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作品在中国文学中影响最大的当数《思想者》(见彩图41),其影响的广泛和深远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分,“思想者”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思想者”形象的原型。当代小说家徐坤在她的短篇小说《鸟粪》中,以调侃的方式形象地概括了罗丹《思想者》在中国的影响与境遇。小说一开始就以象征性的笔法描述了“思想者”在中国城市中的地位:
思想者坐在广场中央,以一种固定不变的造型,全身赤裸着,供来来往往的众生浏览和瞻仰。……
广场是整座城市的心脏,思想者便正襟危坐在左心室或右心房的位置上,亮出一身健康壮硕的筋肉,饱含着智慧的偌大头颅微微上仰,怡然欣悦地打量脚下的这座沸声连天的城市。[8]
接下来,作者以诗性的激情和想象,描述了“思想者”的巨大魅力:
思想者此时正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之中,思索得那么投入,那么忘形,智慧正如闪电一样屡屡划破黑沉沉的意识之层,挟着他那滞重的身体,跨越重重障碍,明亮而飞速地朝灵境驶去,身后传来难题破解之后轰隆隆雷鸣和无比酣畅的雨声,他那脑部的褶皱因着思想的丰富而更加密集地层层堆起,身上的肌腱因着智慧的折射而闪动着耀眼的金属光泽。思想的光辉,逐渐透过遮蔽的凡尘,温暖而蓬勃地显露出来,使他这人类而不是鸟群,又一次成为广场上最惹人注目的中心。[9]
这里,作者抒发了她对“思想者”的崇敬,对人类思想的意义和价值的崇敬。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者”的存在受到忽视,思想的光辉被乌云遮蔽,鸟群的狂欢惊醒了沉思的思想者,他感到了痛苦和孤独。他试图走进这个让他感觉陌生的时代,但扑面而来的是物欲横流,“思想者”遭遇难堪和冷漠。而且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竟然有两个不法之徒要将“思想者”肢解卖钱。“思想者”被阄割了。但是作者坚信:“思想是永远都不能从人类头脑中连根拔除的。”最后,“思想者”仍然被安放在城市广场的中央:
以青铜的方式,庄严地存在,永远常驻广场中央,在铺天盖地的鸟羽的遮蔽里,以金属凄艳冰冷的光泽,昭示人类灵魂的亘古不朽![10]
这篇小说象征性地喻示了罗丹《思想者》在中国的伟大存在。
但是,罗丹这样的伟大艺术家在中国,并不是每个时代和每个作家都能消化和吸收的。正如孙郁所说,鲁迅“从中国文人对罗丹的冷的反映里,发现一种高强度的艺术家在东方的境遇。因为无论从文艺还是思想上讲,中国美术家那时对文学史与欧洲史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次上。鲁迅其实已经感受到,没强力意志的生命感,是不会有罗丹式的气象的”。[11]罗丹在中国文学中的影响,与时代氛围和作家气质密切相关,不同时代和不同气质的作家对罗丹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比较而言,罗丹《思想者》在中国文学面临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时期影响会更大,其较大的影响分别发生在“五四”时期、20世纪四十年代,以及新时期文学中。
“五四”时期,是中国面临社会转型的时期,也是思想启蒙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作品里都有一个思想者形象雄踞其间。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文学先驱都是思想者的化身,罗丹这样伟大的西方艺术家与中国的思想先驱者也许在精神上更接近。胡适在“五四”时期写过一篇小说《一个问题》,就带有一种思想者品格。小说主人公朱子平是一个大学教员,几年来,他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开始人们叫他哲学家,后来叫他朱疯子,因为他思想变得有些反常了。小说结束的时候,朱子平遇到了一个老同学,找到了诉说自己苦恼的机会:
我每天上大学去,从大学回来,都是步行。这就是我的体操,不但可以省钱,还可给我一点用思想的时间,使我可以想小说的布局,可以想到人生的问题。有一天,我的内人的姊夫从南边来,我想请他上一回馆子,家里恰没有钱,我去问同事借,那几位同事也都是和我不相上下的穷鬼,哪有钱借人?我空着手回家,路上自思自想,忽然想到一个大问题,就是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一头想,一头走,想入了迷,就站在北河沿一棵柳树下,望着水里的树影子,足足站了两个钟头。等到我醒过来走回家时,天已黑了,客人已走了半天了![12]
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都在思考着社会和人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冰心为代表的“问题小说”的出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题小说”都是从思想者的角度进行叙事的。
在这个时期,鲁迅小说的思想特质最具有代表性,也最能显现思想的魅力。鲁迅的思想自然是他生命的体验和天才的表达,是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自然呈现,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罗丹对他的某种影响。鲁迅对罗丹的借鉴最重要的是小说中思想者形象的塑造。罗丹的《地狱之门》将思想者置于地狱之门之上,他低头沉思的坚毅表情为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典范。鲁迅小说不仅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性主题,而且还经常有意设置一个思想者形象。《祝福》中的“我”是一个思想者形象,他对祥林嫂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的困惑,都表现出一个沉思者的特征。在叙述祥林嫂故事之前“我”的自述都是这位思想者的迷茫和探求。面对祥林嫂这样的受苦人,是向她启蒙,告诉她人生的真相?还是向她撒谎,掩盖社会人生的真相?或是支吾其辞,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搪塞?“思想者”无奈选择了后者。祥林嫂死亡后,“思想者”不断自责,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www.xing528.com)
《故乡》中的“我”也是一个以思想者形象出现的人。当他面对儿时的童伴突然叫他“老爷”的时候,他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感到社会等级制度的悲哀。当他看到闰土无奈地受到命运拨弄的时候,他想改变他们的命运,他为下一代勾画着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想着切实地实行,走出一条新路。
鲁迅的《野草》是他人生哲学的表现,叙述者始终以一个沉思者的姿态在思考,而且这种思考是立于“地狱之门”的沉思。《失掉的好地狱》是鲁迅对于军阀混战的深刻洞察,所谓神魔之战,只不过是为了争得地狱的统治权,而地狱仍然是地狱,好地狱也还是地狱!鲁迅在《野草》中的作品许多是以梦的方式沉思。《死后》一文写人死后还在思想:他死了之后,听到有人说“怎么要死在这里?……”他没有想到,死后还会碍着别人。“人应该死在哪里呢?”他想,“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也很难适合人们的公意。”当时中国的无人权,不自由,由此可见一斑。他的身体在棺材里很不妥帖,但是也许很快就要腐烂,不至于有什么大麻烦。他想:
此刻还不如静静地静着想。
死后的沉思,使他发现:
万不料人的思想,是死掉之后也还会有变化的。
想想那些僵化不变的教条是多么地不切实际,人的思想是活的,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死后也要变,要求人们的思想一成不变是多么荒谬!罗丹的《思想者》表明了人与顽石的界线,他的人物大都是从顽石中挣脱而出。鲁迅的“思想者”也是对千百年愚顽文化的挣脱。
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刻画了丁宁这个“思想者”形象。这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地主少爷,怀抱着改造草原的远大理想,看着家族的腐烂和农民的苦难,他不断思考着未来。何其芳的《画梦录》表现了沉思和独语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轮廓鲜明的“思想者”的姿态;“九叶诗人”创作中的抒情主人公犹如一个个“思想者”;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以及她后来在延安时期的一些短篇小说中充满批判和质疑精神的形象,同样以“思想者”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
没有思想的文学是苍白的。如果要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大价值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它所产生的思想,可以说,“思想者”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中心形象。正如铁凝所说:“在罗丹面前我们无需语言,我们都已明白了思想着才是美丽的。”[13]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人们都以思想为美。
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思想精神是“五四”文学的再现,对历史的反思成为时代的思潮。文学所表达的思想成为一道照亮社会历史暗夜的启蒙曙光,成为社会思想解放的先导。张贤亮的《绿化树》中主人公章永璘就是一个“思想者”形象,在劳改农场精神荒漠的恶劣环境中,在食不果腹的饥饿折磨下,他没有忘记自己还是一个人,一个能思想的人,思想成为他的最大乐趣,成为他活下来的巨大精神支撑。他头枕着《资本论》睡觉,不断思考着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思考着阶级、思想改造等他想不明白的问题。每当他在劳作以后能够静下来思考的时候,他都感到是一种奢侈和幸福:
活着多么好,能够思想多么好!
整部作品贯穿着他阅读《资本论》的感想和体会,使人物形象充溢着思想的魅力和光辉,这部作品在新时期文学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炜在《古船》中同样塑造了隋抱朴这个“思想者”形象。他整天坐在磨房里,不是算着永远也算不清的账,就是读着永远也读不透的《共产党宣言》,思考着家族的命运,洼狸镇的命运,私有制,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等。弟弟隋见素认为哥哥抱朴“想得太多了,太细了。”“心放得太大、太远,结果自己过得那么苦”。但是正是这样一种思想者品格使这个人物和这部作品产生了巨大反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退却到社会的边缘,文学的思想者气质受到来自后现代大众文化的严峻挑战。评论界对文学启蒙精神的减弱、文学思想性的弱化忧心忡忡,充满焦虑感。罗丹的“思想者”受到冷遇。徐坤小说《鸟粪》正好言中了这一文化精神现象,并且对此作了深刻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