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演义》及罗贯中的贡献

《三国演义》及罗贯中的贡献

时间:2024-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演义》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三国演义》的基本轮廓已经具备了。三国故事就是如此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丰富起来的,罗贯中就在这样优厚的群众艺术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罗贯中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功绩不容抹杀,他把原来的民间艺术创作不知提高了多少倍!其后虽然出现了几十种《三国演义》的刻本,也都是在罗本的基础上刊行的。这虽然不是《三国演义》主要的思想倾向,却是封建社会最基本最本质的现象。

《三国演义》及罗贯中的贡献

(一)《三国演义》作者及其创作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的出现揭开了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序幕。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说他:“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时遭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所终。”他大约生活元顺帝脱欢帖木尔和明太祖朱元璋统治的时代,“时遭多故”正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明朝人说他曾“有志图王”,又和农民起义军张士诚有关系,也可见他的人生抱负和思想倾向了。可能他晚年去做“湖海散人”,专心致志于小说、词曲的创作吧。

罗贯中是一位卓越的通俗小说家,他的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兼作词曲,所作杂剧今天知道的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三种,曲词“极为清新”。

《三国演义》是他最成功的作品。这部书在史料方面是根据晋陈寿《三国志》和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并参考《后汉书》、《晋书》、《世说新语》、《太平广记》等史传、佚闻创作成功的,在思想倾向上,主要是在民间戏曲、平话的基础上加工、丰富、提高的。《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三国故事已经广泛地在民间艺术中扮演流传,早在唐末李商隐《骄儿诗》就记载当时儿童观看参军戏的表演:“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张飞、邓艾已具有鲜明的形象。到了北宋时期,三国故事则发展成说话人的专题,并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东京梦华录》)。而且影戏也表演三国故事了,“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事物纪原》)。至于思想倾向,据苏东坡《志林》记载:“王彭尝云:‘途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尊刘抑曹的倾向已经形成。元代三国故事流传更加广阔,现存七百三十多种元剧的剧目中,三国戏约占四十种之多。平话则有元至治新安虞氏刊本《全相三国志平话》,其内容始于桃园结义,终于孔明病殁,主要写蜀国的事例。文笔粗俗,词不达意,错字连篇,文学价值不高,但在小说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三国演义》的基本轮廓已经具备了。三国故事就是如此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丰富起来的,罗贯中就在这样优厚的群众艺术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

罗贯中采取了戏曲、平话中的许多情节和思想倾向,但汰除了其中的鄙谬的文辞、荒诞的渲染,又考校国史,搜罗佚闻,扩大了三国故事的社会内容,把三国时代纷乱的历史按年代、事件、人物,有层次地组织起来,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全部面貌,表现了卓越的艺术天才。

罗贯中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功绩不容抹杀,他把原来的民间艺术创作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五百多年来流传的《三国演义》,为群众喜爱的《三国演义》,都是罗贯中的本子。其后虽然出现了几十种《三国演义》的刻本,也都是在罗本的基础上刊行的。即使像清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进行了一番增删和修饰,与今天保存最早的接近罗贯中原本的弘治甲寅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比较,除了一些史实的重要辨证外,也不过如鲁迅所指出的:“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中国小说史略》)基本上保存了罗本的原貌。毛本后来的广泛流传,也应当看作是罗贯中创作的影响。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弘治本庸愚子序文)。事实证明,《三国演义》对群众产生深远的影响,群众热爱《三国演义》,通过阅读《三国演义》,熟识了历史,培育了自己的是非、爱憎观念。

(二)《三国演义》的倾向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到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凡九十七年的历史。作者根据历史创作,在基本史实方面与历史是一致的,但个别细节、故事又与史实不符合,这是由艺术创作的特点决定的。艺术创作要求通过其特殊的功能反映和概括生活,把社会、历史生活集中起来加以提炼,使它更具典型性,更带普遍意义。所以,《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历史,但经过艺术创作却表现出比史传更鲜明的倾向性,更强烈的爱憎感情,它揭示了三国时代历史现象的本质、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

《三国演义》反映了一个错综复杂地矛盾着的时代。从阶级关系来说,它反映作为封建社会基本矛盾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矛盾,同时更主要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转化。作者并没有把历史现象简单化,而是准确地概括出经过迂回曲折的矛盾而导致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三国演义》开篇即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昏庸、贪佞造成的社会的总危机。在他们的统治下,人民生活无着,生命涂炭,如云:“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人民相食。”(十二回)又云:“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殍遍野。”(十三回)这类描写何止一处!“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一回)。暴发了以张角为首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伴随着农民起义出现的则是军阀割据、群雄逐鹿,以及他们对广大农民的杀戮与镇压。董卓就曾引兵出城,见“村民社赛,男女皆集”,便“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四回)。他将“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八回)。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之凶残和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这虽然不是《三国演义》主要的思想倾向,却是封建社会最基本最本质的现象。

《三国演义》的倾向性最突出地表现在三分鼎立之势的形成,也即是“尊刘抑曹”、“帝蜀寇魏”,对东吴则肯定其联蜀反魏和保持中立的立场,批判其联魏反蜀和对蜀采取旁观的态度。作品虽然写的是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的斗争,但从斗争的对立面看,主要是魏与蜀。魏与蜀代表两个绝然不同的政治势力,在政策路线上也鲜明的对立着,刘备曾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六十回)就是对曹、刘政策路线的概括说明。作者明显的于刘备集团中渗透了自己的经历和爱好,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把曹操集团作为残暴的代表,体现了对封建社会凶恶、诡诈势力的批判。

《三国演义》反映了长期混乱社会中人民希望统一的愿望。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虽然是错误地以循环论解释历史变化,但也说明作者对纷乱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精神。作者分析历史之“治”“乱”现象说:“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但是,人民都想“斡旋天地,补缀乾坤”(三十七回),刘备到处寻访贤者,“求安邦定国之策”,正反映了这种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久乱思治的思想情绪。所以,刘备集团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也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政治希望。人民希望实行仁政,并把这种希望寄托于圣君贤相,希望圣君贤相以仁政、美政反对封建统治阶级如曹操等推行的暴政、恶政。他们反对压迫、剥削,可是拥护仁义之君。这是历史事实。所以,《三国演义》中的许多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虽然都属于统治阶级,他们的作为却是广大人民现实斗争要求的反映。

《三国演义》的中心内容是歌颂英雄人物,歌颂这些人物的勇敢、谋略和智慧,描写他们出现于汉末政治黑暗、农民起义蜂涌、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广大人民要求变革现实的历史潮流中。这些人物尽管名义上或者帝室之胄,或是将门之后,实际上都出身微贱。他们都有雄心壮志,都企图完成一番宏伟的事业。刘备幼年曾立在房前一株冠如车盖的大树下,戏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一回)曹操幼年曾被人称赞之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一回)我们不禁联想起古代许多英雄豪杰的行迹,刘邦尝于咸阳看见秦始皇,喟然太息:“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项羽见到秦始皇则说:“彼可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陈涉初起事号召群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曹操当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反驳袁术以贵贱论赏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五回)这种豪迈的英雄气概,在我国历史上有深远影响,它激励着人们改变现实的心愿和要求。《三国演义》歌颂的英雄人物不仅限于西蜀一方,对吴、魏两方的一些英雄将相也各予以不同的赞扬,如对孙权周瑜鲁肃、陆逊和张辽、徐晃、邓艾、司马懿等的才智、仁勇的描写。作者这样描写并不抹杀“尊刘抑曹”的倾向性,恰巧说明在动乱的历史时代中,社会斗争经验培育了他们,使他们应时运而形成群雄逐鹿的政治局面。

《三国演义》歌颂英雄人物的同时,表现了浓厚的正统观念。这种历史观念,当然属于封建主义范畴,属于封建主义思想体系。但是,我们不应当只看表面现象,而要看这种思想形式所体现的具体内容。很明显《三国演义》所拥护的不是昏庸的桓帝和灵帝,也不是“汉室宗亲”刘表和刘璋,而是织草鞋出身的“皇叔”刘备,推车出身的关羽,卖肉出身的张飞、村野耕夫诸葛亮等,赞美他们正直、仁爱的性格,宽厚爱民的政治措施。他们以正统自居,这是历代统治王朝惯用的巩固自己政权的手段。历代王朝都以自己为正统来号召群众,以求定一尊于天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从历史上加以论证,三国之后,长期以来帝魏寇蜀和帝蜀寇魏的争论,便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三国演义》的作者当然不能摆脱这类传统观念,问题在于他在传统观念之中有改变现实的要求,即藉旧的思想形式来赞美新的斗争,藉理想人物来鞭挞现实,批判黑暗政治。

《三国演义》用很多笔墨描写“义”、歌颂“义”。“桃园结义”自然是歌颂“义”的集中表现,但还不止于此,《三国演义》把“义”扩大到刘备整个政治集团,在某种意义上讲,“义”成为这个集团的组织原则。这种“义”的特点即“情同手足,恩若兄弟”,是人与人之间倾诚知己、平等相待的关系。其内容即“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一回)。人们是为这一共同目的所组织起来的。这种结义方式在当时农民和城市市民中流传极为广泛,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有《大宋宣和遗事》、《三国志平话》话本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杂剧等。罗贯中摄取了民间创作题材,概括了生活的真实,反映了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理想的君臣关系和他们纯朴的民主思想。他们有共同的结义目的,当其中有人违背了这一目的,就会受到人们的批判。关羽被东吴杀后,刘备、张飞舍伐魏的国仇,改报东吴的私仇,赵云、孔明、秦宓极力劝谏。赵云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孔明说:“陛下初登宝位,若欲讨汉贼,以伸大义于天下,方可亲统六师。”秦宓说:“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八十一回)刘备终不采纳,而一意孤行,结果惨败。显然,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对舍公就私者予以深刻的批判。

《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历史悲剧,它描写了三国时代将近一个世纪政治、军事斗争,通过许多正面英雄人物寄托了广大人民的希望和理想。结果这班英雄人物关羽、张飞、刘备、孔明都相继死亡了,人民的理想也因之破灭。作者对这般人物的死寄予极大悲悼和哀伤,终究也不能挽回这一历史的命运。人民希望行仁政的西蜀统一中国,现实与他们的希望相反,统一中国的恰恰是行暴政的西晋司马炎,广大人民又归于残暴的统治之下,这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

(三)《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几百年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深远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特征已经在群众生活土壤中扎根。人民习惯称粗莽者为张飞,称智勇双全者为黄忠,称富有智慧者为诸葛亮,称奸诈者为曹操,称昏庸无能者为阿斗,称浑身是胆者为赵子龙……这都说明《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的高度概括性和充分典型化。

《三国演义》中被人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是人们最喜闻乐道的故事,也是《三国演义》一书的起点。但是,他们的思想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

刘备是西蜀的领袖,被称为天下枭雄,足智多谋,人们把他与《水浒传》中的宋江相比。其实,我们若不从字面上看,而从作品艺术形象表现看,他虽有一定的智谋,但才略并不高,而比较平庸,如其说像《水浒传》中的宋江,倒不如说与《西游记》中的玄奘更接近。这可能是出乎作者主观意料之外的,但作品的客观表现确是如此。他比较宽仁爱民,有悲天悯人的心肠,是一位仁义之君,“携民渡江”一回集中描写这一方面。刘备自新野败退,曹兵追急,诸葛亮劝他弃樊城而去,他则说:“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众百姓也齐声大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于是扶老携幼,号泣而行,将男带女,哭声连天。刘备望见大恸:“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但是怎样挽救人民的苦难?他却毫无办法,只能节节败退。他很重义气,陶谦因年迈,再三要把徐州让给他,他坚决不受,唯恐“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矣!”(十一回)博望坡火烧曹军之后,料定曹军必来报仇,诸葛亮劝他趁刘表病危,取荆州安身,他则说:“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四十回)他入西川,庞统劝他杀刘璋而代之,他认为此乃“上天不容,下民弃怨”(六十回)。这些正当他处于势孤力弱、却又没有办法和策略应付危难困境时的表现,更显示出他笃守仁义的精神。他深通军事,但却打了一辈子败仗。猇亭一战,被陆逊火烧营寨七百里,大伤元气。刘备就是这样一位既重恩信又极平庸的仁义之君。他一生的事业,完全赖于诸葛亮的辅助,不然则将一事无成。

关羽这个人物,程昱评论说:“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这是对他思想性格准确的概括。他一出现就自我介绍说:“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一回)就显示出他性格的光彩。他毫无奴颜媚骨,气节高尚,即使在兵败穷途时,也傲骨磷磷,坚贞不屈。人们经常责备他曾投降曹操,其实,他是为了不负兄弟之盟,不负皇叔之托,不负共扶汉室之誓,才这样做的,他确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当他听到刘备的消息后,便不顾曹操对他多厚的礼遇,挂印封金而去,这恰恰表现了他的大义。联系到他败走麦城时的情况,孙权令诸葛瑾劝其投降,他则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七十六回)也可以见其高尚的气节。

关羽讲信义、明恩怨,受人之恩必报的观念,属于封建主义思想体系,但比封建社会那般忘恩负义者的行为,总是好的。所以,作者对他的恩义行为热烈地赞扬,甚至对他在华荣道把曹操放了,也没有微辞,并且令人感到乃是他思想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把这个英雄人物理想化了,鲁迅说:“唯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中国小说史略》)作品中几个场面,如“温酒斩华雄”、“诛文丑斩颜良”、“挂印封金”、“过关斩将”、“单刀会”、“刮骨疗毒”等,描写了这一人物的英勇气概,其威武形象栩栩如生。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三国演义》不但对关羽予以热烈的歌颂,而且对他也有所批判,批判他思想行为的某些缺点。他高傲而不甘居人下,刚愎自用。刘备领益州牧,封马超为征西将军,他立刻令关平送信去云:“知马超武艺过人,要入川来与之比试高低。”(六十五回)又当刘备进汉中王位,封黄忠为“五虎大将”,他大怒曰:“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七十三回)作者未正面表态,只是客观地叙述,而严峻的批判精神即寓其中。此即《三国演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威力。

张飞是李逵类型的人物,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典型。他粗爽、朴直而勇敢,在他身上嗅不到一点点虚伪和诡诈的气味,一切都是那样纯真和朴实。他有强烈的疾恶如仇的精神,但并非由于对问题自觉的认识,而完全是出于农民本能的直觉。如他想杀押解卢植的军人,想杀董卓,怒鞭督邮,都出于一种正义感,好像与封建社会一切不平的现象势不两立,看他怒鞭督邮一段的神态:

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曰:“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这种行为正反映了被压迫人民反抗的火焰。可是,张飞的反抗斗争往往表现出盲目性,不分析具体情况,一味横冲直闯,对待自己部下也极粗暴。如在徐州时,他不顾后果抢了吕布的马,引起了吕布围攻小沛,使兄弟三人无立锥之地。他为兄长报仇,喝令部下三天内制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有要求宽限者,他则“叱武士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结果反被两员将领害了自己性命。这种盲目性,缘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生产方式,限制了他的认识,不可能有明确的斗争目标。不过,无论如何张飞是个可爱的人物,他的粗莽往往表现了他的纯真。刘备不辞劳苦地三请孔明,他却说:“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三十八回)他也善用计谋策略,那恰足以表现他的朴实。新野败后,曹兵追急,刘备等踉跄而逃,他见桥东有一带树木,立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四十一回)真是快人快事,果然生效,吓退敌兵。有名的大闹长坂桥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是对张飞这个人物的真实写照。

诸葛亮和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着笔最多、描写最成功、最中心的两个人物。《三国演义》中所写两个政治集团——魏与蜀——的斗争,主要是通过诸葛亮和曹操体现的。而诸葛亮则是更核心的人物,全部《三国演义》所写的政治斗争都贯彻着诸葛亮的政治路线。虽然诸葛亮三十七回才出现,一百零四回即死去,但在他出现之前对他已经有所烘托。司马徽说刘备“左右不得其人”,“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三十五回)。便引出徐庶,徐庶被曹操诈以母亲书信相召,远去许昌,即另荐贤者。这都是对诸葛亮出现的烘托。诸葛亮死后,传兵法给姜维,姜维“深得孔明之法”,九伐中原。写姜维也是写诸葛亮。诸葛亮是贯穿全书的人物,说《三国演义》的核心是写诸葛亮,并不为过。

诸葛亮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自比管仲、乐毅,深通经济、韬略,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虽隐居山林,对天下大势却了若指掌,隆中决策,奠定了三分鼎立之势,明确了自己一生的政治路线。

诸葛亮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经验,并具有超人的聪明和才智,头脑冷静,善于观察、分析问题。每次作战,他都根据对敌我双方力量的分析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隆中决策一段精辟的议论不必说,赤壁之战以前,过江说服孙权抗曹,纵谈时势,分析情况,提出孙、刘联合共同抗曹的主张,唇枪舌剑,气势磅礴,显示了高度的雄辩才能。他极其反对那些高谈阔论不务实际的人物,“舌战群儒”一节集中批判了那些满腹经纶而无一实策的人物:

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他在施政方面也表现了非凡的政绩,他立法有度,信赏必罚,所治之区,风化肃然,民乐为之用。入蜀之后,针对刘璋的暗弱,定出施政方针:“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六十五回)使西蜀人民忻乐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军事上,他水战、陆战都很擅长,特别惯用火攻,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等,都以火攻战胜了敌人。他始终根据具体的对象确定战术,如对西南的孟获采取攻心,对陕甘的司马懿则采用攻城,向来不用永久不变的战略战术。

诸葛亮这一形象的总特点,即长于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应付问题、利用矛盾、解决矛盾。司马懿称其“一生唯谨慎”,就是说他不做未经过分析的冒险工作,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诸葛亮这个典型概括了我国人民长期的丰富斗争经验,概括了我国人民的才情和智慧。在他身上虽然沾染了不少神仙巫术色彩,以至于“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但这个人物最生动最深刻的艺术表现却不是神仙境界中的魔术师,而是现实生活的人,是一个实践家。(www.xing528.com)

与刘备这一宽仁爱民的仁义之君相反,曹操则是一个诡诈、多疑、机变、凶狠的封建统治者。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有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与董卓之一味凶暴、袁绍袁术之“虚有其表”不同,而是雄才大略,有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才干,他集中了历代统治者统治经验之大成,是这个阶级的权术、欺诈、残忍最深刻最丰富的典型。

作为一个被批判的反面人物,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在他“移驾幸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到三分鼎立之时,随着“尊刘抑曹”倾向的明确化,他的反面人物形象更鲜明了。在此之前,他还主要是一个被赞扬的人物,如他刺董卓,并发檄文号召天下十七镇诸侯共讨董卓,以及发兵攻打挟持献帝、荼毒百姓的李傕、郭汜等,无疑都是正义行为。但是,当他掌握政权之后,却蹈袭了以前统治者的覆辙,因此受到尖锐、深刻的批判。

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四回)。他的一生作为都贯彻着这一原则。他幼年时因为要摆脱叔父的管束,诈称有病,在父亲面前出卖了叔父。他杀董卓未成功,逃难至吕伯奢家,吕伯奢待他很好,他却心怀疑忌,将吕伯奢全家杀光。他与袁术作战,军粮将尽,为了稳定军心,却杀仓官王垕,并说:“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兵必变矣。”(十七回)他就是这样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极端利己主义者,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杀尽天下人。

他诡诈、机变,使人莫测高深。官渡之战时,与袁绍相持日久,粮食已竭,正当紧急之间,袁绍谋士许攸投诚而来,欲献策共破袁绍。曹操“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大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扶起问丞相曰:“何谦恭如此?”他则说:“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这种卑躬屈膝的神态,也许会令人相信他真是诚恳待人。但当共议破袁绍时,他便露出自己的本相: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

对他追一句,答一句,一句真话没有,最后才说出“止有此月之粮”,可以相信了吧!其实还是诈,许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曹操愕然:“何以知之?”许攸拿出被袁绍兵截获的他的告急信,他才恳求相助。这对曹操狡猾、奸诈的性格刻画得何其尖锐和深刻!

曹操的欺骗、诡诈手段随时施展。他下令军队凡经过之处不得践踏麦田,违者处斩,自己的马踏坏了庄稼,却以“断发”代首。他镇压了耿纪主持的讨伐自己的暴动,又欲灭其余党,便用立红旗、白旗的骗术,屈杀了许多好人。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典型,它最深的意义还不在此,而在于他的骗术最怕人们揭穿,怕别人窥见自己内心的秘密。杨修戳穿了他在梦中杀死近侍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七十二回)又点破了他传“鸡肋”令的用意,他便将杨修杀死。这就更深刻地揭示了他性格的阴毒本质。

曹操这个典型概括了封建统治者一切本质的特征,他的典型化的深度,在于他概括了长期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认识,反映了广大人民对这个暴君的憎恶、鞭斥和批判!作者塑造曹操这个人物,与塑造其他正面人物都具有理想化的倾向不同,而完全是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进行刻画,没有什么夸张,显示出高度的现实主义艺术光芒!

《三国演义》还创造了其他一些人物,像周瑜的才智多谋,鲁肃的忠厚诚朴等。他们虽然也有缺点,像周瑜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但从总的倾向看,作者对他们是赞颂的,周瑜不愧是三国时代的英雄。

(四)《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生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描写了这些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和紧张性。《三国演义》取材于历史,因此不像《红楼梦》那样多成功的生活细节的描写,而是集中写一个时代的政治斗争。虽然其中也写了一些筵会、婚姻等日常生活,但莫不与政治有关。《三国演义》中的一切事件、人物、情节都卷入政治斗争的漩窝,表现一个巨大的社会历史冲突,其声势波澜壮阔,动人心弦,震人魂魄。如著名的“孟德献刀”一段描写,曹操携刀入董卓卧室:

卓肥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下,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寥寥数行书,描绘出一个极其紧张惊险的场面。“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段,写蒋干奉曹操之命,来说周瑜投降。周瑜预知蒋干来意,便召集江左英杰与蒋干相见,用先发制人的手段挟持蒋干:

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生,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同样描写出一幅动人心弦的惊险场面。《三国演义》提炼、强化矛盾冲突,总是一个连着一个,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败走华容道,孔明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都波澜壮阔,起伏升降,最终汇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三国演义》中的矛盾冲突,都是通过各类人物表现的,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涌现了众多人物。据统计《三国演义》共描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几乎和《红楼梦》相等,其描写人物的方法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善于通过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来表现人物,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孙权,当曹操发檄文要进取江东时,引起东吴和、战两派的斗争,他自己内心也陷入激烈的矛盾之中,究竟是和,还是战?只是“沉吟不语”、“低头不语”,其剧烈的矛盾心情是可以想见的。“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曰:‘卿欲如何?’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即以可战不可降的道理劝孙权,孙权才长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孤见相同。”但是孙权的战策并未决定,孔明恰来以言相激,他“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经鲁肃劝解,又“回嗔作喜”,出来再与孔明叙话,听了孔明的言论,高兴地说:“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但是,经过主降派张昭等的一番议论,他又狐疑了,因此叫鲁肃“且暂退,容我三思”,并“寝食不安,犹豫未决”。最后周瑜来了,力排众议,分析敌情,愿与曹操“决一血战,万死不辞”。他才坚定下来,下了决心,遂拔所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曹者,与此案同!”这段描写篇幅不长,却深刻细微地揭露了孙权在国难当头时犹豫不决的矛盾心境,揭露了他迂回曲折的精神世界,使他的思想形象生动逼真地跃然纸上。

其次是善于抓住人物的某些特征来描写人物,把人物的特征集中突出出来,使人物的精神状态毕现。如关羽的忠义、张飞的粗莽、刘备的仁厚、孔明的智慧等,即使像阿斗在《三国演义》中不是主要人物,也勾勒出他区别于其他亡国之君的特点。如他投降西晋后:

亲诣司马昭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坠泪,后主喜笑自若。酒至半酣,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须臾,后主起身更衣,郤正跟至厢下曰:“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倘彼再问,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后主牢记入席,酒将微醉,昭又问曰:“颇思蜀否?”后主如郤正之言以对,欲哭无泪,遂闭其目。昭曰:“何乃似郤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曰:“诚如尊命。”昭及左右皆笑之。(一一九回)

作者未用多少雕饰的笔墨,而阿斗那副昏庸无耻的痴呆相则毕现。

其三是善于通过渲染环境来表现人物,写环境也即写人。“三顾茅庐”一节表现最突出。诸葛亮居住的卧龙冈,秋天山林秀雅、潭水澄清、猿鹤相亲、松篁交翠,冬天则“朔风凛凛,瑞雪霏霏”。诸葛亮厅堂的对联书写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其人未见,而其高洁、恬淡的形象已经出现了。又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初见一个容貌轩昂、丰姿俊爽之人,疑是诸葛亮,问之,则诸葛亮之友崔州平。又见两个白面长须、清奇古貌之饮者,疑其中必有诸葛亮,问之,则也是诸葛亮之友石广元和孟公威。趋至堂上,见一少年拥炉抱膝,道貌岸然,又疑是诸葛亮,问之,乃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路上遇见一个煖帽遮头、狐裘蔽体之人,心想“此真卧龙矣!”滚鞍下马问之,则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诸葛亮其人未出现,他的思想、性格、志趣、爱好却全部被烘托出来了,他的高洁不凡令人仰慕,以至越想见到他,越不可能,更显现其人品之高。《三国演义》特别着力于对人物出场时环境气氛的描写,此外,像司马懿的出场、曹操的出场等,都是先声夺人。

《三国演义》描写人物的总特点,即在于能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能用简单几笔勾勒出人物的神态,状貌传神。

《三国演义》所写的历史事实,犹如鲁迅所说“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中国小说史略》)。作者能够把“宜于讲说”的历史题材条理化,线索分明。作品所写的是三个统治集团的斗争,因此即分三个大线索,体现三个线索的中心人物,前半部是诸葛亮、曹操和周瑜,后半部则是诸葛亮、司马懿和陆逊。三个线索发展的顶端即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内容的高潮,也是对魏、蜀、吴政治斗争最集中、最精彩的描写。毛宗岗本从四十三回到五十回都是描写这场尖锐斗争的。这一节描写了吴、蜀联合抗魏的主要线索,同时也穿插了吴、蜀矛盾的次要线索。其初,魏要发兵进取东吴,吴国将相战、和两派难决,诸葛亮舌战群儒,战败了东吴的投降派,使孙权、周瑜都决意抗魏。接着,周瑜在三江口偷看曹操水寨,设计先除掉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蒋干盗书就中了他的计,曹操误把蔡瑁、张允斩首。情节进一步发展,诸葛亮草船借箭,黄盖用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一系列对付曹操的欺骗战术。这还不彻底,又有庞统巧授连环计,使曹操用铁环把江面的船都锁起来。巨大矛盾即将暴发,紧急时刻,周瑜病倒了,诚乃“曹操之福,江东之祸也”。孰料诸葛亮知其病源,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欲借东风来助火焚烧曹船,周瑜听后病也好了,在紧要关头,还写了一段曹操夜晚观赏长江、横槊赋诗的场面,表现他踌躇满志、骄横自纵、势在必胜的神态。

在主要线索之间,还交织着次要线索。战争策略虽然主要是周瑜所谋划,却都超不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往往在关键时刻又决定于诸葛亮的计谋。周瑜怀恨在心,认为“久必为江东之患”,屡次欲谋杀之而未得逞。其间又写曹操自以为得志,夜间见皎月初升,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不禁大笑,又见黄盖果然带十二只船来,以为真降。两条线索便是如此参差错落、时紧时弛,交织在一起,最后形成一场巨大的波澜——火烧赤壁。

《三国演义》的情节即是如此错综曲折而又有条不紊,简洁明快而又丰富多彩,显现一种艺术美。

《三国演义》是用通俗的文言文写成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正是它的语言特点。作者罗贯中把所采集的三国史料原文加以提炼、通俗化,并简洁、健康和纯朴,富有表现力。衡量一部文学作品语言成就的高低,不在于文言或白话,而在于其概括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在于其表现生活的能力。《三国演义》之后产生了不少历史通俗演义,大都用白话文写成,但不如《三国演义》之受群众欢迎,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语言之芜杂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国演义》的写成是我国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在它之前虽然也出现了一些说话人用的底本——话本,但其社会功能不在于让人们阅读,而是作为讲唱时的依据,严格讲还不能算作小说。真正意义的通俗小说应该从《三国演义》开始。《水浒传》一般认为是与《三国演义》同时之作,事实上比《三国演义》晚出,这从其中许多人物在精神面貌上对《三国演义》有所借荐可以为证。如吴用之于诸葛亮,朱仝之于关羽,李逵之于张飞,吴用又称吴加亮,朱仝又称美髯公,甚而刘、关、张桃园结义型的兄弟关系,也明显地给《水浒传》中的英雄以影响。《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通俗小说的正式形成,从它开始出现了大批长篇巨著,许多作者摹拟他写历史通俗演义,以致有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的产生。

《三国演义》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普及了历史,把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所垄断的“官书”“正史”,普及到群众中去。虽然其中所写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并曾遭到清人章实斋的指责:“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丙辰劄记》)其实这三分虚构正是作者的创造,是作者根据社会现实斗争的虚构,从文艺反映生活的角度着眼,在某种意义上它比原来的历史更真实,褒贬的尺度更严格,更有批判力,所谓“有什佰千万于春秋之所谓‘华衮’‘斧钺’者”(《小说小话》)。因此,人民群众不仅通过它丰富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国演义》是一部兵书,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许多战略战术都符合战争发展的规律。《三国演义》也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大部分有关政治斗争,实质上都在斗智。历代人民从其中吸收了无穷的经验和智慧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张献忠、李自成及近代张格尔、洪秀全“攻城略地,伏险设防,渐有机智”,“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唯一之秘本”(《燕下乡脞录》卷十)。历代人民也从其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三国演义》是人民群众生活的教科书。

《三国演义》也有不可抹杀的缺点,即其对农民起义的敌视,诬蔑农民起义为“盗贼”。对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现象,往往用阴阳五行、方术符谶等迷信观念加以解释。每当战争冲突不能解决时,便借助神力。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作者取材的历史时代密切相关,汉末至三国正是神仙方术特别发达的时期,谶纬之说极其流行,对农民起义的诬蔑,历代史书都如此。显然,作者取材时承袭了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削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

无论如何,《三国演义》的成就是很高的,明高儒《百川书志》有一段公允的评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它确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内容的长篇巨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