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米勒对中国文坛的传播

一米勒对中国文坛的传播

时间:2024-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9年,米勒迁往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子巴比松,与其同时或前后在此作画的还有其他六位画家,美术史称“巴比松七星”,以七人为核心的画家群体也被称为“巴比松画派”。“五四”时期中国作家把米勒推到了思想伟人的地位。鲁迅主张写实的艺术,米勒被誉为“写实主义的先驱”,因此鲁迅推重米勒是很自然的。他说米勒的名作《晚钟》常常被挂在中国人的房间里,足见米勒在当时中国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一米勒对中国文坛的传播

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半岛格鲁什村(Gruchy)。1837年到巴黎,画作主要表现乡村生活场景。1848年,《扬场的人》曾在沙龙上展出。1849年,米勒迁往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子巴比松,与其同时或前后在此作画的还有其他六位画家美术史称“巴比松七星”,以七人为核心的画家群体也被称为“巴比松画派”。[1]米勒的代表作有《拾穗者》(1857,见彩图8)和《晚祷》(1857,见彩图7),这两幅画都以农民为主角,表现了乡村浓郁的生活气息。《拾穗者》的画面空旷而开阔,表现了田野里收割完毕的景象。三个农妇正在专注地拾着地里残留的麦穗,其中二位低头前行,另外一位还在寻觅着有无遗漏的果实,表现了画家对劳动者的崇敬。《晚祷》是一幅带有宗教色彩的画作,表现出画家对宗教的虔诚。画幅上一对农民夫妇,在傍晚劳作即将结束的时候,听到远处教堂传来的钟声,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计,丈夫摘下了头上的帽子,妻子双手合十,他们低头立在田地里作虔诚的祈祷,画面的意境静穆而庄严。丰子恺说:“米勒的作品的特色,以宗教的敬诚的感情为基调。其宗教情绪的对象,在于田园生活,农业的神圣,与农民的信仰心。故在真的意义上,他不是风景画家,也不是自然画家。他是把自己融入风景中、自然中,而又为之赞美、表现的抒情画家。”[2]

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在开篇位置刊载了米勒的两幅画作:《晚祷》和《饲》,并附有介绍性文字。其中沈雁冰在《饲》的附注中,转引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米勒传》中的话:

弥爱画裸体画时,收入还算过得去;有一天,他在街上走,刚巧从一个铺子前经过,那铺子里有弥爱所画裸体画的复印本挂在窗口,旁边有两个人走过,说:“这就是弥爱画的——他只画些精赤的女人。”弥爱听了这一句话,仿佛是受了伤似的;回到家中,就对他妻说:“以后不画裸体画了,但恐怕生活更欲艰难些,你能忍受么?”他妻断然的回答:“什么都能忍受”,于是弥爱就搬到巴尔比逊去住,这是一八四九年。

他在巴尔比逊住,专画农人生活,简直苦得要死;一八五七年,他的杰作《拾穗》画成后,穷得几乎欲自杀。一八五九年画成《晚祷》,在是年冬的日记上,弥爱写道:“我们只有可用两三天的木柴了,正不知以后怎样过去。下个月我妻将分娩,到那时我将一无所有了。”

我引罗兰这一段,无非表见弥爱的艺术成名是经过如此坚忍磨练的,却并非是说画裸体画便不好,画农人生活便好。裸体画在艺术上的价值,是不用我这外行人来多说的。

沈雁冰在这里介绍了米勒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信念,意在激励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行进的中国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要确立坚定的艺术信念。

有一些文学刊物在创刊号上优先刊载了米勒的画作。如《文学》杂志创刊号刊载了米勒的《牧羊女》;《大江》创刊号刊载了米勒的画作《拾稻子》(《拾穗者》)。

《北新》杂志对西方现代艺术比较关注。鲁迅翻译的《近代美术史潮论》就是在《北新》杂志刊载的。1928年,《北新》杂志在第2卷第17号上刊载了米勒的画作《拾穗者》。(www.xing528.com)

一些报刊的文艺副刊也对米勒进行介绍。1929年2月21日,《河北民国日报副刊·鹗》第11期印载了米勒的自画像,于赓虞在画像下附写一篇短文

米列是终身与苦难搏斗的农民画家。人类逃脱不了苦难的磨练,而米列所显示给我们者即为工作的严肃,雄劲的精力。真金不怕火炼,真英雄不怕苦难,是以米列于饥寒冻馁之中犹工作不息。他既无力逃脱苦难,因为苦难就形成了他的生命之意义,生命之伟大。

因为他恒用灰黯的颜色,表现黯淡的色彩。故Goncourts称他为天才的伟大的Silhonettear,但因此有人劝他变变颜色去作时流画家,他冷然曰:“我生为农民,亦将死为农民。我只表现我之感觉。我将告诉你我之所见及我如何观察。我有我的立足点,我决不让步。倘必要,我将为这原理而战斗。”是的,米列是近代精神界伟大的领袖。

从他的自画像里,那眼睛,那须发,那神采无处不像是一个野人,但他又有着严肃的气魄,深邃的思维。米列在吝啬的人类中,他将爱供献给农民;但他不是要画农民,而是农民表现在我们的幻觉,他创造了他的作风。

于赓虞强调了苦难对米勒的磨砺,米勒意志的坚韧,对农民的爱,坚持为农民绘画的艺术信念。称他为“近代精神界伟大的领袖”。“五四”时期中国作家把米勒推到了思想伟人的地位。

鲁迅对米勒也十分推重。1929年,他在《奔流》第1卷第4号刊载了米勒的四幅作品:《依锹而立的男子》、《春》、《汲水的女人》和《自画像》。1930年2月21日,鲁迅到中华艺大演讲,当场展示了米勒的《晚祷》,并对这幅画作了讲评。鲁迅主张写实的艺术,米勒被誉为“写实主义的先驱”,因此鲁迅推重米勒是很自然的。

1928年,丰子恺出版了《西洋美术史》,其中对米勒的绘画成就评价很高。他说:“他的名作《晚钟》常常被悬挂在中国人的房室中。他是精神极伟大的一个艺术家,与贫苦奋斗,与眼疾奋斗,坎坷一生,死后方受人理解与尊崇。故评家(如Romain Roland)谓近世纪初叶有两大艺术上的英雄,即音乐上的Beethoven与绘画上的Millet。”[3]丰子恺同时还在《一般》杂志发表介绍西方现代艺术的系列文章,随后将其整理成书出版,即为《西洋画派十二讲》,其中介绍了以米勒为代表的“巴比松七星”。丰子恺对他们的评价是“主唱者是卢梭,然而最大家是米勒。即其余六人都是米勒的陪客。”[4]可见丰子恺对米勒的评价之高。他说米勒的名作《晚钟》(《晚祷》)常常被挂在中国人的房间里,足见米勒在当时中国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