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本地二黄戏的繁盛与衰落

西安本地二黄戏的繁盛与衰落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西二黄戏在长期流传发展中,形成了以西安为重点的关中以及商洛、汉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而关中派可以说是陕西各地域流派,乃至流传全国各地二黄戏的源头与根基。省会西安二黄戏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其艺术的不断丰富与提高,而且凝聚着省内甚至外省的艺人流派向省会荟萃,进而又以西安为中心再向外地辐射和流布。二黄戏向外域的流布,与陕西商帮的贡献不无关联。

西安本地二黄戏的繁盛与衰落

陕西二黄戏(又称汉调二黄,现通称陕西汉剧)在长期流传发展中,形成了以西安为重点的关中以及商洛汉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而关中派可以说是陕西各地域流派,乃至流传全国各地二黄戏的源头与根基。

元、明两代,杂剧在北方城市发展的同时,北方的民间戏曲在广大农村也广泛流传开来。受杂剧和少量北传昆曲的影响,以及农村皮影、木偶、社火、武术杂耍等形式融合、吸收,至迟在明代末期,作为剧种形态的陕西二黄戏(时称西秦腔),在西安及关中地区即已形成。明万历年间(1573—1620)江浙无名氏传奇剧本《钵中莲》中记载的“西秦腔二犯”,为最早流传的文字记载。其中“二犯”二字一种可能是作为音乐上的“犯调”解释;另一种最有可能的是,此时“二黄”剧种名称已经出现,只是江浙人口音习惯 “黄” “方”不分,将 “二黄”讹记为 “二犯”,当亦情理中事。清康熙年间(1662—1722)刘献廷《广阳杂记》记载“秦优新声”和乾隆九年(1744)张漱石《梦中缘传奇·序》中记有“所好惟秦声”,就是陕西二黄戏清初即已流传于北京的明证。

清人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云:“演剧昉于唐教坊梨园子弟,金元间始有院本……院本之后,演而为曼绰(俗称高腔,在京师者称京腔),为弦索。……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今名石牌腔,俗名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今谓之湖广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间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少变之。是秦声与昆曲体固同也。”这说明,时称秦腔的陕西二黄戏,声腔(所谓“音”)来源于以关中为主的陕西一带的民间音乐,其语言、唱法、曲调等,大体可以说是从唐宋元明沿传承袭并发展而来的。二黄戏流传各地的变化,也只是吸收当地语音的变化。

二黄声腔作为“西腔”“西音”“西调”,显然它的根基就在陕西。宋元杂剧盛行之时,流行于陕西民间的“西腔”,是不在北曲之列的“别派”。《乐府传声·源流》云:“若北曲之西腔、高腔、梆子腔、乱弹腔等,此乃其别派,不在北曲之列。”这里所谓的“西腔”,已经作为一种戏曲形式,所指就是陕西的二黄戏,它的基音最初是长期以来陕西民间流传的曲调。清人陆次云《圆圆传》记载:李自成入京后,“即命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已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这里所说的“西调”已经不是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所说陕西民间的一种小调,而是一种戏曲演出形式,即陕西二黄戏初级阶段。二黄声腔来源于陕西民歌,开始是简单的曲调,上下句反复吟唱,后来广泛吸收了包括杂剧、弋阳腔、昆曲等声腔,并根据情绪和节奏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表达力很强的秦声腔调,具有“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独特风格,同时又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历代艺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又有了上调(所谓二黄调)、下调(西皮)为主的各种腔调、板式,其表现力大大超过了当时盛行的弋腔(高腔)和雅部昆腔,因此,才能后于前两种戏而风行全国。清王朝建立以后,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扼据西北商路要道的西安,随着贸易往来而日益繁荣,在这里建立了各地商会性质机构,既有利于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民间艺术之间的来往和交流,许多大工商业城市(包括西安)成为地方戏曲汇集之地。随着商业化的趋势,农村增加了活动空间,民间戏曲艺术得到蓬勃地发展。

流行西安地区最早的班社,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就开始出现。晚明时期在周至、户县一带已经出现了张明、张显兄弟组建的华庆班(又称张家班)等职业班社。直到晚清时期,周至、户县也仍是二黄流行最盛的地方。待到清康熙年间之后,当时最著名的保符班独领风骚,该班旦角演员宋子文(艺名太平儿)色艺俱佳,为秦声二黄演员之翘首。乾隆年间,班社更如雨后春笋。据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记载,当时“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可谓艺人辈出,班社林立。如江东班的小惠、琐儿、宝儿、喜儿,双赛班的祥麟、色子以及后来改名双才班的三寿、银花、四两儿、豌豆花,锦秀班的白双儿、金坠子等,皆为上选之才。特别是申祥麟的表演,樊小惠的唱腔,姚琐儿的扮相,被观众号称“三绝”。

随着班社的增多,二黄戏艺人队伍的扩大,促进了戏曲行会组织的形成。乾隆四十一年(1776)西安地区的二黄戏艺人集资于西安城内骡马市修建梨园会馆(四圣行宫)一座。该会馆规模宏伟,历时五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才得以竣工。艺人们推出了后来全国各地二黄戏统一敬祀的神祇——“老郎端居于宝座”。省会西安二黄戏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其艺术的不断丰富与提高,而且凝聚着省内甚至外省的艺人流派向省会荟萃,进而又以西安为中心再向外地辐射和流布。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川艺人魏长生带秦声二黄戏优秀剧目和精湛绝技轰动京师。如果没有根据地陕西西安繁荣和发展的雄厚基础,以及此前已流动各地的陕商和艺人,仅他只身将时称秦腔的陕西二黄戏轰动京师和流传江南各地是绝对不可能的。

二黄戏向外域的流布,与陕西商帮的贡献不无关联。明代中叶,陕商的经济活动已遍及大江南北,与各省的商路四通八达。

据李敬慈《略谈汉调二黄戏》(1952年10月《艺术生活》第8期)载:

关于在陕西的“汉调二黄”戏,据老人传告,所演出的地区,如西安、泾原(泾阳、三原)、商洛、安康、汉中各处,及在河南的淅川内乡、镇平,以至湖北的老河口都是“汉调二黄”盛行的地方。在京汉、陇海两铁路未通以前,西北的药材皮毛等,往中南及华东的出口,尤其是运往广州、上海的干线,是由甘陇先到泾阳、三原经西安转商洛(以上是陆运),再由今丹凤县(旧名龙驹寨),从丹江水运经荆紫关、李官桥、老河口等陕豫楚三角地带转襄樊,上与汉中、蜀河、旬阳河、白河的各水路相汇,再顺襄河(湖北境内汉江下游的通称)直达武汉。还有从荆紫关就陆路起旱,往南阳赊旗店、禹州一条到中原的支路,沿着上述的一条水陆要道一带的经济文化,在清代乾隆到民国初年,极为发达,恰是秦豫楚相接连的大动脉。“汉调二黄”就在这些地方成长和壮大起来,并为群众所喜爱。我曾在荆紫关、安康、镇安、商州、龙驹寨等处,发现当地农民牧童和妇孺,都会唱这戏,如同北京人爱唱“京戏”是一样,他们和她们的生活习惯也常拿戏中的词句和人物,作批判事理的依据。从此可知这种戏与“秦腔”关系。要说“汉调二黄”是汇秦陇蜀鄂豫各地之声而集其大成,主要的是沟通南北,兼收秦楚二地之声与中州之韵,此说是有相当理由的。“汉调二黄”初由陕甘豫鄂皖间,后来石门、桐城、休宁间人效之,逐成为“徽调”。“徽调”盛而“昆剧”便衰,“徽调”后流入京师,为京师人所爱好,仍以京语代徽语,于是“徽调”逐变成京戏(有人叫京调是不符事实的)。

又据《陕西社会科学》刊载李刚、居峰文章《陕商会馆与陕商网络》所述:

陕西商人是明清时期有影响的地域商帮之一,他们为追求商业利润而奔走于全国各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商品流通领域进退捭阖,以其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特色鲜明而著称于世,“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据不完全统计,山陕商人共建有会馆160余处,遍及全国17个省市,分布在西至青海、新疆,南到广东、广西,北达京师,东至沿海的广大区域。特别是集中在两湖、河南、四川等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及长江、运河沿线等重要的商运路线上……

在陕西境内以泾阳、三原为中心,向东汉口,向西以兰州为辐射点,呈放射状展开,形成一个贯穿东西的贸易流通大通道。

陕商会馆网络流程图

陕商在汉口、老河口、龙驹寨、泾阳、三原、兰州这一产运主干线上均设有会馆,在龙驹寨还设有分业会馆,如船帮会馆、马帮会馆等。同时在各销售分点上也设有会馆,如西宁、苏州、乌鲁木齐等地。(2002年《陕西社会科学》第四期50页)

商路即戏路,事情确实如此。西安、泾阳、三原是清初至中期关中二黄戏最盛行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当时商旅流动的中心地。陕西秦声二黄艺人就是以这些地方为起点,随商旅流传于南北各地。陕商在各地建修会馆,会馆大都建有演出戏楼,每年都有几次盛大演出活动。事实上,凡有陕西商帮的地方,就有秦声二黄戏的出现。陕西秦声二黄在各地广泛流布,或在当地扎根落户,成为用当地语音演唱的同类剧种,或与当地民间艺术和乡土戏剧结合成一种新声。从全国剧种分布情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据《中国戏曲剧种表》(载1985年中国戏曲志编辑部《中国戏曲志编辑手册》108页)统计,涉及甘肃、四川、河南、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山西、河北、北京等,陕西二黄戏与京剧川剧、湘剧、粤剧、汉剧 (湖北、广东、福建、湖南)、桂剧、滇剧、潮剧、西秦戏、赣剧、瓯剧、宁河戏、黔剧、琼剧、山西上党二黄等共约42个剧种都具有声腔渊源关系。特别是对于京剧的形成与诞生,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商以流传当地的秦腔二黄戏为主要声腔的戏班进京,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史称四大徽班进京),与康熙年间、乾隆初期及乾隆三十九年魏长生在京传唱陕西秦声二黄戏打下的雄厚基础相结合,从而促进了京剧京二黄剧种的诞生。安徽人对京剧的形成发挥了很好的组织作用,而就声腔剧种本体产生而言,京剧的主调声腔与陕西秦声二黄戏具有如子女与母亲般最直接最贴近的亲缘关系。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是陕西二黄戏大量向外流播的高峰期。主要有这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陕商在这一时期事业发达,流动频繁,如现存驰名全国的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和四川自贡西秦会馆都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南北各地流传陕西二黄(秦腔)也大都是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的;第二,据查《续修陕西通志稿》《同州府志》等方志记载,乾嘉时期关中旱涝灾害频仍,艺人大量外流以求生存势所当然;三是如程砚秋《秦腔源流质疑》(1951年《新戏曲》2卷6期)记述清嘉庆十二年(1807)前后,从山陕交界形成的桄桄梆子戏西渡黄河,从东府同州(大荔)一带进入秦中,在原二黄艺人修建敬祀“老郎”的梨园会馆里又立起敬祀“庄王”的石碑。敬“庄王”这一派戏班(即现在的陕西秦腔)初成气候,颇有取代在西安繁荣已久的秦声二黄戏之势。梆子戏后来也真的在陕西站稳了脚跟,艺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并以西安为基地,流传西北各省,成为一大剧种,甚至不仅冠以二黄戏原有“秦腔”的名称,而且从实力上替代了秦腔二黄戏在关中一带独霸歌场剧坛的地位。

清乾嘉年间,关中二黄戏不但大量流传外省,且逾越秦岭,进入陕南汉水流域,形成汉中派和安康派(通称汉江派),并扎根商洛山中,形成商洛派,即洛镇派。

清代中后期,关中二黄戏仍较繁荣,演出戏班虽不如乾隆时期“西地梨园三十六”的昌盛局面,但在文人、仕、商、军界及旗人、回民中仍受青睐。据李静慈《略谈汉绸二黄戏》记:“此戏除在陇东(即甘肃东部平凉、天水一带)流行以外,就是陕西关中的凤翔、同州(大荔)、西安一带,仍颇流行。”在西安、泾阳、三原各地座唱及自娱形式盛行,一些女眷不但能清唱,且能挂衣登台。直到西安易俗社建立前后,演唱梆子秦腔的艺人,还必须学唱本地二黄戏的唱段。(www.xing528.com)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泾阳县蒋路乡安吴堡村的安吴寡妇。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吴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关中乃至西北有名的大贾巨富,世居安吴堡村。其宅院有中西合璧的古阁楼、古石碑坊,有始建于元代的戏楼。宅东迎祥宫,“前为山背依戏楼”,两体合一颇具特色,是一处较完整的演艺场所。(2003年3月27日陕西日报《西柏森森掩瑰宝》)吴家世代养有二黄戏家班,历代主人亦热爱陕西古老的秦声二黄戏。

吴氏家族谱系可追溯至清代中叶, 他们是吴恒德 —→ 吴汝英 —→ 吴蔚文 —→吴聘。吴聘17岁娶三原富豪周氏之女,即后来非常有名的安吴寡妇。结婚10年吴聘去世,安吴寡妇从此当家主事,使吴家更兴旺起来。她除捐银4万两修复泾阳县文庙、云阳城隍庙戏楼外,承前辈之志,亦热爱二黄艺术,开办二黄戏家班,常年收养、资助二黄艺人,并在后园划地一块专为二黄艺人死葬之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她资助在西安唱红的商洛艺人赵清平(赵安子)、吴宝卿(孝乾)晋京演出,并推荐入内宫,慈禧太后观看了他们的演出,当场赐挂了金牌。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及光绪皇帝逃难到陕,安吴寡妇为她捐银10万两。慈禧非常高兴,认她为干女儿,并让光绪帝封她为一品护国夫人。6年后,安吴寡妇42岁病逝,关中二黄失去一大经济支撑来源,艺人们无不惋惜地叹道:“馍笼子没了”。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元年,由秦陇复汉军大统领,陕西都督张凤翙、师长张云山,与西安易俗社同时创办二黄鸣盛学社,在西安南院门多公祠(又称忠义祠)张榜招收学员300余名,张云山派部属“老三营”(据说杨虎城将军当时亦在此营)维护,以军饷供给。教师中延揽了西安晚清以来的名角,如吴宝卿、赵安子、窦和尚、陈忠宏、董兴平、魏老旦、长安县二黄乐工世家周氏等。经过培训、淘汰,出科的山鸣岐、刘鸣祥、张鸣顺、卢鸣才、雷鸣震、马鸣汉、叶鸣英、魏鸣廉以及周坛等80余位优秀人才,在湖广会馆等处分班演出。这些艺人后来皆为西安二黄流传的中 坚力量,长期活动于关中各地,在观众中影响较大,并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及本省各地域流派传艺、演出。

鸣盛社当时规模之宏大,教师、演员阵容之雄厚为晚清以来所仅见。遗憾的是其经济来源完全依赖军政官方为后盾,坚持了三四年之后,由于袁世凯篡政,陕西政局急剧变化,军阀陆建章入陕,张凤翙被迫下台,该社顿失经济与精神支柱。又兼机构宠大,人员众多,经济拮据,无法维持。虽然热心人士尽力周旋,苦撑了一段时间之后,终因政治、经济等因素难以为继,1917年前后解散。所属宜春园剧场也卖给易俗社做了社址。团体性演出自此停顿。范紫东先生为此在《乐学通论》中叹道:

清光绪三十年(1904)前后,余肄业三原宏道高等学堂(清变法后此校创办最早)时,秦中二黄之名班,不一而足。每星期过南城,则药材等馆,弦歌之声,洋洋盈耳。秦中二黄,敛而循节,曲而尽致。曼声长吟,时亦有之。而无普通之艳曼滑腔,盖古调犹存也。民元之际,易俗社演秦腔,鸣盛社演二黄,人皆翘首足,希望其各阐宗风,乃不数年而鸣盛竞消歇矣。从此一蹶不振,所谓秦中二黄者,逐式微式微,几乎仅存硕果,直令人不堪回首矣。(见《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90页)。

自此之后,关中二黄艺人多以流散组合成班形式活动,如陇东驻军头目谢友胜资助的复兴社,在甘陕一带活动;由泾原驻军司令田润初创办的兴运社及由关中、商洛两派艺人合建的五福班等在关中及毗邻地区活动一时。同时存在的还有泾阳挂衣社、三原自乐社、西安二黄研究会等非职业团体。

1931年,由淳化籍艺人王安奎在西安创办庆义社科班,大、小两班有七八十学员,邀请鸣盛社艺人山鸣岐、张鸣顺及李伯如、三原著名女艺人刘沛文等执教,出科的刘子俊、李子喜、刘子胜、邵子福、高子福等各行当演员成为继鸣盛社之后的又一支生力军。

尽管有庆义社科班成立,但此一时期的二黄戏仍呈衰败之势。据封至模先生撰1930—1934年《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一文记载:

汉二黄者,汉调二黄也。在昔秦人呼皮黄曰徽班,呼此戏曰二黄。八旗子弟与士绅辈多好之,名角辈出,名剧累见,今已没落至不堪言状。近年虽有人极力提倡,然屡起屡仆,终不可立足。虽因无好的演员,而本身亦大有改良必要也。兼之剧场污秽,戏箱破烂,高人难以入座。以视江湖秦腔,尤瞠乎其后,乌足与省城各大戏园抗衡哉!受天演淘汰,当然之理也。可惜多少成本大戏,北平之已失传者,亦随而湮没,其近年之演员,如李鸣鹤、张鸣顺、山鸣岐、吕安奎、刘鸣祥、赵鸿喜,皆下驷之材,不足与论。学生有刘子俊演旦角,嗓细如蚊,劣不可言。刘子胜唱小生,风韵犹佳,后兼唱《四进士》之宋士杰、《古城会》之关公、《铁公鸡》之张嘉祥等,一人之精力有几许,日事戕贼,其材终必被毁。虽尚有什么庆义社、中兴社,现已流落外县去矣。(见《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136页)

民国中后期亦有类似的记载,在1935年出版的《西京指南》一书中,关于西安流行的汉二黄是这样记述的:

汉调二黄过去在本市颇有相当的势力,声调念白实与京二黄大同小异,清朝旗人及清真教人特别爱好之。在民国初年间有汉调之鸣盛社实与秦腔易俗社有一对比,自秦腔剧年来特别改良后,兼之鸣盛解散,汉调不复再现。数年前有老班庆义社在省演出,但因角色不正(齐),行头又褴褛,难引观众幸(兴)趣,票价虽低廉,观众仍寥寥,若不努力改革势必失传,自消自灭将无立足之地位,惜哉!

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商洛派山阳大同社一批演员流落西安,境况维艰,西安二黄研究会委派白云峰、张九如、李厚征三人承头,另起班名,组建西安大众剧社,经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文教局批准正式成立。先在骡马市三意社剧场,后租用南院门私人剧场(今改建为东风剧院)演出。建社之后,各路艺人纷纷归附。中坚力量有:刘鸣祥、山鸣岐、张鸣峰、魏鸣廉、卢鸣才、赵鸣瑞、雷鸣震、郝鸣秦等;原庆义社青年艺人邵子福、高子海、冯子才、李子喜、段子凯、董子杰;商洛派艺人邢大伦、李大壮、杨大钧、赵建忠、武振发、吕耕三;汉江派安康杜玉华、何朝宏及三原著名女艺人刘佩文等。演职人员之多竟高达150余人。十门角色成双成对,艺人各有拿手好戏。二黄宿将赵安子闻大众社建立,专程自镇安赶往祝贺,一折《斩李广》轰动西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两度来西安考察戏剧,对该社艺人赵安子、陈忠宏、杜玉华、鲍寿亭、刘佩文等人进行了专访调查,并通过其他社会考察,与杜颖陶发表了著名的《秦腔源流质疑》的文章,对陕西二黄就是乾隆年间流行全国的秦腔作出了准确的论断。该社演出剧目有《上天台》《清河桥》《斩黄袍》《烧绵山》《探五阳》《搜杯》《辕门斩子》《女界牌》《出五关》《铁笼山》《大保国》《叭蜡庙》《九龙峪》等五六十本(折),受西安回、汉两族群众的欢迎与支持。董事会原设想招收一批学员进行培训以作后继力量,但不久天雨连续48天,上座下降,艺人出走,剧社穷困潦倒,幸得政府先后几次无偿调拨面粉等物,勉强维持生计。雨后由艺人刘鸣祥(领班)、邢大伦等负责组织前往户县、泾阳、三原一带演出,返回咸阳后散班。仅存年余。这是关中二黄戏最后一个职业班社。

1959年,传统戏曲繁荣发展的高峰时期,年初,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上西安市和安康代表为保留陕西这一古老剧种,联名提案在西安设立陕西省汉二黄剧团。省戏曲学校于同年秋在关中、陕南招收学员75人,设班培训,以作宗承关中二黄的后备力量。此后4年间,这批学员边学习边演出,在西安及其周围轰动一时。西安群众及新闻、文化界皆庆幸陕西这一古老文化形式在关中得以恢复。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戏校下马,该班调往陕南并入安康汉剧团。

这里须当提及的是,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西安二黄会对在西安及关中地区保留和延传二黄戏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在西安粮道巷、府学巷和东关有三大学会。民国时期鸣盛社、庆义社的建立,与之都有相当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陕西副省长的张凤翙将军长期作为该会的精神领袖,1946年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周年,在盛大的二黄会集会上题诗“战后饶歌报太平,呜呜快耳真秦声,岁时伏腊乡入集,瓦缸金玉得共鸣”以抒发心怀。至1958年逝世前,每年正月初七张生日时,都要邀集二黄艺人,由他亲自司鼓掌板,尽兴演唱。西安二黄会在新中国成立后组织成立大众剧社、为抗美援朝捐款义演、参加第一届全省戏剧观摩会演大会、电台录制剧目及长安书店出版剧本、组织艺人赴四川温江和陕西戏校二黄班任教并经常性开展自娱自乐活动。上世纪80年代,以张鹤龄为承头人组织约20余名会员在西安北院门、府学巷和东关等处常作业余演唱活动。此外,蓝田坝源还成立了业余汉二黄剧团。1982年,该团团长李永清代表西安二黄会参加了在安康举办的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会上,他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千方百计保留住古老的二黄在关中的一条根,但到了1990年后,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整个传统戏曲的大衰落,亦如封至模先生谓“天演淘汰”吧,陕西二黄戏在关中地区可以说已完全断根绝响了。

与本省其他地域流派相比,关中派二黄的唱调、表演正统规范,唱腔比悠扬的汉江派显高昂豪放,激越质朴。唱调伴奏讲究艺人们所谓的“双环环”(过门重复一次),四声以中州音韵(所谓戏棚官话)和纯正的陕西(关中)语音为基础,总体风格与洛镇派大致相同。流传于河南、湖北西北部的二黄戏,其演唱风味、道白语音和流行剧目亦近关中派,与汉江派反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关中派二黄的流传发展主要是由西往东南方向,而汉江派则多为由东往四川及西南方向流传发展的缘故。

产生于陕西的二黄戏,清代乾隆年间在西安(关中)为繁荣发展的高潮期。清嘉庆中期之后渐趋衰败,尤其近百年来,步步走向消亡。因为处在消亡期,近代研究戏曲历史,特别是京剧和其他“皮黄”声腔系统剧种产生源头及发展走向,并未注目陕西。埋没了这段真实历史,存疑找不到正确答案。多有把历史上曾称作秦腔的陕西二黄戏与现在的秦腔历史混为一谈。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由以关中为主要地区的传统文化积淀形成的陕西二黄戏,不仅是陕西本土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全国最早的二黄声腔戏曲,而且它对于陕西省内形成的各地域流派和流传东南各省各同类地方剧种,特别是中国戏曲的瑰宝——京剧的形成与兴盛产生最大最直接作用,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本文撰写运用了《陕西省戏剧志·西安市卷》等文献相关文字及资料,特作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