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诗歌史通论》:唐宋诗的别与合

《中国诗歌史通论》:唐宋诗的别与合

时间:2024-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宋诗之争,已经成为中国诗歌史上聚讼纷繁的一大公案。如果说唐诗是自觉“集大成”的实践境界,那么,宋诗学关于“集大成”的思想阐释就是相应的理论境界,而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互补关系,恰恰是所谓“唐宋诗之合”。如果说诗国“盛唐气象”与“晚唐精意”的并立是一种诗学史自然现象,那么,宋诗学整合晋宋高风远韵与唐人王孟韦柳为一体而推出的“唐音”,则是一种诗学自觉境界,自然与自觉之间的契合,亦所谓“唐宋诗之合”。

《中国诗歌史通论》:唐宋诗的别与合

唐宋诗之争,已经成为中国诗歌史上聚讼纷繁的一大公案。[64]虽然,早在清人即认为“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65],但分别唐宋诗境的努力并未曾因此而失去价值。近代以来,学者们对唐宋诗的差异有着精彩的阐述,比如:“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穠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66]唐人之诗,主情者也,情亦莫深于唐。及五季之卑弱,而宋诗以出。宋人之诗,主意者也,意亦莫高于宋。”[67]或谓:“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68]这种着眼于美学风格的论述,揭示了唐诗与宋诗体态性分上的差异,这也正是两者可以在不同畛域并峙的原因所在。于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基本范式

本来,宗唐崇宋之别,不管是时代风气所致,还是个人性情使然,都显示出古典诗美“一分为二”的“历史”存在方式与“逻辑”推演方式,从而最终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意义上体现出“一分为二”的诗学思辨精神。殊不知,“一分为二”的另一面恰恰是“合二而一”,“唐宋诗之争”的另一面恰恰是“唐宋诗之合”——不仅意味着唐诗“接受学”的唐诗艺术精神阐发,而且意味着唐诗艺术精神内化为宋诗艺术追求的要素而一体生长,从而使唐宋诗之间的关系,既不单纯是高峰在前而必须另辟蹊径,也不单纯是同一根基上的再上一层楼,而是两者交织在一起的诗学“和合”景观。惟宋人最能变创唐诗,是因为惟宋人最知唐诗妙处,透过宋诗变创唐诗的轨迹,发现宋诗学阐发唐诗艺术精神以自立的另一轨迹,然后辨析于两种轨迹之间,相信才能深入一层去窥视中国古典诗学的内核结构。如果说唐诗是自觉“集大成”的实践境界,那么,宋诗学关于“集大成”的思想阐释就是相应的理论境界,而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互补关系,恰恰是所谓“唐宋诗之合”。如果说诗国“盛唐气象”与“晚唐精意”的并立是一种诗学史自然现象,那么,宋诗学整合晋宋高风远韵与唐人王孟韦柳为一体而推出的“唐音”,则是一种诗学自觉境界,自然与自觉之间的契合,亦所谓“唐宋诗之合”。如果说中国传统艺文事业自先秦原创之际就有着道术论与技术论并行不悖的特点,而魏晋南朝时期玄思与形似并存的思想文化精神,进而培育了“视境”想象与“理趣”象征的艺术思维,那么,唐宋诗学一体化阐释的标志性命题之一“诗中有画”,就必然是山水风景写照与情思理趣兴托的微妙结合,如是“唐宋诗之合”已然出入唐宋而旨归中国诗学精神之提炼了。

[1] 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2] 方健:《宋文渊海,学林大观——写在<全宋文>即将刊行之际》,《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参韩经太:《宋诗学阐释与唐诗艺术精神》,《文学遗产》2011年第2期。

[4]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0页。

[5] 史尧弼:《策问》,《全宋文》,第217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6] 陆游:《吕居仁集序》,《全宋文》,第222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7]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93页。

[8]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光绪广雅书局本。

[9] 苏轼:《苏轼文集》卷二十五《上神宗皇帝书》,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40页。

[10]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997页。

[11] 脱脱版:《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98页。

[12] 具体论述可参曾枣庄:《文史哲齐头并进,两宋之世华夏文明登峰造极》,《光明日报》2009年第5期。

[13] 程颐、程顥:《二程遗书》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14] 宋真宗:《崇释论》,《全宋文》第13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1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三,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660页。

[16] 程颐、程顥:《程颢程颐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4页。

[17] 王国维:《静庵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18]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7页。

[19] 缪钺:《〈全宋文〉序》,《文献》1988年第2期。

[20] 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68页。

[21]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49页。

[22] 秦观:《韩愈论》,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二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50页。

[23]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孔凡礼:《苏轼文集》卷七十、卷六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2124页。

[24] 《苏轼文集》卷六九,第2206页。

[25]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87页。

[26] 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0页。

[27] 具体论述可参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 谢琰:《屈骚传统的失落与宋诗情感特征的形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版第1期。

[29] 具体论述可参周来祥、仪平策:《论宋代审美文化的双重模态》,《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

[30]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道沿圣而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页。)韩愈门人李汉《昌黎先生集序》:“文者,贯道之器也。”(《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31] 苏轼:《苏轼文集》卷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3页。

[32]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33] 孟棨:《本事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8页。

[34]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文集》卷一七,第509页。(www.xing528.com)

[35] 黄庭坚:《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庭坚诗集注》诗外集补卷四,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706页。

[36] 黄彻:《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37] 郭知达编:《九家集注杜诗》卷首,国家图书馆藏清刻本。

[38] 张戒:《岁寒堂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4页。

[39] 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苏轼文集》卷六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48页。

[40] 朱熹;《朱子文集》卷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6页。

[41]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43页。

[42] 具体论述韩经太:《宋诗学阐释与唐诗艺术精神》,《文学遗产》2011年第2期。

[43] 程杰:《宋诗学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44] 刘辰翁撰,段文林校点:《刘辰翁集》卷六《陈生诗序》,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205页。

[45]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3页。

[46]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宋诗话全编》本,凤凰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47] 杨慎:《升庵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页。

[48] 苏辙:《栾城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2页。

[49] 周裕锴:《自持与自适——宋人论诗的心理功能》,《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

[50]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22页。

[51] 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8页。

[52] 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10页。

[53]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13页。

[54] 王国维:《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9页。

[55]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六,《四都丛刊初编》景宋乾道刊本。

[56] 张耒:《张右史文集》卷五十一,《四部丛刊部编》景旧钞本。

[57] 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58] 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丙集卷二,《适园丛书》,乌程张氏民国间刻本。

[59] 金启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60] 皮日休:《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61]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0页。

[62] 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10页。

[63] 具体论述可参韩经太:《宋词与宋世风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64] 具体内容可参齐治平:《唐宋诗之争概述》,岳麓书社1984年版。

[65] 蒋士铨:《忠雅堂诗集》卷一三,国图藏清嘉庆间刻本。

[66] 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页。

[67] 程千帆:《古诗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84页。

[68] 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