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诗歌善于创造情境。情境就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情境既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又是一种以人生体验创造出来的艺术空间。在人生与艺术的契合点上的,就是一个“情”字。从“情”字着手进行创作,能使自然风景都获得人的性灵,写出动人的诗篇;从“情”字入手进行鉴赏,能发掘出诗歌中的人生情怀,体味贯通千百年的诗心人心。下文中将对“送别”情境和“山水”情境进行分析,从一首首简短的小诗中层层剥露出蕴涵的人间深情。
文学描写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叫做“移情”,就是把人的情感转移到景物身上,自然好像成了人的知心好友,一起哭泣,一起欢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经》留给我们的又一千古绝唱。这首诗写一个游子离家和归家时的感受。柔柔的柳枝随风飘荡,好像要牵住游子的衣襟,让他放慢离别的脚步,“依依”二字虽然形容的是杨柳,却让人感觉到游子愁肠百转的心情,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情和景、物和人在诗中已经不分彼此了。
用杨柳描绘别情的手法经常被以后的诗人模仿。但钱钟书指出,同样是移情,也有高妙和笨拙之分。比如曾有人写过一句“远树依依如送客”,钱钟书以为这里的“依依”远不如《诗经》里用得好,因为一个“如”字生硬地把人和景隔开,人工雕琢的色彩太浓;而在《诗经》中,游子的心绪就是柳枝,柳枝就是游子,人情物态糅合为一,诗内诗外溢满离情,更能牵动人的情思。而李商隐的《赠柳》诗里的“堤远意相随”显然比上句高出一筹。连绵的堤岸站满垂杨,远远看去,只有行人越来越小的身影和背后跟随的青青柳色。有人评价说,这句话写出了柳树的魂魄。因为它和《诗经》里的“杨柳依依”都充分领会并利用了柳的动态和人情的关系,用“情”统帅一切,不再区分什么人和景物了。对李商隐的诗,钱钟书仍有不满意的地方,说句中用了一个“意”字,就显出人为修饰的痕迹,还是不如《诗经》,能把杨柳形态写得真切自然。看来,钱先生追求的是一种“化”的境界,用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糖融于水,不必分出哪是糖,哪是纯净的水,只要能尝到甜味就足够了。钱钟书把第一句话“远树依依如送客”称为“偷语”,因为作者的情感虚假,没有借到前人的精神,只借到词句的皮毛,而李商隐的诗句“堤远意相随”就可以称为创造,因为他用体会至深的离情、用前人的诗境,语句自然得好像从自己胸中流淌出来。
古人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无论对送别者和离去者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钱钟书认为送别者更有一份难言的苦衷,并通过诗文情境加以证明。他说,游子一路上奔波辛劳,还要料理旅途中的很多事情,人生地不熟,麻烦事儿接二连三,但是,也会不断碰到一些新鲜见闻,可以缓解郁闷。所以,就离别的相思之苦来说,游子其实比不上留在家中的人,思妇怀念远行人的情感总比旅人想家的情感更真挚一些。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送别者“惆怅独归”,凄凉孤寂的感受更甚于独自远行的人。所以古人有诗说:“黄鹄送黄鹄,中道言别离。送君不惮远,愁见独归时”,“送公千里终需别,剩我孤舟独自归”,“两点船灯看渐远,暮江惆怅独归时”,又说:“送行不知远,可忍独归时”。钱钟书解释,“可忍”其实就是“不可忍”,是游子还有新的生活在前方等待着,留下的人却要面对往事在身边每一件事物上烙下的印记,想想回去后物是人非,孑然独归的心情实在无法忍受。难怪一位法国诗人说,离别的惆怅之情是专门为留下的人准备的。拜伦[9]在写给他的情人的信里说,世界上一切如故,惟一不同的是我仍留在这里而你已经离去了。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更伤神啊!钱钟书继续解释道,生离已经如此痛苦,死别更让人无法忍受。死去的人在冥冥中毫无知觉了,活着的人却要继续体会撕心裂肺的悲痛滋味。由送别诗而推究人情到这种地步,钱钟书已经把诗歌的情境和人生的情境打通了。
且看他又是怎样剖析送别者的痴情的。宋代有个词人张先[10],在《虞美人》中写道“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另一个宋代人写诗话时,把“知”字误写做了“如”字(诗话是关于诗歌的杂著,其中包括对诗人及其诗作的各种问题的论说)。钱钟书以为歪打正着,“如”字比“知”字更有味道。用“不知”,说明上桥已经无济于事,上了也是徒劳。“不如”则说明上桥时还怀着一线希望,希望亲人在自己的视野里能多停留片刻。前者用的是局外人的眼光或者事后才下的断言,潜台词是“白白的上了一回江桥”。后者却是即兴当场断言,好比送别者自言自语“还是上江桥看一眼吧,这样我才能甘心啊”。前者直白,后者含蓄,将送别者的心情揣摩得惟妙惟肖。还有一些类似的例子,需要根据整体意思具体分析。比如辛弃疾的词《鹧鸪天》“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杆不自由”,钱钟书说,这里的“知”和上文的“知”意思又不一样了,明明知道行人已经隐没到山的那边,还要不甘心地眺望,可以看出送别人的痴情,“知”字用得很到位。古诗《望行人》“登楼恐不高,及高君已远”,直接说登高却望不到行人,和张先的“不知”意思相似。而《南乡子》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和《一丛花令》“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则和“不如”的诗境相似,都是描写行人已在视野中消失,送别者却兀自不肯离去,向着遥遥春水、滚滚征尘努力辨认着行人的身影,惜别之情婉约含蓄,跃然纸上。不忍归去的送别者和消失在天边的行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让人领会到了离别的残酷。
我国古代专门有一类山水诗。中国的文人和山水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按照儒家传统,积极入世,自强不息才是一名君子的行为。可是,人生道路坎坷,文人士子的一腔豪情往往会在现实中碰钉子,这时,他们就把自然拿来当做自我安慰的良药了。或者对一派天真本色的自然羡慕不已,或者视自然为同病相怜的知己,山水因为人情的点染也变得多情起来。
钱钟书细致地揭示出这种山水风景和心理的微妙关系。花草树木本来没有感情,可是诗人将失意的情怀寄托在它们身上,自然就成了与人同喜同悲的知音,人情将自然融化成了诗歌的情境。钱先生在诗歌、散文、戏剧中都发现了花草有情的例子。比如,孔稚圭[11]《北山移文》里的山神看到人去山空,忍不住感慨说:“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明媚的霞光孤独地映红天空,明月寂寞地高挂着,青松的影子落在地上,白云在山涧中游荡却无人做伴,实在是可惜啊!看来山神也需要知音,眼看自己手下的一片大好景色没人观赏,不免生些寂寞的埋怨感叹出来。孔稚圭是个聪明的诗人,借山神之口发自己的牢骚,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让文章平添了许多情趣。其实,自然世界里的花开花落已经平静而有规律地重复了很多年,只有遇到诗人的眼睛和点石成金的笔才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钱先生说,情和情还不同,又比如苏轼的诗“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自然风景寄托的其实是人生不得志的寂寞情怀。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中的大小姐杜丽娘长期受家法管制,一天偷偷溜到荒废的后花园,看到一片大好春光,再想想自己正值二八芳龄,生得闭月羞花却没人怜爱,忍不住幽幽地唱了一段“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类似的诗句有很多,有的是让景物自己抒发心中的惆怅,如上面提到的《北山移文》和苏轼诗。有的是诗人见到花草无人欣赏而替它们惋惜感叹,像杜甫的“江头宫殿锁千堤,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12]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和白居易的“村南无限桃花发,惟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尽管口气不同,但把人和景连接起来,创造出一种幽怨的情境,都是诗人不甘寂寞的心理。
在广泛列举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后,钱钟书又给我们提供了西方的诗文里相同的情境。他特别欣赏西方一个女诗人的作品,其中写道:“芙蓉在废墟中绽放花蕊,孤单无伴;玫瑰的娇艳在荆棘丛中,无人靠近;丰茂的草丛间细流涓涓,只供林间的飞鸟和松鼠解渴;森林里高挺的橡树,成了小动物的栖居之所。”这和我们的士子空谷独居,小姐“长在深闺人不识”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自然本色是另一种情况,钱钟书说,水声山色,鸟语花香,都出乎本然,和人事无关,也不求人来欣赏他们。很多诗人也能悟到自然的真谛,写出像“池塘生春草”一样率性自然的句子。但是,人好像天生就是一种容易悲观的动物,越是看到自然独立于人事之外,越联想到人事的变幻无常,从欣赏不自觉地就滑落到悲伤的情绪里。刘禹锡在金陵古城的夕阳斜照中感慨“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陆游面对着潮水拍打的楚城旧址吟诵“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自然风物的无情和永恒正衬托人的脆弱和生命的短暂。
钱钟书不仅将诗歌的山水情境细加区分,而且在其中发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双重性格。杜甫写过一首名为《蜀相》的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前一句描写无论人事变幻,台阶上的草仍然在春天里一如既往地绿着,诗人的羡慕之情显而易见,后一句的“空”字却又在为黄鹂的婉转歌喉无人聆听而抱怨不平了。钱钟书分析说,这里两种情感相反而又互相贯通,一方面眷恋着自然的纯净,一方面又渴望着在现实中一展鸿图,中国文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性格便在诗文情境里得到了细致入微的表现。
1.诗文中的四种悲剧情境。
2.“诗可以怨”是从司马迁以后广泛流传的观点,钱钟书认为韩愈对它的理解最为完整准确。快乐和痛苦都可以作诗,而痛苦更容易让人做出好诗。
3.景物描写和真情实感融为一体形成诗歌的情境。优秀的诗歌情境既是艺术的境界又是人生的境界,“情”是人生和艺术契合的关键。
[1] 情境:情境就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情境既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又是一种以人生体验创造出来的艺术空间。真情实感是创造优秀的诗歌情境的关键。
[2] 《易林》:汉代焦延寿写作的一本卦书,共16卷,每一卦演为64卦,共4096卦,卦下有韵文写成的解说词,用来占卜吉凶。本书中引用的文字就是解说词里描绘的内容。(www.xing528.com)
[3] 沈约:南朝宋人,入梁后官至尚书令,他首先提出了“四声八病”说。“四声”即汉字的四种声调,“八病”即诗歌中八种声律常见的毛病。四声的提出是对汉语音韵学的重大贡献,也使诗歌创作的声律美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基础上,为律诗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4] 李峤,唐代人,曾担任过从高宗到玄宗四朝的官职,最高做到中书令,和唐初的苏味道、杜审言、崔融三位诗人合称“文章四友”。
[5] 王尔德:英国19世纪剧作家,代表作有《贵夫人的扇子》。
[6] 陈子龙:是明末几社文人的重要代表。明末宦官魏忠贤专权,士大夫组成政治团体与他对抗,继东林党人之后,江南一带的文人组织相继崛起,几社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他们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危亡。
[7] 李渔:清初戏曲家、小说家,字笠翁,著有戏曲集《笠翁十种曲》,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他的戏曲多属于男女风情戏,以娱乐为宗旨,格调不高,但为喜剧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小说多为世情小说。
[8] 弗洛伊德:奥地利犹太人,医生。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流亡美国,入美国籍。
[9] 拜伦: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曾游历欧洲,支持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拜伦个性孤独,愤世嫉俗,又因为诗歌触怒了国内的当权者,长期在国外流亡。他的诗歌里充满了战斗的激情、瑰丽壮观的想像,代表作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10] 张先:北宋初期的词人,他一生官运不太亨通,却也没什么大的挫折,所以听歌看舞,优游卒岁,是北宋年寿最高的词人。张先善于写“影”,三句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让他获得了“张三影”的美名。
[11] 孔稚圭:南朝齐人,因文才得到后来的齐帝萧道成的重用,官至南郡太守,代表作《北山移文》。
[12] 姜夔:南宋词人,主要艺术贡献在于对传统的婉约词进行了改造,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恋情,使婉约词摆脱了轻浮,获得了一种超尘脱俗的韵味。
1.怎样理解“农山心境”?
2.结合你的写作实际,谈谈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的感受。
3.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为什么会时而有情,时而无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