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采的思想历程中有两个核心“神物”:一是狄奥尼索斯(Dionysos),二是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前者是神话神祇,后者是宗教先知,均具神秘色彩。对于尼采哲学来说,这两个形象具有极重要的标志作用。尼采经常拿两者说事,通过两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先后成就了《悲剧的诞生》(1872年)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4年)两部名著。而在晚期的笔记中,狄奥尼索斯和查拉图斯特拉两个形象都有表现。
我们知道,狄奥尼索斯形象在尼采巴塞尔大学任教时期就已经出现和定型,成为早期著作《悲剧的诞生》的主角和主题,并且贯穿尼采全部思想著述。及至思想生涯的最后一年里(1888年),尼采还创作了一组晦涩莫名的诗歌《狄奥尼索斯颂歌》(收入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中);而同年所撰的自传体著作《瞧,这个人》的结束语竟是:“人们弄懂我了吗?——狄奥尼索斯反对被钉十字架者……”[1]这差不多是思想家尼采的最后之言,他以此给自己的思想下了一个最后结论:狄奥尼索斯contra耶稣基督。
查拉图斯特拉形象则有所不同,它是尼采迟至19世纪80年代才公开采用的一个新形象,成为1884年以后晚期尼采哲学的主角。尼采曾多次把查拉图斯特拉称为“我的儿子”(不过有时也称之为“我的父亲”),可见其珍爱的程度了。[2]尼采高度重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该书第一卷完稿的当天,尼采即致信出版商,说它是“一部‘诗作’,或者第五‘福音书’,或者某种尚无名字的东西”。[3]后来尼采甚至把该书喻为《圣经》,骄傲地声称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将像《圣经》一样被阅读”。[4]最后在《瞧,这个人》中,尼采还豪气冲天地总结道:《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我给予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大馈赠”。[5](www.xing528.com)
毫不夸张地讲,唯有弄懂了狄奥尼索斯和查拉图斯特拉这两个“神物”形象,我们才可能接近和理解尼采自己的哲学。然而,要弄懂这两个形象又谈何容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