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绛珠仙草:倾慕之恋红楼梦

绛珠仙草:倾慕之恋红楼梦

时间:2024-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黛玉前身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蜂珠仙草。“灵河”是黛玉心源,情痴是黛玉性本。绛珠仙子一饮一餐决定黛玉的性格本质:为爱哀愁,为爱九死不悔。绛珠草既然生长在三生石畔,她就必然要连续三世为情而献身。爱情至上、为情献身是林黛玉的性情根本。绛珠仙草是林黛玉前身,神瑛侍者是贾宝玉前身。有人解释“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通灵宝玉的姻缘,这解释可能是受了最早的刻印本程甲本误导。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

绛珠仙草:倾慕之恋红楼梦

林黛玉前身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蜂珠仙草。宝黛情定三生:蜂珠仙草为神瑛侍者浇灌;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的缠绵不尽;现实中的宝黛爱情。“灵河”是黛玉心源,情痴是黛玉性本。绛珠仙子一饮一餐决定黛玉的性格本质:为爱哀愁,为爱九死不悔。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的知识女性特点,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叫怨。

林黛玉对通灵宝玉虽心存芥蒂,但因为这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她还是通情达理的。黛玉进府后,宝玉系通灵宝玉的穗子就是心灵手巧的黛玉亲手编织的。对宝钗金锁,林黛玉就没这么宽容了。她经常旁敲侧击挖苦宝钗。贾府人到清虚观打蘸,张道士的道众送个金麒麟给宝玉,贾母说:我见谁家的孩子戴过一个。宝钗立即说:史大妹妹有一个。探春夸奖宝钗记性好,林黛玉马上讽刺:她在别的方面记性还平常,在这些人们戴的物件上,她记性特别好!——黛玉这是挖苦宝钗整天惦记着宝玉戴的通灵宝玉呢。

贾宝玉有通灵宝玉,薛宝钗有金锁,薛姨妈一个劲儿地宣传“金玉良缘”,使林黛玉有很大心理压力,宝黛爱情风波一再因此引起。

通灵宝玉和宝钗金锁都算物体,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身外之物。其实林黛玉本身就是最有诗意和哲学意蕴的物体:绛珠仙草。曹雪芹创造林黛玉这个不朽形象,把自然和人生神话和现实结合到极致。

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

红楼梦》这句“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十六个字,要反复琢磨,才能读出这个简单句子背后的复杂而深刻内容。

“西方”是虚拟的西方极乐世界之意;“灵河”是西方极乐世界一条河,“灵”有“灵敏”、“灵秀”、“灵气”之意。而灵气是黛玉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早期点评家张新之说,“灵河”是林黛玉的“心源”。林黛玉的聪颖才情乃《红楼梦》之最,这是胎里带来的灵气,这灵气大大方方、潇洒自然地表露。林黛玉率真耿直,锋芒毕露,有话就说,说就说到点子上,不管对方是什么人,绝不虚与委蛇,绝不口是心非。林黛玉的环境大观园“有凤来仪”的潇湘馆,那风中摇曳的翠竹,那院中潺潺作响的清溪,那檐下娇赌吟诗的鹦鹉,甚至绿泅泅带幽香的空气、香炉的袅袅轻烟,都带着灵气,都和西方灵河一脉相承

“三生石”,三生,本来是佛教观念,指前世、今生、来世或过去、现在、将来。三生石的典故出自唐传奇《甘泽谣》的《圆观》故事:李源和惠林寺和尚圆观是好友,一天,两人一起到三峡,圆观看到几个妇女在汲水,就流着眼泪对李源说:那里边怀孕的妇人王氏,是我的托身之处,十二年后,中秋月夜,你到杭州天竺寺,我们再见。这天晚上,圆观果然圆寂,而王氏生了个儿子。十二年后,李源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杭州,在天竺寺外遇到一个牧童,牧童在唱《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竹枝词的意思浅显易懂:我们两个是缘定三生的好朋友,现在老朋友来拜访我的再世,我虽然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但我们的友谊是永远不变的。这个牧童就是圆观的后身。后来文学作品就用“三生石”来形容男女之间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为情可以共生、可以共死,可以死而复生的再世情缘。林黛玉喜爱的《牡丹亭》写的就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三生情:第一生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梦中情缘;第二生是做了鬼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再续情缘;第三生是起死回生的杜丽娘和柳梦梅结成尘世婚姻

绛珠草既然生长在三生石畔,她就必然要连续三世为情而献身。点评家张新之说“三生石”是林黛玉的“性本”。爱情至上、为情献身是林黛玉的性情根本。脂砚斋评语透露,曹雪芹最后给林黛玉定的评语是“情情”——为爱情而献身。

绛珠草是什么草?它应该是植物,但在植物学辞典却查不到。这是曹雪芹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小说构思整体需要出发,做出的哲理化文学命名。绛珠草到底什么样儿?红学家众说纷纭。有人解释是蘑菇状的灵芝,且说它是瑶姬的精魂所化,这解释有一定道理,也比较有诗意。但多数红学家认为,绛珠草是长着绿色的叶子、大红珠状果实的草。

这株长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接受了雨露之恩才得以久延岁月。接受了谁的雨露之恩?贾宝玉的前身赤瑕宫神瑛侍者。(www.xing528.com)

赤瑕宫,是虚拟的天宫,“赤瑕”既可以解释为宫殿的名字,也可以按字面意思解释为红色的宫殿,“瑕”是玉上有斑点,赤瑕就是宫殿红色的阶石上有光怪陆离的点缀。“瑛”是像玉的石头,神瑛就是灵性已通的美石。“侍者”侍奉的对象是哪个?绛珠草。贾宝玉后来叫“绛洞花主”,住在怡红院,叫“怡红公子”,仍然和“绛珠”有关,仍然千方百计围着林黛玉转,想方设法服侍林黛玉。

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世情缘,是神瑛侍者侍奉、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常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没有什么金啊玉啊。在薛家大造“金玉良缘”舆论时,贾宝玉偏偏梦中说“木石姻缘”。一点儿不错,“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姻缘。绛珠仙草是林黛玉前身,神瑛侍者是贾宝玉前身。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红色,林黛玉前身的绛珠也是红色,二者是对应的。曹雪芹把《红楼梦》写到一半时,还借芦雪广联诗,让林黛玉和贾宝玉一起披上了大红裘衣,让二人在尘世来了一次对应红。

有人解释“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通灵宝玉的姻缘,这解释可能是受了最早的刻印本程甲本误导。在程甲本里,那块无材补天的石头被警幻仙子派作“赤瑕宫神瑛侍者”。这样一改就把曹雪芹原意混淆了。其实石头是石头,神瑛侍者是神瑛侍者。此前我已说过,石头变成的通灵宝玉实际是贾宝玉脖子上挂的那块“曹雪芹”。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在“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警幻仙子称她“绛珠妹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曹雪芹对绛珠仙子的描写也只有极其简单的几句。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

绛珠仙草接受的天地精华和雨露滋养,就是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最主要的是对爱的执著,爱的无畏,爱的无怨,爱的无悔。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恨天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地。离恨者,为爱而离愁别恨也;绛珠仙子以“密青果为膳”,“密青果”用的是秘密的“密”,青涩的“青”,其实它的谐音是秘密的感情,是“秘情”,在中国古代,只有父母之命的婚姻,没有男女自主的爱情,爱情是秘密的感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灌愁”中“浇灌”的“灌”谐音习惯的“惯”,是“惯愁”,习惯的哀愁,永远的哀愁。

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为爱而九死不悔。曹雪芹用诗意化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的知识女性的特点集中到林黛玉身上。从神话传说中的瑶姬,到现实生活中的李清照,从楚辞里的山鬼,到戏曲小说里的崔莺莺、杜丽娘,她们都游离恨天,食密青果,饮灌愁水。追求爱情在封建社会是秘密的感情,是哀愁的源泉、离恨的根源。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幽怨。林黛玉是潇湘馆的李清照,大观园里的崔莺莺、杜丽娘。

这样一来,林黛玉就有两个前身,第一个前身是绛珠仙草,第二个前身是绛珠仙子,再加上贾府里的宝黛爱情,林黛玉跟贾宝玉的感情恰好是三世情: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的灌溉之恩;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的刻骨铭心;林黛玉和贾宝玉缠绵徘恻的恋爱

相比于通灵宝玉、宝钗金锁,林黛玉有更特异之物:绛珠草。妙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