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家
道家在治国谋略、策略、人生观、宇宙观、养生、怡情等方面对后人影响颇大。鲁迅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这是1918年8月20日鲁迅写给老友许寿裳的信中所言,后收入《书信集》。道教不是显学,没有儒学那么至隆至要。尽管如此,道教与儒教还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在于道教的“根基性”。 1933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中说:“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说,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要为不易之论。”陈寅恪把道家与儒释并列为一块,为后来学人所宗,奉为定律,世无异词。南开学生时的周恩来写过作文把老子和赫胥黎并列颂扬。1939年在绍兴同曹天风论道家精要,建国后周恩来以屈求伸,都和道家有着文化上的渊源关系。
1916年3月,年仅18岁的周恩来在南开中学作了一篇“波澜壮阔,议论崇闳”(老师评语)的文章,题目是《老子主退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说孰是,试言之》。这篇作文先以深远壮阔胸襟,谈“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求之古今中外。”他认为这么大的时空仅得几个人,几门学说,即“儒之孔、西之耶、印之佛”。这三大学说“震荡乎五洲,炫耀乎亿兆。”因为这三大学说太光辉了,以至于把所有的人思想都掩盖了。同时,“三子”学说有失误的地方,则造成“普天下人之公误也”。这种公误“以世界万物之最灵而著斯公误,则是无人也,无世界也。”[13]三大学说太伟大了,堵塞了思想,影响了世人的思考,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客观世界的存亡、生灭都失去了明确的依据。这就违背了世之常道。当一系列推论完成了,周恩来把问题引入老子论述的道中:
“何道也? 曰:常道也。寒而衣,饥而食,陋而学,长而行,弱而健,老而壮,遵生化之轨,循天地之径,不戕其生,不变其本,则死无所见,焉用其生。知其入死,又安弗知其生,是生存常道也。旷观以往,履斯道者,殆无一人焉,何哉! 岂人类之不知耶?抑知而弗克行耶?然而吾按诸吾华老氏之言,则有若相符合者,是老子明斯道也。”[14]
这里,年轻的周恩来能把《老子》里规定的客观实在性,人们先要有衣、食、住、行的唯物史观,注重人的现世,不去迷信来生的思想精华全都拿出来,认为这是“三子”孔、耶、释之学说所缺之者。
那么,老子为何主退让呢?老子真的主退让而没一点积极入世的思想么?周恩来先分析了道家的历史背景。
“夫老氏处春秋之际,学战之时,邪说馚言,震荡人民耳鼓。淫思巧智,布散亿兆衷怀。礼义不能范,考梯无能为。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同族相残,兄弟相害, 中馛之羞,人君不耻。新台之辱,敌国不讥。驯至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妇乱而五伦毁,长幼弃而仁义亡。终日皇皇,辄为名利,朝荣夕死,亦所希冀。去常道日益远,视生死辄无关。”[15]
这里,周恩来洞悉了道家的历史背景是竞争太激烈了,人和人之间缺乏应有的调适性格和退让精神。那么老子在这种政治不清明,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纷乱社会之中,怎样给人们指出生路,而恰恰此时,孔子之学说造成“学者风从,几移全域”的地步。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倡导“圣人”之治,主张“贤人政治”,还能跟着孔子唱高调吗?不能了,只能唱一唱反调。就是同意孔子之言,也只能“正言若反”。只有提醒世人,退让吧,才能进步!其实,老子主退让之中,也包含着竞争,不过换一种说法而已。周恩来写道:
“然老氏固明哲者,周都授礼之日,未尝不嘉孔氏之志。惜所言未尽脱于羁絷,所行又多限于绳规,乃不得不超乎世俗,为忿嫉邪之言,冀世人醒悟,守其返璞,知死明生,勿逾分作私利之争,宁退让保故有之我。弃礼灭义,剖斗折衡, 岂无因而发哉?奈世人不察, 以老氏甘主退让为失竞争之旨,实则老氏何主乎退让?”[16]
这就点破了老子主退让是一种策略,实质亦是让人们进步、让社会前进。在这种社会进步过程中,老子反对假“圣贤”以营私利。《老子》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意思是说,不推崇有才德的人,才能引导百姓不互相争名夺利;不珍爱难得的财物,才能引导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容易引起贪欲的事物,才能使百姓的心不被扰乱。古往今来,为时代倡导“尚贤”偏方,而世事往往走向反面。假的贤人会借此层出不穷,伪装的言行会欺骗天下,结果“尚贤”成为社会风气一大乱源。在法治、民主不健全情况下,无一例外。古文物值钱,就有盗墓者。心怀野心,虚荣者,争而攀之,把社会正常生活打乱了。庄子当年也曾极而言之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社会趋于常规,盗者自然消失了。“盗”者,欺世盗名者。
青年周恩来看到了老子主退让背后的积极意义,认为这是和赫胥黎物竞天择“实一而二,二而一也。”过分的竞争变成人兽不分,要有恰当的竞争。这种恰当竞争是什么呢?“明公私之争,舍人我之竟,则人格以成,斯足以为万物之灵也。”[17]“莽莽大地,其有倡老、赫二氏退让竞争主义者,吾虽为之执鞭亦欣慕焉。”[18]周恩来这种退让中的竞争,在于恢复人的尊严,恢复社会风气的正常。这既符合当年老子的基本政治倾向,又是周恩来对当时社会的针砭。
周恩来在这篇作文中提出来的“退让竞争主义”是他青年时从《老子》中总结出来的行为哲学。他的一生中,有过无数次为了社会进步的斗争,但每次斗争中,都含有一定程度的退让;他一生中有过无数次退让,但无论何种退让中都包含着斗争。他从不把“竞争”和“退让”做绝。二者总是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在同对手谈判中,在党内“左”倾错误居于支配地位历史时期中,他运用“退让竞争主义”,而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退让竞争主义”也铸就了他“明公私”、“舍人我”的人格。这种健全人格与“竞争退让主义”哲学的结合,是青年周恩来吸取道家文化的感悟。
1939年3月,周恩来因抗战机缘,来到了祖籍绍兴。绍兴进步人士、《战旗》杂志社社长曹天风作为欢迎周恩来的总代表。两人很投缘,论抗战,论政治,论学术,无所不谈。曹天风提出:“道家思想对于革命,对于社会改造虽无用处,但对于个人修养确是有帮助的。能使自己过好‘黄金关、权力关、美女关’。”周恩来立即反问:“道家最精彩的话是什么?”曹先生一时回答不上,周恩来接着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大概是道家最精彩的话了吧!”曹先生连称“是、是。”[19](www.xing528.com)
老子这段精彩的话在《老子》一书中出现过两次。第十章少一句“为而不恃”,第五十一章则全。“生而弗有,为而弗持,长而弗宰,此之为玄德。”译成现代语言是,如天地一样,虽能生长万物,但不据为己有;因自己德业而成功却不自恃有功;虽然滋长万物却不为其主宰,这才是最高境界的大德。这一段话是老子一大人生哲学,没有丝毫的占有欲。对社会付出而不求报答,这是道家的一个基本精神。道家有着自己的戒律。《老子》第二十二章说:“自视者不章, 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译过来的意思是, 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显之; 自我显露的人,反而不能反省自身; 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立功立业; 自以为贤能的人,反而不能当领导。道家反对自作聪明居于人上,发号施令。道家主退之中去奉献,主张立了功、建了业不能翘尾巴。作为共产党员的周恩来,这时对道家的精华的了解、吸取只能是使他一直坚持保有这种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精神和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周恩来在中学研读过《老子》,他有些处世原则也按《老子》精神去规范的。如他在南开中学组织了“敬业乐群会”,他没去当会长,却当了一个抓具体工作的部长;长征中在遵义会议后掌握了军事上的“下最后决心者”的决定权,却慢慢地转交给毛泽东;抗战中任陈诚部长之下的副部长,……如此等等,真正做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家对个人修养确实有好处。考察周恩来一生行为,其中有些行为和道家有着浓厚的承继关系。
1916年,18岁的周恩来在南开学校主办《敬业》学报,以“飞飞漫墨”专栏,撰写了好多题材作品,其中“评咏淮阴侯钓鱼台诗”,是他少年背诵下来的诗。诗曰:
漫言宫锦傲鱼蓑,
渔舍侯门两若何。
果使功成返渔钓,
君臣今古白头多。
周评价说:“怀古诗至斯,良足贵矣。”这是明显肯定这首诗的,因为这首诗具有很强的道家情怀。前两句体现了道家可入世、可出世的精神。后两句活灵活现了道家“功遂身退、天下道也”的主张。在几千年封建专制的政治生活中,前贤们主张急流勇退,他们深谙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残酷王权政治。一个刚刚满18岁的青年人,虽无此深刻体验,其不把追求个人富贵荣华放在重要位置的道家精神,也是令人惊羡的。
站在淮阴侯钓鱼台前,一位20世纪的少年,面对这位曾受胯下之辱,位极人臣,功高震主,终于被冤杀的古代名将,该想些什么呢?是否想到,韩信如何能避免被害这一结局?这首七言诗不正是道出了一条出路吗?在民主政治没有灌输和影响整个国民政治意识之前,“功臣返渔钓”无疑是一个选择。一个小小少年有此思想,也无法指责。
《老子》有益于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很多。道,不但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在农业社会,有三件法宝值得人们在行为上重视:“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在周恩来一生中言与行可以看到其影响。他对他人的关怀慈爱,生活上的艰苦朴素,为官之清廉、名誉地位让与别人,实践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大宗旨,这也间接受到老子这“三宝”的积极影响。当然,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包含着一定程度的保守,不思进取,周恩来对此是批判继承的。他善于思考问题,发现真理,他不囿于成说。
道家有许多治国之道,为统治者规定了好多准则。我们不必把这些准则和周恩来领导行为一一挂钩,排列组合。但是,老子个别治国观点和周恩来任总理期间一些行为惊人的相似,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持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一种文化基因的作用。《老子》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究治国之慎,和周恩来总理行为是那么吻合!“小鲜”指小鱼。据《诗经·桧风·匪风》毛传:“亨(烹)鱼烦(一再扰幼)则碎,治民烦则散(散乱),知亨(烹)鱼则知治民矣。”所以,治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去搅动它。这是谨慎治国的原则。周恩来对于“治水”、“上天”,多次讲过自己对此如履薄冰。三年困难时期,他对国家各地调拨粮食亲自过目、计算、一条长长的大纸单类似哈达一样放到自己身边。“文化大革命”动乱之初,火车难以正点,他竟帮助调度,说自己成了铁道部长,如此等等。周恩来身为国家领导人,从不别出心裁、搞各种名堂的运动,他一再主张与民休息!他举轻若重,心里装着八亿人民的吃、穿、住、行,他精心烹制小鲜,尽量使每一条都完好如“鲜”啊!
老子曾用简洁的语言写道:“不识道,不足以成智者;不用道,不足以驰骋人生。”古往今来的历史伟人,无不是清醒认识现实的“智者”,他们驰骋天下,潇洒人生。而好多逆历史之潮流、抱残守缺、固执己见、鼠目寸光,尽管得逞于一时,但终归走入败道。
道家有何策略被周恩来所领悟、接受呢?必要的妥协,委曲求全!《老子》二十三章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今译为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正直,低凹反而能积满,陈旧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有得,贪多反而会迷惑。周恩来用必要的委曲、低调、少取,赢得最终成功。他从不盛气凌人、八面棱角,从不口出狂言、唯我独尊。《老子》四十一章说:“弱也者,道之用也。”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致坚。”七十八章说:“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八十章说:“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老子这些弱能胜强的辩证法,我认为是被“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运用到极致,古今中外,达此水平者,尚无二人。
青年周恩来读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后,发表了《老子主退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说孰是,试言之》文章,对道家学说和进化论推崇备至,认为两者“实一而二、二而一也。”周恩来晚年还与人说起《天演论》作者严复,可见进化论对其影响之深。值得指出的是,进化论只是大致提出了社会和个体生命往前向新发展的趋势,并没有提供具体的使社会和个体得以发展的思想文化武器。而道家学说之于周恩来也重在于影响他的心性状态,使得他日后自觉地注意与周围事物尽可能保持某种协调自然的联系。[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