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游学五县读无字之书吟诗应对拜一方名士——毛泽东应对夏默庵
1917年暑假,毛泽东为了熟悉社会,接触民众,读“无字之书”,会同好友萧子升,到安化等五县游学,做社会调查。
当时,夏默庵是安化县一位社会名流,深孚众望。毛泽东与萧子升慕名前去拜谒这位一方名士。开始,夏默庵有点居高自傲,认为毛泽东与萧子升年轻,又是游学学生,就没有接见。后来,毛泽东虚心求教,三次登门,夏默庵才开门迎客,夏默庵见二人这般年轻,便想一试其才,遂在书房的案几上挥笔写下了一个上联: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一看,立即明白了夏默庵是在考自己,于是他稍思片刻,挥毫书就下联:
青草池中蛙甸句,为公乎,为私乎.夏默庵的出句清新、自然,令人耳目一新,已属上乘之作。但下联一出,却明显超过出句,不仅同上句对仗极工,而且朗朗上口,尤胜一筹的是,下联幽默风趣、含蓄的讽喻,令对方感到羞愧难当,自叹弗如。(www.xing528.com)
此副对联,以“青草池中”对“绿杨枝上”,一高一低;一空中,一水中;一鸟叫,一蛙鼓。上下联贴切自然,风格、语言极为匹配,而且词性相对,平仄谐调,犹出一人之手。后半部分,以“公”和“私”一对反义词对“到”与“去”一对反义词,以虚词“乎”对虚词“也”,堪称绝妙佳对,妙手偶得。但是如果从意境上来分析,下联还是优于上联的。
上联只不过撷取了一个春天的自然景观,语言清丽,景色怡人。但是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只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下联虽然也是摄取了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的场景,但是在下半句中却恰到好处地用了晋惠帝的一段趣话,犹神来之笔,用拟人的手法巧妙地提出了为公为私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在一对一答之中含蓄地对深居一隅、傲慢自大的夏默庵予以了善意的批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最重要的是要公私分明。
夏默庵看了毛泽东的下联,深为毛泽东的才华和才思之敏捷而折服。
立即改变了对毛泽东和萧子升的看法,并予以热情款待,彻夜倾谈,成为朋友,临走还资助给二人光洋八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