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终其一生都没有在科举途中取得梦寐以求的功名,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秀才而已。而在他所著的《聊斋志异》中,也以相当的篇幅,表现了在科举制度困扰下众书生的人生百态,而且其中还出现了相当多的秀才、举人、进士、孝廉等等专有名词。它们都代表着什么呢?我们不妨从科举制度产生的根源讲起。
所谓科举,也就是开科取士,透过考试选拔国家各级机关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制度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在隋、唐以前,各级官员的选拔采取的是选举制,即由地方逐级推荐德才兼备者。各个州推荐出来的人才称之为秀才,各个郡推荐出来的人才称之为孝廉,并且成为定制。例如汉末的一代枭雄曹操就是孝廉。唐朝取代隋朝统治之后,很多制度都沿用过来,其中就有开科取士,并且一直沿袭到明、清︵只在元朝时期,有一段时间曾经取消科举︶,成为很有中国特色的人才选拔机制,也确实为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那么什么是”秀才”呢?所谓秀才,就是指才能优秀的人,和儒家经典《礼记》中所说的”秀士”相近,也是一种泛称,并不局限于饱读诗书。到了汉晋南北朝时期,秀才才开始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朝初年的时候,科举考试的科目非常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但不久就被废除了。与此同时,秀才也开始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到了宋代,朝廷规定,各州府都必须向中央荐举人才,以应礼部的会试。,同时宋朝统治者依然沿用唐朝后期的科举制度,首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是积极应举、参加选拔考试以争取被举荐的人,都能够称之为秀才。在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水泊梁山早期的首领王伦被叫做白衣秀士,也叫白衣秀才。为什么人们会这么称呼他呢?难道他整天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吗?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里的真正意思是说他是个落第秀才或不第秀才,也就是他没有能够考上举人,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而已。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宋代,无论你是否经过考试,你都可以取得秀才名衔;但到了明、清时代,就又出现了变化,秀才开始得来不易了。如果你想获得一个秀才头衔,就必须通过几重考试,更为关键的是,秀才最后也不一定能够中举。例如《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是如此,他十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秀才,但是终其一生都没有能中举。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明、清两朝,秀才主要是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想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童子试中得到录取。只要通过这一级考试,不论年龄大小,都被称之为童生或者是老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就直接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这被人们称为进学,也被人们称之为生员,也就是秀才的俗名。蒲松龄就是因为县、府、院三试都考了第一名才成为秀才。生员还需要经过科考选拔,当然,如果你没有被录取也不要太担心,因为你还有两次补考机会。生员在通过科举选拔之后,才可以参加本届乡试,也就是各个省会城市所举行的考试,被录取者称之为举人。
举人的名称来源于汉代的察举,原意是被举荐的人。在汉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名词只是指被举荐的人,并不是后来那样的专有名词。到了唐宋两朝,有两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种是当时人们所重视的进士科,也就是参加乡试并被录取者;另一种就是所谓的举人,就是通过举荐而获得参加会试的机会,所以这样的人又被称之为举进士。但是对很多文人来说,他们都很不屑于第二种方式。(www.xing528.com)
明、清两朝,举人不再单纯地被人们称为举人了,同时还被人们称之为孝廉(这是沿用汉武帝时期的古制)。这时,举人们的地位已经大为提高,不但中举之后就永远有继续参加会试(中央一级考试)的资格,而且还具有进入仕途的条件。国家各级机关一旦缺少了相应的官员,就会直接在举人中进行任命。所以,在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那个因为贫穷而屡屡被人瞧不起的范进,在中举之后立即亲朋满门,老丈人也对他另眼相待,称其为文曲星下凡;就连一向飞扬跋扈的张乡绅也立即前去攀世交、送银、送屋。究其原因,就在于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拥有了做官的资本。
举人们在进京参加中央一级考试(也就是会试)并得中之后,被称为进士。一般进士榜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等为”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都可以参加最高层次的考试,也就是殿试,并且都能取得做官的资格。
殿试一般都由天子主持。清初在北京天安门保和殿进行,第一名得主被称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榜眼、探花,他们往往被授以比较重要的官职,升迁也较快。状元的名称始于唐朝武则天之时,一开始人们称之为状头。不过,在宋代的时候,进士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可以称为状元,即所谓名列”魁三”。
对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来说,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这是他们一生的最终目的;由秀才到举人、进士直至状元,这就是他们一生为之苦苦奋斗的晋身台阶,也是一个男人实现人生梦想的主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