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灭亡 |
1279年的这一天,南宋最后的大忠臣陆秀夫在崖山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崖山成为大家心目中悲伤的标志。有记载说当时不仅是君臣,皇太后也一起投海自尽,而且最后退到崖山上的十万军民也一起投海了。这个描述非常壮烈,不过我不太相信十万军民能一起投海,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实际上应该是在海战中沉了很多船,很多人落到了水里,还有一部分其实是投降了。但是总的来说这是南宋英勇抵抗到底的一群忠臣、军民一起退到了没有寸土的情况下,到海上继续抵抗。南宋的主力在临安基本上已经都覆亡了,到后来将士们颠沛流离,辗转不停地背着小皇帝一路奔波抵抗。那些英勇的忠臣、军民,如陆秀夫等,最后无路可走才投海自尽,当然也包括兵败被俘不屈就义的文天祥,这些人都是应该被纪念的英雄。
这次的失败在中国的历史上不是一次简单的改朝换代,这是汉民族从那么久远的夏、商、周、秦、汉、晋、唐、宋以来,绵延多年的汉人政权最后的存亡时刻。但实际上,剿灭最后这一股南宋忠勇军民的也是汉人。因为蒙古人不善水战,只要有陆地的地方,蒙古铁骑就能战无不胜,他们曾向西一直打到匈牙利,向南一直打到越南。而当时的水战都是由投降了蒙古人的汉人在打,正是这些人将小皇帝一直追到了崖山,从此南宋灭亡,元朝建立。
很多人说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那之后中国处于蒙古人的统治下,到了明朝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下,但是满洲人又来了,建立了清朝,所以有人说,长时间的外族统治使得中华文明在中国失传,而在日本传承下来了。我个人不同意“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个说法,我觉得这是士大夫阶层或者精英阶层的看法。这个所谓的精英阶层从来不认为人民跟这个国家有什么关系,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才能代表国家,自己这个阶层完了,这个国家就完了,这点我坚决不认同。国家是人民的,不是一些精英知识分子没有了、一些上层的文化没有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就没有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只是靠这些知识分子、靠这些精英士大夫来传承,人民才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应该是全体人民传承下来的。
崖山之战后,由于元朝的残暴统治,大批知识分子被打入底层。对自古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来说,这当然非常屈辱。到了元朝,知识分子被贬到了第九级,除了官和吏,和尚、道士排最前头,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匠人的排第七,娼就是青楼的妓女,排第八,知识分子——儒,排第九。虽然那个时候知识分子境遇不好,但这对整个中华文化的融合、前进起到了重大作用。之前由于知识分子高高在上,整天就是舞文弄墨,互相唱和,你写首诗我和一首,纯属知识分子的娱乐。现在要靠写作谋生,因此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在底层民间写出了那么多千古不朽的诗篇和很多美好的音乐,结果使得元朝成为中国各个朝代音乐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写作也开始用白话文,正是由于士大夫被打到民间,才诞生了大量的白话文,才由此诞生了戏剧,诞生了关汉卿这样的大师。后来还催生了明清的小说,这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对整个中华文化的融合,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的坏事,只是精英阶层有一些损失。
我虽然不同意文化上“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说法,但是在民族存亡之际,出卖国家的就是汉奸,这是毋庸置疑的。汉奸的下场也不怎么样,中国有句古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些汉奸在元朝建立后被蒙古人驱使去攻打爪哇,失败了。然后又去攻打日本,本来当时已经打胜了,晚上水军们躺在船上睡觉,结果刮起大台风,全军覆没,船都沉了。征服了全世界的蒙古,在日本家门口被一股神风给吹倒了,导致当时“神风”在日本成了一个特别受崇拜的东西。这些灭亡了南宋的汉奸,和他们消灭的那些忠臣猛将一样,最后也在海里喂了鱼,所以汉奸最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 爱与感动的《音乐之声》 | (www.xing528.com)
1966年的今天,《音乐之声》荣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可喜可贺。音乐片在美国电影里是重要的一个流派,主要是因为美国有百老汇,在有电影之前就有这个传统。《音乐之声》也是百老汇音乐剧,演过很多年,那个时候大家都去百老汇里看音乐剧,里面的歌非常动人,比如《雪绒花》,还有“约德尔调”式的非常典型的中欧民歌,曾流行在德国南部、瑞士、奥地利一带,特别好听。
《音乐之声》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音乐剧,里面宣扬的价值观也都是好的,爱国、爱家庭、忠于信仰和传统等。后来《音乐之声》被拍成了电影,得了奥斯卡奖。这么多年来,音乐片获得奥斯卡奖是极少极少的。因为奥斯卡奖不光讲究票房,还要讲究深度、突破等,音乐片通常不会拍得很深刻,所以得奥斯卡奖的很少,而《音乐之声》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这是值得一提的。
| 陈景润的贡献 |
1996年,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逝世了。陈景润先生做过我的母校北京四中的数学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天天流传着陈景润看书撞电线杆的故事。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后来听很多认识他的人说,其实他没那么傻。那么说是为了教育我们好好读书,说你看人家陈景润走在路上都在算算术,一脑门儿撞到电线杆上了。
陈景润先生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当然在数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中国在他之前的很多年,知识分子一直被认为是异类,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都成了被批判的阶级。陈景润先生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之后,1978年《人民日报》史无前例地以大篇幅文章来赞扬知识分子,赞扬陈景润。这在中国那个特殊时期是非常难得的,知识分子被打压了那么多年之后,给国家争了光,当然这不只是他一人的功劳,从那之后,知识分子才开始慢慢受到重视。
再说一点儿题外话。后来陈景润先生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清华的教授们除了欢欣鼓舞之外,也发了一些小小的牢骚。当时中国没有工程院,只有科学院,导致做数学的人特别容易当院士,一辈子只要解出一道难题,就可以当院士,做理科的人发表重要论文,在一个理论上有创新,就可以评院士。但清华全是工科,所以就没几个院士,搞工科的人有可能盖了一辈子房,研制出了战斗机、军舰,但评不了院士,因为没有理论上的推动,只用了别人的理论。当时中国由于没有工程院,所以很多在工程上,尤其是在国防科技工业、原子弹、火箭等领域,对祖国做出重大贡献的这些工程师、科学家,都评不上院士。所以后来,在清华老教授和国防科工委一些专家的推动下,成立了中国工程院。于是工程科学家们地位也就提高了,也可以评院士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