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手提机枪(注:民国时期称冲锋枪为手提机枪)不是中央军编制中的武器,没有在任何正式的编制表中列出。但是一些地方部队,由于历史原因,仍有相当数量的手提机关在部队之中使用。尤其是山西部队及川军,步兵班班长均配有手提机枪,山西部队的炮兵也配有自制的汤姆逊手提机枪。
其他部队则在军、师长等的卫队或是特务营、连中,有可能看到手提机枪。手提机枪基本上不是大量使用的武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由于9×19毫米或.45ACP的子弹均不能自制,抗战时,国内兵工厂正式生产的手枪弹,只有7.63×25毫米口径的。
不过忠义救国军属于例外,所有的班长、副班长等均配有美制汤姆逊、UD M42手提机枪等,由SACO供应;但忠救军并不属于正式部队,多在敌后活动。
后期的驻印军配有大量的美制汤姆逊手提机枪,由滇西出发的远征军也有小部分的配备。民国34年(1945年)滇缅公路重开之后,在印度堆积的美械逐渐运入,汤姆逊手提机枪也开始配发到前线的部队。
抗战时的香烟卡,图中有几位军官正在视察士兵构筑工事,最右方的士兵配置长弹匣的弹袋,虽然无法详细辨识,应是使用某种手提机枪的高级军官卫士
白格门手提机枪中国民间称为“花机枪”,来自其枪口部位有一圈散热孔。四川、云贵一带亦有人称之为“格早龙”,其实是“虼蚤笼”,虼蚤即跳蚤,仍是以其满布圆孔的散热套做文章。
白格门手提机枪(MP-18/I)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发展出来的手提机枪。在欧战前线,当时双方僵持在数千里长的战壕中,进退不得。双方都在找寻一种可以打破僵局的新武器,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轻便的自动武器,一种是自动步枪,另一种则是手提机枪。德国人称手提机枪之为自动手枪(Maschinenpistole),因为其设计使用手枪的子弹,目的为近战及清除战壕中的敌人。
1915年德国的步枪测试委员会(Gewehr Prufungs commission)提出了一项新武器性能的清单,1918年批准了雨果·史麦泽(Hugo Schmeisser)的设计。虽然史麦泽在1916年即设计出了匣型弹匣,但是委员会坚持采用P08 Luger的蜗轮型弹匣,该型定名为MP-18/I。由于出产得太晚,估计只有3000挺配发到前线,对战局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前线的军人已经见识到它的威力,将它昵称为子弹喷筒(Krugelspritze)。
国内不明来源仿造的白格门手提机枪,无铭记(中国台湾军事历史文物馆藏枪)
大沽造白格门手提机枪,注意其弹匣仓在下方(汤姆·纳尔逊(Tom Nelson)藏枪照片)
同一把枪的枪匣铭文(Tom Nelson藏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史麦泽在MP-18/I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改回其原先弹匣的设计。他同时也解决了一个弹匣上弹的重要问题。他采用双排装弹(Staggered Column),但是在最上端缩小成单发固定位置进弹(Single Position Feed),因为大部分的手提机枪没有上弹引道(Feed Ramp),左右交换进弹较不可靠,这个缩小进弹的设计,也因而称之为史麦泽锥(Schmeisser’s Cone)。他随后又制出了MP-28。MP-18与MP-28的差别为:
①MP-28有快慢机,可选择半自动及全自动射击,MP-18只能作全自动射击。
②由于MP-28改变了弹匣插入口的设计,两者的弹匣不能通用。
③MP-18的复进簧较小,环绕一根导杆,作业时裹在枪机延伸部中,MP-28改进为使用较大的复进簧,裹在枪机的延伸部之外(可在拉柄槽中清晰看到)。
④MP-18的表尺为简易翻门式,仅有100及200米两种设定,MP-28使用步枪式的表尺,设定达1000米。
不知来源的白格门式手提机枪,拉柄细长(中国台湾军事历史文物馆藏枪)
MP-18/I中国民间称为“花机枪”,来自其枪口部位有一圈散热孔
白格门手提机枪枪机与司登手提机枪枪机的比较,左边为白格门机枪。注意其相近之处,同时,司登手提机枪枪机的撞针系统经过简化,是直接固定在枪机面上的
MP-28(左/30发)与MP-18/I(右/20发)弹匣之比较,注意其上部包裹部分涵盖的面积不同,因此两者不能互换。司登式的弹匣构造与MP-28的完全相同,稍作修改后,可以用在这两种枪上
手提机枪是《凡尔赛和约》严格限制生产的武器之一,白格门厂(Theodor Bergmann Abt Waffenbau)因此授权瑞士工业公司(Swiss Industry Company,SIG)从事生产。瑞士生产的称为1920式,使用50发装、弹匣左右上弹,有7.65×23毫米、7.63×25毫米及9×19毫米三种不同的口径。其弹匣与MP-18/I或MP-28均不能互换。如果有机会检验国产白格门手提机枪,根据弹匣的差异即可以判定其仿造的原始型号。
白格门手提机枪属于第一代的手提机枪,首创开膛射击。射击时,将枪机拉开,插入弹匣,枪机并不会关闭,扣扳机时,枪机向前,推弹入膛并击发子弹。当时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为了冷却枪管及弹膛,因为射击间歇时,弹膛暴露,空气可以由枪管的两端对流,这是当时想出的唯一可以避免因弹膛过热引起灼发(Cook-Off)的方法。
作业方式为简单的枪机后坐式,用枪机的重量来抵住子弹发射瞬间的压力,延迟其开膛;后来的各种型号,如STEN、MP-34、MP-38/40多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或深受其影响的。
德造MP-18/I,注意其表尺为翻门式,弹匣仓在左侧
大沽白格门手提机枪,弹匣插口由左方改在下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枪)
金陵兵工厂与上海兵工厂从民国15年(1926年)起开始仿造MP-28,有快慢机,两厂分别生产了1000支及5000支。上海兵工厂曾生产七六五手提机枪弹,由此推测,其白格门手提机枪为7.65×23毫米口径。《我国陆军现用各种武器主要参数手册》一书中所列即为此型,但并未注明生产的工厂。7.65×23毫米子弹亦称7.65 Parabellum、.30 Luger等,为卢格(George Johann Luger)在研发1908式手枪时推出的新式子弹。后来他又发明了9×19毫米的子弹。
大沽兵工厂及汉阳兵工厂均曾生产七六三白格门机枪,仿造MP-28,大沽造及其他国产的这一型机枪,弹匣特别长,40~50发左右。巩县兵工厂出产的亦为仿MP-28型式,有快慢机。
日军资料中指出奉天、山西及北洋均曾生产此枪。
刘湘部属范崇实回忆:刘湘曾订购德国克虏伯厂白格门手提机枪1200挺,子弹600万发;另通过该厂向比利时订购与之配套的机枪枪筒2400支。国府在民国20年(1931年)向瑞士采购了100挺7.63毫米口径的白格门手提机枪、备用枪管及500个弹匣。
MP-18没有半自动的选择,只能作全自动射击。就像一般枪支发射后枪口会向上,自动武器在射击时,一发一发子弹的后坐力像潮水一样加在一起,不可避免枪口会持续上扬,无论射击者有多强壮也无法克服。为了不浪费子弹,使用点放较有可能击中目标。由于MP-18/28的射速不高,经过练习后,是可以经由控制扳机达到3~4发点放的效果。
白格门手提机枪应是抗战前国内生产、采用最广泛的手提机枪之一。
日本发行的中国武器明信片系列之一,白格门手提机枪及其弹包。注意其两边额外的双联弹包(复国会提供)
桂军进入湖南的部队,正在架枪休息。注意前方的5支白格门手提机枪(来自良友杂志115期,民国25年4月)
汤姆逊(John T.Thompson)是美国陆军的兵工军官,1914年从军队退伍后,即致力研究自动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受召回役,战后他在1918年再度退伍。此时他专注于新武器的发展,摒弃了一般的反冲式设计,决定采用由布里希(John Blish)发明的一种延迟开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他发现步枪子弹强度太大,遂改用手枪子弹,并于1921年正式推出,并且发明了英文中的冲锋枪(Submachinegun)一词。
汤姆逊的故事实际上是很不幸的。汤姆逊冲锋枪生不逢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各国都在休养生息,美国军费也大为缩减,1920年由柯尔特公司代工生产的15000把汤姆逊冲锋枪,一直卖到1937年还没卖完。更惨的是,由于找不到军方买主,只好朝民用市场发展。正好赶上美国颁行禁酒令、大萧条等一连串的事件,当时美国并无法令管制机枪,也不禁止邮购,基本上任何人只要有钱都可买到,而且什么地方都可以卖。买主多是歹徒、恶棍,以及爱尔兰共和军、各国军阀等,弄得恶名昭彰。美国因而通过了1934年的《国家火器法》(National Firearms Act,NFA),对自动武器加以规范。汤姆逊至死也没有看到他的爱枪被政府采用,他晚年曾写信给他的儿子,十分后悔他发明了汤姆逊冲锋枪。汤姆逊于1940去世,没来得及看见他设计的冲锋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转战全世界。
民国12年至13年间(1923~1924年),广东兵工厂曾仿造一批,数量不详。至民国16年(1927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开始大量仿造M1921式汤姆逊冲锋枪。民国16年(1927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改称太原兵工厂,共有炮、枪、枪弹、炮弹、冲锋枪、机枪、炸弹,飞机等17厂,取消厂长、总办等职务,由阎锡山直接管辖。太原兵工厂开始仿造M1896式毛瑟手枪,口径7.63×25毫米,有员工8000人以上,日夜工作;阎锡山同时加入北伐之行列,支持北伐革命军。
当时月产量可达900支手提机枪,后来在“中原大战”之后停产。民国21年至民国23年间(1932~1934年)又重新生产,最大月产量约250支。并因生产汤姆逊冲锋枪,为了统一口径,将盒子炮放大,生产同样使用.45ACP子弹的型号。
山西生产的汤姆逊手提机枪有M1921式及M1928式两式,其枪匣印记有“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太原兵工厂”等印记,估计总产量在40000支左右。
山西仿造的1921式汤姆逊手提机枪(由枪管的大小来看,这些枪可能都已经被改膛为发射7.25×25毫米 Tokarev子弹)
汤姆逊手提机枪的序号
山西仿制的一型汤姆逊手提机枪,序号为37216,另一把为现存的民国19年8月生产的枪,序号为30678。如果这些序号没错,这表示在民国19年至民国20年之间,山西生产了近7000挺汤姆逊手提机枪,月产量超过了500挺。也表示当时中国生产的此型枪械,远超过美国原厂的2~3倍。中国部队装备的手提机枪数量相对说来也在世界名列前茅(中国台湾军事历史文物馆藏枪)
百灵庙大捷之后的中央军,注意图中4挺汤姆逊手提机枪及最右方士兵胸前的弹包(来自良友杂志123期,民国25年12月)
四川的军阀刘湘属下设有第21军武器修理所,后改为重庆武器修理所,于民国17年(1928年)创设,位于重庆临江门外杨家花园。随着刘湘势力的扩张,他又将成都四川兵工厂的可用机器,也运到该所安装,因而该所机器增加到400多部,工人也发展到两三千人。
该所曾生产过汤姆逊手提机枪,有两种型号,即有后手握把并附有前脚架兼作轻机枪,和仅有后手握把的手提机枪,口径改为盒子炮的7.63×25毫米口径。
轻机枪型,将枪管加长为438厘米,配上两脚架。这种做法,有点脚色错乱,轻机枪的目的应是提供步兵火力制压,手枪子弹的距离及杀伤力均嫌不足。民国23年(1934年)第21军武器修理所即改制捷克式,该所是国内最早量产捷克式的单位之一。
该所自民国17年至民国24年(1928~1935年)一共生产4700挺这两种型号的机枪。
日军资料中指出大沽造船所亦曾生产过汤姆逊手提机枪,虽然未见其他中外文件记载,但该小册参照实物所编写,可靠性相当高。
汤姆逊手提机枪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准配备,在1942年采用1928式为制式,称为M1汤姆逊手提机枪(Thompson Submachine Gun,Caliber.45,M1)。中美合作所自成立起,即由驼峰航线运进供给忠义救国军配用。
这挺枪最特殊的地方是印记上打上了一七式冲锋机枪。其他的现存枪支均未打印这个型号(中国台湾军事历史文物馆藏枪)
美制汤姆逊1928式冲锋枪及弹鼓(Valentine H.Christmann藏枪)
抗战末期的驻印军中,M1/M1A1配发很普遍;由云南出发的远征军,则仅有小量配发。其原因是援华的物资,都先运到印度,然后再空运到昆明。尽管飞越驼峰的中美飞行员使尽浑身解数,并遭受重大损失,由于沿途坠毁飞机之多,以至驼峰航线亦称为铝片之路(Aluminum Route),其运入吨数非常有限,因此各式物资在印度堆积如山,无法及时内运。宋希濂所著《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和反攻》一文中曾道:“每个步兵连配有轻机枪9挺,‘汤姆森’式手提机枪18支……”但当时由驼峰运入的军械,事实上并不够,因此并不是每个师都如此编制。
民国34年(1945年)5月,在雪峰山一役中,第58师在武冈城防守,等日军登城半途,我军以冲锋枪扫射,日军尸体堆满了护城河,不支而退。这就是抗战末期所谓的“美械师”以优势装备痛击日军,也是敌弱我强的转折点。
汤姆逊手提机枪1928式之前的型号,均使用布里希延迟开锁机构,枪机为三件式。之后将该机构取消,枪机改为一件式。图中上为闭锁状态、下开锁状态
山西仿造的1921式汤姆逊手提机枪
山西仿造的1921式汤姆逊手提机枪的铭文部分。注意铭文为“太原兵工厂”(特雷西·霍尔(Tracie Hall)提供)
山西仿造的1921式汤姆逊手提机枪的铭文部分。注意铭文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
民国32年忠义救国军进行训练的照片,士兵所持的是美制M1手提机枪(Hugh T.Lowry相簿)
四川第21军武器修理所生产的7.63×25毫米汤姆逊轻机枪,注意其枪管较细、较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枪)
第二次滇缅战役,缅北战场,日军尸横遍野,无人收埋。国军士兵掩鼻而过(来自Ramgarh著的Now it can be told,美国陆军出版社出版)(www.xing528.com)
美军民国34年春节心战传单“门神”。图中为一美军飞行员,横挎一挺汤姆逊手提机枪,脚踩日军
芒友会师,小帽遇见钢盔、草鞋遇见皮鞋、FN毛瑟枪遇见驻印军的M1928式汤姆逊手提机枪。注意汤姆逊枪口的防跳器及位于在枪匣上方的拉柄
1926年西班牙的皇家牌推出了全自动的盒子炮,称为MM 31型(Military Model 31)。
这是全世界第一支全自动的盒子炮。当时即大量卖到中国,反应相当不错。随即1927年阿斯特拉也推出了全自动的901型、902型及903型,阿斯特拉的特色是调整钮在枪的右侧,估计有4万支卖到了中国。另外西班牙的阿树型也有全自动的型号,称为超级阿树型(Super Azul),其实就是皇家牌的MM31型。
毛瑟廿响驳壳枪,装置了10发弹匣,弹仓上刻有中文“德国制”
弹仓上的中文印记“德国制”
西班牙制造的皇家牌MM31型全自动盒子炮的一种,这是使用20发固定弹匣的版本。快慢机在枪身的左侧
为了因应来自西班牙仿造品的竞争,毛瑟厂在1930年也开始设计全自动的型号,首先由尼克(Joseph Nickl)完成设计,试产了4000支,但是效果不佳,因此又改由卫斯丁尔(Karl Westinger)进行改进。正式型号于1931年5月开始量产,毛瑟厂称之为毛瑟速射手枪(Die Schnellfeuerpistole Mauser)。两种型号外形上的最大差异是快慢机的形状不同,尼克的设计是转片式,正式型号是有指针的圆钮,要将中心按下才能调整。所有的毛瑟速射型均使用10发或20发的插入式弹匣。
毛瑟速射手枪量产后的头1000支就卖到了中国,序号是100001a至101000a。毛瑟厂前后生产了大约10万支速射型,其中相信有7万支都卖到了中国。当德国对华禁运之后,毛瑟厂还剩下2000支,找不到买主,最后都卖给了当时找不到武器的党卫队(SS-Schutzstaffel)。
毛瑟速射型的自动功能,来自一个称作“捕获钩杆”(Catching Hook Bar)的机制。在自动工作时,捕获钩会卡住击铁,直到枪机及滑套回到定位,推动捕获钩,松开击铁,才再度击发。如此周而复始,只要扣住扳机,会不断击发,直到弹匣子弹用罄。
阿斯特拉的自动功能,则是将机簧(Sear)加长,当枪机后坐时,中断器(Disconnector)受枪机的推动作用上下移动,在枪机回到定位时,中断器也上升至击发位置,触动机簧,松开对击铁的限制,引起击发。
西班牙制造的皇家牌全自动盒子炮印记
阿斯特拉902型全自动盒子炮右侧,注意其加长的固定弹匣(赫克(P.J.Heck)藏枪)
西班牙的超级阿树型全自动盒子炮左侧。注意其快慢机在枪左侧(P.J.Heck藏枪)
国内生产的一种速射型,枪身左侧有兵工署齿轮与弓箭铭记,右侧有一个类似太极图的徽记及“自来得手枪”字样。在“自来得手枪”字样上方,打印制造年月,如“32-11”,意为民国32年(1943年)11月生产,为中央修械所(后更名为44厂)生产。
虽然盒子炮有插入式弹匣的型号,但是实际使用时并不像其他具备插入式弹匣的枪械那样当弹匣打空。立即换上一个新弹匣。盒子炮的插入式弹匣是留在枪上的,打空之后,用桥夹再压装。国内生产的皮弹包,无论新旧,都只有中央一个弹包可以放置弹匣,其他弹包只能放入装了子弹的桥夹。可见当时即使是速射型,随枪也只配发10发及20发弹匣各一个。
当装弹的桥夹内只有10发子弹,当桥夹抽出,一般毛瑟手枪的枪机会立即复位。这对于有20发弹夹的速射型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毛瑟在枪机底部增加了一个缺口。当枪机拉开到底时,枪机由击锤固定,当20发子弹压装完毕,将枪机稍微后拉然后松开,枪机即可复位。
关于全自动的手枪,自从枪械技术发展之后,曾经被尝试过很多次,每次均不了了之。观念上是很吸引人的,手枪具有重量与长度上的优势,却能全自动射击,有携带方便又火力强大两大好处。实际上,问题也就出在手枪的重量上,大部分的全自动手枪,在发射时完全没办法控制,毫无准头,只是浪费弹药而已。除非是在很近很小的空间内。
毛瑟速射型手枪也不例外,虽然归列为手提机枪,其稳定性却远远不及一般的型号。有一个试验显示,25码[1]三发点放时,第二发比第一发高了25厘米,第三发比第一发高了30厘米。
阿斯特拉902型全自动盒子炮装在木托中,注意其凸出部是为了适用加长的固定弹匣(P.J.Heck藏枪)
阿斯特拉902型全自动盒子炮装在木托中弹匣的保护皮套打开的样子(P.J.Heck藏枪)
阿斯特拉曾首先推出有射速控制钮的F型,随后皇家牌的毫米34型也立即跟上。其设计理念是鉴于毛瑟手枪的射速太高,实际射击时完全无法控制,而想借降低射速来提高实用性。阿斯特拉射速控制采用机械原则,以握把中的一个飞轮引进阻力来减缓作业速度,从而改变射速。皇家牌则采用帮浦式的气压来达到阻碍的效果。阿斯特拉F型及皇家牌毫米34型据说最低射速可达350发/分,如果属实,应该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了。可惜的是两者产量均非常小,如今存世的绝无仅有。
传说中可以将盒子炮枪面转平,以克服枪口上扬的问题,但是这个方法的涵盖面变大,需注意没有自己人在侧面、前方等。不使用木托肩射时,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即使装上了20发弹匣,1200发/分以上的射速,打空一个弹匣只要1秒多。1秒多就得要更换弹匣或重装,并不是提供持续火力的理想办法。
根据兵工署出版的说明:“此枪之射发速度,以掉换弹匣所需之时间计入之,实际射发速度约为每分钟280发。
按照惯例每支枪以十发弹匣一只,但亦可换用二十发弹匣。备用之弹匣藏于腰带皮包内。
单发时使用十发弹匣。直接持枪射击或将其装于木盒上射击均可。
阿斯特拉903型全自动盒子炮左侧,边片拆下。这个功能是为了简化清理盒子炮内部机件。注意其插入式弹匣为20发弹匣(P.J.Heck藏枪)
原厂快慢机的标示,N(Normal)为半自动、R(Reihenfeuer)为全自动
阿斯特拉903型自动机构,保险片已移去。注意其中断器及机簧,可与第四章的900型比较(P.J.Heck藏枪)
毛瑟速射型自动机构,注意在最左方的补获钩,上方伸入滑套。当滑套回复定位时,推动补获钩,松开击锤,引起击发(P.J.Heck藏枪)
“陆军部修械所造”印记
阿斯特拉903型右侧,7个插销清晰可见,因此有人称之为“七钉驳壳”。注意其快慢机在枪右侧(PJ Heck藏枪)
毛瑟速射型手枪的枪机可以用击铁固定在后,以便分两次用桥夹压装20发的弹夹。注意枪机末端下方的凹槽
国内仿造的毛瑟速射型手枪。印记为“陆军部修械所造”
毛瑟速射型手枪射表(来自《德国毛瑟自来得手枪简略说明》,军政部兵工署技术司编,民国27年9月印于长沙)
连发时宜用二十发弹匣。因射发速度大(每秒钟约为十五发至十六发),应将枪装于木盒上射击,俾可稳定枪身。射击时,如能找到相当依托物体,尤可增进射发精度。”
由以上引述的说明来看,使用速射型最好的办法,似乎是加上木托,抵住肩膀,以左手紧握弹匣前部,遂行3~4发的点放,即使如此,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做到(适时松开扳机);除此而外,没有别的诀窍了。
UD M42的照门构造相当精细,图中可见的圆钮旋转调整上下。从手提机枪的角色而言,完全是一种浪费(Valentine H.Christmann藏枪)
联合国防供应公司(United Defense Supply Corporation)是美国政府设立的一个组织,其目的是暗中提供世界各地盟邦武器及装备,是一个附属于情报单位的秘密后勤组织。
UD M42枪身的印记为英文的“联合国防供应公司”,“美国康乃狄克州”,“新海文”(Valentine H.Christmann藏枪)
中美合作所第四训练班在漠北绥远陕坝训练时的照片。原中美合作所档案照
UD M42手提机枪(Valentine H.Christmann藏枪)
UD M42不是美军正式采用的手提机枪,是由高标准公司(High Standard)的史维必利斯(Carl G.Swebilius)设计,马林公司(Marlin)生产的一种商业产品。由于联合国防供应公司为其主要买主,因此后来以UD M42名称传世。此枪产量不大,只生产了15000支左右,除了供给战略情报局之外,大部分空投到欧洲敌后,供给地下游击队。中美合作所曾将其输入中国,供给忠义救国军使用。抗战后期集中成立的“军事委员会别动军”亦使用此枪,并有“油底机枪”之称。根据前“交警总队”成员张志和老先生的回忆:
“M42俗称‘猷提枪’,射速快,但是子弹消耗大。枪背带设计不良及保险不灵。即使关上保险,不能以扳机击发,但一不小心拨弄到枪机拉柄或枪托撞击地面,往往发生走火。
当年部队解决的方法是把第一发子弹反装,要开火时再把子弹装正。”
UD M42属于商业生产,工艺细致,性能可靠。另有.45ACP型号。由于产量小又多用于秘密行动,是鲜为人知的一型手提机枪。
UD M42手提机枪使用的双联50发弹匣。由两个25发弹匣背靠背、上下相反连接而成,提供50发容量(Valentine H.Christmann藏枪)
福尔马式手提机枪的枪机后端,直接连接全包裹型伸缩式复进簧杆。以反冲式作业的枪械,都有一个比例上巨大而沉重的枪机
福尔马式手提机枪是由德国枪械发明家福尔马(Heinrich Vollmer)在1930年设计的,因为由欧福机器厂(Erfurter Maschinenfabrik)生产,因此一般通称为ERMA。
这是在MP 38出现之前,德军广泛使用的一型手提机枪。后来福尔马继续研发,终于推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之作MP 38/40。
福尔马式手提轻机枪,国内曾经根据早期型仿造,无枪管防热罩(Heat Shield),具有散热环、较粗大的枪管。注意下方图中扳机上方的快慢机
福尔马式手提机枪的特色为,有一个木制的前握把、复进簧包裹在一个枪机后的伸缩套筒内,后者在MP-38/40系列中继续延用,其目的是防止杂物进入,影响作业。其作业方式仍是开膛射击,扳机上方有快慢机,可以选择单发或连发。
这是白格门至MP 38之间的许多过渡产品之一,当时亦在瑞士由德国人控制的索罗森工厂(Solothurn)生产,由于国府当时和德国的关系密切,因此也透过索罗森工厂采购了相当数量配发部队。
中国亦曾仿造此型,可能是早期的型号。外观上的主要不同点是,国产型号没有散热筒、枪管上车有散热环、弹匣改为30发。原枪有各种不同的口径,国产的为7.63×25毫米口径。
手提机枪亦称冲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其使用达到巅峰状态,在各战场创下了辉煌的战果。除了日本,列强各国均大量生产配发到部队。生产数量而言,德国的MP38/40大约90万挺、英国的司登式大约400万、美国的M1系列超过100万挺、M3系列大约60万挺、俄国的PPSh各型大约600万挺。其中俄国使用最为广泛,有时成营的士兵都配置手提机枪,冲锋时一片弹雨,除了场面壮观,实战时也发挥了很大的效果。
中国战场在这一页上几乎是空白,由于日本军方不相信手提机枪的用处,除了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小量百式机枪,日军几乎没有生产配备手提机枪。国军虽抗战前即开始配用,但是到了抗战时,国内没有生产,因此在军队中服役的数量逐渐减少。到了抗战末期,远征军及驻印军接收美援,才开始又大量配发到部队;尤其是驻印军,在缅甸战场的丛林中,手提机枪的短小轻便、强大火力得到发挥,效果极佳。
在国内战场,唯一普遍配发手提机枪的单位是忠义救国军,由于中美合作所开始的构想即是护卫、突击,因此一旦接敌,需要在最短时间解决、脱离战斗,不能恋战。手提机枪的火力,正与此任务目标符合,美方飞越驼峰空运了相当数量的手提机枪,广泛配发到忠义救国军中,与M1卡宾枪搭配。
以当时国内的工业情况而言,如果有意生产第二代的手提机枪,例如司登式及PPSh之类的型号,应该也具备这个能力。主要的考虑可能是从战略角度而言,国军属于守势,步枪及轻机枪更为重要,因此不愿分散有限的生产资源。同时,手提机枪作战的弹药消耗量惊人,国内的弹药生产很可能无法接济。因此即使是在租借法案下的外援,手提机枪也不是重点采购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