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望新教育,教师生命的文化基因

守望新教育,教师生命的文化基因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让新教育文化“活”在师生的生命里,就是需要教师与学生自觉地把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愿景与使命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与实在的行动,说到底就是将其具体化,将其体现在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守望新教育,教师生命的文化基因

记得,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实验2010年第十届年会的主报告《文化,为学校立魂》中,就提到“教育、文化、生命这三个词在本质上意义相同”。教育、文化与生命,今天拿出来讲,显得有些许的兴奋,因为这样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国际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显得有些许的无奈,这本是一个共生的组合,曾几何时被我们拆散了,忽视了,丢失了;又显得有些许的自信,在这两天的会议中,在朱永新先生的报告中,随处可见。

投身于新教育,我们必然专注于文化的传承,观照历史过往,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发扬光大;必然专心于文化自觉,守住日子、孩子,将诸如缔造完美教室这样的行动进行到底;专情于文化创造,研发卓越课程,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孩子的生命生长有机地结合。

一、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活”在新教育校园的每一处

曾经,朱永新先生提出了新教育学校要有文化自觉的使命。他认为,缺乏文化自觉的学校永远沉湎于学校的事务怪圈,技术操作,规章制约,任务完成,而具有“文化自觉”的学校,则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秉承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用一种怎样的理念去贯彻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去影响全体师生的生活,它关注的是呼唤教育教学的精神追求和皈依,反对任何形式的精神奴役,拒斥心为物役的精神扭曲,崇尚扎根于心灵深处的对自由、高卓、尊严、纯真、圣爱和诗意的精神祈望与眷注。新教育学校文化自觉的使命是直面应试教育的困境,用新教育行动弘扬素质教育,通过我们师生的阅读、自省、典礼、制度、活动,让一种根源于古代,改造并形成于当代的生活方式得到社会的认同。

学校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地方,是为学生的一生打下文化的基础。新教育倡导“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教育生活愿景,就是希望让师生能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并通过研发丰富多彩的儿童课程,让中国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在活动中创新。当我们走进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走进新教育人的每一个教室,其间散发出来的应该是浓郁的新教育文化气息,体现的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追求和追寻理想、深入现场、共同生活、悲天悯人的新教育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怀。新教育的校园是书香的校园,践行的是学校在图书馆中、教室是阅览室的思想,并努力推动书香社会的建设,使我们的学校逐步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为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活”在新教育师生的生命里

我们经常会思考,如何让学校的标语、口号、雕塑醒来?如何让学校的价值观成为学校最根本的灵魂,成为师生自觉、清晰的文化意识?新教育倡导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以及自主的学校文化模式,就是要求每一个当事人(叙事主角)为自己立魂,这是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所谓让新教育文化“活”在师生的生命里,就是需要教师与学生自觉地把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愿景与使命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与实在的行动,说到底就是将其具体化,将其体现在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叙事总须落在具体的场景之中。就像雷夫老师与他的学生开展的人格课程、莎士比亚课程、理财课程、旅行课程等等,新教育人正在以完美教室的缔造为载体,落实新教育的文化追求。

师生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新教育倡导一种积极的、阳光的、向上的生命样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其实,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的个性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由于学生天赋的不同,在不同的领域里其生命表现也是不一样的,“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是新教育的基本理念,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或创造丰富多彩的发展平台,让每个教师与学生在他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引爆,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长状态。(www.xing528.com)

三、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活”在新教育学校的课程里

朱永新先生认为,价值观念深植于人的灵魂,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滋养。学校课程正是为其滋养而创设的温室。教育源自生活,教育需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新教育倡导研究与开发与生活接轨、与学生无限接近的课程,特别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进行二度挖掘、改造、创新。做到与儿童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如通过开笔礼、成人礼开学礼、毕业典礼、涂鸦节、阅读节等各种仪式课程、节日课程,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其主体精神;与传统文化结合,如通过“在农历的天空下”“走进孔子”课程,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与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如海门可以研发江海课程、张謇课程、绣品课程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课程。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区,参与到社区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实践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最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新教育主张文化立魂,教育回归首先是一种文化立场的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一切行止的基点,中国教育给个体的底色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终身价值观、审美观出发,研发主题式的中国文化课程群。如中国古代诗、中国古代词、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地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民俗、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古代思想等,并把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内容转化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理解、喜欢,乃至在现代生活中活出其精髓来,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通过课程的形态、活动的方式,帮助一代新人成为具有中国文化根基的世界中国人。同时,学校要努力创造丰富的微型课程、主题课程,给学生以充分选择课程的权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四、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活“在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细节中

新教育提出“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的理想课堂主张,要实现这一主张,根本的问题还是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即为教师与学生探究知识的行为方式,不同的行为方式背后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追求。教学的真谛不在于所谓的苦学与乐学,而在于主动学还是被动学。在现今教学中,教师替代学生学习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这样,学生只能成为学习的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新教育理想课堂要求做到六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这些都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中,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体现其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统一。

目前,海门大部分学校已经呈现了小班化的趋势,但小班额并不代表已经是小班化教育了。许多学校班额是小班的,但教师照样以讲授为主,学生仍然以倾听为主,参与度、活动性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其实,小班化教育的课堂基本组织形态是小组式学习,个性化教学。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在课堂中组织小组式学习,如何开展个别化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从而建构起崭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

新教育实验提出“文化为学校立魂”的主张,通过开展“文化植根”“文化塑形”“文化育人”“文化强师”等方面的学校文化实验,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让学校环境、教育行为的细微处浸润文化精神,凝练生命精华,令师生沐浴在人类文化的熠熠光辉里,耳濡目染,知行合一。海门新教育实验区理应率先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成为全国新教育实验的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