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胞间是颇为讲究礼节的,固然有的是表示欢迎,有的则是表示尊敬。初见面的朋友是通行彼此互赠一块哈达,下属见上级则献一块哈达,土司与活佛是接纳哈达多而互敬用途少,因之往往积存着数十百余幅的。哈达是川西产的一种特制绫质品,疏疏松松如窗纱,以色白是尚。愈高贵的哈达愈长阔,我们收到的某一个大哈达简直二幅就可以缝成一床被单了。献哈达的形式是双手在胸前曲举与肩齐,将哈达平披于拇指及无名指之间,持哈达上升至头顶又下降再平升向前至受礼者面前请收纳。
在德格时,我曾见到土司泽旺登登的出行,他的属民见着了赶快走到道旁恭立着。待他经过时,一律俯首弓腰之外,还将舌尖伸出口外半寸许,再挤眉弄眼个不停。这样的怪现象,是满清时沿袭下来,表示畏威慑服的意思。可见封建统治阶级高压手段之一斑。
我们在金沙江东行进到将达宿站一里多路时,便看见路旁有两条白线,蜿蜒到我们所住的房屋为止,据说这是表示欢迎的意思,我觉这件事还有带路的作用,到是很实在的行动,因为当你一天骑马疲乏之后,省得再去东问西询,顺着白线就到了。这风俗到了金沙江以西,不用白线划粉,改以小石子排列在路旁。
我们经过金沙江以西的村庄,看见在他们经过的道旁,拿柏枝半燃烧着,使发生浓烟,这也是隆重欢迎礼节之一种,大概还含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在房屋与地面颜色因一律是栗钙土不易分辨的时候,这浓烟远远就使你确认到要经过的地方。
凡是来欢迎的群众,都是背枪佩剑骑马的,你不用害怕,他们愈是全副武装愈是表示对你的尊敬。(www.xing528.com)
我最惊奇的是藏胞们致欢迎词之冗长繁复。到道孚时刚住下,灵雀寺的乌却活佛来访,馈赠礼物并致欢迎词,一气到底足足说了有三刻钟之久,据通译翻过来的大意,是自国泰民安、农作丰收等等说到欢迎我们经过道孚,种种形容词多得无可再多。我最初以为乌却活佛熟娴经典,所以念经似的才有这样冗长的话,后来一路遇到无数欢迎者都是一说就点把钟的,才明了他们以多说为表示尊敬的意思。
两位在吹笛的喇嘛,他们所穿前面像裙子样的一件,是织绣得五彩缤纷的
喇嘛寺的欢迎队伍是极好看而且是好听的,因为他们持着若干佛器成为一个仪仗队,并还有一队音乐,我记得过藏边班庆寺,喇嘛来迎,他们的这个仪仗队和音乐队就有一百多人,一律骑马,最前面二三个喇嘛戴着船形帽子的是执事,有的手上提着香炉净水瓶等,而以幡样的佛器最多,有二三十面,上书藏文红黄缎子做成的大纛,是仪仗队的中心。音乐队里,鼓笙铙钹俱全。有四个大喇叭,声音洪大吓人,而也长得惊人,喇叭口是由前一个骑马喇嘛持着,而由后一个骑马喇嘛吹响。还有两个吹笛喇嘛的装束最妙,衣帽都由各种颜色镶成,膝前像围裙似的遮着一块花毪子,粗看却很像苏格兰高地兵乐队里的鼓手装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