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文化的涅槃之路-图说世界宗教文化

佛教文化的涅槃之路-图说世界宗教文化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者与奴隶们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生活派认为世界是由12种元素自然构成的,主张宿命论,认为伦理道德毫无意义。但是没有提出系统而完整的使人摆脱痛苦的道路,即方法论。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作为沙门思潮的一种,佛教在提出对世界、人生的认识之同时,提出了灵魂的解脱之路,即进入“寂静涅槃”的方法论。佛教的人生观是一切皆苦。佛教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文化的涅槃之路-图说世界宗教文化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中叶,创始人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佛教诞生后,广泛流传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近代又传至欧美等国,对许多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

当时的印度社会农业手工业商业均有较大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城市国家。这些国家为了扩大势力范围,经常争战,加深了人民的苦难。统治阶级利用传统的婆罗门教推行等级森严的种姓(瓦尔那)制度,巩固自己的政治和思想统治。在他们看来,祭司贵族(婆罗门)、世俗贵族(刹帝利)永远是贵族,劳动者(吠舍)、奴隶(首陀罗)将永远受人剥削,当牛做马。按照婆罗门教宣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主义,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武士集团,通过完成祭仪或艰苦修行,都可以达到梵我合一,实现灵魂解脱;而吠舍、首陀罗,主持不了祭仪、无力向神献祭,即便做多少善事也无法实现灵魂解脱。劳动者与奴隶们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由于经常发生战争,刹帝利武士集团社会作用日益突出,他们不满婆罗门的统治,要求对婆罗门教进行改革。在此形势下,开始在恒河流域后来在整个印度,兴起了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涅槃图

涅槃意为圆寂,是信仰佛教的人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息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在涅槃境界,众生不再进入六道轮回,不生不死,无忧无虑,永享幸福快乐。

沙门思潮是当时自由思想家的各种观点、派别等等的统称。据说,这种思潮有“三百六十三见”,有的说有“九十六种外道”,或说有“十沙门团”和“六师”。当时的沙门思潮主要有五个派别,即顺世派、佛教、耆那教、生活派和不可知论派。顺世派,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派别,认为世界的基础是物质,物质具有内在力量,否定神的存在;主张种姓平等,反对业报轮回、祭祀苦行,指出幸福不在天堂,也不在来世,而在今世。耆那教虽然也主张业报轮回、灵魂解脱,但反对婆罗门权威,反对祭祀。生活派认为世界是由12种元素自然构成的,主张宿命论,认为伦理道德毫无意义。不可知论派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无法很快地断言如何。

以上沙门思潮,各有不同,但都反对权威和婆罗门教精神统治,反对梵天创世说,提出了从自然或现实出发认识世界。在社会生活方面,反对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反对以动物为牺牲的血腥屠杀和繁琐的祭祀仪式。但是没有提出系统而完整的使人摆脱痛苦的道路,即方法论。

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作为沙门思潮的一种,佛教在提出对世界、人生的认识之同时,提出了灵魂的解脱之路,即进入“寂静涅槃”的方法论。

为了说明这一途径的正确性,佛教在教义中提出了缘起说。缘起说是原始佛教的哲学基础,它是在否认婆罗门教创世说、批判沙门思潮中其他派别世界观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所谓“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即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关系或条件,离开了关系或条件,就没有任何事物的生灭变化,正如佛经所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没有了种子就没有植株,没有植株也就没有种子;没有师父就没有徒弟,没有徒弟也就没有师父;没有水、火(阳光)、土、气等条件,也就没有树木等等。

在缘起说的基础上,产生了佛教一切皆空的世界观。佛教认为世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因缘所生,刹那生灭,没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假而不实,所谓“色(物质)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心经》)。由此断言,客观世界不存在有如梵天之类的创世者、主宰者,对个体的人来说,也不存在起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一切现象,包括荣华富贵、受苦遭罪,都是过眼烟云,都是虚幻和不实的。

佛教的人生观是一切皆苦。这就是原始佛教“四谛”教义之一的“苦谛”,对于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做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社会的一切,本性都是苦。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最常见的说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离别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等。

唐代欧阳询小楷《般若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 《般若心经》或 《心经》。唐玄奘译。一卷。是般若经类的内容提要。“心”就是核心、纲要、精华的意思。全经只有260字,阐述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觉悟)果。(www.xing528.com)

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6)

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相传他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神权统治及梵天创世说教,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初无所获,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道,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賅陈如等五人说苦、集、灭、道 “四谛”以及正见等 “八正道”,佛经称为“初转法轮”。其后45年间,在中印度各地游行教化。很多信徒都尊他为佛陀(觉悟者)。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他的弟子将他一生的说教,整理成为经、律、论三藏。佛教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陀为五弟子讲道

佛陀在鹿野苑菩提树下首次宣讲了四谛、八正道。

那么,苦的原因是什么呢?“四谛”之一的“集谛”对此作了说明。造成苦的原因,一是因为“业”,二是因为“惑”。人的一思、一言、一行,都是在造业。造业有如播种,必然生出苦果。而人造业的原因又在于惑,或曰烦恼,即贪、嗔、痴等人的种种欲望引起的精神方面的误导。

为了全面系统地阐述苦因,佛祖释迦牟尼又提出了“十二因缘论”。他指出,老死之苦是由生引起的;生是由有引起的;有是由取(执着、追求)引起的;取是由爱(生命欲)引起的;爱是由受(感受)引起的;受是由触(外界刺激)引起的;触是由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的机能引起的;六处是由名色(身心,即色受想行识五蕴)引起的;名色是由识引起的;识是由行(过去所造的业)引起的;行是由无明(无知)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无明、无知是造成痛苦的总根源。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内部,而不在于外部,不在于社会。

戒律

泛指佛教为出家、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戒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指沙弥(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沙弥尼(未受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所遵守的十条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不听视歌舞;不眠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具足戒,指比丘(和尚)、比丘尼(女和尚)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比,戒品具足,故称。中国僧尼隋唐以后,依《四分律》受戒,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

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无痛苦的人生境界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四谛之一的灭谛所讲述的。灭谛告诉人们,人只要进入不生不死、脱却轮回的涅槃寂静境界,就可以彻底解脱人世之苦了。涅槃寂静境界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经验、超越苦乐的不可思议、不可言传的实在。这是佛教信仰的最高境界、最终目的。

以上诸点就是佛教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至于如何通往涅槃寂静境界,沿着怎样道路前进,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了。

完成方法论任务的,是四谛之一的道谛。道谛有八项,其一,正见,即对佛理正确地理解;其二,正思维,即对佛法做正确思考;其三,正语,即戒除一切不符合佛理的言论;其四,正业,即正确地行动;其五,正命,即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其六,正精进,即正确地努力;其七,正念,即正确地对佛理进行忆念;其八,正定,即正确地禅定。八正道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的内容;正念、正定属于“定”的内容;正见、正思则属于“慧”的内容;正精进起鞭策、激励的作用。戒学即戒律之学,是为出家、在家信徒制定的戒规,为防止身口意三业过失,有五戒、十戒和具足戒等。定学即禅定之学,是修行的主要方法。慧学即智慧之学,指由修习佛理所获得的辨别是非善恶以及达到解脱的认识能力和境界。戒定慧三学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灵魂解脱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