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三种人:亲戚、朋友,还有我们泛泛之交的熟人,更有不熟悉的陌生人。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们的面孔都是被一样的方法处理的吗?我们的大脑对他们一视同仁吗?毕竟人的内心不是永远客观冷静的电脑,同样的面孔作为一种数据不会在不同的电脑内不一样,可是不同熟悉程度的人混杂着记忆和欲望在我们心中没准儿真的不太一样。
单纯从熟悉角度而言,你对于发小的熟悉程度肯定胜过对于你喜欢的奥斯卡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对于莱昂纳多的熟悉程度肯定要胜过一个你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尽管你对于发小和莱昂纳多的面孔(相信很多影迷连他小时候什么样子都能默画出来)都了如指掌,甚至两人戴了墨镜,或者坐在暗光处你都能够把他们找出来(所以很多粉丝可以要到签名)。但是你对于你的发小有过真实的交流和心与心的理解,在你对于他的记忆中可不只是面孔本身的信息,还有真实的情感和记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对于这三类面孔的活跃也有显著的不同。最为直观的研究方法就是用大脑成像,然后看一看处理面孔的复杂区域对于不同的面孔会不会有波动。
首先被广泛研究的就是我们对于不同面孔的记忆。科学家很轻松从脑成像数据中发现,涉及记忆的前中颞叶区域会对更加熟悉的面孔产生活跃:Gorno-Tempini(戈尔诺-滕皮尼)和同事们发现相比陌生面孔,名人的面孔(比如莱昂纳多、茱莉亚·罗伯茨的面孔)能让我们的大脑更加兴奋地检索信息;Nakamura(中村)教授与同事也发现相较陌生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熟人也能激发起对于个人信息的回溯。这一组发现毫无疑问符合了我们对上述三种人的熟悉程度区别:对于自己的亲友和熟悉的社会名流,我们肯定拥有一定的记忆与了解,相比陌生人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活跃。
涉及分析面孔身份的梭状回面孔区也有差异吗?当然,梭状回皮层本身会对面孔模板中心的面孔有更大活跃,但此差异不是决定因素。科学家们更关心不同熟悉程度的面孔对于梭状回皮层这一核心区域有无不同影响,他们的发现可以说“相互矛盾”。首先,上述两组研究人员并没有察觉到涉及面孔感知的皮层变化,也就是说梭状回皮层在他们的实验中没有太多活跃。Eger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比较了梭状回面孔区对于不同熟悉程度面孔的活跃。相比不熟悉的面孔,熟悉的面孔无论是怎样的表情、角度,还是光线都可以激发起更显著的(前部和中部)梭状回皮层的活跃。不过,Gobbini和同事们并没有满足于当时的结果,因为当时的研究没有很好地区分熟悉程度,就如同我们提到的一样,社会名流和自己的发小相比,熟悉程度还是不一样的。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发小的面孔相比影帝莱昂纳多可以激发梭状回皮层更大的活跃;莱昂纳多的面孔相较陌生人激活梭状回皮层比较弱;发小与陌生人的面孔激发起相似的梭状回皮层活跃。(www.xing528.com)
几组不同的研究似乎在梭状回皮层的参与角度存在不一样的观点[Kanwisher与Yovel(约韦尔)在2006年也提到,上述结论都主要在整个梭状回皮层,还不全是在梭状回面孔区,更可见问题的复杂性],但是综合在一起其实讲了一个相同的故事:由于面孔处理的复杂性,以及实验内容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大脑活动。但是,刨根问底分析这些结果,科学家们能发现一个深层的原因:梭状回皮层的确不涉及熟悉程度判断,它能反映其他区域对于熟悉程度的判断。比如Eger的研究里被试们判断的是面孔的性别,也就是说面孔身份信息是暗中加工;而Gobbini的实验中被试需要判断前后两张面孔是否相同,也就是说面孔身份信息或多或少被放在台面上分析。让我们回想下梭状回面孔区的功能,它整合所有关于面孔的信息,但并不直接参与处理分析面孔的熟悉程度,只是面孔的搬运工,而实际熟悉性的判断应该是在于前中颞叶区域细胞的群体编码;不过大脑这些区域都深深连接在一起,按照Gobbini与Kanwisher等科学家的共识,上级脑区在了解到熟悉性之后会对于梭状回面孔区进行反馈调节,因此在不同实验中会发现不一样的结果,这些结果不是说梭状回本身对于不同熟悉程度的面孔产生不一样活跃,只是反映其他区域根据面孔熟悉程度对于梭状回的反馈。
对于熟悉的面孔,激活的不只是面孔的身份,还能激活我们脑中判断情绪甚至判断社会特征的区域。谁让我们的面孔不光能传递身份信息,还能诉说我们的情绪,还有我们身上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