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时间:2024-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叔本华的父亲死于1805年,死因不明,可能是自杀。严格说来,叔本华是一位“一本书”的哲学家,这就是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的主要思想都包含在这本书里。■作品内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全书包括正文和附录。叔本华并没有否认当某个人不再存在时,这个世界仍然存在。叔本华取消了康德的自在之物,将现象看成是完全以主体为前提,只是作为主体的客体的表象。这就为叔本华的非理性的认识论和意志的本体论奠定了基础。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

■ 本书精要

叔本华作为现代哲学的一个开创者,率先起来反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传统,提出了一个唯意志主义的哲学体系,意志取代理性成为哲学关注的中心,由此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

■ 作者简介

阿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19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一个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家,典型的悲观主义者。

叔本华的哲学与其生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叔本华的生平背景,有助于理解他的哲学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叔本华于1788年2月22日生于但泽(Danzig,今属波兰),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一个世界主义者,热爱自由,其所欣赏的格言是“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受父亲的影响,叔本华一生都保持着精神上的独立,他还像父亲一样热爱法国和英国文化。叔本华的父亲性格孤僻、暴躁、忧郁,难以相处,而他的母亲比他的父亲年轻20岁,活泼好动,乐观,善交际,具有文学天赋,是当时一个有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叔本华的阴郁性格和文学天赋似乎结合了他的父母的特点,而他的悲观气质又与他所出身的缺乏爱的家庭气氛,尤其是与他后来跟母亲的矛盾有关。

叔本华在9岁时曾被父母留在法国待了两年多,在15岁时又随父母用两年的时间游历了荷兰、比利时、法国、瑞士、奥地利和英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他沿途看到刚经历过拿破仑战争的欧洲到处呈现出一种破败荒凉的景象,人们的贫穷和痛苦使他深受触动。叔本华的父亲死于1805年,死因不明,可能是自杀。这对于叔本华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不过,也正是由此,叔本华才得以从对其父亲的经商的承诺中解放了出来,尤其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一大笔遗产使他免除了从事哲学研究的后顾之忧。此后叔本华的母亲移居魏玛,创办文艺沙龙,开始与当时文艺界的一些名流交往。叔本华由此结识了东方学者弗里德里希·梅耶,后者激起了叔本华一生对印度思想的兴趣。他后来形容《奥义书》说:“它是这个世界上可能有的最有益的和最高贵的阅读材料。它既是我生的安慰,也将是我死的安慰。”〔1〕随着叔本华与其母亲的关系越来越差,两人终于在1814年分离,从此再未见面。

1809年,叔本华到哥廷根大学求学。他在那里听了许多门课程,一开始学习医学,不久就转向哲学,阅读了柏拉图康德的著作。两年后,叔本华转到柏林学习,听了施莱尔马赫和费希特的课,但对他们没有好感。1820年,叔本华成为柏林大学的讲师,他故意选择与当时正值盛名的黑格尔同一时间上课,结果他的课上只有几个学生。叔本华从此结束了他的讲师职业。

1831年,柏林流行霍乱,叔本华离开柏林,定居法兰克福,此后直到去世他一直住在那里。叔本华生前长期默默无闻,他的书卖不出去,大都被当做废纸处理掉。直到晚年叔本华才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逐渐在欧洲乃至世界赢得声誉。叔本华感叹自己是“曾经活过的人当中最走运的一个……”〔2〕他怀着“流传久远与发迹迟晚成正比”的欣慰于1860年去世。

叔本华的主要著作有:《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813)、《论视觉和色彩》(181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自然界中的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附录和补遗》(1851)。严格说来,叔本华是一位“一本书”的哲学家,这就是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的主要思想都包含在这本书里。1844年,该书的第二卷与第一卷一起出版。叔本华并没有重写他年轻时的著作,而是在第二卷里用成熟的思考分别对其第一卷里的论题作了澄清和扩充。1859年,这两卷再次合在一起出了第三版。

■ 作品内容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全书包括正文和附录。正文分为四篇,分别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本体论美学和伦理学四个方面的问题,附录是一篇《康德哲学批判》。

正文的第一篇即“世界作为表象初论”探讨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理论,其副标题是:“服从充分根据律的表象:经验和科学的客体”。该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从字面上看,表象(representation)一词指的是呈现给我们的意识或认识的一切东西。所以“世界是我的表象”指的是世界不仅是我所思维着的东西,而且是我通过各种方式感知着的东西。世界是呈现给一个主体,与一个认识着、感知着的主体相联系着的世界。叔本华并没有否认当某个人不再存在时,这个世界仍然存在。他的命题强调的是没有人能够认识超过他或者其他人的认识和感知之外的世界。世界是我的表象,因为世界就是对于一个作为认识主体的我而存在的客体。正是在此意义上,叔本华说每个人只要通过反省,“他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3〕

叔本华关于“世界是我的表象”的命题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一脉相承。叔本华取消了康德的自在之物,将现象看成是完全以主体为前提,只是作为主体的客体的表象。“假定一种自在的客体,不依赖于主体:那是一种完全不可想象的东西;因为(客体)在作为客体时,就已经是以主体为前提了,因而总是主体的表象。”〔4〕叔本华将客体与主体联系起来,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分立服从充足理由律的各种特殊类型的表象的共同形式,一切表象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才有可能。由于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的首要条件已经走在根据律之前,因而充足理由律就只存在于直接和间接的客体(表象)之间,而不存在于客体和主体之间。叔本华说他的考察是从已包含主客两方面并以它们为前提的表象出发的,他企图超越传统的唯物论和与唯心论之间的对立,将客体和主体的关系从根据律的范围内拉出来,认为根据律只是对于客体才有效力,并不适用于客体和主体的关系。这就为叔本华的非理性的认识论和意志的本体论奠定了基础。

叔本华探讨和比较了概念和直观两种认识方式,指出直观是一切真理的基础和源泉,概念则是对直观认识加以抽象的产物,一个认识的根据系列必须以一个在直观认识中有根据的概念来结束。叔本华并非一般地反对理性,而是认为理性和直观各有其作用范围和价值。理性的抽象对于人们从事某些实际工作和指导团体协同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而生活中的决断、真正的艺术和美德都是以直观认识为基础的。相对而言,叔本华更为推崇和重视直观认识。他说:“任何一概念只在它和一直观表象的关系中有其价值和实际存在,而不问这关系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或间接而又间接的。”〔5〕这样一种从概念到直观的认识方式的转向使叔本华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不再是世界的来由,而是世界是什么。

叔本华在第二篇中提出了“世界是我的意志”的命题。该篇的题目是“世界作为意志初论:意志的客体化”。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指类似于冲动的东西,尤其是指“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这种含义的意志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一切表象,不管是哪一类,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作为意志,它就决不是表象,而是在种类上不同于表象的。它是一切表象,一切客体和现象,可见性,客体性之所以出。”〔6〕叔本华通过确立意志作为自在之物在康德之后建立起一种以意志为核心的新的形而上学。

叔本华首先指出,我们的身体是一类特殊的表象,我们对它的认识不同于对其他表象的认识。我们对身体能够从内部直接认识,而对其他表象则只能从外部间接认识。叔本华称身体为直接客体。我们直接认识到身体除了是表象之外还是意志。我们对身体的这一认识向我们揭示了自在之物的秘密。叔本华根据我们对身体一方面是表象,另一方面是意志的双重认识进行推理,认为其他客体也像身体一样一方面是表象,另一方面是意志。他由此得出“世界是我的意志”的命题。这种类比推理所依赖的一个观念是:物自身是一,而不是多。

叔本华称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在各种形态的根据律的作用范围之外的,因而意志本身是没有根据的,是盲目的:“事实上,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7〕叔本华根据意志的这一本性提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意志的客体化。意志的客体化有各种级别,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念。叔本华根据意志客体化的程度划分了无机物、植物动物和人等不同级别,其中,无机物是意志客体化的最低级别,人则是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代表着意志最完美的客体化。叔本华特别指出人的身体是意志的客体化:“因此,身体的各部分必须完全和由意志所宣泄的各主要欲望相契合,必须是欲望的可见的表出:牙齿食道、肠的输送就是客体化了的饥饿;生殖器就是客体化了的性欲;至于攫取物的手和跑得快的腿所契合的已经是意志的比较间接的要求了,手和脚就是这些要求的表出。”〔8〕

与意志的首要地位相比,认识只是在意志客体化的较高级别上才出现的。“所以认识,从根本上看来,不管是理性的认识也好,或只是直观的认识也好,本来都是从意志自身产生的。作为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一种‘器械’,认识和身体的任何器官一样,也是维系个体存在和种族存在的工具之一。”〔9〕认识是命定为意志服务的,是为了达到意志的目的的。叔本华认为意志的本质是求生存,是生存意志(the will to live)。生存意志首先是维持自己的存在,所有有生命的以及无生命的东西,从其本性上来说都是要努力维持自己的存在,不使自己遭到毁灭;其次,除了维持自己的存在之外,生存意志还要求生存者通过生育繁殖活动使自己能够无限地延续下去。性冲动是对生存意志的最强烈的肯定。性器官可说是意志的真正焦点。

在身心关系上,叔本华提出了意志活动与身体活动同一的学说:“意志活动和身体活动不是因果性的纽带联结起来的两个客观地认识到的不同的情况,不在因和果的关系中,却是二而一,是同一事物;只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下给予的而已:一种是完全直接给予的,一种是在直观中给予悟性的。身体的活动不是别的,只是客体化了的,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10〕叔本华用身体与意志的同一性来理解世界与意志的关系。世界是意志并不是说在自然之内或自然之外有某种东西在选择或决定事物是怎样的,因为世界本身就是意志的客体化,意志并不在世界之外,意志是世界的内在本质。世界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它从一方面看是表象,而从另一方面看则是意志。

叔本华根据其意志哲学提出了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他拒绝了传统所认为的人因为有理性而优于仅有本能的动物的观点,指出人的理性只是意志的工具,因而人与动物在作为意志客体化的层面是完全相同的。这意味着,人在现象界同样要受意志的支配,没有自由,只有意志才是全能的。因此,人们只是表面上在向前走,实际上,他们是被后面推着走,并不是生活在诱惑他们,而是必然性在推动着他们向前。

叔本华认为意志在本质上是一种盲目的无尽的欲求,除了维持和延续自己的存在之外没有任何目的。这样的意志只能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一个充满欲求、焦虑和痛苦的意志。由于每一个个体都是欲求存在的同一意志的客体化,因而它必定要毁灭其他的个体,为后者带来痛苦。“意志客体化的每一级别都在和另一级别争夺着物质、空间、时间。恒存的物质必须经常更换(自己的)形式,在更换形式时,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有机的现象在因果性的线索之下贪婪地抢着要出现,互相争夺物质,因为每一现象都要显示它的理念。”〔11〕“这样,生命意志就始终一贯是自己在啃着自己,在不同形态中自己为自己的食品,一直到了人类为止,因为人制服了其他一切物种,把自然看做供他使用的一种物品。”〔12〕

意志在其挣扎和斗争的过程中达到它的目的就称为满足和幸福,反之,意志受到阻抑,无法达到目的就是痛苦。由于所有现象的自在的本身都是意志,而意志的本质就是挣扎和斗争,“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消除的口渴相比拟。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13〕痛苦构成了人的本质,痛苦对于人是不可消除的。所谓的幸福在本质上都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因为幸福作为欲望的满足,其存在的先决条件就是缺陷。即使我们所有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并且我们也能够逃避无聊,前面还有作为人生的大限的死亡在等待着我们。叔本华引用了诗人卡尔德隆的话:“人的最大罪恶,就是他的诞生。”这就是叔本华关于人生最后所得出的悲观主义的结论即世界的不存在比它的存在要更好,世界是某种根本不应当存在的东西。

叔本华在第三篇集中探讨了美学和艺术的问题,该篇的题目是“世界作为表象再论”,副标题是“独立于充足理由律以外的表象:柏拉图的理念:艺术的客体”。这一题目表明叔本华的美学理论受到了柏拉图的深刻影响。

叔本华在其美学中借用了柏拉图的理念,他所谓的理念指的是高于时空中的个别事物的种属概念,如生物的种类和各种自然力等。叔本华认为理念是意志客体化的不同级别,是“意志恰如其分的客体性”〔14〕。理念是意志客体化的中介,理念本身并不进入时间和空间,而是常住不变,永久存在的。理念对于个别事物的关系就等于级别是事物的永久形式或标准模式。虽然叔本华常常把理念称为“柏拉图的理念”,但是他的理念与柏拉图的理念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分歧。叔本华的理念不像柏拉图的理念那样是理性的,而是直观的。在叔本华看来,艺术家通过直观在个别事物中看到具有普遍性的理念,进而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理念再现出来。

在叔本华看来,意志的无尽的欲求是造成痛苦的根源,因而要消除痛苦,就必须否定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否定意志。在审美的时候,人的认识可以暂时摆脱意志,不再按根据律诸形态的线索去追究事物的相互关系,即不再考虑事物对自己意志的关系,成为一种无意志的纯客观的认识。“人们在事物上考察的已不再是‘何处’、‘何时’、‘何以’、‘何用’,而仅仅只是‘什么’。”〔15〕也就是说,人在审美中完全沉浸于直观,“自失于对象之中”,忘记了他的个体和意志。“在这样的观审中,个别事物已成为其种类的理念,而在直观中的个体则已成为认识的纯粹主体。作为个体,人只认识个别事物,而认识的纯粹主体则只认识理念。”〔16〕叔本华认为人在无意志的审美经验中所认识的不再是一个个别事物,而是一个理念,一个理想的典型。因此,审美使人得以克服由于意志而必然产生的痛苦。(www.xing528.com)

叔本华在关于审美的阐述中区分了两种认识方式,一种是经验和科学的方式即遵循根据律的考察方式,另一种是艺术的方式即独立于根据律以外考察事物的方式。前者是一般人所拥有的,后者则只有少数天才才具有。一般人由于其认识的局限性,只能用理性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因而无法摆脱事物对自己意志的关系,只能处于痛苦之中。相反,天才则因为其认识对意志占了绝对的优势,从而能够摆脱事物与自己意志的关系,通过纯粹地直观事物,认识到柏拉图的理念而得以摆脱痛苦。这样,艺术就成为人的一个精神安慰。叔本华推崇天才,认为只有天才才有可能通过审美取消意志,得到某种解脱。

叔本华重点探讨了各种艺术形式,他认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表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意志客体化的理念或等级。他由此将这些艺术形式安排在一个从低到高的等级序列之中。这个序列就是:建筑园艺、风景画、雕刻、故事画、诗、长篇小说史诗戏剧音乐。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叔本华比较推崇悲剧,把悲剧看成是艺术的顶峰。在他看来,悲剧是人生和宇宙的本性的最深刻的体现,悲剧英雄在遭遇巨大痛苦之后实现了否定意志的转向和自我遗弃。叔本华还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区别开来,对艺术做了独特的解释。他认为音乐不像其他艺术那样描摹各种世界上的各种表象,而是直接表达世界的本质即意志本身。因此,音乐作为一种普遍化程度最高的语言,其效果要比其他一切艺术更为强烈。

叔本华在其美学理论中强调了艺术审美对于人的解脱的价值即它可以使人摆脱痛苦,但他同时认为人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所得到的解脱只能是暂时的,人只有通过实行禁欲主义,彻底否定意志,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叔本华在第四篇里集中讨论了伦理学和生命哲学的问题,该篇的题目是“世界作为意志再论:在达成自我认识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叔本华宣称这是“最严肃的一部分”,它涉及的是人们的行为,是和每人直接相关的题目,“要予以严肃的注意。”从内容上说,叔本华这篇关于伦理学的论述可以看成是他的意志哲学的总结论。

叔本华反对西方哲学传统上将形而上学与伦理学区分开来的做法,主张将它们合二为一。叔本华认为自己的哲学就是这样做的。他结合意志哲学,重点探讨了道德的基础问题,将道德的基础奠定在同情之上。所谓同情是指一个人能够看穿个体化的原理,看到人和所有事物的本质都是意志,人与人乃至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区别都是假象,这样他就能够超越自己与他人的分别,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意志,“不去伤害他人,尽其可能去帮助他人。”在他看来,所有正义、仁慈的行为都是从同情出发的。只有基于同情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根据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我们作为意志客体化的现象必然要努力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存,所以个体一般都是自私,甚至是邪恶的,但当个体身上认识相对于其意志占有优势地位时,他就能够超越个体化的原理,在一切事物中都看到自己真实的自我,从而把他人乃至全世界的痛苦都当做自己的痛苦,于是他就产生了对他人乃至对一切事物的同情。

在叔本华看来,只有彻底否定生命意志,实行禁欲主义才能真正摆脱痛苦。所谓禁欲主义就是故意地摧毁意志,主动放弃生命中的一切欲望和享受,尤其是要彻底放弃性欲的满足,自愿地承受甚至欢迎生命中的一切痛苦。由于生命意志是形而上唯一的东西,是自在之物,所以我们不能通过暴力,而只能通过认识才能取消它。“生命意志之否定,亦即人们称为彻底的清心寡欲或神圣的东西,经常总是从意志的清静剂中产生的;而这清净剂就是对于意志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上的虚无性的认识。”〔17〕叔本华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通过认识个体化的假象而使生命意志得到止息。这样的人将不再作人我的区分,从而也就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在生活中多数人都是由于遭遇到极大的痛苦而认识到生命意志本身的矛盾性和虚无性,从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意志。与人们可能想象的相反,叔本华并不赞成自杀,因为他认为自杀并没有否定生命意志,反而肯定了生命意志。

叔本华认为我们只能从否定的方面去描述取消生命意志之后的情形:“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18〕这是因为,在彻底取消了意志之后,认识的主客形式被取消,通常的认识和表述失去了作用。彻底否定意志的人们所经历的境界最终只能靠他们本人自己的经验才能得知。与开头“世界是我的表象”遥相呼应,《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正文的结尾是关于世界是无的描述:“我们却是坦率地承认:在彻底取消意志之后所剩下来的,对于那些通身还是意志的人们当然就是无。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那些意志已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们,则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19〕可见,叔本华的哲学从贝克莱的主观主义、康德的先验论出发,经过意志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发展,将印度哲学的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当成了最后的归宿。

■ 简要评述

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主要来源于康德、柏拉图和印度哲学。叔本华认为读者只有先去熟悉这三种哲学才能理解他的思想。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以意志为核心建立起了现代哲学中第一个非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影响了其后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多种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叔本华生活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的时代,他的哲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受欢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初版时无人问津。直到30多年后,随着1848年革命的失败,欧洲大陆笼罩着一种反理性主义和悲观失望的情绪,叔本华的哲学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可见,尽管叔本华否认哲学与历史的联系,但他的哲学的遭遇仍与时代的命运纠缠在一起。

叔本华将意志推到了哲学的中心地位,把理性看做是意志的工具,由此颠覆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这种意志第一的思想对于现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此相关,叔本华通过提出意志就是自在之物,从而彻底清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为上帝保留的地盘,成为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叔本华的无神论思想对于长期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哲学传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正是沿着叔本华所开辟的哲学道路,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人进一步批判基督教,发展了现代无神论和人本主义思想。

叔本华从意志哲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唯物论和唯心论将主客对立起来的做法,要求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虽然叔本华实际上未能完全摆脱主客二元论,他关于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二分就有着二元论的痕迹,但他试图克服主客二元论的努力仍是值得肯定的,他关于意志活动和身体活动的同一性的观点启发了维特根斯坦等人反笛卡儿式的认知主义的思想。

人们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着不同的评价,但不可否认它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罗素认为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当做一种解毒剂是有用的。值得指出的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并不是彻底的,他致力于寻求使人从意志的束缚中获得解脱。叔本华把解脱视为人自身认识方式的转换,这实际上等于将救赎的权利从传统的上帝那里转交到每个人自己手中,因而他的悲观主义实际上隐含着一种与之相对立的积极的乐观主义倾向。叔本华从美学、艺术、伦理学以及东方思想中寻求一种不同于西方哲学和宗教传统的新的精神安慰,这表明他相信人身上存在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拯救的可能性。他对天才和圣人的推崇也部分说明了这一点。

叔本华最后所得出的否定意志的结论存在着一个矛盾:既然意志是唯一的,全能的,那么否定意志的行为也只能是出自意志,但这样一来,否定意志又如何可能呢?叔本华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矛盾,指出否定生命意志本身是一个斗争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有持久的宁静。这就使得叔本华的禁欲主义本身成为可疑的。尤其是叔本华本人不仅未能实行他的禁欲主义学说,反而通过他的行为提供了相反的例证。这说明叔本华的哲学具有某种过渡性。尼采正是通过批判叔本华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将其生存意志发展为权力意志,从而彻底颠覆了西方的基督教和柏拉图主义传统,掀起了一场价值观上的革命。由此可见,叔本华的哲学的意义在于它开启了西方哲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向。

(中山大学:杨玉昌)

注释

〔1〕 Schopenhauer: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Translated by E. F. J. Payne, published by Th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4, ii. p397.

〔2〕 〔苏〕贝霍夫斯基:《叔本华》,刘金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3〕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页。

〔4〕〔5〕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0、109页。

〔6〕〔7〕〔8〕〔9〕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4—165、235、163、220页。

〔10〕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1页。

〔11〕〔12〕〔13〕〔14〕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2—213、213、427、251页。

〔15〕〔16〕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9、250—251页。

〔17〕〔18〕〔19〕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45、562、5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