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特设计人物弧线-故事工程

独特设计人物弧线-故事工程

时间:2024-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物的处事方式便是人物弧线的主要内容。尽管这些并不是硬性规定,但故事中的那些恶棍几乎没有什么人物弧线。当作者为笔下的人物设置一系列挑战,并使他在经历种种事件后有所改变、成长起来后,人物弧线便已存在于故事当中。这就是人物弧线,纯粹而凝练。从塑造心魔开始,到主人公最后征服心魔为止,整个过程即是人物弧线。我们都听说过的原则:要展示,不要叙述这一原则对于塑造人物弧线尤为重要。

独特设计人物弧线-故事工程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谈过有关心魔的话题。其实我们人人内心都有恶魔,只不过有些人内心的恶魔比别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恶魔会被我们征服,而对有些恶魔,即使有时进行心理治疗,我们也无法摆脱它们。我们会遇到诸如离婚、工作不顺及各种起起落落的问题,我们经常将此看作人生中的跌宕起伏。

大多数时候,我们遇到的人并不知道或不关心自己为人处世背后的真实心理。这些也都是事实。这就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中仅有少部分人会明白自己性格和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可以偶尔去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那里咨询,他们会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如果情况更糟,比如说进了监狱,那么也许监狱里面的心理健康辅导员也会了解我们的心理。

但是,我们所写的故事并非真实生活。我们的故事可以取材于现实生活里最黑暗的事例,《嗜血判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在故事中塑造心魔时,既可以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也可以取材于别人的经历,还可以将人性的阴暗面和戏剧性带入故事。写故事时,要让读者明白我们所写的一切究竟要表达什么。

正是故事中人物的背景故事,将有深度的、多维的故事与浅显的、单纯的故事区别开来。

塑造心魔的有趣之处在于,故事情节一般不会随着这个魔鬼本身向前推进,而是取决于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如何对待自己的心魔。其实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个恶魔同罪犯和精神病患者内心的恶魔一样令人痛苦,只是罪犯和精神病患者会以一种令人吃惊的,并且往往是恐怖的方式来对待心魔。

这意味着对于故事中的大多数人物,我们都可以套用一种标准化的心魔处理方法。之后,故事的引人之处则在于不同性格的人物如何处理各自的事情。

人物的处事方式便是人物弧线的主要内容。

通常的心魔是什么样?

怯懦、自私、成瘾、恐惧、自负、傲慢、仇恨、怨怼、偏见、自卑、愚蠢、天赋异禀、收获遗产、贫穷、无知、麻木、厌世、天真、道德偏差、性取向异常等。一般来说,任何不符合世道人心的性格、不被认可的规范,或在你虚构的故事中阻碍主人公获得成功的因素,都可以称作心魔。

电影艾利之书》中,主人公用大刀杀死的人比艾尔·卡彭[1]在整个黑道生涯中杀死的人还多,但人们却完全接受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故事所描述的那个世界末日降临后的社会中,基本规则就是要么杀人、要么被杀。

塑造这个主角是三维人物刻画中的一个课题。表面看来,他冷静温和,言必信行必果,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但从第一幕场景开始,他的所作所为就将其性格表露无遗。因此,他的行动实际上都是三维性格特征的外化。任何时候他的行为都不关乎一维性格,特别是他的太阳镜(如果你知道故事的结局)。最后我们才完全明白了二维性格的强大力量,正是它推动着主人公做出决定。而那个太阳镜也是二维力量的产物。二维性格和背景故事的层层发展将电影逐步推向结局。

或许,某个二维性格的心魔只是你一个隐秘的构想;又或者你已将它注入连环杀手的脑中正伺机登场。作家就如同上帝,决定着其笔下人物接下来的命运。

英雄也有心魔

大恶棍的内心也是如此。众所周知,反面角色的身上存在着种种不足,其实大英雄也绝非无可挑剔。英雄的内心也存在着恶魔,反面人物也有闪光点。否则,完美的英雄和十足的恶棍都将是平淡无趣的角色。或许,有的恶棍曾努力使自己变得完美,至少他们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替天行道,而不是在损害他人的利益。又或许,有些恶棍其实就是满脑子反社会思想,更糟糕的是,他可能完全就是个精神病患者。

无论用哪种方式,作家要做的就是让读者或观众理解你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角色。

塑造人物弧线是一门学问

作者要赋予人物力量与洞察力,获得原本缺乏的能力,消除阻碍他们自身发展的弱点,不沉溺于过去,学会宽恕,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最佳的决定。

尽管这些并不是硬性规定,但故事中的那些恶棍几乎没有什么人物弧线。作为故事的主宰者,作者掌握着其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的命运。

当作者为笔下的人物设置一系列挑战,并使他在经历种种事件后有所改变、成长起来后,人物弧线便已存在于故事当中。

人物弧线是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背景故事了解主人公心魔的来源和本质。作者会在整个故事的开头部分交代好背景,即在引发性事件或第一情节点之前做好铺垫。在叙事的中间部分,主人公开始受困于心魔,进而意识到他需要克服的是什么。在此之前,通常在故事进行到中间部分时,我们会看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第五部分探讨故事结构时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点)。

在故事的最后部分,主人公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做出更好的选择,即三维空间的选择,这表明他成功了,他不再屈服于自己的心魔,至少在那一刻,他可以战胜心魔,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这就是人物弧线,纯粹而凝练。

从塑造心魔开始,到主人公最后征服心魔为止,整个过程即是人物弧线。

举例来说:从温驯变得大胆,由懦弱变得勇敢,从沉默寡言变得直言不讳,从不能原谅到宽容谅解,由愤怒到平静,从毫无头绪到找到线索,由自欺到自知,不诚实的人开始向自己及他人坦白,经不住诱惑的人变得自律,弱者变强,猜疑变为信任,被压迫的人获得解放,受害者变得能够保护自己,索取者变为给予者,迟钝的人变得机敏,天真简单到全面缜密,无精打采到充满激情,冷酷变为热情,等等。以上列举的种种转变都是人生阅历的真谛所在。

与故事刚开始时相比,主人公在故事的结尾处应该给我们诸多启示。人物应该更丰富、更全面、更有能力。考虑到真实性和可信度,有些故事的结尾不会完全如此,但至少应使主人公完成他的目标,充分展现故事的主题精髓。

这门学问的形成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数次戏剧性试验和总结错误的结果,是主人公实践的成果,简单来说,就是故事主人公所经历的经验教训。

我们都听说过的原则:要展示,不要叙述

这一原则对于塑造人物弧线尤为重要。我们必须使主人公完善自我的过程可知可感,而不是像写新闻一样陈述事件首尾,更不能使其来龙去脉显得不合乎逻辑。主人公不可能突然在某天早上醒来就克服了自身的弱点。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超自然的故事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故事的主人公通过第六感或突然借用某些更强大的事物完成了探索,而不是从痛苦和历练中实现了自身蜕变。

在《壮志凌云》中,主人公学会在团队内工作,空战开始时他没有抛开僚机飞行员,还救了一名女孩,他干净利索地完成了任务,保护美国免受敌人的袭击。但就人物性格发展而言,我一点儿都不建议大家模仿这个故事——因为它对人物的刻画并不能算是现代电影艺术中典型的成功范例。事实上,这个故事是很单薄、很不丰满的……最精彩的部分仅仅是那些很酷的战机从航母上起飞的时刻。

但是,它确实对我们有所启示。比如,无论是讲故事还是在现实生活里,探索简单的事物往往能使人收获更多。

人物弧线作为次要情节

以描述人物心魔为主的背景故事是次要情节的良好素材,这一次要情节应从属于主要情节,并与主要情节息息相关。因为次要情节要讲的是主人公的心魔,这很快会成为故事的弦外之音。讲故事时,插入一些弦外之音是十分有趣的。

这是“故事菜单”上两道不同的菜,而你作为厨师,需要巧妙地将二者搭配起来。至于主题(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更深入地探讨), 我们也要将其与叙事能力和人物弧线联系起来,就如同你享用了一顿文学自助餐那样。(www.xing528.com)

比如,你要讲一个惊悚的故事,在面对厄运或者死亡等重压时,主人公的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就可以作为次要情节。由于主人公必须战胜内心的恶魔,打败现实生活中的敌对因素,克服作者之前就为其设置好的障碍,那么,缺乏担当甚至勇气不足的弱点便成为故事的弦外之音,它能增加故事的戏剧性。

若故事是浪漫喜剧或严肃的剧情,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个工作狂,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每当他要做出决定时情况都会变得很棘手,这些都与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就成为了故事的弦外之音。他心中的那个恶魔也会阻碍他进行转变,阻碍他采取行动来解决主要情节中的最重要问题。或者是,主人公对他人某种程度上的盲目信任和忠诚推动着主要情节的发展。

如果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可以将个人内心的冲突上升为故事戏剧性的主要冲突,而外部冲突则成为次要情节。比如,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某个角色不得不选择从一个阵营转到对方的阵营中去。

再比如,在爱情故事中,某一方的家庭或许会介意双方的阶级差别,从而对这段萌芽中的爱情持有偏见,这就会成为主要情节中的最大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你只需一些能体现故事主题,同时又能影响戏剧冲突走向的次要情节,就可以震撼读者的心灵

泰坦尼克号》中主人公的爱情就是因为社会阶级差别而遭遇重重阻碍的。故事中那条船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注定隐含着阶级斗争的内容。由于我们都知道最后会发生什么,因此沉船一事本身便成了次要情节,而这里扣人心弦的只是轮船沉没时的特技效果。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恰恰相反,这并不重要。无论如何,故事中两条线索都是关于社会阶级的差别。

故事中的弦外之音通常与人物的二维性格相关。它深深地改变了主人公之前坚信不疑的信念,冲破障碍,给主人公的情感及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冲击唤醒了人物的一维和三维性格特征,在故事的前半部分,主人公更多地表现出一维性格特征,接近故事尾声时,人物通常表现出三维性格特征,他们征服了内心的恶魔,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次要情节遵循与主要情节相同的基本故事架构和流程

与故事的主要情节相比,次要情节往往更简单、更隐晦。当次要情节开始影响故事中人物的选择和行为时,最终它会成功地与故事的主要情节结合起来。

例如,心魔很容易影响主人公在故事第一情节点上主要冲突中的反应(即引发冲突的主要事件)。其实,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可以作为故事的弦外之音,使故事的主要线索更加丰满。

例如,一个十分害羞的人,在故事的第一情节点上突然被提拔到管理职位,因此,她必须克服害羞的弱点去面对这个新的职位,否则这种羞涩会使她经常面临危机。此时,故事的主要情节可能会转移到她如何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使公司起死回生,免于破产,或是将老板私吞公款的行为公之于众。但是,不论情节如何发展,故事中定有弦外之音,即女主人公应该做的事情都同她克服自身的羞怯息息相关。

在这个例子中,在故事发展到第二情节点之前,女主人公应该不断克服她的羞怯(这依然是故事的隐含情节),最终推动故事走向结局。或许她需要向董事会揭发提拔她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某些暗箱操作,与自私自利喜欢找事儿的同龄人相比,害羞这一特质反而会促使董事会听取她的意见。此时,主人公的心魔就不只是插曲了(它或许能催生一段爱情故事,虽然这并不讨巧)。现在,害羞这个特质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她会勇敢冒险地采取行动完成她的任务吗?在次要情节和主要情节不断碰撞和隐含情节的推动下,我们终将得到答案。

有时,次要情节是完全独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中同时塑造人物弧线,人物行为越复杂越好。

故事的弦外之音在起作用

在热播电视剧《火线警告》中,迈克尔·韦斯顿是一名间谍,他一直努力想查清是谁解雇了他,使他成为行业里不受欢迎的人。每一集不算广告是58 分钟的冗长剧情,主人公被无辜解雇的情节(次要情节)对观众有一定的影响力,由此迈克尔的间谍技能也得以展示。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迈克尔如何处理当下的案件。次要情节是他与天性好斗的搭档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在他使用不那么正当的手段抓住坏蛋之前,当地警方是否会制止他。故事的弦外之音是,虽然他已经成了间谍黑名单上的一员,却依然悄悄为一些匿名的政府机构做事,最后这成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弦外之音也是次要情节。没错,故事的弦外之音可以成为次要情节,反之亦然。

当然,应该明白哪些元素可用,并且要好好地利用它们。

你会发现:对于这些因素,你有很多选择。实际上,成熟的故事模板里有三个变量必不可少——主要情节,次要情节,故事的弦外之音——这些因素同时发挥作用。作者应该运用所有素材塑造人物弧线。

把文学写作中的插科打诨发挥到极致,也极具挑战性。

作家在编辑故事时,确实也很纠结这个问题。其实,它是很多故事不成功的根源。因为这些问题很复杂,故事的最后结果应该是有效地呈现出故事,而如果只是用插科打诨的方式,则比较难表现故事的层次。如果没有提前构思,即使一遍一遍地修改原稿,还是很难打造好故事的层次感。

事实上,若是你讲故事达到了一流水平,你迟早会学会一步步构建故事。你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个模版的有效性,你就越要延长动笔前的构思时间。

从人物性格特征的角度来看,次要情节是一个戏剧性的问题,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找到答案:他们是否会坠入爱河,他能否得到这份工作,他们是否被剥夺了继承权,他们是生还是死,他们在船只沉没前会不会发生关系等。在构思故事时,作为二维性格特征的主人公内心恶魔,是创造次要情节的好素材。

而故事的一些弦外之音,诸如来自社会、心理、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比如社会阶层、政治制度、职业因素等。例如,在华盛顿新当选的政客必须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小心翼翼:熟悉政治礼仪、公众期望和政党方针。这是一些故事中经典的插曲。

另外,二维空间的人物刻画,即决定人物性格的心理状态和背景故事,常常也是制造故事弦外之音最为丰富的素材。

更多的次要情节在起作用

在约翰·欧文的小说《苹果酒屋法则》中,次要情节是荷马努力追求坎迪的浪漫故事。他们会不会走到一起?随着主要情节的发展,答案逐步揭晓。故事的弦外之音讨论的是生存权和堕胎权这个永恒的话题,以及他们为故事中的人物带来的种种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次要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变化,故事的弦外之音成了主题。应该注意,这是一种常见的故事范例,要试着运用它。

在《壮志凌云》中,次要情节是主人公与超级性感的飞行教官之间的微妙关系。狂欢随之而来,所以,我们要继续关注接下来的情节。不可否认,这个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被弱化了。故事是在敌人即将发动攻击的前一刻,主人公是否会被飞行队淘汰(它关系到主要情节和潜在的含义)。

但是,《壮志凌云》的弦外之音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对主人公施加着很大的影响和压力。主人公的父亲在生前曾经蒙受耻辱,他一直在父亲蒙受耻辱的阴影下生活,大家都不喜欢他,不尊重他,这种经历让他不负责任,冲动易冒险,甚至到了可以拿自己的职业和同伴的生命来冒险的程度。

作家的洞察力在于很好地区分故事的主要情节、次要情节和弦外之音,并且在故事中很好地安排三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提前构思,合理运用它们编好故事。逐一组织好所有要素,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就会鲜明而深刻。

注释:

[1]Al Capone(1899-1947),绰号“疤面”,美国多个城市的知名罪犯。他不但是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市黑帮的控制者,更被称为“地下市长”、“黑社会头号人物”及“最令人感兴趣的罪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