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幸福的完整教育生活

追求幸福的完整教育生活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海门与新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这一次主要采用班级共读同一本书的方式,即在一个“漂流”期(两周)内,教育局向全市各村小提供2种图书,图书数量大致按照相应班级的学生数确定。这一轮的“图书漂流”行动,要求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同精读同一本书。我积极倡导“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并组成了晨诵课程与午读课程的研发团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追求幸福的完整教育生活

靠江靠海靠上海,新人新事新教育。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海门与新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早在2003年3月,江苏教育报刊社组织的“弘謇杯”全省第三届新世纪园丁征文颁奖活动在海门举行,时任苏州市副市长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应邀作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就是“新教育实验”,这是朱先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释新教育理念。“让师生沐浴新教育的阳光雨露”,令我及海门的教师们怦然心动,热血沸腾。受清末状元张謇“父实业,母教育”思想熏陶的海门教育人迫不及待地牵手新教育,痴情地投入到新教育实验中。2005年9月,在我的推动下,海门以区域的形式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从此,新教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海门大地上穿行,改变着海门师生的生活方式,也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海门新教育的成功与传奇。

一、让每个孩子拥有相似的阅读背景

2005年底,我在海门组织了一次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孩子们的阅读现状令人尴尬,村小的情况尤其让人不安:12%的村小学生家里没有一本图书,78.8%的家长没有给孩子买过书,68.9%的村小学生家里仅有的一两本课外读物也只是作文选。由于学校经费的制约,村小无法提供足够孩子们阅读的图书,农村的孩子很难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读物,阅读量的普遍不足严重影响着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追随教育梦想的海门新教育人为此寝食不安。

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个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朱永新先生首倡“营造书香校园”等新教育“六大行动”,就是要为孩子的精神打底,为孩子的人生奠基。拯救儿童阅读,被我摆上了议事日程;推广阅读成了海门新教育人共同的使命。

海门当时有60多所村小,怎样让村小的孩子们也有好书读,也能读好书,让每个孩子拥有相似的阅读背景,成了我心中挂念的大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亲自牵头研制的“书香童年计划”于2006年初正式在全市范围内启动,让好书陪伴孩子的童年,成为海门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书香童年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开始实施的,是面向全市所有村小的“图书漂流”行动。

由教育局统一承担经费,教研室组织人员精心选定书目,统一购买了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75种1875册、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20种420册,分成5个流动书架,从2006年2月开始,以“片”为单位,在村小之间有序漂流。图书在每所村小停留的时间是4个星期,随图书漂流的还有统一设计的资料夹,内有图书漂流行动简介、给教师的信、给家长的信、读书倡议书、班级读书会介绍、6个不同年段的阅读指导方案、漂流图书目录、书友记录单等,既供漂流学校相互学习、分享,也让教育局了解各校的学习情况。

每一所村小的孩子都热切地期盼着图书“漂”来。流动图书室运到的那一天,各个村小都要举行简短而隆重的启动仪式,“好书伴我成长!好书伴我飞翔!”“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成长!”的行动口号响彻校园。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打开了,《西游记》《安徒生童话》《草房子》《时代广场下的蟋蟀》《窗边的小豆豆》等最新版本的书籍,对孩子们充满着强烈的吸引力,生生共读、师生共读的情景随处可见。4周之后,书架漂走了,但阅读的热情、读书的习惯留下了,阅读活动还在持续开展。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市图书漂流经过了30所村小,惠及9799名学生,180位教师;学生人均读书4.3本,教师人均读书3本。150余名村小学生被评为“三星级小书迷”。

2006年9月,我们又启动了第二轮“图书漂流”行动。这一次主要采用班级共读同一本书的方式,即在一个“漂流”期(两周)内,教育局向全市各村小提供2种图书,图书数量大致按照相应班级的学生数确定。这一轮的“图书漂流”行动,要求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同精读同一本书。停留期满,该图书即向下一所学校“漂”去,又有新的图书“漂”来。如此循环,在整个图书“漂流”期间,全市所有村小每天均有2个班级在共读同一本书。

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爱阅读的同时会阅读,读出效果和味道来?这是海门市“书香童年计划”深入实施过程中各个学校都在研究的课题。东洲小学精心筛选了适合各个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逐步构建起了综合精读、泛读、品读、诵读的阅读课程体系。每周一次的整本书阅读课,学生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精读一本书,一个学期下来,每个班级一般可以精读4本学校统一推荐的好书。“小学阶段完整地精读48本书,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哇!”东洲小学校长祝禧感慨万千。

不仅仅是一般地读,他们还设计了“阅读手册”,进行系列化的阅读指导和训练。比如四年级阅读《夏洛的网》,“阅读手册”设计了分享感人片段、仿写摇篮曲、写给主人公威尔伯的一封信、与好朋友分角色朗读等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阅读活动变得更加丰富、生动。用主体化阅读把精读、泛读串联起来,阅读的内容从儿童文学作品扩大到更多的科学人文书籍,阅读的对象从汉语书籍扩大到简单的英语作品,从传统的平面印刷物扩大到网络和影视作品,东洲小学孩子们的阅读世界变得更加精彩了。

海门实验附小强调的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经典阅读。他们挂牌成立了“儿童阅读研究中心”,要求各班级每学期选定一本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班级共读书,进行深入研读。为此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重点钻研一部优秀作品,通过对一部作品的理解带动对儿童文学整体的理解,然后从孩子的视角对这一作品编写阅读建议菜单。以师生共读为基础,老师再组织孩子们编写属于自己的书,为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

倡导深度阅读,让阅读真正渗透到孩子的情感和智慧深处,这是海门市“书香童年计划”深入实施中的一个导向。正是为了这个目标,我提出要让“阅读课程化”,要读“整本书”,要进行鉴赏性的“师生共读”,要围绕阅读书目展开系列化活动。我积极倡导“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并组成了晨诵课程与午读课程的研发团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每年的书本剧展演是深度阅读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明证,学生们把自己的阅读所得用形象的舞台表演呈现出来。还组织了“阅读与作文”,命题都是围绕新教育黄书包的必读书目,如四年级试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为《时代广场下的蟋蟀》续写结尾,五年级试题要求写下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人公海伦·凯勒进行的一次心灵“对话”,六年级试题要求评说《西游记》里的两个人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这样的“大动作”是谁也不敢轻易搞的!

把学校办在图书馆里,是我在海门倡导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的“图书漂流”行动共实施了五年,全市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拥有了丰富的图书资源,确保了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拥有相似的阅读背景。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自由阅读”,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师生共读”,再到把阅读当成生活方式的“深度阅读”渐次推进。“文学阅读”“经典阅读”“快乐阅读”“科学阅读”“主题阅读”成为了一些学校精心打造的特色品牌。

由“图书漂流”引起的“蝴蝶效应”远不止此,读书活动轰轰烈烈开展,2007年已经延伸至初中。全市范围的“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比如火如荼地展开,每年的4月23日都要举行海门市新教育阅读节,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每次都要隆重表彰“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读书活动还辐射到了家庭、社区,家长被孩子读书的热情感染了,“亲子阅读”成了海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社区阅读成了居民业余生活的首选。从2007年开始,海门将每年元月的第一个周末,确定为海门的“家庭教育日”,这在全国属首创。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在全市积极营造和谐的亲子共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专题讲座,指导亲子科学阅读……2011年又成立了新教育萤火虫工作站,一批志愿者以公益的方式全身心地推广亲子共读项目。由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海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空气中散发着清新的油墨芳香。

为使学校阅读常态化与课程化,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学校从地方课程中每周拿出一节作为校本阅读课,确保每天一小时让学生自由读书,使广泛阅读有了固定的时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我组织了一批教学骨干,梳理了中国的古典诗词、现当代诗词和中外名著,编辑出版了《小学生诗词诵读》《初中生古诗赏读》和《初中生名著导读》,创造性地开展诗词、名著诵读活动。为期一月的学校阅读节每学期如约而至,教室、图书角、阅览室随处可见如痴如醉的阅读身影,阅读挑战行动壮大了“小书虫”队伍。“世界读书日”与“孔子诞辰日”推出的全市性的阅读节以及诗词诵读展演——《春天诗会》《我爱诵读》《我与经典同行》等将诵读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书香校园建设与行政推动紧密结合,让海门的校园劲飘书香;书香,赠与孩子一身的灵气。

“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让童年伴随书香成长”“读书吧,让好书伴随我们快乐地成长!”在海门各中小学,读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各校还开展“聆听窗外声音”活动,邀请著名作家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有机会零距离接触他们,聆听他们的报告,面对面地对话交流,持续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近5年来,曹文轩、郑渊洁梅子涵、秦文君、黄蓓佳、冰波、杨红樱、祁智、沈石溪、周锐、童喜喜等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应邀前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点燃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激情。见面会的结束,又意味着新一轮阅读、写作热潮的开始:描述跟作家亲密接触的情景,给拍摄的相片写段文字纪念,阅读作家推荐的好书……

朱永新先生曾指出:“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我坚定地认为:我们应该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倾情用一身书卷味唤醒儿童的阅读需要,用一路书香伴随儿童精神成长。新教育让孩子们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营造书香童年”夯实了海门孩子的人生基础,铸就了他们伟岸的精神“骨架”。

二、让每名教师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教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很难有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教师和学生共成长,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让教师直接享受教育带给他(她)的快乐和幸福,让全市教师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我倡导的海门新教育实验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2005年9月,“海门新教育共同体”成立。成立之初,决策者们就将其定位为一个研习共同体、一个研修共同体、一个研发共同体。研习共同体为全市教师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与地图,让老师们在反思自己阅读史的基础上绘制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地图;研修共同体,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提供了展示、磨砺、修炼、合作、互动的专业成长平台;研发共同体为全市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做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者;为地方和校本课程的研发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的项目平台。从研习到研修再到研发,形成了海门教师专业发展独特的路径,在这一路行走的过程中,新教育共同体成了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成长舞台。

新教育共同体不仅是教育科研的一个桌面,更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内存。2006年,海门申报的“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与研究”被正式批准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我在开题报告中如此表述:海门新教育共同体就是在海门区域范围内,以新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为价值追求,打破各自为政、自成一统的办学格局,整合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一个合作、互动、分享的教育协作组织、教育互助组织、教育发展组织,从而实现海门教育的均衡、持续、高效发展。

海门新教育共同体作为一种“实践共同体”,它构建起新型校际合作横向与纵向双轨制教育的发展平台。即在市区学校高位发展层面上,打破学校界限,以学科建设为任务,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成“高位发展平台”。另外,在城乡学校联动层面上,由教研员牵头,建立一所城区学校带动多所乡镇学校的联合体,通过整体联动,依托“高位发展平台”,全面提升乡镇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城乡教育共同体不只是一个“输血”平台,不只是简单的城市支援农村、强势支援弱势,而是着眼于完善各校的“造血”功能,是双向的互动与联合,是城乡间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基础上的优势互补与合作共享。

新教育共同体活动首先在小学展开。海门城区的7所小学,全部是省级实验小学,各有特色,旗鼓相当。在教育局的组织协调之下,一所城区小学带一个“片”,校长带校长,学科带学科,教师带教师,城乡学校结成了共同体,制度化的校际合作搞得轰轰烈烈。2007年9月,共同体建设又延伸到了全市的初中学校。

海门新教育共同体有一个重要平台,就是“海门新教育在线”。通过新教育在线构建了“特色活动”“书香校园”“师生随笔”“理想课堂”“幼教特教”“习惯养成”“名师在线”“教育博客”等版块栏目,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海门新教育在线在校本研修、网络教研、学科共同体联动等方面发挥了得天独厚的作用。一方面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各种共享资料,丰富了教师的资料源;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即时交流的平台,可以围绕教材教法、学案设置、学程安排、作业批改、文本解读等任何一个方面或对话、或请教、或商榷、或质疑、或争辩,甚或“炮轰”,可以不留情面地畅所欲言,真正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比较中知优劣,在论争中明是非,在碰撞中长智慧,在坚持中共成长,在合作中求共赢。

汤家中心小学在校本研修的实践中,积极探索“网络教研”:分学科、分年级,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学习型团队,在分单元充分研读教材、教参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建立备课家园,上传教学设计,进行互动反思,而且借助网络,他们还吸引了不同区域的教育同仁的热情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型团队的教研能力。2008年11月,教育局在汤家中心小学召开网络教研现场推进会,“共享基于网络教研的幸福”主题沙龙讲述了他们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的故事,这一“网络教研”经验引爆了全市教师的教研革新。现在网络信息平台,成了共同体学校教师之间快捷的“空中通道”,既缩短了共同体学校之间的空间距离,更缩小了他们教研能力间的距离,共同体学校的教师可以就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研活动、教学随笔、专业阅读、作业设计、试卷编制、课题研究、案例反思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海门新教育网站还建立了教师博客群。许多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利用博客叙写教育故事,反思教学细节,进行教育科研。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学校博客群,如海南小学整体加入南通教育博客群,学校采用制度引领、考评激励等机制,要求每位教师在博客上每周至少完成一篇教育随笔和一篇学习跟帖,让写博成为教师彰显教学个性、反思教学成效、促进专业成长的阶梯。“子夜星空”“笑颜如花”分别是临江中心小学和平山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她们都是“读写绘”项目组的成员,虽然两人在不同的学校,带着不同的孩子在做项目,但网络让她们走到了一起,她们经常在“毛虫与蝴蝶”上交流、切磋,她们拥有了共同的生活,共同解读学生的“密码”,海门镇中心小学的“紫藤物语”,原本是一个人搞“读写绘”的,后来利用新教育在线联系了她们,自觉地加入了进来,这3人在海门的三个学校,各自带着几十个学生,但是,她们彼此间对各自的研究熟悉得如同姐妹。

我在推动新教育共同体建设中,善于抓住一些核心项目,如“每月一事”“理想课堂”“阶梯阅读”等,采取项目联动的方式,在分享与合作中全面提高共同体学校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协调水平。

在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的理念指导下,我重点推进了“每月一事”项目,即每月重点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习惯。为此,全市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全市性的新公民教育行动“每月一事”项目现场推进会,形成了“每月一事”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即“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为全市小学、初中提供可供借鉴的范式。教育局还多次举办全市“习惯养成教育”现场研讨会,进一步引领全市各小学科学运作“每月一事”,形成有效规训机制,培养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共同体学校在“每月一事”项目的主题引领下,结合各校实际,不断丰富完善“每月一事”项目。一是构建主题性校本诵读课程。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开发并丰富诵读内容,真正让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的生活方式,也使先行的阅读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扎实的知识背景。通过共同体学校的努力,已开发了多部校本诵读教材。二是创设多元的实践情景。共同体学校结合日常的学科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文化、班级文化、社区文化等内容,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提供学生多样化的体验平台。围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常乐中心小学开展了“心祭常乐烈士”调查活动,能仁中学开展了“走近王陈烈士”社会调查活动,瑞祥、国强、王浩、刘浩等中心小学利用烈士命名学校的有利条件,开展“寻访烈士踪迹”活动。三是注重反思性评价。面对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共同体学校在合作中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及时记录典型个案,组织起有效的反思研讨,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局以征集习惯养成教育故事的形式,借助海门新教育网站,展示交流各共同体学校在“每月一事”项目推进中的具体做法、实践体会和成功经验等。

各学科共同体的工作核心是围绕课堂效率的提高,探索“理想课堂”实施的路径。大家抓住教学的基本环节,注重联校研修,全面推进“学程导航”教学范式。新教育共同体成立了跨校校本研修小组,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教育能手到对口学校紧紧围绕我倡导的“学程导航”教学范式开展集体备课、现场研修、同课异构、专题讲座与点评活动等,积极有序地打造具有海门特色的理想课堂模型,在教学的有效性上实现了突破。具体策略有:一是加强对共同体学校重点学科研究与实践的反思、总结,结合专题研究活动和探索思考的成果,构建各学科的基本教学范式,确立推进思路,集中学科团队核心组成员深度研讨,认真研究范式的实施路径与着力点,确保推进的有序性和实效性。二是明确逐层、分段推进的路径,谨慎有序地实施推进策略。既以大型现场会的方式分学科全面推进,教研员、共同体学校教学骨干示范引领,细述解读各科范式,明晰方向,有效指导;以区域学科共同体的研修方式深度推进,加强区域化、校本化的落实。三是强化分段过关程序,深化“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一方面改变备课的基本流程,从三维目标、教学资源、学程预设、导航策略、作业设计、调整反思等环节来构建“学程导航”的基本备课范式,为课堂实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改变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明确课堂组织流程,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机制和教学范式确保课堂效率的全面提高。总之,“学习为魂,反思为智,研究为脉,实践为体”成了海门新教育共同体的鲜明特征。

把“人才强教”作为核心战略,精心打造卓越校长群体,充分发挥校长作为一校之魂的堡垒作用。这是海门新教育共同体的又一个亮丽风景。

2006年,在我的精心组织下,成立了校长俱乐部。校长俱乐部以自由、开放、分享、合作为共同价值取向,每月活动一次为基本制度,努力将其办成思想者的俱乐部,旨在让俱乐部里的每一位校长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与风格,从经验型、管理型走向智慧型、文化型。至今校长俱乐部已进行了80余次活动,校长俱乐部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

沙龙、论坛是校长俱乐部的主要方式,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明确而集中的主题,思想碰撞是每次俱乐部活动的重要环节。俱乐部先后举办了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习惯养成与公民道德、理想课堂构建与“学程导航”范式研讨、课题申报与课题研究等专题沙龙、讲坛。比如针对“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这些热门话题,校长们交流了各校发展的基本思路,有百年老校实验小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有新办学校的文化立校,也有农村中心小学期望成为当地人民有口皆碑的学习型学校的务实定位。他们基于学校的发展现状,立足海门教育的发展要求,放眼整个教育的发展态势,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创新,分别编制了各校的发展规划。俱乐部组织了由专家、教育行政、校长代表组成的论证组,以区域共同体学校为单位,分别进行了现场论证。这为校长明晰学校发展愿景、提升学校办学理念、确定学校发展特色、优化学校发展策略等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帮助。

校长俱乐部的研究很实在。每次围绕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往往是某个时段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分享、碰撞中集聚众人智慧,共同破解教育教学工作难题。

校长俱乐部的探讨很深入。往往是一个思想引发另一个思想,一个火花点燃另一个火花。比如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校长们通过沙龙,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必须自觉做到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相统一、动态与静态相统一。

校长俱乐部的观念也很前卫。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历来被视为最难啃的“硬骨头”,但海门的校长们就敢于动真碰硬。校长们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由此掀开了海门中小学生绿色学业评价改革的序幕。

校长俱乐部还善借“它山之石”。我积极争取承办省级以上的教育研讨活动,千方百计借助省内外优秀校长的丰富经验和独到的管理智慧为“我”所用。2006年5月,《学校管理》编辑部举办的“江苏省示范初中校长论坛”在海南中学举行,海门的初中校长们如饥似渴,虚心听取专家报告,观摩校长论坛,主动取经。2008年12月,全省初中教育论坛暨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在东洲中学举行,江苏百所初中校长和上海、浙江等5省市教育专家云集海门,校长围绕“加强校本建设,促进内涵发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海门初中校长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学习机会。

校长俱乐部活动在分享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了项目合作研究的状态。俱乐部安排了一些校长们最迫切需要的合作项目,比如如何使学校实现理想的校本发展,分成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专题,进行合作性研究。校长们共同组建开发小组,开发了系列的地方课程资源,供全市的所有学校分享。特别是在校长们的积极参与下,构建了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在俱乐部活动中,大家达成了共识。如在小学阶段要充分发挥评价正向激励、确立信心、体验成功等功能,而不只是甄别、选拔功能。校长们在一起探讨了即时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竞技性评价、累积性评价、目标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奖励性评价等各种评价类型,充分认识到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关键在学校和校长,特别是关于建立成长文件夹(档案袋)的研究,这对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学会自我反思,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具有鲜明的引领价值。

校长俱乐部不同于以往的校长会议。每次活动都到一所不同的学校,每次活动都有自由论坛的机会,每次活动都有共同的话题,每次活动都有与专家的对话,每次活动都有合作研究的项目交流,每次活动都有集体的反思。通过这样的平台,海门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而这正是海门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新教育,让海门的每一个教师都拥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正是沐浴着新教育的和风畅雨,海门的教师笑脸灿烂,心态阳光,专业成长,教书育人的师德师能得到了升华。这里,有必要在“海门市名师发展中心”上再花些笔墨。

2006年暑假,经过我的反复沟通协调,成功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联合打造“海门市名师发展中心”。旨在通过专家的引领,共同培育一批海门的名、特、优教师。南师大的杨启亮、吴永军、叶浩生、李如密等教授多次来海门面对面、一对一地指导辅导,并对“名师发展中心”成员作个性化设计。如今,东洲小学祝禧校长的“文化语文”、东洲中学陈铁梅老师的“审美人生教育”等都已实现了从经验到理念再到概念的飞跃,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南通市教育局还专门为他们安排了规模宏大的教学展示活动。新教育实验更使一大批教师成长为南通市名师发展第一梯队成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此基础上,2011年我推动组建了20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有一名特级教师或大市以上学科带头人领衔,有一群优秀教师作为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教育教学主张,推动一系列的教育实验项目。这个平台已经成为海门的“卓越教师”成长俱乐部,从而让更多的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

《行走,不要忘了一路的风景》,这是朱永新先生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走在成长的路上》丛书所写的丛书总序。这套丛书由海门的10位一线新教育实践者撰写,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科研等多方面,不仅是海门教师专业成长的里程碑,也展示了海门新教育实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丰硕成果。

三、让每所学校拥有自己的发展跑道(www.xing528.com)

朱永新先生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提出了“为了一切的人”的教育理念,目标是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每一所学校都应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学生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提供理想的可能的教育生活。

至2005年底,海门市已有11所小学、9所初中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示范初中”的评估验收,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06年起,我提出以“达标创特”作为有效抓手,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彰显特色个性,提升学校发展品位,让每所学校拥有自己的发展跑道。

“达标创特”,即所有乡镇中小学必须达到江苏省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并创建成海门市特色学校。旨在以此为载体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通过五年实践,海门的“达标创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所有初中小学基本达到省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都成了海门市特色学校。

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资源发展教育是新教育的根本理念之一。我在引领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中,要求学校充分立足于身边资源,走个性化之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吻合学校的传统,坚持做到把创特过程变成一个把原先特长项目做大做强的过程。在“创特”中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形成学校品牌。如六匡中心小学的“乒乓文化”、悦来中心小学的“排球文化”、瑞祥中心小学的“围棋文化”、国强中心小学的“书法教育”、天补初中的“戏剧教育”、海师附小的“童话教育”等,都是源于学校的传统项目。他们的特色项目原先在县内外、市内外乃至省内外已小有名气,在创特过程中更加注重内涵提炼,努力使之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方向、彰显师生气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学校文化。海师附小10多年来,虽然校长换了五六茬,但致力于童话教育特色建设的步伐没有停止。《江苏教育报》以《童话教育:焕发蓬勃的活力》为题全面报道了该校童话教育特色办学的历程和经验。

一些学校“创特”还能尽力挖掘和利用独特的社区资源。比如三和中心小学的“社区教育”源于三和发达的经济、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形成了“社区·人文”“社区·产业”“社区·责任”为三条主线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三星中心小学的“绣品文化”依托闻名于国内外的叠石桥绣品城的优势资源;常乐初中和常乐中心小学的“弘謇文化”,充分利用状元故地的品牌效应,从学謇、知謇、弘謇中把张謇精神植入学校内核;四甲中心小学的“军校教育”,借助于南京军区驻海门某部坐落在四甲镇的有利条件,开展军事教育;余东中小学的“风城文化”,是因为位于历史古镇风城而起步的;东灶港中小学的“海洋文化”“海港文化”凭借了濒临黄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社区人文、历史、地理资源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校本研究资源,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些学校的特色品牌则是通过借助于一个或几个与学校有关的要素,从这些要素中提炼出某种教育思想或是精神特质,把它辐射到学校的整体层面和各个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提炼而生成的。比如三阳中心小学的“感恩教育”源于台商薛氏兄弟为母校捐款造楼的感恩之举;万年中心小学的“砺志文化”源于社区名人、中国著名创业成功人士戴志康先生的奋斗经历;麒麟中心小学的“责任教育”源于知名校友、残奥冠军得主李春花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海门镇中心小学的“展示教育”,则源于该校南通市级“十五”课题《小学“展示教育”的研究》……这些特色文化正在内化成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而实验小学的“品质教育”、东洲小学的“新生活教育“、通源小学的“新生命教育”、育才小学的“绿色教育”、平山中心小学和王浩中心小学的“儿童诗教育”、正余中心小学的“新父母教育”……则是他们在学校传统文化继承中的创新与变革。

通过“达标创特”,海门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提高了,办学特色彰显了,呈现出了“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局面,每所学校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跑道”,每所学校都有了师生引以为荣的特色品牌。走在大街上,你甚至能从某个学生或教师的谈吐中判断他(她)来自哪所学校。你不能武断地说哪所学校好,因为各校正在致力于把他们的特色品牌浸透到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散发着独特魅力、沁人心脾的文化品牌。

“达标创特”工程也为学校的硬件建设提供了机遇,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校生均占地、生均建筑面积、绿化面积都达到了省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许多学校还利用“达标创特”的契机改善、完备了各项教学设施,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达标创特”的过程中,各个学校的师资队伍正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经过创建的磨炼,不仅学校中层干部创新超越、独当一面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全校教师的奉献意识、科研意识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示范课、随堂课、比赛课一波接着一波,浓郁了学校的研讨氛围,大家把打造理想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看作是在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教师们深切感受到了在创建过程中专业成长的快乐,教师的愿景追求和精神状态不断提升,展现出无限的生机和张力。

新教育是一个培育生命的精彩过程。每所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发展跑道,既动静相宜,其乐融融,让孩子们拥有了成长的乐园;又内练硬功,外塑形象,让每一位教师拥有了互动体验、追求卓越的展示平台;更使每一所学校找到了个性化、特色化办学的科学路径。

千百年前,扬子江与南黄海牵手拥抱,共同搭起了海上金门。海门,滨江临海的特定地域优势,使海门人既拥有“海纳百川”的雍容气度,又有了“强毅力行”的壮美行动。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新教育促进了海门教育的发展,赋予了海门教育生命的绿色。新教育,将在海门大地继续穿行,吾将上下而求索,演绎更美的华章和更新的精彩!

教育生活的本质理解

教育生活,是人的实际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换言之,是人们的教育存在和活动过程,也是教育中的人共同构建和享受的生活。教育生活本体论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生活过程发生发展的那些“终极”原因或动力在哪里,简言之,就是教育生活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整个教育哲学的逻辑体系而言,它又是教育哲学的逻辑“拱心柱”,它包含着教育认识论、教育伦理学和教育美学等许多潜在的命题。然而,教育生活的本体或本质问题如同斯芬克斯之谜一样难解,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例如有人把教育生活的本体归结为上层建筑,有的归结为一种特殊的起主导作用的“环境”(与遗传和一般的家庭、社会环境相对而言),有的归结或部分地归结为社会生产力……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一、教育生活即生性的激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没有激发的潜能。朱永新先生倡导的“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由于各种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脑机能存在着一种抑制现象,使得人们难以察觉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恰当刺激的条件下则可以解除这种抑制,从而使蕴藏于人体内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20世纪初美国学者詹姆斯有这样一项研究表明,普通人只利用了他们潜能的极小部分,“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人的能力大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而没有被开发出来,如果我们能够多挖掘一些自己的潜能,那将会创造一道亮丽的人生风景线。可见,人生性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潜能是无限丰富的,它期待着教育来开掘。教育就是要把人的天性、潜能激活,把可能变成现实,为这种潜能实现创造无限的开阔的空间,教育生活不是遮蔽,不是塑造,而是激活,是释放。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教育的原始含义是“引出”,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从自然性引向社会性,从个体性引向总体性,从单一性引向普遍性,从现实性引向历史性,把人的心灵精神从低处引向高处,从黑暗潮湿引向光明温暖。柏拉图说:“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活动,而且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追随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并最终实现人的价值生命(人生价值)的特殊活动。

从受教育者的特点来看,由于他们处于发展状态,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潜在的、沉睡的生命力量,一旦个体脱离母体这个生物学环境以后,这些潜在的力量就以极快的速度成熟起来,而且以各种形式发泄出来以求获得表现和确证。所以受教育的个体可以说天生就有一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或确证)的内驱力,同时,由于在整个社会化期间,个体只能以学习为主体生活和活动形式,因而,发展自身的个体本性或人格,便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生命属于每个个人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长河中,人的大多数潜能从一开始就处于沉睡状态,期待着被激活,特别是儿童时期,是人的许多机能可以被充分激活的关键期,这时的教育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发挥其作用,就能不断激活人的生性,释放人的潜能,使生命之火熊熊燃烧,使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相反,如果错过了这一关键期,人的某些方面的潜能就会自动关闭,以后便很难再被释放。

其实,教育生活经常会陷入这种由“不为”到“不能”的怪圈,以致让许多人的生命中出现了或小或大或轻或重的盲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用进废退”的规则表明,活的生命之所以鲜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内部的自我激活,尽量避免受到这种怪圈的侵蚀。教育生活就是要创造各种激活的条件,积极、努力、充分地调动起能给生命带来能量的内外部因素,把一些沉睡的东西唤醒、累积的东西舍弃,让一些麻木的东西复苏、潜伏的东西张扬,在新的领地上执着地向前迈进,我们的生命一定会更加温暖、明亮、宽广和多彩。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取得了一定成绩,就认为自己的水平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不愿意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往更高的地方迈进,不相信自己还有没有挖掘出来的生命潜能。理想的教育,恰恰是让人能经受极大的震荡,激发自己反思和成长,去创新和改造,最后激活自己都无法想到的生命潜能,创造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生命奇迹。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教育主张无限相信师生的潜能。我们的教育生活往往忽视了师生的生命潜能,其实,只有勇于去挖掘,更大的潜能才会开发出来。当然,潜能往往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被激发出来的,这种激发,往往来自一次大的震荡,以及在经受震荡后的“空杯”。虽然“空杯”的过程往往很痛苦,但对一个负责的人而言,痛苦会帮助我们开掘出生命的新源泉,跃上人生的新高度!不要害怕和拒绝“空杯”,对一个要超越命运的人而言,“空杯”能够让自己找到内在的力量,并让潜能加倍释放!不过,真正的卓越,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只有不满足过去的成绩与优秀不断去超越,才会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教育生活即生存的方式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即世界就是人当下的各种活生生的活动所构成的生存境域,是人的感性活动、人的实践生存的本质、人的世界。人的生活,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就是人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即“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它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过程。因此,这种实际生活过程无非就是人们各种各样生活方式的总和。

可见,真正具有本源性的生活,应该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生活和人的可能生活。人本身作为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他在自己的实践生活中将他的可能生活不断转向于现实生活,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去追求理想的生活。

所以,对教育生活的本质理解必须从整个人的生存方式中获得其意义。从而使当下教育哲学真正面向生活世界,帮助受教育者寻求和建构先进的生存方式,不断地思考和寻找到更好地活着的意义,从而,使人们获得理想的生存状态,促进人丰富而全面的发展。

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生活意义问题。不过,人的生活是多样的、流动而复杂的,人的生存方式更是随着生活主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如何生活,人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就如何。

李小鲁认为:“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意义有三。其一,使人能够拥有教育这种生活方式,获得人自身意义世界的不断丰富和提升。其二,使拥有教育这种生存方式的人继续寻求更多美好生存方式的可能。因此,将教育确立为人的生存方式之表现,就是在于打破人类‘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状况。其三,使人的生存方式在更为内在协调的层面上获得‘理解’的可能。”他还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文化复制”、确立社会秩序和个人价值观念,而是应在教育生活的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和学习者建构起自身所希望的生存世界。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生产、生活、发展之实践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样态,是促进教育本身不断生长的元点。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正在现实的走向创建和建构生活。教育生活其实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的方式。所以,教育生活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它既是现实生活又是一种可能生活。人类一切的实践活动和追求总是在将更多的可能生活向现实生活转化,教育生活的基本功能就是要把可能的人转变为现实的人,转变为丰富而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重要特性在于它的教化能力,教化能力的基本作用在于它的生成性,同时生成的连续性又表现为人的本质的提升及人的丰富性的成长。可见,教育在生产中发展并反映生产本质要求的过程中,很好的连接了“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最终促进人的本质丰富性的生成和人生存质量的提高。

刘铁芳认为:“人的存在总是在三个层面展开,最基本的层面是作为实体的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其次是作为精神的存在,展开个人丰富的心灵生活;人的存在的最高层面乃是作为文化——生命——人格的存在,在这个层面显明个体人生在世的基本品格。可见,教育生活理解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其对人的关注应在人的存在的三个基本层面展开。一是人的现实的活动;二是人的心灵的活动;三是人的生存姿态,即人的核心价值观、人生信仰、人的精神气质等,这关系到个体人生在世的生命品质。”“教育的根本乃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让个体积极面对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自我心灵世界的三重生活。”教育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生活对人的生活价值功能,以及人的生存方式对教育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这样,我们才会在建构教育生活的过程中,根据教育生活的本质要求变革影响教育生活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布局、教育内容和方法等,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品质。

三、教育生活即生命的呵护

哲学意义的“生活”总是在追求生命的多样性。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教育生活就是呵护生命、健全生命。它是教育目标的本质回归,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呵护生命、健全生命,就是要完整地看守和培养人的实体的生活、心灵的生活乃至文化人格的生活。如果教育生活只停留在人的生存的表层,这样的教育不管如何丰富,都不免浅表,缺乏内在的灵活与根基,缺乏对个体生命的深层引导和关注,培养的人始终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人。刘铁芳认为,生存、生活、生命是生命的三个层次,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生存指活着,生活指有质量地活着,生命则是指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其中,生存与生活的问题我们可以依靠物质生产来解决,而生命的问题则需托付给教育。润泽或点化生命,便成了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最早提出“生命化教育”理论的是我国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1993年,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的三个境界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或点化生命”。

教育生活的核心是关注生命,“成全”人。这里既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老师。生命珍贵,它蕴含着灵光,彰显着活力;教育神圣,它催生生命个性,培育了生命的绚丽。呵护生命,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真正理解生命的意蕴,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要用实际行动去呵护生命的天性和自然,用我们的心血去灌溉生命,用心灵去赢得心灵,使孩子们懂得生命是开拓、是创造、是进取;生命是奋斗、是拼搏、是一曲永恒的赞歌,并且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到自我生命的价值,让师生的生命都永葆人性的纯洁和真实。为了生命的教育,让生命从容地融合到生活中,感受亲情的温馨,友情的幸福,体味劳作的畅快,品味创造的美妙。培养生命的成长,让生命感受学习的愉悦,生活美好。

教育生活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最重要的是要真实地回到对人的理解、期待和成全上去,让每个生命都成为——自己的——“全”——生命的完整,让他去不断往上走,走向完整的有尊严的存在,而不是去压制他。教育生活就是要把“物化”的人上升到“人化”的人,把“物化”的课堂上升到“人化”的课堂。教育生活应该是富有感性的,是艺术,需要在基本的技术支撑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在学生的生命过程中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正是那些富有魅力的教师,教育生活要以生命的魅力去引导学生。爱与智慧是教育生活中的关键词,情感是教育生活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生活中教育者生命走向学生生命世界、学生生命向教师敞开的根本需要。没有爱的润泽,师生彼此的生命世界是隔离的,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然,教育需要爱,这种爱不止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实践的智慧。爱本身就是一种魅力,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培育智慧,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正因为教育生活指向的是学生生命世界的完整与教育者自我生命的实现,所以,教育从根本而言,是生命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教育生活,最高的层次就是提升人的生命的状态,不仅是快乐学知识,而且是精神的发展、心灵的发展。心灵生活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生活,关注人的心灵生活也就成了教育的根本,对心灵生活的关注把人引向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把人引向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基本价值观,心灵的美感,精神的愉悦。关注心灵,是对人的生命的更高层面的呵护,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心灵生活是人之为人的生活的根本与核心。

四、教育生活即生长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最早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专门谈到了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教育即塑造,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在批驳的过程中,确定了自己“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造”的教育观。“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一种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只有理解“教育即生长”,我们才能清楚教育应该做什么事。例如,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我们最后的结论是,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育的术语来说,就是:①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②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己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教育生活的价值和标准,就是看它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

我认为,“教育即生长”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这种观念首先具有批判的意义。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无视儿童天性,他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但这种尊重绝不是放纵。杜威明确地讲:“如果只是放任儿童的兴趣,让他无休止地继续下去,那就没有‘生长’,而‘生长’并不是消极的结果。”杜威既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生长内部条件的漠视和压制,也反对传统学校中社会精神的匮乏。

单纯从生物学或生理学的意义来理解教育即生长是有害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从“生长”的社会学意义、人类学意义去考量它的含义。人的生长与动物的生长具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生长是自然过程、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的辩证统一,是人的自由本性的自我生成、自我否定、自我确证和自我实现的历史运动过程。这意味着:人的生长是自由、全面而完整的;人的生长是内在于主体自我的需要和目的的;人的生长是充满矛盾的,是生命生长的自我辩证法;人的生长是终身的。理想的教育生活能促进个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此外,由于教育生活是在特定的境域也即师生共在、共生的境域中发生,因此,教育生活即生长,必然具有师生共同生长的意义。生长不仅是儿童,还有教师乃至学校。生长的过程,不仅是教师促进学生发展,还有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即“教学相长”。

五、教育生活即生涯的持续

生涯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生活。一个人从生到死,要有符合其一生成长特点的生涯设计,即一生的设计。从广义上说,教育生活就是教育生涯,让人懂得如何设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懂得人生的意义,懂得过更好的生活。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又称生计教育。“生计”定义来自于舒伯(1976):生计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计也是人自青春期以至退休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退休者,甚至包含了家庭和公民的角色。一般认为,生涯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生涯教育课程应面向所有的学生;生涯教育是一种持续性教育,包括自儿童早期直至中学后整个人生的历程;凡中学毕业的学生,包括中途退学者,都将掌握谋生的各种技能,以维持其个人或家庭生活的需要。

我们认为,生涯教育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教育历程,也是一种完整的教育构想,它透过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准备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生涯教育是以发挥学生天赋的才能为目标,其重点放在人生的所有职业和生活角色上,使个体从幼儿园直到成年能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生涯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让每位学生的个性、能力都能得到圆满健康的发展。可以说,生涯教育包含个人一生全部的教育活动历程。

教育生活即生涯的持续,通过生涯教育,给予个人生存与发展更大的自由选择度,每个人除了应试之外,还应有众多的知识生长点,巨大的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这就要求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力长短、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等有比较客观、清晰的认识,而且要对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求等外部信息尽量了然于心;不仅要看到自己已经显现出来的能力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并敢于发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凡此种种,都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未能包含或未能充分包含的内容。当下中小学的教育生活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薄弱,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重构学校的教育生活,建立一种适合培养多种规模人才的教育体系和模式,意在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当分野,帮助个人建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培养生涯选择与决策技巧,进而实践自己的工作价值,协助学生探索自我,通过自我的发展为社会服务。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和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只顾升学的目的,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全部时间都用在考试科目的演算与背诵上,特长得不到发挥,才能得不到发展,除了考试的课程之外,几乎一无所知,不会与人相处,不会待人接物,缺乏起码的交际能力。生涯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同“素质教育”相吻合,它强调通过生涯认知、培养来实现人的兴趣、潜能、个性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用生涯教育的理念和策略来重构当下的教育生活,使人的生涯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使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综上所述,教育生活其实是生命健全的过程,是一个全人的过程。从生性的激活、生存的方式、生命的呵护、生长的过程、生涯的持续中,人不断地丰富、完善自我,不断地超越、实现自我。理想的教育生活,就是能从人的生存事实出发,以知识的陶冶和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心魄”(柏拉图语),使人的生命本身得到全面的关照、充实,使人的生存境界和生命品质得以充分的提升。真正好的教育应是“促使灵魂的转向”。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生活的美好境界,是使教育中的生活、为生活的教育、在生活中的教育成为有机的统一体,使人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合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