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望新教育: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形态与价值

守望新教育: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形态与价值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为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范式。

守望新教育: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形态与价值

当今的中国基础教育界,正在兴起一场“教育共同体运动”。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追寻共同的教育理想,自觉地组合在一起,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着原有的行走方式,推动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比如,朱永新先生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就是一种“新教育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在短短的几年内把全国属于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单位的130多万“新教育人”凝聚在一起,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围绕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立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利用“教育在线”这一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研究范式。“新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为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范式。

2005年9月海门市教育局在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同时,正式组建了区域教育共同体,就是在一个县级市的区域范围内,以新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分享合作,均衡发展”为基本要求,打破各自为政、自成一统的办学格局,整合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互动、合作、分享的教育互助组织、教育协作组织、教育发展组织,从而在区域内达到教育的均衡、持续、高效发展。六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多样化的区域教育共同体形态,成为全市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正成为促进海门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

一、区域教育共同体的愿景与使命

共同体是由某种共同的特质维持或形成的,其成员间因某种共识而达成协议的特定群体,其根本特征就是其同质性,这种同质性以共同的价值追求、伦理规范、生活方式等等社会因素为表征。实际上,共同体往往并非是一个具体明晰的实体,而只是人们意念想象的产物,或者说是学术研究中必要的虚构,往往通过他者的感觉和认识才能够表现出一种整体性来。教育共同体就是不同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交往共同体,其规模、范围和性质依赖于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发生范围。它既可以指具有共同意志和共同行为特征的一群人,又可以表征不同主体的交往过程和交往方式。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一些共同体中。在教育领域里,对“共同体”进行理论探索的渊源可追溯到杜威学校概念。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他曾说,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的了解——和志趣相投。在他看来,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可以依“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的形式展开。博耶尔(Ernest L.Boyer)认为有效的学校教育首要的且最重要的要素是:在学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共同体。为了真正地将学校建立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指出,学校必须有共同的愿景,能够形成彼此交流的良好氛围,人人平等,有规则纪律约束,关心照顾学生,等等。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提出了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构想。在他看来,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不仅仅是学生互相学习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们互相学习成长的地方,还是父母和市民们互相学习成长的地方。

为此,我们可以从“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出发来寻求理解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基本途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共同体”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并有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不仅关注学校层面,而且关注社会层面的一切学习者如何构建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共同体环境。其中,“实践共同体”的研究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的学习作了新的解读,认为学习是创造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是对不断变化的实践的理解和参与,是在社会世界中的存在方式,个体可以通过参与实践共同体获得自我的发展。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共同体是指在同一种教育范式中的教育工作者群体,包括从事理论研究、模式建构、应用推广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工作人员。”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库恩关于科学共同体,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共同体之所以成为一个共同体是由于他们具有共同的研究目标,共同的学术观点,共同的概念、术语和行话,共同的交流方式,共同的文献资料和教材,共同的心理素质等。二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之所以具有以上特征,是由于他们在共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接受了共同的教育,受教材的范本影响。三是由于上述共同体,使共同体内外产生极大的差别。其内部在心理、趋向、实验选题、话语等各方面日益趋同,使知识呈常规增长;而在外部,在共同体之间,由于没有客体底板,交流就难以进行,甚至不可通约。约束共同体的范式是库恩的一个基本范畴,他曾经赋予它若干的理性含义,如指认识的模式,理论的结构,整理现象的方式、范例、示范性题解或支配科学共同体所共同使用的成规等等。有时,他将之等同于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共同信念

我们在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教育共同体、实践共同体与科学共同体含义内核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教育共同体,使其兼具了“学习”“教育”“实践”“科学”几大共同体的共同特征,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基本愿景是促进共同体内成员在相互协同合作学习、研究、实践中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基本使命与责任是促进每一位教师不断成长为教育专家,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高质量的教学权益,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引爆,同时让父母和市民积极参与到教育的活动中来,成为教育成长的共同体一员。作为一项科研项目,本课题还致力于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形态、结构体系和文化内涵建设研究,以及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系统实践路径和运行模式研究,并进行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对区域内学校、教师、学生的影响和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研究。

二、区域教育共同体实践形态及其运作

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结构体系,使之行动科学化。为此,应对城乡各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全面组合,构建各种不同组织形态的共同体,并在共同学习、共同研修中不断完善其运作模式。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以下六种共同体类型:一是市区学校协作发展共同体;二是城乡联动发展共同体;三是学科研修共同体;四是校长俱乐部;五是名师工作室;六是名品项目工作室。每一类共同体都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架构,在运作的过程中不断探讨教育行政和基层学校分别在共同体形成中的角色定位,如何把行政的要求与学校教师的自愿有机结合,促进教育行政部分职能的转变,以及专业身份的确立,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学校与教师的主体参与热情与能力,探讨共同体内部合作分享机制的形成,项目推动与研发机制的确立,以及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

1.市区学校协作发展共同体,即在市区直属初中、小学高位发展层面上,打破学校界限,以项目合作研究为基本任务,如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以及儿童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每月一事课程等,以特级教师或大市级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由相关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研究共同体。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也是一个多元主体,由各个人的禀赋、知识和个性形成了一种多元结构。他们围绕一个或多个合作项目,探索多种可行的实践方式,获得最佳的实践路径,从而成为全市学校共同分享的教育资源。

2.城乡联动发展共同体,即由一所城区初中或小学带动多所乡镇初中或小学的学校城乡联动发展共同体。通过城乡联动,开展了互助型项目、联校研修、双项挂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联校研修”有计划地组织市区优秀教师、教育能手到共同体学校开展集体备课、现场课堂研修、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等活动。通过“双项挂职”,让各共同体学校尽可能多的派出教学业务骨干与区域内的教师建立师徒关系,积极开展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及教研协作活动,努力构建起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写作等形式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开展共同体学校下乡支教和进城跟班学习的双项挂职活动。市区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定期到农村兼职授课,乡镇学校选配教师跟班学习。同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海门教师研修网,推动共同体的教师就计划、备课、上课、教研活动、专业阅读书籍、教学随笔、作业设计、试卷编制、课题研究、案例反思等进行广泛交流,从而全面提升乡镇学校教育发展水平。

3.学科研修共同体,即以各学科教研员为核心,围绕全市中小学学科建设的规划,组织海门市某学科的所有教师围绕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题引领、专题研究、主题活动、项目合作等方式,在推动海门市学科建设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本学科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学科共同体的工作核心是围绕课堂效率的提高,探索理想课堂实施的路径,构建各学科的基本教学范式,以区域学科共同体的研修方式深度推进,强化区域化、校本化的落实,用有效的学科共同体管理机制确保课堂研究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www.xing528.com)

4.校长俱乐部,即以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为单位,建立校长俱乐部,校长俱乐部以自由、开放、分享、合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每月活动一次,旨在让俱乐部里的每一位校长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与风格,从经验型、管理型走向智慧型、文化型。主题沙龙、论坛、专题研修、学习考察是校长俱乐部活动的主要方式,思想碰撞是每次俱乐部活动的共同特点。校长俱乐部在分享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校长开展有关项目的合作研究。俱乐部选择校长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研究项目,组织校长进行协同攻关。如共同构建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一起研究探讨即时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竞技性评价、累积性评价、目标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奖励性评价等各种评价类型,为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成长档案。这样,在海门市上下可以迅速形成各校整体联动的良好氛围。

5.名师工作室,即是以名师为品牌,以网络为载体,由名师联合一批有共同教育理想和追求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开展创新型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活动组织。工作室领衔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负责制订培养方案,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基础培养目标是工作室成员应在海门市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名师)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公认的知名教师。每个工作室每年都要组织市级以上专题研讨活动或举办教育论坛等,引领课改实验,指导一线教学,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成功典型。还要主持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把网站办成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组建名师工作室,是为了建立起海门市中小学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全市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培养全市优秀教师重要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师的孵化地,促进海门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6.名品项目工作室,即以教育项目为品牌,由项目负责人联合一批对某个项目有着共同研究兴趣与能力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开展项目研究的组织。工作室以名品教育项目负责人领衔,从海门市各层次的学校挑选同一项目优秀骨干教师为成员,旨在培育名品教育的领军人物,推动相关学校的教育名品建设,在全市发挥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形成名品教育群体效应。工作室领衔人负责制订研究方案,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清楚研究目标和教育名品发展方向。工作室以名品项目攻坚突破为主要任务,不断打造名品教育的层次,提升名品教育的影响力。组建名品教育项目工作室,旨在整合全市名品教育项目资源,为名品教育项目建设出谋划策、搭建平台,发挥其研究、示范、指导、引领、服务、辐射的作用,从而彰显海门名品教育的魅力,为更多的海门学子提供高品质的个性发展平台,同时,提升海门教育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实践思考

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实践体会。

1.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开放和共融。区域教育共同体体现出鲜明的“破壁”功能:它打通了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校际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校际之间的优秀管理理念;它突破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切着眼于教育理想的构筑,从单纯的“学科主义中心”走向复合的“课程中心”;它放大了教师的角色效应,从学校本位走向区域本位,从“学校教师”角色走向“区域教师”角色。

2.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促进了共同体生活世界的改造。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共同体生活世界的改造,包括共同体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乃至人类生活。希望共同体的每一位学生、教师、父母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都能从“生活世界改造”的视角重新理解和认识教育的实践形态,进而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行走方式,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3.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体现了追求教育的普世价值。构建区域教育共同体,不是某些地区实施的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均贫富”,以削弱城镇学校的优质资源来“均衡”薄弱的农村学校,而是希冀“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的每一个人发展个性,展示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种“为了人的发展”的精神追求,引导着区域教育共同体中的每所学校改进发展模式、每个教师改变行走方式、每个学生改善生存状态,都能生活在理想的教育境界中,都能生长在超越自我的行动体验中。

4.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提升了区域教育的品质。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和研究,其价值不在于追寻特定背景下特定区域内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在于探索常态情境下,通过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组织和实践,形成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基本范式和普遍规律,提升区域教育的品质,以此为辐射,达到更大区域范围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在促进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目标的同时,还有更上位的目标追求,那就是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项目来构建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模式,更强调合作基础上的学校之间的互动与发展,强调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之改造,其核心价值不仅仅在于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还在于寻求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更高位的、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发展。具体来说,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最为根本的目的在于重新审视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构、内容及其本质特征,反思教育生活世界的异化现象,为缺乏哲学思考的教育实践活动注入理论的素养,进而在批判现实教育世界种种弊端的过程中探寻构建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起点在于教师教育行为方式的转变,终点却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因为它所倡导的理念、精神与一系列的行动策略,都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相一致,它符合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整体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的特征,所以,区域教育共同体还是素质教育研究的具体化和行动化、现实化,通过对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也引起了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学校的原始形态就是共同体,学校是家庭延伸出来的,随着学校专业化、科层制的发展,人变得不重要了,所以要回到共同体,教育要回“家”,回归学校本来的面貌,这是共同体本义。学校合法的依据是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体是学校的未来,从本质意义上讲,学校就是共同体,每所学校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区域共同体就建立在学校共同体的基础上。共同体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原始形态的共同体是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情感依赖的,有一个成长成功的体验,有一种幸福的感受。学校的本义是学,以学习为核心,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每所学校作为共同体连接起来,就变成了学习共同体的联盟,既有价值追求,又有情感依赖,既有外力作用,又有自然生长,这样才可能成为更好的区域共同体。可见,区域共同体建设需要行政推动与内生自觉有机结合,当然,也要解决共同体中“和而不同”的问题,防止共同体在发展人的同时又限制了人的发展,而是要充分彰显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在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中,还需要探讨如何才能让共同体拥有一种审慎、明辨的生活,或者说,探讨如何才能让共同体中所有的人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保护和帮助每一个孩子,使其在一个美好的生活世界里健康成长;保证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和业余生活都充满幸福和快乐;让所有的父母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教育意义,并在教育的过程中重新认识生活;让每一位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在“书斋”和“田野”之间自由快乐地行走;让每一位关心教育的人都有机会参与教育、畅所欲言,而不是冷漠、袖手旁观或忍气吞声;家庭学校化、学校家庭化、社会学习化,家庭、学校、教育一体化;终身教育的理念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与实践。最终,可以让所有的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校教育本来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中共同度过的最美好、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这种生活不仅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是两者共同营造的。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教育的意义就是为其提供一种有别于家庭和社会的特殊生活,帮助其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对于教师而言,作为其全部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工作本来就是其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其人生的一段特殊旅程。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生活意义、生命意义,那它就应该对寓于其中的每一个人具有一种人文的关怀,使其绽放出生命的色彩,甚至让所有关心教育发展、参与教育改革、与教育有关的人过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生活,过一种理想的生活。

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根植于海门教育的现实土壤,引领着海门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校长到教师都对该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和研究热情。市教育局和各学校都能在资金方面对该课题的运作给予充分的保证,特别是直属学校,能积极主动为各项目组的研讨交流活动提供教学现场和后勤服务。我们将不断创新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组织形态与运行机制,目前又在着手组建若干教育管理集团,并将给予集团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干部配备、教师流动、学生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加快实现城乡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并使之更具海门特色。还将充分发挥区域教育共同体成员独特的创造性,在追求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创造各具形态的共同体文化,形成共同体意义上的学习文化、合作文化、研修文化,让分享成为共同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而使共同体理念深入到基层学校、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心里,帮助每一所学校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促进每一所学校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最终把整个海门教育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