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达罗卫夫人》在作品主题、创作技巧上与《尤利西斯》十分相似,那么,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到灯塔去》在表现手法上则更接近于康拉德的印象主义小说。也就是说,《到灯塔去》是一部具有浓郁的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色彩而又极为诗歌化的意识流小说。这是作者继《达罗卫夫人》之后对意识流创作的又一次成功尝试,因为她不但向我们提供了观察生活与世界的一种新的角度和透视方式,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审美态度。
《到灯塔去》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伍尔夫非凡的艺术功力,同时也证明了她在小说时间问题上又一次成功的尝试。其谋篇布局和时间安排与《芬尼根的苏醒》具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以傍晚到早晨为时间顺序并以一个家庭为小说背景。《到灯塔去》由长短不一的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窗口”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描述的是拉姆齐一家和几位来访客人的情况,并展示了拉姆齐一家到灯塔去的计划;第二部分“时光流逝”仅占小说十分之一,然而它却以抒情的笔调勾勒了十年的人世沧桑。作者采用象征着痛苦与死亡的黑暗来表现十年的动乱与变迁。在茫茫黑夜中,拉姆齐太太不幸去世,一个儿子捐躯疆场,一个女儿死于难产,全家备受磨难;在第三部分“灯塔”中,黑夜过去,光明重现,拉姆齐一家在十年后的一个上午重返别墅,揭示了全书最富诗意和最充满激情的一幕。
《到灯塔去》以印象主义的笔触揭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感觉经验,探索了精神世界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联系,并且挖掘了位于表象之下的内在真实。《达罗卫夫人》中的蒙太奇和时空跳跃等意识流技巧在这里已悄然撤离,代之而起的是微妙的印象、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类命运与生活本质的沉思,充分显示了作者希望从动乱中求得宁静,从混沌中寻求秩序的创作意图。在这部作品中,伍尔夫的意识流技巧变得更加精湛和纯熟。她采用了间接内心独白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揭示人物的深层意识,并自由地出入人物的情感世界。此外,她还通过作品视角的频繁转换使人物的意识互相渗透,以此来揭示人物的真实性格和作品的全部意义与内涵。这种意识流技巧不但将人物瞬间的感官印象描绘得丝丝入扣,而且也将他们变化多端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www.xing528.com)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不但通过人物的内省与直觉来揭示他们的性格与内在真实,而且也通过捕捉人物瞬间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来展示作品的主题。她采用富于诗意和优美旋律的抒情文体来记录人物的主观感受,使读者不知不觉地步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把握他们心灵的脉搏,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尽管在这部意识流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像布鲁姆或莫莉那样奔腾不息的内心独白,但伍尔夫所表达的不少意识流意味蕴藉,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有些甚至超越了我们的理解能力。她选择了一种富于情感和诗意的语体来揭示人物的深层意识,展示他们的性格与特征。这种意识流语体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既有散文的风格,又有诗歌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作者高雅的艺术情趣和超逸的审美意识。如在小说的第二部分“时光流逝”中伍尔夫的意识流语体就体现出这种飘逸与朦胧的特征:十年的岁月在伍尔夫的笔下飘然而过,似烟雨一般朦胧,像云雾一样缥缈,其悠扬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微妙的情感和飘忽的印象。
毋庸置疑,《到灯塔去》是20世纪意识流小说的上乘之作,尽管它缺乏《达罗卫夫人》所揭示的那种深刻的社会主题,更缺乏《尤利西斯》所反映的那种广阔的生活图景与严重的精神危机,但它却以完美的结构形式、精湛的创作技巧和优美的语言风格展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才华和高雅的审美意识,也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和人类命运的沉着思考,并试图通过艺术创作在混乱之中寻求一份宁静的心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