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一种跳跃的思维。
真正的读诗就是让自己代替诗人。
读者是一首诗最终的主宰。
诗的简练的特征,决定了诗人的思维必须是跳跃的,而非平行的。诗人跳跃的思维,决定了诗歌中字词的意思是舒放的,而这种跳跃和舒放有时候会带来诗的另一特点:拒解。
如孟浩然这句“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是“相望始登高”,还是“登高始相望”?如果从逻辑上来说,是“登高始相望”对头,但从诗意上来说,“相望”两字的意思应该是“我渴望远远地相望(眺望张五)”,于是,孟浩然登高了。你看,“相望”这一个词,只是一个句子中的宾语,就有这么多的理解,这就是它的舒放。必须将它放开来,将它省略去的东西(主语或宾语)补回来,我们才会完整把握它。初学者对这些常识要好好把握。(www.xing528.com)
但是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我们就不必这样理解了。我们登高可能是因为想望远,想看看极远处的景物,可能是一座山,可能是一条河,也可能是任意的全景,想要望向一个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所以,我们读这句诗的时候,进入诗境后,我们可能就不是在望张五了。
我们不望张五了,那我们望什么呢?每个人相望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人离家了,可能望向故乡,有的人可能望向情人的方向,有的人可能就是随意望望,随意不也很好吗?“笑不关情随意好,始吹笛罢下楼台”,有些会心之境是无法解释的,也不需要解释。所以诗歌的正确解读方法里有这样一点,那就是拒解。
你对我解释这句诗说:“诗人想念张五了,于是开始登高,他望着天上的飞雁,心儿仿佛也随着飞雁的消失而消失了。”不管你解释得多好,对我来说都是隔靴搔痒。
有些诗评家评论诗歌时会走入一个巨大的误区,他们总是竭尽全力地想要还原诗歌原作者的意思。殊不知,诗人已矣,虽然他是原作者,但对于读者来说,读者就是原作者的替身,是另一重意义上的作者。读者读一首诗能得到快感,是因为他已经入了诗的境界,他进入了诗,他成了主角,他代替了作者。所以诗评家们千方百计地追寻原作者的经历、情感、意思,来为读者解析一首诗(虽然这是必要的功夫,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功夫),殊不知有时候诗歌会拒解,越是写得尺幅千里、内涵丰富的诗歌,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越不需要解析。越是诗意微妙、神妙的作品,越不能解析,只有读者进入它的诗境,用心感悟,这才是唯一的解诗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