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古典文学
周恩来在1946年9月与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时说:“我过继给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抚养。她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我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性格爽朗,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周恩来最早接触的中国文学作品是《天雨花》[2],《再生缘》。[3]这时候幼年的周恩来是不识字的,是他的嗣母陈氏讲给他的。周恩来听的非常入神,作品的自由与正义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少年周恩来初步识字的时候,在外祖父家看过《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文学作品。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向毛泽东推荐新红学家王昆仑。1943年春天,在《现代妇女》的刊物上王昆仑发表这一组文章时, 自第一篇《花袭人论》问世以后,山城各界等都在传阅、议论。周恩来也注意到了王昆仑的文章,而且还让《新华日报》发了报道。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接见中国民主革命同盟成员时,对王昆仑说:“我读过你的《花袭人论》和《晴雯之死》,很有新意,是反我们的蔡校长和胡适先生的。”王昆仑听后愕然,说道:“真没想到主席你……”“会有时间读你的文章,对吧?”毛泽东笑着看了看王昆仑,又指着周恩来继续说道,“他回延安的时候,给我带回了不少精神食粮,其中也包括你的文章。我认真地读了,希望你继续写下去。”至此,王昆仑才想起周恩来回延安前夕的那次接见。那时,他认为周恩来的话鼓励成分居多,从未敢想毛泽东会真的读他写的这些文章。[4]
1958年2月,越剧《红楼梦》首次公演,接着连演54场,场场爆满。1959年9月21日,上海越剧院带着越剧《红楼梦》进京演出。周恩来和邓颖超都到了现场。越剧《红楼梦》中有一场《金玉良缘》的戏,就是贾宝玉把新娘盖头掀开,发现不是林黛玉,而是薛宝钗的那场戏。周恩来和剧组人员一起吃饭时说,你们怎么连一个像样的凤冠都不买?盖头掀开后,应该是华丽的凤冠,而不是你们那么简单的凤冠。你们没有钱,我来出钱,我送你们一个。剧组原来的凤冠上用的都是小珠子,而周恩来送的那个都给安上了大珠子。周恩来还为上海越剧院题词:“上海越剧院红楼梦”,并要求将越剧《红楼梦》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剧目演出。后来,越剧《红楼梦》还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越剧《红楼梦》编剧徐进在书本中珍藏着一张越剧《红楼梦》主创人员和周恩来的合影,这是徐进在经历“文革”后唯一保留下来的合照。徐进曾说:“周恩来是我这部越剧电影的知音。”
红学家周汝昌从多个角度、分层次的实地考证提出,大观园的原型为清代的恭王府。这一观点曾得到了《文汇报》多位同志的支持,在头版发了头条文章,引起各界极大关注。上海越剧院进京献艺,周恩来请王文娟等人到家中吃饭。当一位演员唱到一段精彩词句时,周恩来为之击节和声,十分激动。他说:“你们演了那么多遍《红楼梦》,走,我带你们去看看真正的大观园。”
青年周恩来最喜欢的是侠客类的文学作品,他自己中学时期也写了《巾帼英雄》,赞誉女侠精神。
周恩来晚年说自己退休了之后,想以自己的家族为背景写一本小说,名字叫《房》。可惜没有实现。
周恩来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真正知音。周恩来对《水浒传》似乎不感兴趣。他喜欢具有人文精神、肝胆侠义的作品,从中汲取了传统文化温文儒雅的精神食粮,陶冶了自己的性情,拉近了与文学家、表演家、研究人员的距离。
◆擅长古诗与挽联
《书·舜典》曰:“诗言志,歌咏言。”诗歌能够书发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林语堂说:“诗歌在中国人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我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中国思想的大趋势,使诗歌创作成为文学艺术活动中最荣耀的事情。”[5]林语堂所说的诗歌是古诗,才是有作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中国文人在高兴的时候,在悲哀的时候,在愤怒的时候,忧伤的时候都要写一首古典诗词,以寄托情怀。有没有古典诗词也是一个人的品位的象征。笔者记得自己1960年代读初中的时候,看到毛泽东发表了许多诗词,朱德、叶剑英、董必武等等也有几首,在林彪倒台的时候,也发表了一首《井冈山》。大家都佩服得很。只是周总理没有古典诗词,大家颇感遗憾,不以为然。到了周恩来去世之后,才看到周总理诗写得很好,才由衷地佩服。
周恩来古诗写得很好,表达了自己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和创建新国家新社会的理想。周恩来只是青年时期写了一些诗歌,可惜很少。尽管如此,还是有感时之作,有叙述友情之作。中年周恩来写了一些挽联,普遍写得好。
春日偶成(两首)
其一
极目青郊外,
烟霾步正浓。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
《春日偶成》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作于1914年,是迄今所见周恩来最早的诗歌作品。当时年仅16岁,中国正是袁世凯统治时期。袁世凯阴谋刺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讨袁受挫,“二次革命”遭到失败。《春日偶成》的第一首诗中,以忧愤的心情,预感到革命人民必将奋起抗争。后一首诗,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抒发追求光明和进步,“相思”着革命的春天到来的热烈感情。这两首诗具有初唐诗歌的气势,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没有过多的用典,没有丝毫的晦涩。
《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写作的时候,周恩来仅仅18岁,读起来非常老道。还有几首讽谏时政诗,既有诗韵,又有激情。“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脍炙人口,传播最广,几乎是人人成诵。志向抒怀的诗仅仅一首,这首诗此诗引清末留日学生陈天华投海殉国的典故,用典佛教面壁悟佛的故事。
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茫茫大陆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作于一九一六年
无题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壁破,
难愁蹈海亦英雄。
此诗作于1917年,作者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是1916年初的作品。周恩来友情古诗写得好,有“西出阳关”的唐诗韵味。“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写得情真意切,读之令人感动得潸然泪下。碰到危险我们就敢于卧薪尝胆,碰到应该为国家民族担当的时候,谁都能够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待到功成身退,我们可以当个耕地的农夫,比邻而居。真是充满同窗之谊的大丈夫情怀。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
(一)
相逢萍水亦前缘,
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
持螯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
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
他年预卜买邻钱。
(二)
东风催异客,
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
消魂梦一柯。
星离成恨事,
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尘影,
因缘文字多。
(三)
同侪争疾走,
君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
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
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
临歧意怅然。
作于一九一六年初(www.xing528.com)
周恩来新诗从内容上看充满了思想解放、奔向自由的热情与勇气,但是从艺术水平上看却不敢恭维,缺乏诗的意蕴和境界,仅仅是表决心、理念,展现前途而已。
别李愚如并示述弟
精神独立的自由径路;
保我们女子的人权天赋……”
扯开自由旗;
唱起独立歌。
争女权,
求平等,
来到社会实验。
推翻旧伦理,
全凭你这心头一念。
作于一九二○年六月八日
还有在匆忙之中写就的打油诗,不是严谨的诗歌,如:1942年《题“双乐天图”》和1943年的《为刘志丹陵题诗》就没有多少诗味。但都是乐观向上的作品。
《题“双乐天图”》
——题双乐天图赛乐天书
大乐天抱小乐天,
嘻嘻哈哈乐一天;
一天不见小乐天,
一天想煞大乐天。
作于一九四二年夏
《为刘志丹陵题诗》
——一九四三年周恩来敬书
上下五千年,
英雄万万千;
人民的英雄,
要数刘志丹。
作于一九四三年
周恩来挽联写得特别好,是民国政治家之中的翘楚,罕有比肩者。在私塾读书的时候,私塾先生出了上联:“一塔巍巍七层八角四方。”别的孩子答不上来,周恩来站起来摆摆右手,先生不解。周恩来说:“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先生看难不住周恩来,又出了一上联:“斩除草寇以惩寇。”周恩来下联是:“杀尽不平方太平。”[6]周恩来较早的挽联是他19岁写的《追悼王君允彰挽联》,这是周恩来等为因病逝世的南开学校专门一班同学王允彰撰写的挽联。挽联(一)载一九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的南开《校风》第六十期,署名的有周恩来与蔡凤、薛卓东和李福景。挽联(二)载一九一七年四月十八日的《校风》第六十一期,署名者为周恩来。
追悼王君允彰挽联
(一)
童年与杨壮飞、殷叔泉,鼎足称南开三杰。杰气尚依稀,胡张去肖, 留君竟死。
弱冠慕终博士、班定远,并峙为两汉双英。英风空想象,遗亲悲友,痛意滋伤。
(二)
终贾英风空想象;
苏张雄辩尚依稀。
作于一九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四月十八日
另外,挽重要人物的挽联概括性强,评价到位,旁及亲属,于国于民于历史于社会的作用,都要点到。特别是对于个人的突出贡献,着墨不多,画龙点睛。诸如1939年《挽郭朝沛先生》(郭沫若父亲), 1940年《挽蔡元培先生》是代表作。同年4月14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会。周恩来所撰挽联却以蔡先生生涯为经纬,概括和褒扬了他的功业。
挽郭朝沛先生
功在社稷,名满寰区, 当代文人称哲嗣;
我游外邦,公归上界,遥瞻祖国吊英灵。
作于一九三九年秋
挽蔡元培先生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作于一九四○年四月十四日
其中挽宋哲元将军的写得最好。这是周恩来所有挽联作品里面最佳之作。无论是感情的痛楚,还是文辞委婉,都是古意浓深。为了国家而哀失栋梁,情真意切。绵阳与锦江是古典诗词里面的常用词,有的寓意悲伤,有的寓意春意,在这里都是用得恰如其分。
挽宋哲元将军
失地未收回,虎威照乘卢沟月;
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
作于一九四○年深秋
挽张季鸾先生机智沉痛、文采飞扬,也是很好的挽联。
挽张季鸾先生
忠于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
病已及身,忽轻忽重, 四五月杖鞋失次,消磨了国士精神。
作于一九四一年九月
“四五月杖鞋失次,消磨了国士精神”。指1941年5月, 日本侵略军进攻我中条山地区,国民党军队丧失兵力5万多人。蒋介石为了掩盖失败,推卸责任,反诬八路军不配合作战。大公报据此发表社论《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重复蒋的论调。周恩来于5月21日致书张季鸾、王芸生,列举大量事实,驳斥了社论中所述“十八集团军不配合作战”的谣言。挽联的后半句即是指大公报5月的社论,并对此提出批评。23日,大公报将此信全文发表,真相大白,舆论哗然。成语“杖履失次”,此处改成“杖鞋失次”,是为了音韵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