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爱琴海
爱琴海人把古老的亚洲文明带到了尚处在野蛮状态中的欧洲
海因里希·谢尔曼[1]在孩提时代最喜欢听他父亲讲特洛伊的故事。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决定,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亲自到希腊去寻找特洛伊的真实遗迹。谢尔曼出身德国梅克伦堡州一个贫寒的乡村牧师家庭,但他对自己的出身并不十分在意。为了攒够寻找特洛伊所需的昂贵花销,他先加紧赚钱,之后才转向考古。好在他真的在短时间内赚到了大笔金钱,使他足够组建起一支职业探险队。于是他信心百倍地出发了。他率队向小亚细亚的西北角开进,因为他相当确信地认为,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应该就坐落在那里。
谢尔曼在小亚细亚找到一座杂草丛生的小丘,据说普里阿摩斯王的特洛伊城就埋藏在这座小丘之下。谢尔曼激情澎湃,在没有进行任何先期考察的情况下就立即开始了挖掘工作。热情驱使下的高速挖掘使他开挖的壕沟直穿过他要寻找的特洛伊城,将深藏地底的另一座城市废墟展现了出来,这是一处比荷马史诗记载的特洛伊城还要古老一千年的远古文明遗迹。然后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如果谢尔曼找到的只是几把磨光的石锤或者几个粗制的陶器,那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惊异,人们最多把这些物品与远较古希腊人早的史前人类相联系。可是谢尔曼发现的却不是这些物品,相反,那尽是些精美的雕像、昂贵的珠宝和绘有非希腊风格图案的花瓶。谢尔曼据此大胆揣测:远在特洛伊战争发生的一千年前,曾有某个神秘的民族居住在爱琴海沿岸地区,他们的文明已经极度发达,甚至远远超过了古希腊文明——尽管很可能是希腊人侵入并征服了他们的国家,灭绝或同化了他们的文明。后来的科学研究倾向于赞成谢尔曼的大胆推测。19世纪70年代末,谢尔曼再次考察了这座迈锡尼城[2]的古老废墟,在一堵圆形小围墙的石板下面又一次出乎意料地发现了神奇的宝藏,宝藏的主人依然是那个比古希腊人早一千年的神秘部落。这些迈锡尼人曾在希腊海滨建造起许多城市,它们的城墙高大而厚重,古希腊人甚至崇敬地以为它们是“泰坦巨神所作”——泰坦是古希腊神话中远古时代的巨大神人,喜欢把山峰当小球耍。
考古学家的深入探究揭去了附在传说上的浪漫色彩。我们得知,这些早期的工艺品及坚固城堡的制造者并非具有神力的魔法师,而是住在克里特岛和爱琴海诸岛上的平实的水手与商人。这些辛勤的海上劳动者把爱琴海变成了繁荣的商贸中心,使当时已经高度文明的东方世界与仍处于野蛮状态的欧洲各族实现了物资交换与流通。
《亚欧之间的导桥》 (房龙绘)
这个海岛国家在统一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发展出了超乎人们想象的建筑工艺。他们在克里特岛北部沿岸建起的重要城市克诺索斯,其卫 生设施和宜居度都堪与现代人的城市建筑相比。克诺索斯人的王宫拥有极其精良的排水系统,一般住宅也都配有火炉,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使用浴缸,这恐怕是历史上对浴缸的最早使用了。克里特王宫那弯曲的廊梯和宽敞的会堂也十分有名,而宫殿下面则建有巨大的深入地下的地宫,用来储藏葡萄酒、粮食以及橄榄油。这个庞大的地宫使最早得见此处的古希腊人大为惊异,因此就有了关于克里特“迷宫”的传说。“迷宫”一词意指通道复杂难寻的建筑物,常常在封闭状态下使游客迷失方向。(www.xing528.com)
可是最后这一伟大的爱琴岛国究竟发生了什么突然灾变,从而在一夜之间彻底覆亡?我们暂时还并不知晓。
克里特人也拥有较成熟的文字,可人们迄今还未能破译已出土的克里特碑文,因此我们无法根据文字来了解他们的神秘历史,只能凭借爱琴海岸残存的废墟来想象他们当时所经历的情形。遗留的废墟表明爱琴海文明突然间遭受了欧洲北部野蛮民族的攻击而被摧毁。如果我们没有猜错,这个摧毁克里特人和爱琴海文明的野蛮民族应该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古希腊人——那个刚占领了处在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之间的岩礁半岛的游牧民族。
【注释】
[1]著名的德国考古学家,迈锡尼文明遗址和古希腊特洛伊城遗址的发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