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至两汉
中医美容的萌发早在甲骨文中对于“癣”、“疥”、“疣”等损美性疾病便早有记载。诸如粉黛、 胭脂、兰膏、眉墨等美容用品在秦汉时期便颇为盛行。战国时期所著《韩非子集·显学》即有记载“脂 以染唇,泽以染发,粉以敷面,黛以画眉”。
2.两晋至隋唐—中医美容的奠基
晋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和医学发展,中医美容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维,可谓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有 中医美容第一书之称的《肘后备急方》,为西晋葛洪所著,其中包含66条美容方药,其中第五十六篇 的“治面疱黑发秃身臭方”包含了治白癜风、粉刺、酒糟鼻等方法,乃是最早的美容专篇。
3. 宋元明清—中医美容的兴盛
宋至明清时期,为中医美容学的兴盛时期。宋代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验方上千 首,其中罗列五代至宋初的美容相关方剂。书中和美容有关的内容有三卷,尤其以第40卷为主,列有美容 相关疾病21种,记载方剂336首。如在中医洗面膏的基础上发展的美肤方,其中以“永和公主澡豆方”最为 著名,取鹿角胶、桃仁、白及、沉香、白芷、皂荚、杏仁等共制成膏,香气芬芳,兼有去污、润肤之效。 元代尚有《御院药方》、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龚廷贤《鲁府禁方》、朱棣的《普济方》、清代 的《医方集解》、《医宗金鉴》、《张氏医通》等也记载了丰富的美容方药。清末慈禧专政,对美白的方 法尤为重视,常请宫廷御医根据自身情况辩证拟方,《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便可见“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初 五日老佛爷香发散,发有油腻,勿用水洗,将药掺上一蓖即净,久用发落重生,至老不白”等记载,可见 其对于美容之重视程度。
美容药物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用,一是外用。美容中药包括纯天然化妆品,药膳等;美容西 药分类较细,涉及目前大部分化学制剂,生物制剂。
维A酸类、α-羟酸类、细胞生长因子、胶原蛋白等美容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了美容药物学的研究 和发展。
维A酸类
维A酸类药物是一类天然或合成的具有维生素A活性的视黄醇的衍生物。维生素 A 是正常上皮增殖和分化所必需的,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某些角化异常性皮肤病,但其不良反应很大,治疗剂量极易引起急性中毒。为了寻找疗效高而不良反应小的此类药物,一些学者对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进行改良,获得了多种维生素A结构的类似物,统称为维A酸,维A酸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皮肤病药物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目前应用的维A酸类药物分为三代:
第一代维A酸:
包括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13-顺维A酸),(www.xing528.com)
9-顺维A酸,它们属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后的衍生物。
第二代维A酸:
是合成的维A酸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被简单修 饰,包括阿维A酯,阿维A及维胺脂。
第三代维A酸:
系受体选择性维A酸,包括芳香维A酸乙酯、他扎 罗汀、阿达帕林等。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人体的生长发育依靠的是生长素,但科学家研究结 果证明:人的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在体内只能存在2分钟左右,经过血液,到达肝脏后迅速转化为生长因 子。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只能检测到血液中的生长因子,而检测不到生长素。同时证明:生长因子随着 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人体表现出各种衰老症状。
生物高分子,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占 蛋白质总量的25%—30%,某些生物体甚至高达80%以上。
由于氨基酸组成和交联度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水产动物尤其是其加工废弃物—皮、骨、鳞中所含有的 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很多牲畜胶原蛋白所没有的优点,另外来源于海洋动物的胶原蛋白在一些方面明显优 于陆生动物的胶原蛋白,比如具有低抗原性、低过敏性等特性。因此水产胶原蛋白可能逐步替代陆生动物 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种类较多,常见类型为Ⅰ型、Ⅱ型、Ⅲ型、Ⅴ型和Ⅺ型。胶原蛋白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活性,因此在食品、医药、组织工程、化妆品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比如中 国传统的胶原保健品“阿胶”,主要是以驴皮为原料(其实就是驴皮中所含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滋补 保健作用,有中药三宝之一的美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