必要了。

怎么样把所有这些音都在书面上标写出来呢?目前常用的语音字母表还没有一种提供30种以上元音符号的;而且有许多语音字母表已经是不必要的复杂和细致了。从最实用的目的来看,只需要用少数的字母代表几个主要的范畴;至于其他范畴的符号可以用由代表主要范畴的符号加上少数明确而又容易写的区别符号来表示就行了。表1是我们提出的符号。其中共有十四个基本字母:七个是前元音(非圆唇),七个是后元音(圆唇)。为了标写前圆唇元音,我们用后圆唇栏里的字母而在上面加两点;至于后非圆唇元音,相反地,我们使用前元音栏里的字母加上两点来标写;不过对于这两组中的某些元音,我们也提出了一般常用的另一个符号。例如[ü]或[y]=圆唇的[i],而[ï]或=非圆唇的[u]。对于央元音,我们还是用基本的字母而在上面加一点:前元音栏里的字母用作央非圆唇元音,后圆唇元音栏里的字母用作央圆唇元音。譬如[ė]是在[e]和[ë]之间非圆唇元音,而是在[ö]和[o]之间的圆唇元音。字母i本身已经有个点儿,我们就在i的半腰里画一条平行的短横来标写高和次高央非圆唇元音:

对于这些符号,除了用起来方便以及有一定程度的逻辑上的一致性以外,我们不认为有什么特殊的优点。本书提出的某些元音的范畴,至今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符号;对于某些其他的范畴,也有一些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不过并没有列在我们这张表里。表中列入了几对价值相等的符号是为了让学习者知道在别的地方也可能碰到这样一些符号;当学习者阅读其他语音学的文献时,还会碰到另外一些不同的符号。

表1(5)

在需要指出比我们所提出的42类更细微的不同的地方,可以在元音符号的后面加上一个形似小箭头的变换符。如果箭头指向左面就表示更靠前的一种元音,箭头指向右面则表示更靠后的一种元音,指向上面是表示较高的一种元音,指向下面是表示较低的一种元音。例如表示比[ɪ]高一些的元音,但是还不到[i]那么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