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约20公里处,紧靠长江南岸。因古时该山盛产中草药,可以治病摄生,故名摄山。最高峰海拔284米。该山产的茶名为摄山茶。
栖霞山属于宁镇山脉的一支,群峰翠屏逶迤连绵。栖霞山山体由砂岩、石灰岩等构成,岩质疏松。栖霞山植被覆盖良好,属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山上遍植枫树、乌桕,每当深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栖霞红叶”闻名远近。栖霞山以“秀”为特色,清代乾隆皇帝称其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图4-1)。
图4-1 乾隆题写游览栖霞山诗
南朝齐代,隐居在这里的高士明僧绍捐献自己的住宅作为寺庙,命名为栖霞精舍(或栖霞寺),“栖霞山”一名由此而来。
历史上最早记载栖霞山产茶的是唐代陆羽好友皇甫冉。他写了一首诗《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明代李曰华《六研斋二笔》载:“摄山栖霞寺,有茶坪,茶生榛莽中,非经人剪植者。陆羽入山采之,皇甫冉作诗送之。”[1]
唐代,栖霞寺是我国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宋代以后,栖霞寺僧人在寺院周围遍植茶树。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记载:“主僧亦采而荐客,然炒法不如吴中,味多辛而辣。”[2]后来,僧人学习外地植茶制茶技术,地方文人也参与研究,提高了制茶水平。明代嘉靖年间金陵人盛时泰,为了帮助提高摄山茶制茶水平,他邀约湖州、苏州等产名茶地方的友人来栖霞山。“解茗事,结社而居,自采茶炙之,汲泉以试”。摄山茶的质量有了提高,这以后,又扩大了摄山茶的栽种范围。盛时泰《栖霞小志》载:“山中即有新茶,僧又樵而为薪矣”“白乳泉因泉然后植茶,因茶然后树亭,今茶间生石上”“白鹿泉庵外尤多梅花、茶树、可摘可烹矣”[3]。清代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也记载:栖霞山“产茶,生于山顶,以云雾名,寺僧采之,以供贵客”[4]。
摄山茶味浓耐泡,先苦后香甜,清代人冲泡饮用时戏称为“苦茶”。清代文人邓旭在《摄山田家》中写道:“绿蓑挂壁春香稻,春笋浮瓯点苦茶”。张永溥在《游摄山用高清邱游天池韵》中说“小憩望古柯,枝寒无雀嗓。苦茗煮山泉,湿烟腾破灶”。丁阜在《己巳暮春楚云和尚招同家廉访兄游摄山栖霞寺》里写道:“礼塔闻疏钟,分斋索苦茗”。初饮虽稍苦,但饮者仍津津有味。
好茶还须好水泡。栖霞山的品外泉、珍珠泉、白乳泉均属江南名泉之列。
品外泉在千佛寺附近紫峰阁下,盛夏至此,顿感寒泉清澈,凉意逼人。宋代王安石写道:“此泉地何偏,陆羽曾未阅”,后来陆游赞同王安石的看法,遂将此泉取名为“品外泉”。明代文人张怡息隐栖霞山50多年,他写有《品外泉铭》,从文中可知当时已砌成池,为僧人的生命之泉。民国时宁星公《品外泉》诗写道:“一泓清心石为池,僧瓮留香水亦奇,只为在山流不远,品评故使陆仙遗”。
白乳泉在中峰涧通往太虚亭途中,即青峰剑景点上方崖壁上。有人写诗赞道:“源出白乳庵后壁,汇成无量殿前池,迸喷飞雪称观止,甘洌烹茶赞饮宜”。(www.xing528.com)
珍珠泉在栖霞寺藏经楼围墙外,因水质淳厚、甘洌、涌水如珠而得名。
栖霞山曾有陆羽采茶,有名泉,又产摄山茶。明清时,名人雅士纷纷前来游艺、品饮、题咏。明代朱之蕃《栖霞山》诗:“襟披曲磴沾悬瀑,茶品名泉度远岑”。明代顾国辅《涌泉庵雨住》:“何以涌泉花里坐,一杯新茗听经时”。清代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六次幸临栖霞山,五次驻跸栖霞行宫。他对唐代陆羽来此采茶赞赏有加,先后用皇甫冉、皇甫曾兄弟的采茶诗韵,各写了一首五言律诗,其中的一首还自己加注:
白乳泉试茶亭用皇甫曾《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韵
采茶遂试茶,弗焙叶犹生(凡采茶,其叶必生,当焙之,然后可烹茗。兹皇甫曾送陆鸿渐采茶,而遂云“野饭石泉清”,是甫采而即烹茗矣。故戏改之)。
疑举且吃语(谓赵州和尚且吃茶句),但期此话行(且放此话行,亦指目录中语)。
羽踪籍因著,曾句亦云清。
泉则付无意,淙淙千载声。
乾隆这首诗,被后人镌刻在“白乳泉试茶亭”摩崖石刻的西侧山体岩面上,楷书竖刻。
为了传承栖霞山茶文化传统,1987年栖霞山茶场研制了“栖霞松针”茶。此茶外形似松针,色泽翠绿,条索紧结,挺直略扁,峰苗秀丽,内质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汤色清澈,叶底嫩绿勿亮,为雨花茶的姐妹茶。栖霞山周边的茶园也是雨花茶的生产基地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