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与限度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与限度

时间:2024-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作家表态,发誓要走语言大众化的道路。所以舆论造势的力度,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小得多。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作品主体的还是“五四”式的书面语言。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大众化语言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有一个“倡导”与“拒绝”的双重心态,“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也趋于低落。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与限度

延安时期,因为特殊的战争环境毛泽东《讲话》的巨大影响,语言大众化成了作家的主要语言策略,它也似乎已经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变成了严重的政治问题。很多作家表态,发誓要走语言大众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这个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因为这个时期的文学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分的急功近利,官方期待的是有“大”和“深”的作品,所以,文坛上占主流地位的还是“五四”的书面语。

导致这种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如上所述,文艺界领导已经意识到,过分强调语言的大众化,势必大大限制文学的功能,这与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用文艺教育人、鼓舞人的根本目的是相悖的。所以舆论造势的力度,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小得多。其次,文坛上一些非大众化作品的成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丁玲周立波都是来自大城市知识分子作家,他们的作品《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从结构方式到语言方式基本上都是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这样的作品,恐怕压根就没考虑给农民看,但是它们都在1953年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金。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坛上得到褒扬的一系列作品,像《青春之歌》、《红岩》、《创业史》、《艳阳天》,包括像《红旗谱》、《红日》等,它们恰恰都是用“五四”式的书面语写成的。而一直执著于农民语言的赵树理却没有受到很高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作品主体的还是“五四”式的书面语言。在这个方面,柳青的《创业史》可以作为代表。当然,他也不是排除大众化和口语化,而是以“五四”书面语为主,寻求两者之间一种有效的结合。

在“十七年”,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与赵树理反映一时一地的问题不同,《创业史》要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29]小说的着眼点显然是人物,作者塑造人物的依据主要也不是外部冲突,而是更着眼于人物的内心冲突,力求通过人物内心新旧思想和观念的冲突,展现社会主义变革的必然性和历史趋势。

从语言风格的形成来说,柳青早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他早期的作品《牺牲者》、《地雷》中都有大量静态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语言带有欧化的特点。1947年创作的《种谷记》,柳青力图向大众语言靠拢,在作品中使用农民的语言,但整个语言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比较沉闷。

而在《创业史》中,柳青力求找到一种把“五四”书面语与大众口语结合起来的路子。“五四”书面语的特点是细密、绵长、曲折而富有变化,没有这种语言,要表现《创业史》中那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语言在《创业史》中是主体。而大众口语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带有民间气息和生活气息。使用后者,作者的目的一个是力矫欧化语言的沉闷、蹩脚,克服这类语言中有悖汉语习惯的东西;另外,大众口语也能收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在这个方面,柳青的自觉意识非常明确。

在谈到使用“心理视角”的问题时,柳青指出:

“这种手法虽然‘对于艺术作品就愈加好些’,对于一般水平较低的读者,却不大容易一下子就明白作品的全部思想内容。这就使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群众化有了相当的距离。要使作品既深刻生动,又明白易懂,缩短表现手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艺术技巧方面一个较大的问题。”[30]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有意取消引号,把人物的内心独白,用叙述语言表现出来,既克服了静态心理描写的烦琐,又照顾了中国人的欣赏习惯。

《创业史》的叙述语言以长句子为主,结构复杂、逻辑严密,同时又婉转曲折和富有变化。这是从鲁迅冰心茅盾、丁玲等延续下来的语言,是一种典型的“五四”书面语,与赵树理、马烽、西戎等作家的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

语言大众化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策略,“五四”以后的几代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响。但是,因为时代的风云变幻,这个策略虽然影响巨大,但内涵其实是具有很多的含混与不确定性。在多数情况下,仅仅等同于一个通俗化的召唤。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大众化语言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有一个“倡导”与“拒绝”的双重心态,“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也趋于低落。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载《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2]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3]梁启超:《小说丛话》,《新小说》第7期。

[4]《黄遵宪全集》下卷,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20页。

[5]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页。

[7]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18页。

[8]周作人:《平民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1月,第9号。

[9]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大公报》1940年6月9—10日。

[10]《“无产阶级文艺俱乐部”底发起》,《萌芽月刊》第1卷第5期(1930年5月)。(www.xing528.com)

[11]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大众文艺》第2卷第3期(1930年3月)。

[12]麦克昂(郭沫若):《普洛文艺的大众化》,《艺术月刊》第1卷第1期(1930年3月)。

[13]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1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页。

[15]《赵树理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16]《赵树理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32页。

[17]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228页。

[18]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载《赵树理文集》,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827页。

[19]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载《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18页。

[20]《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21]《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

[2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赵树理专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49页。

[23]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载《赵树理文集》,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827页。

[24]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载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15—217页。

[25]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上的报告》,《文艺报》1956年第5—6期。

[26]俞林:《〈三里湾〉读后》,《人民文学》1957年7月号。

[27]赵树理:《决心到群众中去》,《人民日报》1952年5月2日。

[28]黄修己:《赵树理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3页。

[29]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载《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资料》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0页。

[30]孔范今、徐文斗:《柳青创作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