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李长久先进事迹

西安交通大学李长久先进事迹

时间:2024-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安交通大学李长久先进事迹李长久,男,汉族,1962年8月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腾飞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于日本大阪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日本近畿高能加工技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在“拼命三郎”的辛勤耕耘和带领下,西安交通大学热喷涂实验室已跻身国际一流实验室行列。

西安交通大学李长久先进事迹

西安交通大学李长久先进事迹

李长久,男,汉族,1962年8月生,西安交通大

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腾飞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于日本大阪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日本近畿高能加工技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年作为学术带头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009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一、饮水思源,学成报效祖国

李长久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进入世界一流学府大阪大学继续深造。在日本求学期间,他师从于日本多位名师,取得了许多令人欣慰的成绩。然而他饮水思源,海外学成不忘故土,1992年毅然决然地回到母校,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回国后,李老师月工资仅为300余元,而在日本他可以拿到数十倍于此的薪酬,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他说:是国家和交大培养了我,我应该回来报效祖国和母校。

李长久治学严谨,科研能力强,成就斐然:任讲师仅3个月就破格晋升教授,9个月之后成为博导,此时的李长久老师年仅31岁。1994年,他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2年被聘为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特聘教授,2005年其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008年其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其带领的团队获得了教育部“创新团队”的资助。由于李长久在专业领域中的突出成就,担任了美国材料学会主办的国际专业刊物“Journal of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和“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及《中国表面工程》《材料保护》等专业期刊编委。

如果把李长久的研究领域比做一棵大树,一直坚持的热喷涂方向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干,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制造等则是大树不断向外拓展的枝节。李长久认为,研究生培养还承担着创造知识的任务,而这与创造性的科研是密不可分的。为此,他一直不断拓展研究方向,争取前沿课题,迄今为止,他已经负责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与973研究项目、教育部基金与多项国内企业协作项目。

二、执著追求,不断登攀高峰

荣誉、奖励是对李长久辛勤工作和丰硕成果的认可,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是李长久身上闪光的美德。他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他是一位十足的“拼命三郎”:每天早上7点多来到实验室,中午或者下午在学校食堂随便吃一顿后接着工作,晚上也经常加夜班。

热喷涂是材料表面工程的重要分支,李长久回国前,西安交通大学在国际热喷涂领域的研究一片空白,而经过他的艰苦努力,热喷涂实验室一步一步前行,每个脚印都是脚踏实地:1995年在国内首创研制成功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1997年国内首家研制成功微束等离子喷涂系统,1999年国内率先研制成功高速飞行粒子状态在线监测系统,2000年国内率先研制成功液料火焰喷涂系统,2003年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常压冷喷涂系统,2004年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真空冷喷涂系统,2010年在国内制造了真空室最大的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系统。目前,实验室与国外相关机构有着广泛地接触和交流,其中与日本大阪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德理工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等常年保持着实质性合作研究,且已派送多名学生前往日本、法国、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进行访问、学习和工作。在国内,实验室与国内大型公司和集团有着广泛的合作,如与宝钢、东汽、航天集团、航空集团等开展的合作项目。在“拼命三郎”的辛勤耕耘和带领下,西安交通大学热喷涂实验室已跻身国际一流实验室行列。

李长久的学术成果和治学态度也得到了国内外热喷涂界的广泛认同,多篇经典文章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一位已经毕业的博士回忆说:“2010年4月,李老师带学生去北京参加表面工程学会。其中李老师有一场报告,很多人慕名而来,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走道也站满了听众。”

三、严谨治学,彰显科学精神

严谨,仿佛是李长久的标签。他的学生们总会不假思索地这样评价他。李长久带领的课题组十几年坚持每周按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研讨,所有同学都要向大家汇报自己所完成的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而他本人每周都会对每名同学的汇报进行点评,此时他所表现出来的深厚的科学知识功底、敏锐的眼光和创造性的思维都会令同学和课题组其他老师感到由衷的钦佩。他在学术问题上十分严谨,学生的任何问题都会耐心指出,大到课题方向、思路及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小到汇报中语句的衔接以及PPT中字体格式、图表样式。这对于训练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很大帮助。

雒晓涛的毕业设计最终评上了优秀,然而李老师批写的评语却是:该生基本达到了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面对如此严格的老师,具备保研资格的雒晓涛还是铁了心要报考李老师的研究生,“当时没有意识到李老师在学术上的成就,只是觉得他对学生很负责,有耐心,人很好”。做毕设的时候,李老师告诉雒晓涛,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来问。外文文献中有一个单词的意思搞不明白,他拿着电子词典就去找李老师了。每次李老师都搁下手里的工作耐心地跟他解释。“五一”放假,毕设还要接着做,做实验时不明白规程,对着制冷球磨机搞不清楚状况,雒晓涛打电话求助,晚上李老师马上赶过来,两人一起鼓捣,手上全是酒精、粉末。“当时不知道李老师在国际热喷涂领域已经很知名了,只是觉得他跟普通人一样”,雒晓涛说。决定报考李老师的研究生之后,他跑到老师办公室,坐下来谈了一个多小时,李老师还带着他到楼下实验室,将设备、仪器等介绍了一圈。

学生提交论文之前,李长久最少还得再看三遍,每一个措辞都细细斟酌,尤其对语法会反复修改。博士生王晓明说,“我们的小论文送到他那,至少要改2~3遍,连图表的表述、标点符号、空格都不放过”。硕士生李大海也有同样的经历,“论文拿回来,连绪论上都是红点、红圈。那时候觉得很惭愧,如果自己多检查检查,就不会有这么多小的错误了”。一位博士这样描述他的经历:一次他的论文投到一份著名的杂志,审稿人回馈说内容很有价值,但语法存在问题。自己反复修改再投过去,但评审人依然提出存在语法问题。李老师知道后把他叫到办公室,带着他一起一句一句分析,哪句存在什么问题,哪个词用的不合适,每个问题各个击破。李老师抽出晚上的时间,连续两天加班到12点,最终帮着他雕琢出了一篇满意的论文。另一位刚毕业的博士回忆说:自己很早就将工作定下来了,但是实验完成的时间稍晚,使得毕业的准备工作比较仓促,于是便向李老师表达了尽早审核完毕业论文的愿望。李老师听后当天便加班审核。此后一天的凌晨1点多,他收到李老师的短信,通知他第二天一起讨论毕业论文的内容。(www.xing528.com)

四、教书育人,重在言传身教

李长久长期致力于国际一流热喷涂科学与技术的研发与国内热喷涂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其课题组随着团队成员的不断壮大迅速发展,从回国始其只身一人,到现在常年硕士生、博士生等超过50人的团队,李长久的所有心血都献给了热喷涂事业。截至目前,他培养的博士和硕士近百人,很多学生在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继续从事热喷涂相关工作,有的已走上了科研和管理的骨干岗位

李长久以培养学生和成就学生为己任,甘为人梯。任何一位在热喷涂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学生都能在他身上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他们说,有这样的好老师是他们的福祉。

不惜一切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而一切的一切是为了给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李长久培养学生的宗旨。他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平台,从不会在实验经费上为难学生,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有想法,你就去做,不用考虑费用的问题,实验中需要的设备和材料,该买就买。正是这样,促使大家完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实验工作。在这种宽松的实验环境下,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李长久还经常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课题,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可能后果怎样。他经常去实验室看大家做实验,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1995年,调试实验室国内研发的首台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时,李长久不放心学生直接操作,而是自己亲自拿枪,第一次点火时,回火将他的右手烧伤,但简单包扎后他又继续拿枪点火调试,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开发成功。2010年岁末聚会时,李老师内疚地对大家说:现在实验室学生越来越多,有时候分身乏术,我不能像以前那样亲自参加每位同学的实验,也不能抽出足够的时间与每位同学讨论实验,但如果哪位同学有问题找我,只要我手头的事情不是马上就要处理的,我都会立刻和你们讨论。

五、淡泊名利,弘扬一身正气

李长久喜欢追求精神的高度,却将物质看得很淡然。面对成绩和荣誉,他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只是这样想的。”“温恭自虚”,这是2007年教师节时学生送给他的字,现在正挂在李长久办公室的墙上。

李长久生活非常简朴,除了出席重要场合,他的行头永远都是那几件。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的自行车了。在焊研所,李长久的“宝马车”几乎无人不晓——没有后座,车把手只剩光滑的钢管,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这辆被大家戏称为“宝马”的二八式自行车,已经跟随李长久十几年了。每天上下班他都骑着这辆“还能跑的宝马”在校园里穿行。李长久不是买不起新车,“好车容易被偷,整天要为这事操心,还不如骑辆破车,能将精力都用于工作”,这就是李长久的逻辑。

对待自己无所谓,对待学生,李长久向来非常大方。和他同在一个课题组的李成新副教授说,只要学生提出研究需要,李老师认为是合理的试验,就会不计经费代价允许他们进行探索。“买什么样的设备和材料,李老师都能放手让我们去做”,博士生王晓明说。一位同学回忆说,去年寒假,父亲生病住院,李老师多次主动向他询问父亲的身体状况,询问是否有经济困难,并表示可以给予帮助,让他十分感动。实验室很多其他同学生活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李长久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一位已毕业的硕士回忆说,自己在研一阶段曾患急性阑尾炎,李长久老师得知后专门到医院看望他,安慰他好好休养,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告诉李老师。

李长久在大家眼里是大学者,走近他,你会发现他在生活中非常和蔼,跟同学们相处的也十分融洽。他是一位非常活跃的老师,每年聚餐时都有许多互动活动,他会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最拿手的歌曲是日文版《北国之春》。最近,李长久还亲自带着学生到日本做实验,他一边给学生们当工作助手参与讨论实验问题,一边还为大家做后勤,周末食堂不开门时,他就撸起袖子亲自下厨做饭

去年的教师节前夕,同学们都忙着给李长久准备礼物,以表达对李老师的感激和祝愿。就在同学们为送什么好而争论的时候,李老师来到教研室下了命令,“今年的教师节,谁也不准送礼”。大家都明白,他是不想给同学们增加经济负担,也不在意这些形式。但大家对他的感激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教师节那天,当大家拿着一张张贺卡送给李老师,齐声喊道“节日快乐”时,他很开心地笑了。

2009年第25个教师节,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李长久教授代表全校教师在表彰大会上发言。他说: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传统,坚持因材施教,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我们才有可能把交大学生培养成国内最优秀学生;而每位教师努力成为一流教师,是交大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教师,我们都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默默地把冷板凳坐温、坐热,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道阻且长,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想要做到一流必然要付出艰辛的代价,李长久秉承着宁久毋高的精神,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为科学研究和培养学生撑起了一片广阔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