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事工程:突出人物性格弧线,带来婚姻拯救

故事工程:突出人物性格弧线,带来婚姻拯救

时间:2024-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人公的任务就是挽救婚姻。主人公如何克服酒瘾就是他的人物性格弧线。性格驱动型主题的两个领域在设计戏剧性主题时,要记住,人物性格冲突通常包括两个领域: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最好的策略是将主题融入人物形象中。其成功的根源在于故事的构思和丰富多样的主题,二者都立意新颖且深刻有力,而不是因为人物塑造、情节描写或是写作的风格。

故事工程:突出人物性格弧线,带来婚姻拯救

正如前面所说的,你可以专注于描写人物,具体而言,就是选择威廉·皮特·布拉迪的风格,也就是让主题自由发展。如果你的目标是在那条直线的中间部分,或者如果你关注的是流派体裁,并想让读者对故事的结局自然地产生共鸣,这也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如果你的主人公在故事中受到一两次教训,那么读者也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同样的教训。这些教训的意义清晰而深远。

比如,在你写的一个故事中,主人公因酗酒而备受困扰。内在原因是他自身酗酒的心魔,外在原因是他所处的环境——父母都是疯狂的酗酒者。在故事结尾处,主人公需要克服酗酒的问题,从而完成他的任务——实现拯救人类的目标。按照定义,你的任务就是要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塑造这样一个形象:从沉溺于酗酒转变到戒除酒瘾。

你开始可能并不想以酗酒者的戒酒作为故事的主题。对此你要说的可能并不多,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极好的构思,不会让你就这么轻松地一带而过。无论哪种方式,一旦你将问题置入人物经历中,尤其是当这个问题关于人物的心魔时,你就是在涉及主题性的东西,同时你也是在塑造人物形象。

最终,你要同时考虑六大核心技能,现在我们只说其中的两项。

故事的任务往往是主题性、戏剧性混合在一起,很少有像简明信息那么具体特定的,比如如何戒除酗酒。要回答“怎么做”这种问题最好还是去看教科书吧。然而,你要讲的是婚姻遭到酗酒破坏的故事。主人公的任务就是挽救婚姻。酗酒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障碍,源于他的心魔,我们会逐渐理解并同情他的感受。

外部冲突可能是他的妻子已经提出离婚,并已准备接受别人,必须要抓紧时间了。戒掉酒瘾,是挽回妻子的关键因素。在精彩的故事中,心魔同样也是扣人心弦的因素。

是不是已经很有主题的味道了?就内心而言,你不必改变世界或者改变某个人的生活。就是说,如果你要在舞台上创造逼真的人物形象,你将不可避免地向读者展现两种后果中的一个。

主人公如何克服酒瘾就是他的人物性格弧线。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这种性格不会显露出来。他不可能有一天醒来,突然就发誓从此戒酒。这应该是一个自然的反应,是在某种需求、经历和之前的经验共同驱使下做出的选择。在你设置的这个故事场景中,他清楚哪些做法对戒酒有效,哪些无效。

故事成为人们学习经验和吸取教训的课堂。这不是因为作者故意将它们凸显出来,而是其自然而然就会表现出来。

在这条直线的某个地方,有人站在教室或者工作坊的讲台上说“要展示,不要叙述”。这就是他们关注的东西。

性格驱动型主题的两个领域

在设计戏剧性主题时,要记住,人物性格冲突通常包括两个领域: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内心冲突是主人公成功抵抗外部冲突道路上的一种障碍。你必须同时开辟两条道路,让两种冲突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www.xing528.com)

在一些故事里,内心的冲突过程与外部的冲突和探索一样,都充满戏剧性且跌宕起伏。这是畅销书和高票房影视剧惯用的手法,也几乎是所有文学小说的关注点。准确地说,这也是电影《壮志凌云》戏剧性张力的来源,马弗里克抑制内心破坏性动力而存活下来的能力,是整个故事冲突和戏剧性的唯一来源。其他的则乏善可陈,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既不是剧本经典,也不是文学典范的原因。它赢得的只是高票房而已。

推理题材的小说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它与主人公侦探一起出现。主人公内心总有恶魔存在,或许以往的记忆中有过不快,或许曾受到诱惑,或许曾对什么上瘾,可能只是一次违规记录,或是一次离婚,总之这经历让他伤痕累累,他的世界观、自信、价值观还有勇敢程度都由此而受到影响。随着各种线索的集聚,主人公必须不断克服内心的黑暗力量,才能一步步靠近真理、维持正义。这不像原型一样可以作为准则,这一题材的作品几乎都依赖于主人公的内心设定和丰富的主题。

以这种方式接近主题对作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突出主题性是一回事,而创作出一个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都很激烈的好故事又是另外一回事。只有为主人公设置各种经历和冒险,来征服那些可能把他打倒的心魔,才算完成主题的创作。

即使要优先考虑主题(这当然可以),这也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最好的策略是将主题融入人物形象中。主题太多会成为说教,方式太多就变成了宣传。对一种观点的钟情,很容易让你陷入无所不知的叙述当中,如果是以第一人称写作的话,这种感情又会潜入叙事者的意识中,而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塑造好的故事。

要展示,不要叙述。写剧本,不要讲解。只有这样做,作品才可能成为畅销书。

《达·芬奇密码》中的人物形象……或者不是

在丹·布朗的笔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既不太突兀也不会对结果有决定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该书虽然销量很高,但却没有受到高度评价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成功的根源在于故事的构思和丰富多样的主题,二者都立意新颖且深刻有力,而不是因为人物塑造、情节描写或是写作的风格。

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也并非总是如此。像詹姆斯·邦德这样的英雄人物,很少会在电影或书籍中展现太多性格魅力。作者专注于人物的吸引力,邦德能否在坏人按下引爆按钮之前阻止他们?作者将有关主题的任何问题都留给了他的这一行为所造成的全球影响上。但是要注意,最近,英雄系列剧主人公的创造者们避免落入俗套的方法,是将角色与人物形象融合起来,把故事与主题也融合起来。蝙蝠侠蜘蛛侠漫画书里的各种人物形象,现在都被拍成了电影(原版漫画小说同样富有背景故事和人物复杂性),这些形象往往都被其内心的恶魔所蛊惑。随着对人物形成过程的了解,我们便不同程度地期待故事的结局了。我们都高度关注蝙蝠侠,却从未这样关注过詹姆斯·邦德,这是因为作家通过人物形象将主题渗透到了故事中。

在《达·芬奇密码》中,主人公罗伯特·兰登内心冲突并不多,因此几乎没有什么潜在的人格魅力。像邦德一样,兰登从最开始就非常完美,是典型的一维人物。与摆满了整个书架的各种评论奖相比,丹·布朗对三亿美元的稿酬更满意。

《达·芬奇密码》告诉我们两件事情:主题的内在力量,以及商业成功往往并不取决于我们处理基本要素的好坏。如果你采用后者作为故事的写作模式,那么你应该清楚,这是不能随意尝试的,否则等待你的可能是焦虑和痛苦。讲故事的原则就像是重力原则——违背它就是在冒险。如果你违背它,就像是不带降落伞从楼上往下跳一样,你最好赶紧学会怎么飞。

如果你意识到前者的重要性,即主题就是文学的核心,那么你很快就要插上成功的翅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