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词性与物性,构建情境交融

分析词性与物性,构建情境交融

时间:2024-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熟知词性是对文字的敏感。是掌握词性,然后将词性和物性结合,让词性反映物性,最后,让物性和自己的情怀、情意相结合,做到情境交融。因为暮钟是起于秋山的,“暮”和“秋”这两个字的词性带着一种苍老和凄凉的意境,在这里,词性改变了物性,与意结合起来,做到了情境交融。其妙处就在于,虽然没有言情,但我们从词性和物性之中感觉到了诗人的感情。分析物性,熟知词性,善加运用,气象和意象就会在遣词造句之间,自然流露出来。

分析词性与物性,构建情境交融

熟知词性是对文字的敏感。

透彻物性是对大自然的洞察。

造境的关键即在于造句。善于造句,则境界易出,凡是意境,都依托于文字。如果将一台计算机输入严密的造句程序,那么,即便它没有任何感情,它也可以写出令人泣下的妙句来,即便它没有眼睛,不会思考,它也可以写出像《春江花月夜》那样绝美的景致出来。

诗歌意境的变幻,最终不过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而已。

我们通常的意识中,总会认为是诗人采撷了意境,然后找到恰当的文字,将自己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殊不知,诗人有一定的感触,但同时,在他创作的过程中,文字是在不断选择中的,最终决定诗歌的意境的,还是他随机选择的文字。

这一点,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杜甫“身轻一鸟过”等择字变境的实例即可知道。对一首诗来讲,如果在选择文字的过程中,诗人能找到一个妙字,那么全诗的境界就会焕然一新。

那么,炼字的第一要诀是什么呢?是掌握词性,然后将词性和物性结合,让词性反映物性,最后,让物性和自己的情怀、情意相结合,做到情境交融。

我们来看韦应物和李端的两联诗: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喜见外弟又言别》

这两联写的是同样的事物,但构造出的气象和意象却大不相同。

“沧海”和“暮钟”,分别是上下两句的物象,韦应物的诗好在气象阔大,而意象迷茫。秋山起暮钟,一个“起”字,楚雨连沧海,一个“连”字,用得都好,随着物象生起,意象也生起了。为什么呢?因为暮钟是起于秋山的,“暮”和“秋”这两个字的词性带着一种苍老和凄凉的意境,在这里,词性改变了物性,与意结合起来,做到了情境交融。其妙处就在于,虽然没有言情,但我们从词性和物性之中感觉到了诗人的感情。楚雨,代指连绵的雨,这雨连着沧海,与无边的大海一起,构成一幅迷茫无边的画境,作者的心绪与这种画境混一,给我们以强烈的感染。(www.xing528.com)

如果说韦应物的物象和意象结合得很完美,将情绪化入了物象中,那么李端的诗,则是将人生化入了物象中,境界更高,更广大,感慨更深沉,蕴含的意象更丰富。

“别来沧海事”,“别来”发生了多少事?究竟有多少沧桑?多少艰辛?多少苦涩?都如那沧海一样!叙别话旧,说了那么久,起身离别时,响起了暮钟声,究竟有多少种心绪,多少离愁,多少感慨,都在那暮天的钟声中响入断肠。

所以李端这一联诗,将物性与人生直接联系,看似生硬,实则无比神妙。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这一首诗,这两联的物象基本都是实写的,因为它所使用的每个字词都是实的,所以它是一首既不具有气象也不具有意象的诗。而韦应物在诗中描写景物用的词汇则多是虚的。要记住,我们这里说的虚词和实词仅就诗歌而言,跟语言学里的术语没有太大关系。

这就是造作气象的第一个秘诀,多用虚的词。如果都用一些实词,就是将景物写实了。像拍照一样写出来的景物,虽然也能做到有味,但肯定是没有唐诗那种气象的。我们再来看下面这首诗。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我常说杜甫于气象意象有所不达,但这首看似平淡的诗中却是有一种闲适、悠然的意象的。

首联的上句,有一个“敞”字,给我们一个敞亮适意的开局,无村,写出了一种无碍于目的自由。“澄”字,写出了江水的美。“平”字也很适意,“少”写出了江水的满,“幽”字写出了傍晚的宁静和树的色彩,“多花”的“多”字,看似平常,实则透露出一种满足,说明诗人对这棵树开花的数量很满意。细雨,微风,很好的天气,鱼儿出,燕子斜,也很细腻、温柔。“两三家”的“两三”二字可谓神来之笔,将乡村的宁静、安闲写足了。

杜甫这首诗写得是很美的,意象淡淡的、融融的,这得益于他通篇所使用的物象所具有的物性,因为他所用的语词词性统一和谐而凝练,从而构成了意象高度和谐的境界。

分析物性,熟知词性,善加运用,气象和意象就会在遣词造句之间,自然流露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