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东陆职教论坛的经验分享

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东陆职教论坛的经验分享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对于一名职高计算机专业教师而言,如何创设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和计算机专业教师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职高计算机专业教师,教会学生理性上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东陆职教论坛的经验分享

如何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山西省寿阳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田志仙

摘 要:职业高中学生构成较复杂,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课的学习方面,存在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不太好的问题。要在现阶段较为圆满地完成计算机课程教学,真正让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有趣,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对于一名职高计算机专业教师而言,如何创设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 兴趣 职业教育

近年来,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高热”吸引了大部分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同时,职业教育政策允许不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可直接报读职业高中,这些原因使得进入职高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其中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计算机课学习兴趣淡薄。针对职高学生的这些特点和现象,本人认为,职高学生计算机课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使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计算机知识是教学的关键点。笔者拟就职高计算机课教学中如何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因材施教,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指导老师。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习兴趣的高低有着显著的关系。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学习动力就大,就可取得优异成绩。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越浓厚,注意力也就越集中,反应也就越积极,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最有成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以往的强迫学习变为学生主动的学习。有人曾经说过,繁多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对初学者来说,有点像是摆满架的“自助餐”,看得眼花,但无从下手。对学生来讲,这个时候他们往往需要有人指导,才能更合理地“一饱口福”,而老师首当其冲要承担指导的角色。

因此,教师应当切合实际、客观地将“配餐食谱”交给学生,既要让他们吃好,又要让他们吃饱。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内容多,而教学时间有限,我通过探索,决定采用举例子、讨论、参观等多种方法讲解这部分内容。如在“办公自动化”中我讲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这一部分的概念时,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讲了三个例子:一是“跨越国界捐骨髓”(对应计算机的发展网络化)、二是“让计算机替人试穿衣服”(以此对应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化)、三是“日本的智能病床”(以此对应计算机的发展智能化)。这不但使得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这三个抽象的名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在讲解“学习计算机的意义”这一问题的时候,我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就使他们的扩展性思维得以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努力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的重要性。而在讲到进位计数制间的相互转换问题的时候,我从大家平时接触最多的十进制导入,把讲解和引导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自然地过渡到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进制的学习中。

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和计算机专业教师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有独特的素质。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准确地解答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较好地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如在讲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时,教师不但要熟悉计算机在过去和现在的应用,更要对将来的变化有较全面的了解,适时地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如在讲计算机的存储设备时,不仅仅讲软盘、硬盘、CD-ROM,还让学生了解CD-RW,以及VCD与DVD的区别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和积累新知识,做一个让学生佩服的知识渊博的好教师。此外,对于一些英文缩写,我在讲课时尽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由来,在加强记忆的同时,也认识到英语的学习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创造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作用则是重中之重。只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老师是如何的博学,他们才会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自己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去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使计算机学习成为一个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三、培训学生上网,引导学生理性上网

如今,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扩大了学习、讨论和交流领域。学生上网不再是新鲜事,但上网也需要正确引导,不然的话,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反而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影响他们对计算机学科学习的兴趣。在这方面,首先,教师要教学生如何上网,花大力气给学生们介绍优秀的电脑教学网站,让他们尽可能地从这些网站中去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和资料,让他们逐步懂得,网络资源是为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而设。其次,教学生“理性”上网。理性就是要有理智,要有控制。作为职高计算机专业教师,教会学生理性上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生理性上网,就是要教会学生们上网时注意掌握时间,注意选择地点,注意分清主次,还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学生能健康上网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也更浓了!(www.xing528.com)

四、注重学生计算机能手的培养

要真正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我们采用了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手的方式。

每一学期开始,我校全体计算机专业教师就通力合作,齐心协力,从学生中寻找对电脑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对计算机理论和操作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共同努力,逐个分析,给每一位学生设计出培训的目标和方案,目的就是要将他们培养成计算机操作能手。这些被我们培养成计算机操作能手的学生,无形当中就是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形象代言人,他们以自己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操作能手而骄傲,也以自己是我们职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自豪,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别的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知识来源于实践,更要服务于社会。计算机学科也一样,学校每学期都组织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到当地城镇去,运用自己所学,为当地父老乡亲进行实地服务,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一开始就知道,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是很有用的,是有市场的。

五、品尝成功的喜悦,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职高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比如问题的设置要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其学好计算机的信心。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要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是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我在教学中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例如,在Word2000教学中,我简单地介绍了Word2000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留下上机作业:自己上机设计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彩报,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还让学生自己去采集资料,资料采集完后让他们自主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在文字下配上图画,在一张纸上分小块进行编排,艺术字或图画倾斜一定的角度放置,等等。这就需要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综合使用Word2000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努力去实现这些要求。

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在文字下配上图画的效果。一位同学利用图片的环绕效果,使用“无环绕”方式,使得图片和文字能够重叠叠放。一开始时图片挡住了文字,也就是说文字压在图片的下面,于是他使用图片的叠放次序使它置于最底层,这样图片就被压在了文字下面,但效果还是不大好,因为图片的色彩对比比较鲜明,文字尽管覆盖在上面,却显得有些零乱,后来他再想出最后一招,将图片设置为“水印”,效果就令人十分满意了。

其次小块文字编辑的教学也取得了好成绩。大家都知道Word2000的文字编辑是从左到右。但是如果我们先在左边写一段,再在右边写一小段就比较难。学生们巧妙地利用“绘图”工具栏里的“文本框”和“竖排文本框”,于是就可以只在文本框范围以内输入文字了,也就实现了小块文字编排目的。而且利用“线形”和“虚线线形”还可将文本框进行随意美化。还有的学生想出了将文本框的方框去掉的方法。以上操作都是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完成的。

总之,教师只有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随时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