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二黄自民国初年已渐衰落,近人对其源流的研究探讨,资料不甚充足。由于此剧种与京剧、湖北汉剧等同属一类,即唱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长期以来,有人认为这两种声腔分别产于两地:二黄出自东南,西皮产源西北,经各自流行发展后才结合为一体。关于二黄的起源,有出自湖北,因黄陂、黄冈得名;有源于安徽,由“四平调”衍变而成;有起自江西,系弋阳腔派生;有“西秦腔”传入江西,以“唢呐二犯”改胡琴伴奏变成二黄等,诸说各持有据,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在陕西,有关汉调二黄起源、形成的说法与上述大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几种:
1.梨园法曲说
二黄戏的声腔基础与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即二黄艺人们奉为戏神的老郎君)所倡“梨园法曲”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据《新唐书》云:“隋初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玄宗善音律,又酷嗜法曲,选坐部伎弟子三百人教于梨园,为丝竹之戏。”梨园中有一派以黄幡绰为首,康昆仑次之,从者甚众。幡绰雅性诙谐,其腔平合,宛转有致,与康昆仑常演“黄冠体”调(道家法曲)中的“长生曲”“望瀛曲”有仙乐之称。玄宗每上集仙台祀老子必奏唱此调。幡绰姓黄,又习“黄冠体”,此调盛行于世,后人称二黄腔皆因源出于此。
梨园是二黄的策源地,唐开元、天宝(714—755年)为二黄的萌芽期,黄幡绰、康昆仑是二黄的创始人,而唐玄宗乃开山之始祖。宋代《苏东坡和吴安待迎驾诗》中有“昆仑气派本来黄”的记载,说明此腔当时已尚流行。明清时期,二黄戏遍及关中广大城乡及陕南各地。(见范紫东《乐学通论》)
2.与秦腔同源
汉调二黄戏起自甘、陕“咙咚腔”(即陇东腔)。此戏除流行甘肃平凉、天水等地外,陕西关中凤翔(西路)、西安(中路)、同州—大荔 (东路)也颇盛行。而这一地域也是梆子秦腔的流行之地。清代关中蒲城善通音律的张东白、咸阳文人刘古愚等考究认为:二黄调是秦腔古调声腔之一种。二黄调古用笙笛伴奏,后以弦索为主,与梆子秦腔互相影响,不断发展,成为两个大戏剧种。历史上二黄声腔在陕流行广度曾超过梆子秦腔,且剧目、脸谱、乐器锣鼓又多无差别。二者若非同生的兄弟戏,在源渊上也有着重要关联。(李静慈《略谈汉调二黄》)
3.二黄源于西北
北京齐如山先生经20年考察,认为二黄戏起源于西北,发祥地就在陕南及关中地区,由两路向外传入各地:第一路由西安入河南又北传入京,如张二奎一派的所谓京腔大戏系由此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第二路由西安经汉水流域向东南传播及由汉中入川向西南流行。湖、广、徽、川、云、贵等地所唱二黄皆由此发展演变而成。(齐如山《中国戏剧源于西北》)(www.xing528.com)
4.前身为秦腔
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1950年到西北考察戏剧,根据西安东大街骡马市旧梨园庙两块石刻和一块石碑的文字记载提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前西安流行的秦腔并非今日秦腔(梆子腔),而是汉调二黄的观点,并指出清人严长明著《秦云撷英小谱》记载清代乾隆年间西安戏班演出的秦腔实属汉调二黄这一剧种。(程砚秋、杜颖陶《秦腔源流质疑》)
5.当地之土戏
汉中、安康一带流传,汉调二黄是在陕南汉江流域民歌、土调歌舞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变为独立的声腔剧种,以汉江中上游为基地向外传播发展。初时用笛子伴奏,亦称“二黄”。(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艺人座谈资料》)
二黄调、西皮调分别产于两地的说法其实是不存在的讹传,所谓黄、皮两调,就是汉调二黄戏的上、下两调,古来起始就是结合联系在一起的。汉调二黄声腔戏曲的产地在以关中和陕南汉水流域为主要流行地区的陕西。“秦中自古帝王都”,历史上有13个朝代建都于陕西。
陕西精深雄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戏曲声腔最可借此发扬。由于汉调二黄戏产源于陕西,本省及外籍人一直将其称作秦腔。根据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江浙无名氏传奇剧本《钵中莲》首见文字记载“西秦腔”推算,汉调二黄声腔剧种形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清末以前,陕西与东南各省的交通多以入商洛,出武关,经河南面临湖北襄樊水陆路枢纽;西路经凤翔、入天水,至甘肃及西北各地;南籍汉中入川并东下贯通汉江水路。这一带地区也是汉调二黄的发祥流行之地。各地音乐、语言、风情不断被吸收集纳,特别受邻省各地迁陕移民的影响,二黄戏不仅具有秦风,并杂以陇调、川味、豫韵(中州韵)、鄂音(湖广字音)等,使其得以流传南北各地。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屯兵商洛,活动襄邓之间十数年。闯王进京,清人陆次云撰《圆圆传》记载:“李自成居宫掖,进圆圆……即命群姬唱西调……己拍掌合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回顾圆圆曰:‘此调如何’?圆圆曰:‘此乐只应天上有,非鄙之人所能及也’。”这里所说西调很可能是二黄戏的曲唱形式。清雍正年间,陕西人陆箕永记载川北一带戏班演剧的《竹枝词》中写到:“山村社戏赛神幢,铁钹檀槽拓作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以此证实陕西二黄声腔清初已在四川流行。清乾隆年间,四川金堂艺人魏长生入京都,据《燕南小谱》记:“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伊唔如话。”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谓:“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今谓湖广腔——原注),陕西人歌之为秦腔。”证明这一声腔不仅已臻完善且传至京都及东南各省。乾隆六十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据载高朗亭的三庆班“合京、秦两腔”,艺人郝天秀的春台班“采长生之秦腔”,加之早先魏长生等人将汉调二黄戏北传入京,成为京剧剧种形成的先声。二黄戏声腔由陕西传出,与李自成军及其部属的东征、南下、北上、入川的行径路线和乾隆时山、陕客商、艺人及官吏的流行传播作用有相当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